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织严织密“文物保护网”

石狮织严织密“文物保护网”,第1张

为基层文物保护人员释案说法,在世遗点设立“检察护宝观察点”并聘任护宝观察员,对全市文保单位安全实施全面检查……连日来,市文管办会同市人民检察院、市文体旅游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民宗局、市消防救援大队、市博物馆(文保中心)等部门单位,围绕全市文物安全联动协作、动作频频,取得一定工作成效。

全面排查确保文物安全

石狮市 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物众多。据统计,全市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9处,包括国保单位4处(3处世界遗产点)、省保单位5处、市保单位30处,涉及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古遗址等,文物类别齐全,覆盖面广泛。

近期,石狮市相关部门单位对全市39处文保单位安全实施全面排查,对238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全面梳理,健全文物点记录档案。检查人员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要求有关单位立即整改。为确保国保单位景胜别墅消防安全,市博物馆(文保中心)主动靠前做工作,在该处户外设立专用电动车充电棚,消除了安全隐患。

形成“四位一体”世遗管理体系

石狮市多措并举,全面加强文物保护工作,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加强世遗点常态化安全管理。石狮市依托世遗点管理站,全面开展世遗本体及周边环境日常巡查、定期检查和实时监测。市文体旅游局成立世遗点安全检查小组,经常性开展世遗安全检查;世遗点所在镇履行属地管理责任,将世遗安全纳入安全生产工作;市文管办聘任首批22名文物巡管员,实现全市有文物的村(社区)文物巡管全覆盖,打通文物安全责任“最后一百米”,形成市、镇、村、站“四位一体”的世遗安全管理体系。

实施精准防护保障世遗安全。针对世遗点所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因素影响,石狮市实施万寿塔防雷、六胜塔安防项目,并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防”实施计划,争取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86万元。目前,万寿塔防雷工程、六胜塔安防工程均已通过省文物局竣工验收。万寿塔防雷工程设计方案还作为典型案例,入选《福建文物安全防护工程案例选编》。

建立健全世遗长效管理机制。市府办分别印发万寿塔、六胜塔、石湖码头遗产点保护管理联动协作工作方案,强化部门协同协作。石狮市完成世遗点(国保单位)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定线落图”并通过省文物局验收;将文物主管部门纳入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联合审查单位,近期联合审结15项涉及世界遗产点缓冲区和景观控制区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市文体旅游局、市人民检察院、市人民法院开展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合作,设立“检察护宝观察点”“文化遗产保护法官工作室”,共同为遗产保护保驾护航。

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文保网络

文物承载历史、传承文明、启迪未来,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意义重大。而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文物保护的强大合力尤为必要。

业内人士指出,石狮市一方面可发挥基层人大代表工作室、政协委员工作室的作用,广泛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抓好文物安全工作,织严织密全市文物保护的大网络。另一方面,石狮市文物保护也应纳入志愿服务领域,可组建成立文物安全监督管理志愿者协会等社会组织,引导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安全监管和日常巡查,缓解基层文保力量薄弱的压力。

石狮市是福建省著名的鞋都之一,市场相当活跃。至于面包批发市场的具体位置,以下是几个常见的选择:
1 石狮市莲前镇南洋市场:该市场定位为农产品、水果、蔬菜等批发市场,设有面包区,是石狮市较大的批发市场之一。
2 石狮市金鸡祥商贸城:这是一座大型综合性商贸城,里面有各种产品和服务,其中也包括面包批发业务。
3 石狮市国际服装城附近:在长泰路上有许多食品批发店,可能会有面包的批发销售。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市场的运营、商户的情况及价格等信息均有可能存在变化。因此,在前往市场之前,最好提前电话咨询或者寻找相关的信息来确认市场的实际情况,并了解自己所需的产品价格、信誉度等关键信息。另外,提醒您要求购正规渠道的货物,并切勿购买来源不明的低价产品,保证自己的用品质量及健康。

三面环海的石狮,从未停下经略海洋的步伐。十年来,石狮立足先天优势,持之以恒推进港口开发建设、完善港后服务配套。同时,不断创新机制、加大政策扶持,优化口岸环境,抢抓外部机遇、全面融入“丝路海运”,在壮大港航经济中交出了一份漂亮答卷。尤其是去年,尽管受疫情影响,2021年全市外贸集装箱吞吐量仍达到666万标箱,比增297%,其中出口374万标箱,比增412%;2022年1—8月外贸集装箱吞吐量542万标箱,同比增长2082%,其中出口296万标箱,比增1962%。港口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出口量均创历史新高。
壮大规模

提升港口发展能级

在石湖港5、6号泊位施工现场,一期约16万平方米的后方陆域堆场,基本完成混凝土面层浇筑,整体形貌清晰显现。项目预计2022年底即可建成投产。届时,石湖港将新增两个10万吨集装箱泊位,港区集装箱年吞吐能力将超过300万标箱,相当于再造一个石湖港。

在华锦码头,4#泊位扩建工程于2022年7月中旬正式动工,预计年底完成桩基工程并在明年中旬全面完工。届时,泊位等级可从15万吨级提升至35万吨级,最大可靠泊45000载重吨的船舶,以适应船舶持续大型化的趋势。

这是石狮以项目为抓手,发力港口规模提级、助力壮大港航经济的缩影。为了突破港口泊位容量短板,多年来,石狮持续创新权属和利益分配架构,着力吸引更多专业开发、建设、运营主体参与其中。比如,引入厦门港务集团建设华锦码头4#泊位扩建工程;比如,以“一省一港”为契机,与省港口集团达成合作开发建设石湖港7#8#9#泊位项目的意向。

港口扩容的同时,港口集疏运通道也在近几年日益完善。近三年来,石狮投入近50亿元,先后打通了泉州一重环湾快速路石狮连接线(一期)、共富路、锦蚶路、锦江外线、锦尚外线等港口集疏运通道,实现港口与辖区内主要工业园区、专业市场及周边其他县(市、区)的顺畅连接。

精准扶持

培育做强港航经济

2018年, 石狮服装 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成为福建省首个获批的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在家门口就可以做国际贸易”成为现实。以此为契机,石狮主动融入“丝路海运”,加大国际市场的开拓力度。

为做好“用海”大文章,着眼于为泉州货走泉州港开辟更多方便快捷的通道,2019年以来, 石狮市 采取“一线一策”的个性化扶持措施,大力培育发展外贸集装箱航线,引导航运企业选择石狮港口开展外贸集装箱运输业务。当年4月30日,石湖港至厦门港的外贸内支线开通运行;5月15日,石湖至日本航线首航;5月17日,石湖至越泰航线首航。今年9月15日,全新开通的中国泉州—俄罗斯远东航线,也在石湖港首航了。

交通港口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十年,全市新增了8条外贸航线,不断扩大石狮“一带一路”外贸“朋友圈”。当前我市共有12条外贸航线,主要是东南亚近洋航线、对台直航航线、印度和非洲石材航线,为“买全国、卖全球”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了便捷的外贸运输通道。此外,全市还开通有内贸航线20余条,航线网络覆盖国内主要港口。水运方面,石狮则持续鼓励水路运输企业将外挂船舶回迁我市、壮大企业发展规模。2022年来,全市又新增水路运输企业10家,新增船舶13艘,累计新增运力2703万载重吨。截至目前,全市现有水路运输企业38家,共有船舶106艘,运力总量突破200万载重吨,达20436万载重吨,稳居泉州各县(市、区)第一。

优化通关

完善港后服务配套

在石湖港后服务区,集口岸联检、通关服务、物流企业运营、楼宇商务配套等功能于一体的泉州港石狮航运中心已经有序落架。2021年3月下旬动工,这个港后配套项目预计今年10月份可完成内外装修,并在年底基本完工。建成投用后,将引导区域口岸管理部门入驻集中办公,为港区物流企业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

这是石狮聚焦破解外贸企业通关效率不高的又一有力出招。在此之前,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创新实行“采购地申报、全省口岸验放”一体化通关模式,搭建“海、陆、空、铁、快件”全途径通关体系,实现“就地采购、就近通关”,较原通关模式平均每标箱可为企业节省费用超1000元、节省时间超12小时。而于2021年7月正式封关运营的石湖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则延伸了保税仓储、国际物流配送、进口出口转口贸易、出口退税等全流程服务链条。同时,建立对遵规守信企业的激励机制,对海关查验未发现问题的外贸企业予以免除吊装移位等仓储管理费用,切实减轻中小外贸企业负担。

针对港口外贸企业停车、物流、仓储服务供给不足等“急难愁盼”问题,我市通过整合港后闲置低效用地,目前正同步推进石湖港区停车场、港区配套加油站建设。同时,引进“卡车集市”网络货运平台、厦门港务泉州自贸园、PTA交割库等物流仓储项目,化“堆场”为“市场”,带动临港经济整体活化。

当下,石狮仍在持续完善“产业—物流—港口—航运—市场”全链条生态体系,推动“港产城”高质量融合、高效能发展,赋能“现代化商贸之都”建设。港航经济的新篇,正在书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7985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1
下一篇 2023-05-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