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决定中,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里面的重要一项被列为其中,成为国家首批加快培育的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标志着物联网被列入国家发展战略,对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
2011年3月16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
《刚要》提出要推动重点领域跨越发展,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已被国务院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2011年4月6日《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
根据办法,专项资金是由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用于支持物联网研发、应用和服务等方面的专项资金。专项资金的使用应当突出支持企业自主创新,体现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战略,鼓励和支持企业以产业联盟组织形式开展物联网研发及应用活动。专项资金由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管理。
2011年5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2011年标准化重点工作》(工信部)
文件提出将围绕"十二五"规划纲要和产业发展重点,加强标准战略研究,加快物联网、新能源汽车等重要领域标准制定和修订,为保持工业通信业平稳较快发展做好支撑。对于一些产业急需标准,今年将进一步加大标准制定力度。今年将围绕技术改造、自主创新、节能减排、淘汰落后、质量品牌、两化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工作,组织制定标准3000项,发挥标准的引导和规范作用,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
2012年2月14日:《"十二五"物联网发展规划》(工信部)
规划提出,到2015年,中国要在物联网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关键标准研究与制定、产业链条建立与完善、重大应用示范与推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形成创新驱动、应用牵引、协同发展、安全可控的物联网发展格局。
2012年8月17日:《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工信部)
根据此《纲要》,中国将加大对示范区内物联网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强税收政策扶持;同时,推进物联网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到2015年,无锡示范区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核心技术,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基本形成结构合理的物联网产业体系,实现一批重点领域的典型示范与推广应用,构建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促进物联网标准化工作。到2020年,无锡示范区的创新能力、产业规模、从业人员数量和影响力大幅提升,实现一大批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成为具有一流创新能力的技术创新核心区;集聚和培育一批国内领先的物联网企业,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发展集聚区;建成一批具有重大推广价值的典型应用示范工程,成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应用示范先导区。
2013年2月5日:《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
《意见》提出,到2015年,我国要实现物联网在经济社会重要领域的规模示范应用,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培育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打造较完善的物联网产业链,初步形成满足物联网规模应用和产业化需求的标准体系,并建立健全物联网安全测评、风险评估、安全防范、应急处置等机制。意见指出,将建立健全有利于物联网应用推广、创新激励、有序竞争的政策体系,抓紧推动制定完善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鼓励多元资本公平进入的市场准入机制。加快物联网相关标准、检测、认证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支撑服务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推进物联网相关专利布局,从而推动物联网健康有序的发展。
2013年3月4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国务院办公厅)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指出三网融合、云计算和物联网发展对现有互联网提出了巨大挑战,基于TCP/IP协议的互联网依靠增加带宽和渐进式改进已经无法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建设未来网络试验设施,主要包括:原创性网络设备系统,资源监控管理系统,涵盖云计算服务、物联网应用、空间信息网络仿真、网络信息安全、高性能集成电路验证以及量子通信网络等开放式网络试验系统。该设施建成后,网络覆盖规模超过10个城市。
2013年9月17日:《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5)》(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教育部、国家标准委)
计划包含了顶层设计、标准制定、技术研发、应用推广、产业支撑、商业模式、安全保障、政府扶持、法律法规、人才培养10个专项行动计划。各个专项计划从各自角度,对2015年物联网行业将要达到的总体目标作出了规定。
2013年10月31日:发改委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组织开展2014-2016年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区域试点。
通知指出,支持各地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在工业、农业、节能环保、商贸流通、交通能源、公共安全、社会事业、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示范效果突出、产业带动性强、区域特色明显、推广潜力大的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区域试点项目,推动物联网产业有序健康发展。
2014年6月中旬:《工业和信息化部2014年物联网工作要点》(工信部)
通知指出,2014年,物联网工作重点为:1、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加强物联网工作统筹协调,加强对地方和行业物联网发展的指导。2、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推进传感器及芯片技术、传输、信息处理技术研发,推进传感器及芯片技术、传输、信息处理技术研发,开展物联网技术典型应用与验证示范,构建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3、开展重点领域应用示范:构建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开展农业、商贸流通、节能环保、安全生产等重域和交通、能源、水利等重要基础设施领域应用示范,推进公共安全、医疗卫生、城市管理、民生服务领域应用示范,依托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开展应用示范,推动电信运营等企业开展物联网应用服务。4、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培育和挟持物联网骨干企业,引导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引导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培育物联网产业聚集区,建设和完善公共服务平台,组织商业模式研究创新和推广。5、推进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物联网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物联网安全保障体系。6、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强各部门工作衔接,加强各部门工作衔接,完善产业发展政策,加大财税和金融支持力度,加快完善法律法规,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2014年7月:《关于印发10个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的通知》(发改高技〔2013〕1718号)要求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教育部、国家标准委联合物联网发展部际联席会议相关成员单位制定了10个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请根据各行动计划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分工与进度、保障措施等,尽快细化本地区的具体措施,加强沟通协调,务实推进相关工作。北京市经信委在2010年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上透露,物联网技术将在医疗领域开展试点应用。届时,献血后血样将贴上电子标签,医疗废物运输过程中如果车门异常开启将会被监测到。不仅如此,未来2-3年里,北京市东城区将利用物联技术,在一些示范社区对居家老人进行远程护理。
另外,物联网的发展将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在工信部科技司、北京市经信委等召开的2009“信息城市”高层论坛上,北京市委常委赵凤桐表示,北京已着手将物联技术应用到食品安全领域。将来,公众可以通过物联网获知所要购买食品的详细信息,包括原料采集、化肥及农药的施用、加工制作过程等。
物联网不仅能让我们吃的放心,还能让我们住的安心。据中科院无锡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刘海涛介绍,若在家中布置一些传感网节点,未来可以实现远程家居感知监控。若刮风下雨,在办公室中就可以关闭家中窗户;若天气闷热,回家前便可打开空调。另外,户主还可以通过物联网随时了解屋内情况,避免被盗。
不仅如此,智能化交通也逐渐走入我们的生活,如现在广泛应用的汽车导航系统。另外,物联技术还可以随时告知车主汽车各部件是否正常,有否隐患,保障行车安全。
城市堵车是经常现象,这会产生巨大的能源浪费和尾气排放。而不久前,深圳市民已经可以通过手机查询实时路况,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感知能力,交通信息服务每5分钟便能刷新路况信息,使司机选择最快捷有效的路线。
通过物联网技术,供电部门可以随时了解用户使用电力的情况,电网也具备智能。江西省电网对分布在全省范围内的2万台配电变压器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实现用电检查、电能质量监测、负荷管理等一体化管理,一年来有效降低电损12亿千瓦时。
由于常规输电系统故障发生率较高,修复时间较慢,造成能源浪费,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使输电线路发生故障的概率以及故障发生后修复的时间均降低30%,有效地节约能源。
物联网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作用还不止于此。业内专家表示,物联网将催生标准的规范和统一,在很大程度上能避免设施闲置和重复建设,同时方便有关部门进行监管。
以物联网为基础的信息技术被广泛称为“第三次信息化产业浪潮”、“下一个万亿级的新兴产业”。在2009年召开的“IBM论坛”上,一些经济学家、企业家、IT专家和政界人士认为,建设庞大的物联网,不仅可拉动新的投资,而且能提高原有经济运行效率。每一次技术革命都带来全球经济的腾飞,物联技术的进步将成为下一轮世界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目前,物联网还处于研究和示范应用阶段,且局限于中国和美国等少数国家。中国抓住了物联网发展的历史机遇,在技术研发方面与世界同步,甚至领先于世界。在去年召开的第四届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博览会上,西安优势微电子公司宣布:中国的第一颗物联网的中国芯——“唐芯一号”芯片研制成功,中国已经攻克了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刘海涛说:“在标准化方面以及其它一些技术领域,我国是相对领先的,中国在‘物联网’领域享有国际话语权!”
中国物联网技术未来可形成上千亿的产业规模,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巡视员綦成元表示,大力推动这项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钱大群表示,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广阔,而且中国政府正在以巨大的控制能力、实施决心和配套资金对必要的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建设,以物联网的应用为基础的“智慧地球”将产生巨大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