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工业40是德国政府在《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中所提出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德国人的目标是: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及基因工程学的智慧工厂,在商业流程及价值流程中整合客户及商业伙伴。
作为世界制造业强国,日本在工业方面拥有强大的研发和制造能力,但在农业方面却面临着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和后继无人的困境。日本的农户数量减少了一半,从业人员的平均年龄上升到了663岁。在第四次产业革命中,日本农业如何突围?
濑水捷是日本北海道大学农学系的一名学生,出身于日本著名米乡新潟县的一户农村家庭。直到现在,老家的稻田仍然由他年迈的祖父母进行耕种,包括濑水的父亲在内,家里没有人愿意继承农业。
日本北海道大学学生 濑水捷: 农活太辛苦了,爷爷奶奶每次干完农活回到家就特别累。如果能实现节省人力,爷爷奶奶的负担就会减轻很多。
抱着为祖父母减轻农活负担的愿望,濑水选择了农业机器人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他所在的研究小组开发的这种无人驾驶、全自动拖拉机就是农业机器人之一。安装在拖拉机顶部的全球定位系统利用卫星信息自动定位,可以使作业误差缩小到5厘米以内。
日本北海道大学学生 濑水捷:现在我们做的还只是旱地用的拖拉机,如果同样的技术能应用到水田,那么老家即便后继无人也不用过于担心了。
由北海道大学教授野口伸主持的,这个农业机器人研究小组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从耕耘到播种、打农药和收割的全程自动化。据估算,整体作业效率可以提高到3倍以上。同时,适用于大规模农田的多机器人技术也已成熟。
在主机器人的带动下,多台农业机器人可以同时开展作业。目前,将拖拉机改装为机器人的成本已经降低到3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8万元),预计今后两三年内可以正式投产。另外,该研究组还开发了利用无人机监测土壤和农作物生长状况的自动化技术。
北海道大学教授 野口伸:能让机器完成的工作就全交给机器去做,只有机器无法完成的才由人来做。农业一直以来凭借的是经验和感觉,而我们的研究就是要让农业摆脱经验和感觉的限制。
在日本政府提出的第四次产业革命构想中,机器人、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将被大量引入农业领域,以期通过自动化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力,从而打破目前农业所面临的困境。
北海道大学教授 野口伸: 农业领域也出现了相当于工业40的萌芽,我们的研究将成为今后新农业的基础技术,也许可以称为“农业40”,这正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物联网是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人、机、物的互联互通。物联网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整体感知、可靠传输和智能处理。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涉及到方方面面,在工业、农业、环境、交通、物流、安保等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有效推动了智能化发展,使得有限的资源更加合理的使用分配,从而提高了行业效率、效益。在家居、医疗健康、教育、金融与服务业、旅游业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的应用,从服务范围、服务方式到服务的质量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改进,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两化融合背景
近短短一百多年来,人类社会工业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历经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3次工业革命,世界由刀耕火种的农耕时代进入了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而当前,世界范围内正掀起以“智能化”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第四次工业革命概念的明确提出,源于德国率先推出的“工业40”战略。2013年4月7日至11日,在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中,由德国政府正式推出“工业40”战略,并迅速引起全球的关注,引发新一轮工业转型热潮。美国提出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日本提出了“科技工业联盟”,英国提出“工业2050战略”。面对滚滚工业变革大潮,中国也顺势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虽然各国战略提法不同,但内容实质类似,均处于工业智能化的范畴之内。
工业智能化,即智能制造,实质为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互相结合的产物。当前人类工业技术发展成熟,而信息技术在近年也发展迅猛,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智能化等技术层出不穷,工业化和信息化两者之间已初步进行了融合发展,人类社会具备了进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资本。
然而,我国国情现状决定了我国的工业发展注定要走一条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道路。我国目前的工业发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西方发达国家历经3次完整的工业革命,在工业技术、工业基础上有足够浑厚的积累,由工业化过渡到信息化自然而然,先完成工业化后进行信息化;而我国工业起步较晚,基础相对薄弱,大部分工业企业的工业化水平较为低下,尚处于工业自动化中低阶段。我国想要跟上世界脚步,实现弯道超车,必须实行工业化和信息化同时发展,齐头并进,并互相融合、互相促进,加速工业转型变革,最终实现工业智能化目标,实现国家战略。
“两化融合”理念正是由此而来。
例如:MES即制造企业生产过程执行系统,可以为企业提供包括制造数据管理、计划排产管理、生产调度管理、工作中心/设备管理、工具工装管理、采购管理、成本管理、项目看板管理、生产过程控制、底层数据集成分析、上层数据集成分解等管理模块,为企业打造一个扎实、可靠、全面、可行的制造协同管理平台,以信息化的手段促进企业的生产管理。这就是两化融合。
两化融合贯标程度分4个层次:基础提升、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单项应用是个门槛,到达这一步,我们可以去进行两化融合贯标。
那到底哪些企业可以进行两化融合呢?比如:
1、已通过试点企业
2、制造业企业
3、制造业相关服务企业
4、新材料技术
5、高技术服务业
6、新能源及节能技术
7、资源与环境技术
8、传统产业升级
两化融合贯标,对企业有什么好处?
一、获得直接的政府补贴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31个省份共出台近180项支持政策,推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工作持续有效开展。
省、市、区级政府都会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配套奖励政策(市级政府一般采用1:1配套奖励)。通过评定的企业都可能拿到不同数额的奖励,以广东省为例,成为广东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并通过贯标认证的企业,将获得以下奖励:
值得一提的是,贯标的企业在后续的政府专项资金支持中也会得到比较大的收益,因为省、市经信委的后续政策与专项资金也比较多,如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信息化发展专项等等,这些与两化融合贯标成果是紧密相联的。
二、协助企业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
基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企业可以通过发挥技术的基础性作用,优化业务流程,调整组织结构,并通过技术来实现和规范新的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
1、技术融合促使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在工业技术研究中不断的融合植入信息技术,从而创新出更先进的技术工艺。
2、产品融合促使产品竞争力提升:实施两化融合,将信息技术融合到产品中开发出技术含量更高,更贴近市场需求的产品,提升市场占有率。
3、业务融合提升业务能力:企业实施两化融合,借助互联网及信息技术推出更高效的业务体系、客户服务体系、市场需求变化快速反应机制、改善供应链管理体系等。
4、管理融合提升管理效率:实施两化融合,借助互联网及信息技术建立更方便、高效的工业生产管理体系和企业经营管理体系。
5、两化融合衍生新的产业:随着整个市场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深度的提升,新的产业有可能会被催生出来,例如:将交易放在云平台的B2B、B2C电子商务、工业软件等。
简单说,两化融合贯标可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企业生产能力,加快企业运行效率,增强产业集群竞争力。
三、企业实力获得认证,得到更多政策倾斜
企业两化贯标类似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贯标,既是企业两化融合水平的直接体现,又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一项认证。
完成两化融合贯标的企业,在政府采购、市场采信机制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
1、工信部明确提出,优先从符合两化融合标准要求的企业中选择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在工业转型升级项目的CPS测试验证解决方案应用推广任务申报中,通过两化融合评定的企业加6分。
2、地方政府方面,广东、江苏等省明确表示,通过评定的企业将在省技术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专项资金政策上给予优先支持。
3、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委员会明确提出,已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的企业可直接申报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列为企业信用评价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
4、在政府采购方面,广西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实施方案中,已将是否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作为评价指标之一。徐工、潍柴等龙头国企也将优先选择通过评定的企业作为供应商。
文/杨剑勇
物联网(IoT)蕴含的内容及其广阔,也被视作为第四次科技革命,得到了各国政府大力支持,让一切设备互联将影响着各国经济,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未来新型社会,以及影响着数十亿的企业和消费者,尤其在全球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下,能充分利用物联网的企业将会成为万物互联时代的赢家,然而企业在署物联网最大瓶颈就是人才匮乏。
来自网络
物联网战略 人才视为支柱
物联网是近年来最热门关键词之一,然而物联网的实践最早可以追溯到1990年,但有“物联网之父”之称的Kevin Ashton在1999年创造了“物联网”一词,早期的物联网主要依托射频识别(RFID)技术,随着技术和应用不断发展,到如今物联网蕴含的内容及其广阔。简单来说是让万物连接至互联网,更深入一点,就是让毫无生机的物体通过联网后,具有感知能力,设备具有思考决策的能力。
让一切设备互联将重塑我们日常生活方方面面,来自思科报告声称:”到2021年,在全球271亿连接设备中,物联网设备将占据连接主导地位。在思科全球高级副总裁兼运营商事业部总经理YvetteKanouff看来:“全球全数字化转型持续升温影响着数十亿的企业和消费者,网络和安全将成为物联网发展关键。
物联网被视作为第四次科技革命备受关注,世界各国纷纷推出本国家的物联网相关政策,得到了各国政府大力支持,预示着一个新的物联网时代即将崛起,随之而来的是互联网也将消失,而中国有望领跑全球物联网,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突破7500亿元。
在日本,制定了物联网综合战略,旨在普及“物联网,囊括人才培养,人才投资视为支柱,以应对所有机器设备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后所产生庞大的数据,能够有效运用的人才不可或缺,通过人才投资提高生产率作为解决劳动力不足,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未来新型社会。
物联网产业在迅速发展之际,相关产业人才也备受关注,由于物联网相关专业人才的稀缺,人才供给严重不足,尤其物联网复合型人才备受青睐。至此高校也先后开设了物联网专业,为产业注入新兴人才,作为新兴专业,物联网工程、网络安全和大数据等在高校增加明显。在机智云创始人兼CEO黄灼先生看来,物联网是一个有机互联的生态系统,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未来将更广泛应用于物联网,但数据分析、云端安全等技术,全球专业人才也不多。
物联网人才受青睐备,校企结合培养人才
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崛起,杨剑勇曾提出:“万物透过互联,赋予万物感知、认知,我们处在了万物互联的好时代。”同时,能充分利用物联网的企业将会成为未来赢家,如今,物联网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在全球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但根据Gartner报告显示,企业在署物联网最大瓶颈就是人才匮乏。
(一)校企结合
作为最有影响力的物联网开发平台,早在多年前,机智云已经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展开合作,为可研项目提供资源便利,目的是人才培养。
机智云通过联合其他校企等伙伴,结合热点技术、热门岗位、市场需求、学校专业等方面进行整合匹配,提供多层次、多角度的人才评测服务,以及为企业用人选拔专业技术人才提供可靠的依据,推动智能产业行业人才标准与技术研发。
(二)专业培训 认证考试
就在近日,中盛君安和机智云达成合作协议,深度整合各自资源和优势,全面推动物联网应用人才培养工作,加速产学研用落地。中盛君安是工信部电子通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和教育部授权教育培训机构。
机智云则是物联网行业领军企业物联网开发及云服务平台,基于多年来为各行业提供物联网云服务所积累的经验,牵头制定了成体系的智能家居创新课程,利用机智云量产级的物联网开发平台和开发工具,结合IoT前沿最新技术、企业实际需求和量产应用案例,再通过集中培训、动手实践的授课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物联网应用技术,培养学员动手实践能力的整套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填补了目前物联网教育领域的空白。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在人类进步中的作用不言而喻,随着物联网产业不断发展,相关技术人才成为企业最大的需求,在工信部电子通信行业职业职能鉴定指导中心、北京产学研信息技术中心等部门的指导下,中盛君安联合机智云开展“智能设计(智能家居的研发实战实 *** )专项技能培训与考试”工作,其最大特色结合智能家居市场需求和物联网行业热点技术;并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注重实 *** 训练;另外,获得证书的高校学生可直接纳入机智云人才库,推荐和对接企业需求。
(三)软硬结合 降低物联网开发门槛
另外,也和国内知名开源电子网(OpenEdv)正点原子建立了紧密合作,基于机智云自助开发平台和正点原子STM32开发平台,为开发者提供一站式物联网开发工具和技术服务,帮助物联网开发者快速实现智能产品开发。对于此次双方在物联网开发领域进行深度整合,在机智云总经理黄锡雄看来:“正点原子为开发者提供专业的开发板,也在为高校提供物联网开发课程,帮助了很多创业团队,和正点原子的合作,能在更广阔的创新生态中帮助到更多开发者。”
(四)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物联网人才
由于物联网方面的人才在市场非常紧缺,在人才培养方面,机智云与多方合作,包括联合iCAN发布了物联网技术人才孵育平台,通过创新创业大赛、物联网开发实训培训,及工信部职业技能鉴定认证,系统挖掘和培养一批符合国家物联网技术发展需要、符合智能产业人才需求、具有创新实践能力和项目实 *** 能力的新兴技术人才。
机智云长期致力于推动物联网产业有序健康发展,长期携手包括微软、英特尔、Qualcomm、ST、Arduino等众多国际知名科技企业进行技术合作,并通过为开发者举办公开课和训练营等各种事形式,打破传统,以推动物联网持续发展为己任,不仅培养了众多开发者,其平台也降低开发者门槛,截止2016年底,平台聚集了超过5万名活跃智能硬件工程师,催生了上万款产品研发,其平台在线设备总量也超过700万台,促进了物联网产业蓬勃发展。
写到最后
百度李彦宏表示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结束,不会再有新独角兽,同时表示物联网已经为时不远;日本软银孙正义声称物联网将会引领下一轮技术爆炸;而在谷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看来,互联网即将消失,物联网无所不能,对科技公司而言是前所未有的机会。
作为拥有物联网属性的平台,不仅可实现各设备的互联互通,机智云也在围绕云平台之上不断增加适用于不同场景需求的应用服务,来服务客户需求的不同场景,作为最有影响力的物联网开发平台,机智云就要把这些复杂的算法模块化、工具化,持续为开发者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开发工具和模块服务,帮助他们低成本快速进入物联网行业。
本文作者杨剑勇,长期关注物联网、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产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