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快递的现状?

我国快递的现状?,第1张

1 我国快递业发展现状
快递是指专门从事该项业务的企业从发件人处接受需要运输的快件后,根据发件人的要求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将物品交给指定的收件人,实时监控运输的全过程并能够及时向有关人员提供信息查询的门到门服务 [1] 。普通的快递包括两种类型分别为商业文件快递和包裹快递,其中文件快递主要服务对象是商务客户,主要运输报关单据、商务信函、银行票据、合同、标书等,又因为文件快递具有体积及重量较小、时间要求高的特点,所以其具有较高的收费标准。与文件快递相比,包裹快递主要运输企业资料、商品样品、零配件等,具有体积重量较大、时间要求较为宽松的特点,因此其收费水平较低。
快递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工商企业,以为工商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特殊往来提供服务为目的,以为客户提供迅速、准确、周到、优质及高效的服务为宗旨,普通的运输业不能为客户提供这种高质量的服务,因此快递行业也就随之产生 [2] 。
快递与普通运输的主要区别在于:快递时间性要求较高,一般情况下,其运费比普通运输方式明显略高,而其存在的市场基础就是快递所创造的时间价值。快递运送的对象自身并不会创造价值,然而,由于这些商品发挥作用的时效性及其使用寿命的时效性,使得时间对这些商品来讲具有了特殊的价值。
11 我国各类快递业发展现状
快递业是我国的一个新兴行业,随着电子商务及信息科技的发展,快递业迅速发展。在快递业的发展历程中,我国的行业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以前,中国邮政快递服务业几乎承担了所有的快递服务业,到今天出现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三足鼎立的局面 [3] 。由于我国快递行业的法律监管不严且注资门槛不高,加之现在消费者的需求急剧增加,导致产生了大量的民营快递企业,此外,以TNT、DHL、FedEx为代表的外资快递企业进军中国市场,更是打破了EMS在我国一枝独秀的局面。同时,在民营、外资企业出现之后不单单是给我国的快递行业带了市场竞争的压力,也加快了我国快递行业的发展。近几年我国民营、国有、外资快递企业业务量市场份额的占比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这五年间民营快递企业是我国快递服务业的中流砥柱,业务量市场份额占我国快递业一半以上,到了2016年与2017年甚至达到了90%以上,可见我国快递行业近几年正在蓬勃发展。
12 我国快递业业务发展现状
自实施“十三五”规划以来,我国的快递业务量在稳步增长,据国家邮政局的数据统计 [4] ,2018年上半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2208亿件,同比增长275%;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745亿元,同比增长258%。其中,同城业务量累计完成509亿件,同比增长262%;异地业务量累计完成1647亿件,同比增长275%;国际/港澳台业务量累计完成52亿件,同比增长431%。另外,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分别为803%、12%和77%,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803%、111%和86%,由上面数据不难看出我国快递行业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随着电子商务、国民消费结构升级等的迅速发展,为我国快递业崛起提供了庞大的市场,因此,我国的快递市场具有巨大发展潜力 [5] 。据我国快递市场监管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快递业务量达到4007亿件,同比增长28%,占据世界份额超40%,连续4年稳居世界第一。快递业务量增878亿件,对全球快递增长贡献率超50% [6] 。近几年,国家政府部门也纷纷出台许多有利于快递市场发展的政策并付诸实施,我国快递市场正在朝着规范化发展。据快递发展指数报告统计显示:2018年上半年我国的快递市场呈现积极的态势,我国2018年上半年快递发展指数见表2。
从表2的分项指标来看,全国快递服务企业预计完成业务量423亿件,同比增长242%;预计完成快递业务收入5086亿元,同比增长211%。2018年1~6月份,预计累计完成快递业务量达2208亿件,超过我国2015年全年快递业务量;净增量476亿件,相当于日本2016年快递业务量。预计累计完成快递收入达2745亿元,同比增长258%,是同期服务业务生产指数增速的3倍多,增速居服务业前列 [7] 。
13 民营企业纷纷上市
近几年,在快递企业迅速扩张、价格竞争愈演愈烈的背景下,我国民营快递企业纷纷谋求上市,2016年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几大快递企业先后借壳上市登陆A股市场。2016年10月20日圆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敲钟,正式登陆A股,成为国内民营快递第一股;同年10月27日,中通在纽交所上市,成为中国民营快递海外上市第一股;2016年12月份,申通、顺丰、韵达借壳方案相继获得证监会批准,中国五大民营快递相继上市 [8] ,引起了资本市场的关注。2017年12月份德邦获得了上市的资格,今年1月16日,德邦正式上市,现更名为“德邦快递”,我国民营快递企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快递企业上市后就能够借助于资本市场这个融资平台获得扩张企业规模、提升物流信息智能化、 *** 作流程标准化的发展资金,企业有了资金的支持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

解锁文旅产业发展新模式

疫情作为景区近年来面临的最大困境,直接导致景区收入承压,景区需要在保障自身原有业务的基础上,拓展新型业务带动整体产业的恢复。数字藏品为文旅景区发展提供了新模式,助力文旅产业走出现有的困境。

数字藏品:文化和旅游结合的新媒介

近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指出,加快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及5G、北斗系统、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在旅游领域的应用普及,以科技创新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其中,数字藏品作为区块链的一个重要应用,在赋能地方文旅领域将起到重要作用。

文旅数字藏品,依托区块链技术,通过标准化、年轻化和全球化的发行体系及链上确权,保证用户购买、收藏文旅景区数字藏品的真实性,在有效保护数字版权的同时,让更多传统文化爱好者、收藏者拥有不可复制、永久保存、可随时鉴赏和分享的数字藏品,形成全新的文旅数字消费业态。

数字藏品与真实藏品分属网络与现实两个空间,在功能上具有互补性。相比展厅里的文物,数字藏品更具表现力,通过三维建模,在文物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消费者通过较便宜的价格及更便捷的通道,在线上实现文创产品购买、观赏和收藏,并了解到这件文物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等。将数字藏品与实体文创相互补充,也是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契机。

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

对于文旅产业来说,数字藏品的发行是实体文旅与数字化消费、数字化娱乐进行的有机结合,是数字化产业赋能线下实体文旅的创新试验。以数字藏品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成为文旅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正在重塑文旅发展的新优势。未来,数字技术在文旅场景的运用将更深度挖掘分众市场的文旅需求,倒逼数字文旅服务和产品的迭代升级拓展延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7309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0
下一篇 2023-05-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