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有利于支持和推动哪个城市?

粤港澳大湾区有利于支持和推动哪个城市?,第1张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与湖南、广西、福建、江西、贵州、海南等周边省市联动发展具有现实基础、重大意义和广阔前景:

1、地理上相邻,历史上关系千丝万缕,文化、政治、社会、经济联系非常密切,各地区位优势互补明显。

2、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的推进,湾区内部的产业联系将会更强,周边省份如果只是沿袭原来的“发挥区位优势、承接产业转移”思维,就有可能失去新一轮产业发展先机,需要积极对接大湾区。

3、周边省份广阔区域可以通过资源、人才、产业链等的合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足够强大腹地支撑。

大湾区规划出台的背景:

众所周知,湾区经济已成为大国经济的象征。目前,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竞争力最强的城市群都集中在沿海湾区。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的改革举措。第一阶段改革开放,深圳启动了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开启了对外开放和改革创新的新局面。

但此刻,中国经济面临着新旧动能转换模式转换的难题,迫切需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从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这需要大湾区的探索。在新的城市发展阶段,需要构建城市群合作模式。当前,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发展势头良好。

但京津冀、北京独树一帜;长三角、上海领头,各省份各自为战;而广东省的九个地级市,同属珠三角,而毗邻的港澳,则是我们所说的粤港澳大湾区。

由国家信息中心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多个科研机构指导和支持,未来智慧城市(澳门)研究会主办的《2019粤港澳大湾区新型智慧城市澳门论坛》在澳门举行。

本次论坛是由未来智慧城市(澳门)研究会组织的论坛形式的内部交流会。来自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界的领导嘉宾和知名学者,解读和分享了国际、国内的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现状,共同探求澳门智慧城市的特色发展之路及粤港澳大湾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引领示范意义,取得了丰硕的研讨成果和富有成效的深化合作。
论坛汇聚了来自北京、广州、深圳、珠海以及香港和澳门地区的政府相关部门、社会组织、产业链代表企业、金融机构、科研院校等机构的专家学者,为粤港澳大湾区及国内企业搭建了“资源整合、诚信联盟、互利互惠、创新创造”交流平台,促进了区域智慧产业交流与合作,实现优质资源对接与优势互补。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城市建设标杆示范引领,健康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形成了广泛的共识和重要的成果。

论坛达成了在国家信息中心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澳门中联办、澳门科技委员会、澳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的指导下,由未来智慧城市(澳门)研究会深度整合粤港澳大湾区的“政产学研金服用”等资源,搭建交流、服务和示范体系,推进国际智慧城市(澳门)博览会筹备、智慧城市体验馆、联合实验室、申报重大技术专题及国家和澳门两级资金支援、联合培养专业人才、产业金融等标杆项目的落地,为澳门特区政府及各界提供智库研究、顶层规划设计和评价标准体系,参与澳门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养老、智慧教育、智慧园区等项目建设,为推进澳门新型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加强粤港澳智慧城市合作,贡献智慧和力量。
论坛期间,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单志广,未来智慧城市(澳门)研究会会长吴东秒和理事长赵观宇,分别拜访了澳门中联办经济部副部长张建华和处长刘晖、澳门科技发展基金行政委员会委员陈允熙、澳门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助理院长李建庆教授等社会各界领导。张建华代表中联办祝贺本次论坛的圆满举办,感谢国家信息中心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对澳门智慧城市建设的大力支持,并表态支持未来智慧城市(澳门)研究会及其所代表的产业资源为澳门的智慧城市建设献计献策,积极参与,多做贡献。陈允熙介绍了澳门智慧城市发展策略及重点领域建设。澳门在智慧城市建设,特别是民生的体验方面,与内地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澳门因其独特的资源和视角,结合国内的先进经验,具有后发优势。通过创新粤澳合作模式,将澳门的资本与广东的快速发展充分结合起来,互利共赢,共享改革发展红利。李建庆介绍了澳门科技大学在智慧城市、智慧校园等方面的实践,双方交流了对澳门及大湾区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现状、发展定位、发展路径的基本看法,并达成合作共识。
来澳期间,国家信息中心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与未来智慧城市(澳门)研究会签署了《关于开展智慧城市领域战略合作的框架协议》。国家信息中心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是定位在国家信息中心层面的跨部门、开放性、专业化研究平台,是国内一流的智慧城市研究机构。主要为国家相关主管部门指导智慧城市发展提供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为地方政府和相关单位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战略规划、顶层设计和实施策略,是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大资料战略、数位经济发展战略等领域的信息源、智囊团和思想库。未来智慧城市(澳门)研究会:是在国家信息中心等权威机构指导下,由粤港澳地区的业界精英、投资机构和国内外十几所名校联合发起,注册在澳门的专业智库组织。以服务本地顶层规划、服务产业发展、服务国家战略为使命,积极参与澳门的智慧城市建设,搭建国内智慧城市“产学研”资源与国际市场交流合作的桥梁,推动国内技术体系标准与国际标准有效对接,为澳门本地和粤港澳大湾区提供国际化、标准化、平台化、金融化的四化服务。

粤港澳大湾区设立的主要目的是,在一国两制之下,保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这就是它的历史使命,存在的意义。

时代在不断前行,经济发展仍将是未来中国发展的重要主题。三地合作的卓著成果,港珠澳大桥的建成,这将使得粤港澳三地将联系更加紧密。香港,这个最重要的转口港,外商投资最大来源地,仍需要发挥好超级联系人的作用。湾区内城市间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直达的城际轨道,如广珠线的建立,为广州、珠海以及澳门的人才、资源、经济等要素的联动,又增加一份保障。澳门,重要的葡语系国家合作重要中心,对外展示湾区风貌的重要平台,未来将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下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巨大的湾区口岸对珠港澳经济更将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广州港,建成的15万吨集装箱、10万吨船舶的停泊港,16年,完成货物吞吐量544亿吨,国内沿海港口第四,全球第六,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8万标准箱,国内第四,全球第七;广州港着眼于国际航运、物流枢纽,作为华南西南门户、开放地。深圳港盐田港,年吞吐量1200万标准箱,香港港口、珠海港、惠州港等多港口为粤港澳大湾区建成世界级航运物流中心努力。

同样地,粤港澳大湾区民航业发展也齐头并进,18年,港、珠、澳、穗、深五大机场共运185亿人次,货邮737万吨,超过纽约、东京、伦敦,位居全球湾区机场群之首,广州白云现今年旅客吞吐量达8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50万吨,飞机起降量62万架次。

湾区交通出行的便利将为经济发展持续注入不竭动力。

湾区内,先进制造业、创新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三轮驱动”下,汽车制造、手机工业都占据中国领先。正是这类的实体经济的出现,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逐渐成为主流,使得创新产业,服务行业逐步占据经济的主体。创新主要表现在基础科学的发展,大疆正是科创走向实际的明证,未来将需要更多这样的科创与企业发展同社会需要紧密结合的有机体的出现。港澳地区将不断向内地输入服务动力,使得广东地区行业制度、金融及资本等不断走向前列,与世界接轨。

未来湾区内的发展大体是要靠科创带动。深圳前海便有深港青年梦工厂,为青年人创业保驾护航。珠三角9市科研开发经费占GDP比重达27%,同德国、美国齐平。国家重点实验室,超算“天河二号”的建成,姜维大科学、大工程、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持,已助力探月工程、载人航天项目的开展。未来将在飞机、汽车设计、生物医药、基因测序、智慧城市、动漫制作方面作出无与伦比的超算贡献。同时南沙物联网、研究水平世界第二的澳门芯片研发更将为科创的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粤港澳大湾区的魅力就在于它足够开放、包容,鼓励创新创业,并且对创新创业的优惠力度足够大,引进多方人才,不断走向国际化平台。粤港澳的发展,注定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注入持续不断的新鲜血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73408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0
下一篇 2023-05-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