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用电表远程控制是什么原理图

智能家用电表远程控制是什么原理图,第1张

家里的电表有三种类型:传统电表、IC卡电表、智能电表。智能电表与其它两种电表的区别就是,可以联网,实现远程抄表,远程抄表有多种方式。

1、物联网卡

这种方式最为普遍,智能电表内置了物联网卡。物联网卡与普通的SIM卡差不多,只是不能打电话,只有数据流量。物联网卡将用户的电量信息传输到供电公司。

电表内置物联网卡后,通过APP或者微信公众号的方式,我们就可以实时查看自家的用电量,同时可以实时缴费,出现问题也会及时上报。

2、485总线转网线

这种方式主要是大型建筑物里采用,通过modbus协议(485总线)连接到采集器,采集器转换为TCP/IP网络信号连接网线,直接连接到抄表服务器。

3、WiFi抄表

这种方式主要针对青年公寓、白领公寓、酒店式公寓采用了WiFi电表,这种电表只要连接到公寓的WiFi远程抄表服务器,就可以实现远程抄表。

4、NB-Lot抄表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将会实现万物互联,会出现NB-Lot电表,这才是真正的智能电表,通过NB-Lot网络直接远程抄表,覆盖范围更广,运行更加稳定。

扩展资料:

智能电表是基于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测量技术,对电能信息数据开展采集、分析、管理的先进计量装置。

智能电表的基本原理为:依托A/D转换器或者计量芯片对用户电流、电压开展实时采集,经由CPU开展分析处理,实现正反向、峰谷或者四象限电能的计算,进一步将电量等内容经由通信、显示等方式予以输出。

电子式智能电表的构成、工作原理与传统的感应式电能表有着很大的差别。

感应式电表主要是由铝盘、电流电压线圈、永磁铁等元件构成。

电子式智能电表主要是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其工作原理是先通过对用户供电电压和电流的实时采样,再采用专用的电能表集成电路,对采样电压和电流信号进行处理,并转换成与电能成正比的脉冲输出,最后通过单片机进行处理、控制把脉冲显示为用电量并输出。

通常我们把智能电表计量一度电时A/D转换器所发出的脉冲个数称之为脉冲常数,对于智能电表来说,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常数,因为A/D转换器在单位时间内所发出脉冲数个的多少将直接决定着该表计量的准确度。

智能插卡电度表,就是IC卡预付费电度表,它是以IC卡作为电能量值数据传输介质,在电度表(电子式电度表或机械式电度表)中加入负荷控制部分等功能模块,从而实现电量抄收和电量结算的智能型电度表。它的管理售电系统包括用户信息管理子系统、IC卡初始化系统、统计分析子系统和售电子系统。
智能插卡电度表优势一是不需要人工抄表,有利于现代化管理。IC卡电表的使用避免人工抄表上门收费给客户带来的诸多不便,且历史购电数据均可以保存,便于客户查询;二是充分体现了电力的商品属性。实行先买电后用电 ,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有计划地购电、用电,不会因欠费而发生滞纳金,增加不必要的开支;三是解决了收费难的问题。能很好地解决零散客户、临时用电客户、经常欠费客户的收费问题。
但智能插卡电度表有一个缺点就是缴费不方便。用户必须要到自助缴费点或者供电局营业厅进行缴费。缴费后要将卡重新插入电表,电表才可以读取费用,进行送电。也可以网上缴费,但是缴费后还是要到自助缴费点把卡插入进去,缴的费用才会到卡上,这点很不方便。如果晚上家里欠费没电了,缴费点又过了营业时间,就无法用电了。
智能物联网电表时最新、最前沿的科技产品,与智能插卡电度表最大的区别的是它是用无线通信方式来进行 *** 控。除了具备智能插卡电度表的使用优势外,它通过软件系统与智能电表硬件相结合还可发挥出更多功能。例如十亿合伙人智能物联网电表,其中一项功能就是在线充值,用户随时可以通过手机或者电脑登录系统,查询电量和电费,系统也会自动通知缴费,缴费过程在线就可以随时随地完成,不用再特意去趟营业点,也不会出现因营业时间原因而无法用电的情况。对于租赁型的楼宇,例如公寓、产业园、孵化器等,十亿合伙人智能物联网电表是最佳的选择。不仅为租户带来了便利,对于运营工作也减轻了很多繁琐事项。例如系统的数据统计功能,管理者不用自己记录和核算用电量,随时用手机查看数据就可以了,非常方便;远程清零功能,对于租户的变更或者退费核算非常实用;故障报修功能,一旦线路出现问题,系统自动能检测到,而且即时就能通知给管理者;另外对于租赁管理,还有一项最大的优势就是通过系统可以限制欠缴房租用户的用电权限,这可以实现协助管理者催交房租。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在各国已经成为战略共识。根据美国研究机构Forrester预测,物联网所带来的产业价值将比互联网大30倍,物联网将成为下一个万亿元级别的信息产业业务。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物联网行业应用领域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达到2600多亿元,2012年我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达到3650亿元,比上年增长386%。到2015年中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接近30%。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物联网行业分析报告分析认为,国内物联网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产业规模快速增长。目前,中国发展物联网所需的自动控制、信息传感、射频识别等技术和产业都已成熟或基本成熟,通信运营商和系统设备提供商达到世界级水平,下游应用不断拓展。目前,物联网已较为成熟地运用于安防监控、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物流等。数据表明,2010年物联网在安防、交通、电力和物流领域的市场规模分别为600亿元、300亿元、280亿元和150亿元,预计到2015年将分别增加到1500亿元、1000亿元、1100亿元和650亿元。
物联网在我国发展还是很不错的,市场规模很大,行业增长速度也很快,行业前景十分良好。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7352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0
下一篇 2023-05-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