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身养性

如何修身养性,第1张

道家文化渊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先秦时代的哲学家老子为其创始人,流传己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道家文化主旨的“道法自然”,规律生活进而能修身养性,对于浮躁又急功近利的现代人来说,就是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遵循自然规律,早睡早起,摒弃不良习惯,从而达到修身养性,身心健康的效果
中医上早有记载“百病始于心”,人的心理素质不但影响人的精神面貌和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到人的工作、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可见“心”对人生影响之大。
学会自我认错
人在生气的时候,往往容易埋怨、指责他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在嘴头或者心里咒骂他人,但等气消后,又觉得自身也有错,后悔之前的冲动。老子在《道德经》第28章中记载:“知其荣,守其辱。”在遇到问题时,我们应该先看到自身的问题,学会自我认错。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学会自我认错永远是一种修行和美德。
学会宽容隐忍
当你为某件事抓狂时,身边也许会有人对你说,忍一忍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是的,忍让在很多时候都可以避免很多冲突。“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就是这个道理。老子在《道德经》第26章中也记载:轻则失根,躁则失君。轻率和爆躁就会失去根本和主导,在生活或工作中,凡事遇挫折都应以一颗成熟稳重的心去对待,学会宽容隐忍、智慧化解处理一切矛盾和困难。
学会与人为善
我们国家倡导和谐社会,而社会是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组成的,要做到和谐社会,人与人之间必须和谐相处,心存善良,互助互乐。老子在《道德经》第8章中记载:“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学会与人为善,善待他人,帮助他人,反过来,他人也会善待你,帮助你。帮助他人,就是在帮助你自己。

不第后赋菊
唐·黄巢
00:00
00:00
dài

dào

1
qiū

lái

jiǔ

yuè



2



huā

kāi

hòu

bǎi

huā

shā

3

chōng

tiān

xiāng

zhèn

tòu

4
cháng

ān


mǎn

chéng

jìn

dài

huáng

jīn

jiǎ

5

全唐诗七言绝句托物言志抒怀抱负赞颂秋天菊花长安
目录
百科目录
原文
相关视频
译文
注释
摘要
作品赏析
创作背景
作品评价
作者简介
关闭
相关视频
全部
12万次播放04:20
#我是国学传承人 #我在长安学唐诗 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传统文化 #中国诗词大会
简介
4059次播放01:01
“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因丑落第而作《不第后赋菊》赏析
作品赏析
815次播放01:00
[印象唐诗133]不第后赋菊(黄巢) 高清视频版
合集
更多视频
2个视频
译文
逐句全文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6]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盛开的菊花香气弥漫整个长安,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6]
注释
1
待到:等到。
2
九月八: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有登高赏菊的风俗,说“九月八”是为了押韵。
3
杀:草木枯萎。
4
阵透:弥漫。
5
黄金甲:指金**铠甲般的菊花。[4]
摘要
《不第后赋菊》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所作的咏物诗。此诗运用比喻的手法,赋予菊花以英雄风貌与高洁品格,把菊花作为广大被压迫人民的象征,以百花喻指反动腐朽的封建统治集团,形象地显示了农民革命领袖果决坚定的精神风貌。全诗辞采壮伟,设喻新颖,想象奇特,意境瑰丽,气魄雄伟。[2]
作品赏析
4059次播放01:01
“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因丑落第而作《不第后赋菊》赏析
这首《不第后赋菊》的境界非常雄伟、豪迈,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赋予菊花以农民起义军的英雄风貌与高洁品格。
首句“待到秋来九月八”,意思是重阳佳节未到,而诗人即赋诗遥庆之。“待到”二字迸发突兀,“骤响如爆竹”,具有凌厉、激越的韵致和可望在即的肯定意味。“九月八”在重阳节的前一天,从诗情奔腾的湍流来考察,诗人不写“九月九”而写“九月八”,并不仅仅是为了押韵,而且还透露出一种迫不及待,呼唤革命暴风雨早日来到的情绪。
第二句“我花开后百花杀”,一方面向读者展示了一种不可抗御的自然规律,用金菊傲霜盛开与百花遇霜而凋所造成的强烈对比,显示出菊花生机盎然的顽强生命力,一方面暗示了农民革命风暴一旦来临,腐败的唐王朝立刻就会像“百花”遇霜一样,变成枯枝败叶。
第三句“冲天香阵透长安”,则是对菊花胜利远景的预见和憧憬。第三句写味,“冲天香阵透长安”,这香,不是幽香,不是清香,而是“冲天香阵”。“冲天”二字,写出了菊花香气浓郁、直冲云天的非凡气势。“香阵”二字说明金菊胜利时决非一枝独放,而是群体皆荣,包含了朴素而深刻的天下太平观念。一个“透”字,又显示了菊花香气沁人心脾、芳贯广宇、无所不至的进取精神。
第四句“满城尽带黄金甲”,“满城”是说菊花无处不有,遍满京都,“尽带”是说这遍满长安的菊花,无一例外地全都披上了黄金甲。“满”“尽”二字,则状摹出菊花夺魁天下时的奇观————重阳佳节,菊花盛开,整个长安成了菊花的世界,这就充分展示出农民革命风暴摧旧更新、主宰一切的胜利前景。
菊花,历来被视为华夏的国花,咏菊花而写不出国魂者,皆下品。黄巢的这首诗托物言志,借咏菊以抒抱负,境界瑰丽,气魄恢宏,气格刚劲雄迈,不同凡响,成功地塑造了抒情主人公那身披甲胄,手擎长剑,气冲霄汉的千古英雄形象。[3]
创作背景
根据明代郎瑛《七修类稿》引《清暇录》关于此诗的记载,此诗是黄巢落第后所作。黄巢在起义之前,曾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但没有被录取。科场的失利以及整个社会的黑暗和吏治的腐败,使他对李唐王朝益发不满。考试不第后,他豪情倍增,写下了这首《不第后赋菊》。[4]
作品评价
郎瑛:《清暇录》载:黄巢下第,有《菊花》诗曰:“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尝闻我(朱)太祖亦有咏《菊花》诗:“百花发,我不发;我若发,都骇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人看二诗,彼此一意:成则为明,而败则为黄也。(《七修类稿》)
刘学锴:“黄巢的两首菊花诗,无论意境、形象、语言、手法都使人一新耳目。艺术想象和联想是要受到作者世界观和生活实践的制约的。没有黄巢那样的革命抱负、战斗性格,就不可能有‘我花开后百花杀’这样的奇语和‘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样的奇想。把菊花和带甲的战士联结在一起,赋予它一种战斗的美,这只能来自战斗的生活实践。”(《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5][1]
作者简介
黄巢(?-884年),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曹县西北)人。唐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大齐开国皇帝。
黄巢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喜任侠,粗通笔墨,少有诗才。成年之后,没有通过科举考试。关东大旱时,积极收拢难民。乾符二年(875年)六月,响应王仙芝起义。次年,在蕲州阻止王仙芝降唐,与仙芝分兵,独立作战。乾符四年(877年),攻陷郓州,杀死天平节度使薛崇。乾符五年(878年),王仙芝战死后,成为起义军领袖,号称“冲天大将军”,年号“王霸”。置官属,众至十余万。北攻中原不利,遂南渡长江,经江西、浙西、浙东,开山路七百里,进入福建。乾符六年(879年),围攻广州。
广明元年(880年),进入洛阳,突破潼关,进入长安,即位于含元殿,国号“大齐”,年号“金统”,不久长安为唐军包围,物资供应困难。中和三年(883年)退出长安。东进先克蔡州(今河南汝南),进围陈州(今河南淮阳)三百天,不下,兵力疲敝,致为李克用等部所破,主力瓦解。
中和四年(884年),退至泰山狼虎谷,战败自杀,一说为其甥林言所杀。时年六十五岁。昭宗天复初年,黄巢侄子黄皓率残部流窜,在湖南为湘阴土豪邓进思伏杀,唐末农民起义结束。黄巢在起义中提出并实践了“均平”的口号,在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7769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1
下一篇 2023-05-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