[国际内陆港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作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国际内陆港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作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第1张

摘 要:伴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和经济体,倚重物流业建设贸易强国和经济强国将成为必然选择。文章以西安国际港务区为例,分析内陆地区建设国际陆港,打造现代物流基础平台,对降低物流成本、促进开发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西安国际港务区 国际内陆港 实践价值 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184-02
拥有国际港口,对于不沿海、不沿江、不沿边的广大内陆地区来说,是一个遥远的梦想!西安国际港务区为实现这一梦想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在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推动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的宏大背景下,开启了内陆地区优化物流环境、推进开发开放的创新之路,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已由一个地方发展题材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一、西安国际港务区创新性地构建国际内陆港功能平台
西安国际港务区位于西安主城区东北部,区位良好,交通便利,新亚欧大陆桥穿区而过,窑村机场位于区内,与京昆高速、连霍高速、陕沪高速、包茂高速等“米”字型全国高速公路网紧密相连,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28公里。园区定位是“打造中国最大的国际内陆港、建设世界一流的现代服务业示范园区、构筑内陆型开发开放的战略高地”,规划建设面积446平方公里,形成六大功能主轴和八大功能分区,肩负着打造“以大物流带动大服务,以大服务升级大产业,以大产业推动大城市,为大城市开创大未来”的光荣使命。
西安国际港务区自2008年6月建设以来,得到了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2009年9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西安国际港务区建设,并在区内研究设立陆港型综合保税区;2010年4月20日,西安综合保税区项目一期保税物流中心正式通过海关总署等国家四部委验收封关运营;同年7月1日,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竣工开通;同年11月4日,西安国际港务区发展规划获国家发改委批复;2011年2月14日,西安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准。
依托正在建设的西安综合保税区、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西安公路港三大核心支撑项目,西安国际港务区创新性地在内陆地区构建起具有强大功能的国际陆港口岸综合服务功能平台。西安综合保税区是全国面积最大、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为优惠的海关特殊监管区;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是全国最大、西部地区功能最先进、建设标准和自动化程度最高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被国家视为全国18个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样板工程”,凭借西安在全国内陆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将发展成为全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中心;西安公路港是国家大型公路交通运输枢纽项目和现代综合物流园区项目,被交通运输部列为 “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重点建设项目。西安综合保税区、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及西安公路港三大核心支撑平台,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其功能叠加,成为西安国际内陆港模式的核心。
经过3年不懈努力,西安国际内陆港运营模式和口岸服务功能初步成型并高位运行,内陆地区梦寐以求的“港口后移、就地办单、海铁联运、无缝对接”的梦想在西安变成现实,为西安打造一个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对内对外开发开放的“国际内陆港”新名片,凸显西安内陆型开发开放战略高地地位。
二、西安国际内陆港将极大降低内陆地区物流成本
对于广大内陆地区来说,由于远离国际海运航线,经贸运输业和其配套设施相对滞后,导致物流成本高的天然劣势,直接制约了内陆地区的发展。西安国际内陆港的建设将极大降低内陆地区的物流成本。
首先,西安国际内陆港凭借西安全国地理几何中心区位优势和承东启西、联接南北的良好交通条件,以现有铁路、公路、空港等运输手段为依托,以与沿海国际港口合作为基础,通过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西安公路港和西安咸阳空港的有效衔接,为内陆地区物流环节持续沉降成本探索出“铁、公、水、空”多式联运新模式,成功解决了公路运输与海港、铁路运输与海港、公路运输与铁路运输等的物理连接问题,以及西安咸阳空港和园区内窑村机场的深度利用问题,从而在远离海港的内陆搭建起陆、海、空各种运输方式无缝连接的物理平台,推动内陆货物运输由散货和零担运输向集装箱运输过渡,减少货物运输中的重复装卸周转,解决铁路、公路、港口和机场等交通衔接不紧带来的迂回运输问题,以有效降低货物运输损耗、缩短货物运输距离、减少物流环节和时间,进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力。
其次,西安综合保税区借助其保税物流和口岸功能,通过与沿海港口、沿边口岸之间大通关模式协作,建立起具有报关、报验、签发提单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基础平台,实现沿海国际港口多种港务功能和服务在西安的延伸,解决了传统转关过程中内地企业必须到沿海口岸申报的问题,在通关便利化的基础上有效降低内陆地区进出口贸易的费用和时间。
第三,西安国际内陆港按照供应链管理的思想,针对物流系统管理和信息共享的缺乏,优化园区功能布局,集合多种现代物流设施设备、多家物流组织机构和规模化的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等,积极推广应用现代物流技术特别是物联网技术,有效整合区域物流企业、交通管理、物流分拨和信息发布,形成兼有物流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和信息汇聚点等三种功能,通过硬软件设施的提高和现代管理经验的外溢和示范,提升物流业现代化水平,较好地解决内陆地区运输外部性问题,减少诸多不必要的物流环节,以此降低物流和通关成本。
三、西安国际内陆港将助推西安大开放
相对于东部沿海城市,经济外向度较低是制约西安发展的难题之一。西安国际内陆港的三大核心支撑平台——西安综合保税区、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西安公路港,以及八大功能分区共同组成西安国际港务区丰富的物流、口岸和产业功能。通过成功地与东部上海、天津、青岛、连云港等一批国内主要沿海港口和西部阿拉山口、霍尔果斯等沿边口岸形成战略合作联盟,建立长效战略协作关系,实现内陆与沿海、沿边围绕“物资大进大出、产业有序转移”这一目标层面各种资源的有效对接与共享,搭建起西安与沿海、沿边港口大物流、大交通、大协作的互动平台。特别是西安综合保税区享有国外货物入区实行保税,国内货物入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区内企业间的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等多重优惠政策,使处于内陆的西安如沿海一样具有对外开放的基础条件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必备环境,为内陆地区开展口岸作业,保税物流、加工、仓储,以及国际贸易,服务外包等外向型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创造了条件。这些都从本质上为西安打造内陆经济“出海口”、改善招商引资基础环境、有效承接东部沿海乃至全球产业转移、迅速实现临港经济发展,提供硬件支撑和配套服务,使西安国际内陆港率先成为助推西安开放型经济突破发展的战略高地。

陕西赛优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2017-02-14在陕西省西安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西安国际港务区港务大道99号中西部陆港金融小镇A座13层1304-1室。

陕西赛优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610139MA6U1JYN74,企业法人李军民,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陕西赛优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预包装食品、保健食品的网上销售;互联网信息技术研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计算机网络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人工智能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物联网技术开发与应用;电子商务技术的研发与技术服务;园林景观工程的设计;电子产品的设计、研发与销售;日用百货、珠宝首饰、轻工产品、化妆品、农副产品的网上销售;货物进出口业务;企业营销策划、企业管理咨询;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配件、计算机及辅助设备、通信设备、网络设备、办公设备的销售;大型机械设备安装与销售;环保器材的研发与销售;广告的制作与发布(须经专项许可的项目除外)。(上述经营范围涉及许可经营项目的,凭许可证明文件或批准证书在有效期内经营,未经许可不得经营)。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陕西赛优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72564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0
下一篇 2023-05-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