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垃圾分类的建议有哪些?

对垃圾分类的建议有哪些?,第1张

建议:

1、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加入普及垃圾分类和可循环利用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媒体具有社会责任,作为政府也有能力利用各类媒体资源,包括电视、广播、报刊资料等,有效地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普及垃圾资源的再利用知识教育,如何进行垃圾分类的归类知识的宣传教育。很多市民至今尚对那些是可燃烧垃圾、不可燃烧垃圾、厨余垃圾等的分类不能很好界定。

2、以街道和社区为单位,培训宣传人员,进行垃圾分类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社区居民点是各类家庭残余生活垃圾,包括厨余垃圾、电子垃圾、废纸电池、塑料等的最重要集聚地,垃圾分类也最复杂。对广大居民,特别是年龄偏大、居住分散的社区居民而言,知识的匮乏和分类不当的现象最为集中。有些居民对一些新闻媒体和电视频道有所偏爱,媒体报纸等不能完全覆盖,因而,从街道和社区入手,是解决普及垃圾分类知识的重要场所,必须加强。也可以借鉴日本横滨的经验,据说日本横滨为了提高垃圾处理的效果,分类达到了10类之多,为了帮助人们适应新的垃圾分类方法,还专门为市民发放了一本27页的说明手册。不妨我们也可以采取发放分类书册的方法。

3、在中小学教育中,增加专门的垃圾分类、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内容。垃圾分类要从娃娃抓起,这是国外特别是日本的成功经验之一。中小学教育中垃圾分类、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知识是解决垃圾分类和资源利用的根本环节。据了解,日本小学的环境教育,就是从垃圾分类做起的。这些学生回到家和在社会上也是很好的普及宣传员和监督员,将对家庭及周围人员进行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知识教育,使得整个社会逐渐形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

4、实施推广定时分类回收,在垃圾回收箱标明分类与回收时间标志。分类和分时回收,是被工人为垃圾分类作的最好的国家日本等国很成功的经验。根据这些经验,一是首先做好分类工作;二是在回收时在每周的特定日进行特定种类的垃圾集中回收,以便很好的循环利用。在垃圾分类做的最好的日本,可以在大街和路边的任一回收点,都贴有垃圾分类知识和每周定期回收的时间安排,非常醒目(图二即为日本在垃圾回收处贴出的分类与回收日期标志),对普及和实施垃圾分类与资源再利用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5、其它配套与辅助措施。除了上述具体措施外,其它国际上很好的经验都可以借鉴。例如,1)分步实施逐渐完善推广,先行赠送分色垃圾袋(如,绿色为可循环垃圾),袋子上印制类型标志;2)对电池类的重点监管,继续普及“绿色账户”回收网店(这一点与台北回收可回收垃圾的做法类似),市民可以定点、定时将家中废弃的电池、玻璃瓶、饮料纸包装、过期药品等可回收垃圾用以兑换积分,换取相应小礼品;3)健全垃圾分类回收制度与监督机制,确保垃圾分类回收的逐步推广和加快实施。

       大家好,我是今日的环保讲述人——小可爱呕。今天我们来谈谈垃圾分类给每个人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对于一般民众来说,拥有垃圾分类意识的可能占比不多,能够每天坚持做到垃圾分类丢放的人,小可爱在这里给你竖起大大的拇指了!(你真棒)但是,对于我们这些以环保专业著名的院校,特别又是学环境专业的同学而言(没错就是我!),垃圾分类很重要!特别重要!尤其重要!非常重哟!不夸张的说,能不能做好垃圾分类关乎君能否顺利毕业!捂脸

因为在我们学校,曾经有过一次大面积更换垃圾桶,将原来的纸篓垃圾桶变成了高大上的分类垃圾桶,一个为可回收垃圾桶、另一个为其他垃圾垃圾桶。其中可回收垃圾桶是蓝色的,其他垃圾桶是墨绿色。我在教室顺手给大家拍了一张照片。你还别说,自从有了这个垃圾筒,同学们扔垃圾的热情都比之前高了不少,但是据我长期以来的观察,大家还是习惯把垃圾随机扔到不同的垃圾桶里去,概率大概是哪个垃圾桶靠近门口,哪个垃圾桶里装的垃圾就多~(因为大家出门前才会扔垃圾捂脸)

所以,教室里的分类垃圾桶成功引起了同学们的注意,但是却不能保证同学们做好垃圾分类。那么你可能会问了,你刚才不是说垃圾分类和毕业有关么?各位看官别急,请听我慢慢道来~(喝一口茶)

话说早在本学期4月份左右,我的大boss(导师)要求实验室中的每个人都做到垃圾分类,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一视同仁。在导师的号召下,博士生学姐买了四个特别大的垃圾桶,并在上面特上醒目的**标识,具体包括:金属、玻璃、塑料、橡胶。并且导师还在我们的实验小群里发布了惩罚制度,每天安排三名值日生检查实验室卫生情况,其中就包括垃圾分类。如果被发现将实验用掉的橡胶手套丢进生活垃圾筒里,全组通报批评并且记过一次,如果类似行为被记过三次就开始罚款!(我滴个亲娘嘞,做实验就够头疼了,还要被罚款!哭泣)。屡教不改就会被禁止进入实验室做实验,一个环境狗不做实验就不能毕业了啊暴风哭泣。虽然规矩有些繁琐,但是我们也明白导师是为了整个实验室的同学好,也是为了环境着想。(毕竟,被学院查出谁带的学生垃圾不分类的话是要通报批评的。

第一天我就因为把实验用的q头不小心丢在生活垃圾筒里被学姐在群里点名批评。接下来几天也有不同的人犯过类似的错误。但是,慢慢的大家形成了习惯,扔垃圾前都会先弯下腰看一眼垃圾桶的标签(虽然腰肌劳损了,但是环境更美好了撒花),此类错误再也没有出现。

所以,有的时候采取强制性措施去培养一个习惯是必要的,教室的垃分类和实验室的垃圾分类还是有着很大差别的。因此,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类似于严禁室内吸烟措施,我们也可以出台一个严禁垃圾不分类的措施,不过实施起来可能难度比较大,人力成本比较高。不过我相信如果出台惩罚性措施的话,大家的好习惯还是会很快养成的。

最后,如果你还满意小可爱的现身说法的话,请动动你们的小指头,给小可爱的回答点点赞哦,有想法也欢迎来评论区留言~我们下期再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7707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1
下一篇 2023-05-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