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国内重点支持的关键技术研发项目:
1.超高频和微波RFID芯片设计、产品的技术研发;
2.微型和智能传感器技术研发;
3.无线传感器网络自组网技术研发;
4.低功耗无线传感器节点产品技术研发;
5.物联网数据传输中间件技术研发;
6.面向行业应用海量数据的数据挖掘技术研发;
7.图像视频智能分析和识别技术研发;
8.物联网安全等级保护和安全测评技术研发。
物联网安全的特征是:感知网络的信息采集、传输与信息安全问题。
感知节点呈现多源异构性,感知节点通常情况下功能简单(如自动温度计)、携带能量少(使用电池),使得它们无法拥有复杂的安全保护能力,而感知网络多种多样,从温度测量到水文监控,从道路导航到自动控制,它们的数据传输和消息也没有特定的标准,所以没法提供统一的安全保护体系。
物联网的主要特征是:
物联网的主要特征有全面感知、可靠传递、智能处理。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
第一章是物联网系统概述;第二章讲述互联网技术;第三章讲述物联网信息采集技术;第四章讲述物联网网络通信技术;第五章讲述物联网物品编码技术;第六章讲述物联网数据库技术;第七章讲述物联网网络安全技术;第八章讲述物联网管理系统开发。实现物联网的基础技术
一、互联网技术
二、信息采集技术
三、网络通信技术
四、物品编码技术
五、数据库技术
六、网络安全技术
七、物联网管理系统开发技术
随着智慧装置、云端服务与物联网技术一路发展、成长,在不知不觉当中,人类的生活已经与海量数据深度结合,人类在各种不经意的情况下,将自己的各种资料主动提供到自己的行动装置内,在透过网际网路传递到网路汪洋之中;这些数据当中,有些是不具任何意义的,但有越来越多个人的重要资讯也在不知不觉中提供给自己最紧密的行动装置。
无论是无关紧要的数据,或是个人或是企业的私密资讯,当这些数据量日益庞大,数据能产生的价值越来越多,就免不了有心人士想从中窃取资料或是骇入系统,无论是从中牟利、或是只为了证明自己骇客手段高超,资料攻击与窃取的高科技犯罪会日益严重,除了服务商本身要设法维持它们服务的资料安全,从硬体着手亦是保护各种资料安全的手段。
做为跨足行动运算、伺服器与物联网领域,并提供多家公司相关智慧财产解决方案的 Arm ,也早就未雨绸缪,从方案架构中着手,为旗下统称 A 、 R 、 M 的三大处理器架构 Cortex-A 应用处理器、 Cortex-R 即时处理器与 Cortex-M 嵌入式处理器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尤其在软体银行集团总裁孙正义的物联网战略下, Arm 更将安全防护触角触及到数据安全加密领域。
或许谈到这里,不少人会认为,我只是一个一般市井小民,也非家财万贯,窃取我的个人资料真的有那么严重吗?这里不彷以人的一天活动,看看若暴露在防护不周全的环境下,将可能产生甚么影响个人的危机吧?
AM 7:30
一早的开始,不免就是准备出门上班,现在不少家庭开始使用电子门锁,电子门锁以无线射频晶片搭配基于 Cortex-M 的安全管理晶片构成,让使用者直接透过手机的无线技术与门锁搭配作为门禁管制,看似便利的技术却潜藏着危机;万一有心人透过暴力破解,或是利用手段干扰讯号从中拦截密码,那窃贼就能够透过他的手机宛若入无人之境般的闯进你家。
AM 8:30
开车通勤是许多上班族的日常,随着车辆高度电子化的同时,许多的车辆系统已经不再使用类比方式控制,撇开与安全无关的娱乐系统,像是引擎管理、煞车等,利用先进的 Cortex-M 与 Cortex-R ,能够进行精密的燃油管理与反应驾驶需求的煞车,只不过这套复杂的电子系统万一被入侵,那可是相当不得了的,试想车子无端的加速,或是直接在时速破百的高速公路上被紧急煞车,那会有多危险啊!
AM 10:30
现在不少企业响应 BYOD 、也就是让员工使用自身的设备上班使用,但企业也顾及自身的资产,纷纷导入云端平台或是自建云系统作为管理各类资讯的系统平台,避免把重要资料全部存放在员工的装置,作为维护资料安全的一环;除了员工自己所拥有的行动装置采用 Cortex-A 处理器以外,现在不少资料伺服器看到 Arm 架构在储存管理的d性与节能特色,亦纷纷使用基于 Cortex-A 的应用处理器作为储存管理,当然不用说,这些资料对于公司是相当重要的,一旦被攻击窃取,对企业的损害就相当严重,而 TrustZone 技术就成了保护企业重要的资料与个人身分认证的最后一道防线。
PM 13:30
中午时刻也是午餐的时刻,利用手机进行行动支付更是当前的热门议题,透过与平台的认证加密,手机就可化身与xyk相同效力的电子钱包,用来买午餐不需要担心拿出钞票找回一堆零钱,或是带的钱不够的困境;但这也意味着万一电子系统的安全加密系统被破解,别人就可用你的户头购物,这也是电子支付在便利之余潜藏的危机。
PM 17:30
准备要下班了,回到家以前为了身体健康,不少人都会去慢跑或是健身,而且不少人想知道自己更精确的运动纪录,就会使用运动穿戴装置纪录资讯,而透过资讯分析可得知一个人的运动量、运动时间、身体健康情况等等,如果这些个人资讯被它人掌握,那就可能成为大量医疗相关的垃圾广告推销目标。
PM 19:30
上了一整天的班回家,利用物联网技术打造的自动化家居相当的方便,当一打开门,家中的照明、空调就会自动开启,甚至也可远端控制家中的烹饪家电,在回家前设定预定到家时间,回到家就有热腾腾的食物;不过一旦系统被入侵,窃贼可知晓住户的生活习惯,选择他们不在的时间入侵,或是从远端控制警报系统并使其失效。
以上的情境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在人类拥抱技术的同时,但又缺乏完整防护的情况之下真正可能发生的情况,不过 Arm 早就考虑到这些可能的情况,准备了一系列与安全相关的技术,有些早已在旗下产品中开始导入,亦有些因应新趋势的技术。
针对 Cortex-A 的 TrustZone
Arm 的 TrustZone 技术行之有年,自 Arm v6 架构就开始导入,是一项基于硬体架构的安全防护机制,在 Cortex-A 的晶片中加入独立的安全核心,此独立的安全核心透过虚拟化技术切割一般资料与高度隐私资料,作为重要资料的专属存取空间,例如现在智慧手机中的各项安全认证资料,以及电子支付用的个人安全认证资讯等,就会存放在高度安全的虚拟核心中,且 TrustZone 的运作完全独立于应用处理器之外,即便侵入应用处理器系统层,也无法直接窃取存于 TrstZone 的资料。 TrustZone 不仅作为 Arm Cortex-A 架构的首选,其高度安全性以及可信赖,也获得 AMD 的青睐,并于旗下的处理器产品导入 TrustZone 安全技术。
针对 Cortex-R 的 HypervisorCortex-R 即时处理器的特性与 Arm 另外两大类处理器相当不同,通常会用于管理极度需要低延迟的应用,过往常用于像是高精密度的马达管理如硬碟、机械手臂,而在车辆高度电子化的同时,则用于电子煞车、车辆的转速与时速表资讯监控,或是新一代电动车的马达驱动控制、油电混合车的系统管控等。在这些架构中,除了被攻击以外,还有系统失效的问题,故针对汽车电子、医疗需求所推出的 Cortex-R52 高性能处理器架构导入 Hypervisor 的虚拟机器监视器技术,借由精确可靠的软体区隔,监控程式执行以及资源分派,提供油硬体强制将软体程式分隔,确保与安全相关的程式码能完全独立。
针对 Cortex-M 的 TrustZone由于 Cortex-M 广泛的被应用在各类自动化与物联网,在未来各类物联网装置将具备更多重要资讯的同时,也须为 Cortex-M 架构的提供更多的安全防护; Arm 在新一代的 Cortex-M23 与 Cortex-M33 开始导入针对 Cortex-M 的 TrustZone ,通称为 TrustZone M ,与针对 Cortex-A 的 TrustZone 在理念上都是透过独立的虚拟化安全核心区块存放高度隐私资料,不过 TrustZone M 与 TrustZone 的差别则在于实现此安全核心方式, TrustZone 采用软体搭配硬体方式而非纯硬体架构,但同样可为守护使用者的个人资料带来同等的安全防护。
针对利用物理性攻击的 Crypto cell 数据加密技术就如同前述,当资料数据越来越有价值,除了软体层的攻击手段,过去被视为效率低、不具效益的物理入侵方式如透过电磁波干扰、加热等方式让晶片讯号产生异常、再由示波器分析讯号特性的攻击方式就有可能发生,Arm 也担忧当各类装置彼此相互连接之后,使先前的物理攻击担忧变成可能,将导入针对此种攻击方式的新技术,也就是透过数据加密的方式;利用 Arm 的 Crypto cell 技术,可支援对称是与非对称式的乱数产生器,将内部传输的重要资料再次进行加密,即便透过物理方式撷取到资料数据,也只会得到无法解密的乱码,作为抵御物理攻击的防御手段。
Arm 结合全面安全防护方案,让人类可享受便利的联网生活并高枕无忧Arm 不仅是扮演驱动行动运算、云服务与物联网的技术推手,且在安全防护也未雨绸缪,就是为了让人类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性之余,也能够高枕无忧。利用针对 Cortex-A 、 Cortex-R 与 Cortex-M 的 TruztZone 与 Hypervisor 软体层防护技术,以及针对物理方式入侵的 数据加密,保护个人与企业重要资讯不受骇客的威胁。
<还有更多ARM一图看懂系列,用图呈现更好懂>
一图看懂 Arm Cortex 智慧车
一图看懂 ARM DynamIQ运作原理
物联网相关技术:1信息感知技术
超高频和微波RFID:积极利用RFID行业组织,开展芯片、天线、读写器、中间件和系统集成等技术协同攻关,实现超高频和微波RFID技术的整体提升。
微型和智能传感器:面向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需求,开展传感器敏感元件、微纳制造和智能系统集成等技术联合研发,实现传感器的新型化、小型化和智能化。
位置感知:基于物联网重点应用领域,开展基带芯片、射频芯片、天线、导航电子地图软件等技术合作开发,实现导航模块的多模兼容、高性能、小型化和低成本。
2信息传输技术
无线传感器网络:开展传感器节点及 *** 作系统、近距离无线通信协议、传感器网络组网等技术研究,开发出低功耗、高性能、适用范围广的无线传感网系统和产品。
异构网络融合:加强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通信网、互联网、专网等各种网络间相互融合技术的研发,实现异构网络的稳定、快捷、低成本融合。
3信息处理技术
海量数据存储:围绕重点应用行业,开展海量数据新型存储介质、网络存储、虚拟存储等技术的研发,实现海量数据存储的安全、稳定和可靠。
数据挖掘:瞄准物联网产业发展重点领域,集中开展各种数据挖掘理论、模型和方法的研究,实现国产数据挖掘技术在物联网重点应用领域的全面推广。
图像视频智能分析: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应用,有针对性的开展图像视频智能分析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实现图像视频智能分析软件在物联网市场的广泛应用。
4信息安全技术
构建“可管、可控、可信”的物联网安全体系架构,研究物联网安全等级保护和安全测评等关键技术,提升物联网信息安全保障水平。
关键技术相见《2020物联网技术部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