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工业4.0?

什么是工业4.0?,第1张

一、工业40究竟是什么?
工业10是机械制造时代,工业20是电气化与自动化时代,工业30是电子信息化时代。工业40描绘了一个通过人、设备与产品的实时联通与有效沟通,构建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智能制造模式。
从消费意义上来说,工业40就是一个将生产原料、智能工厂、物流配送、消费者全部编织在一起的大网,消费者只需用手机下单,网络就会自动将订单和个性化要求发送给智能工厂,由其采购原料、设计并生产,再通过网络配送直接交付给消费者。
二、工业40有哪些特点?
工业40是互联
工业40的核心是连接,要把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客户紧密地连在一起。
工业40是数据
当传感器无处不在,智能设备无处不在,智能终端无处不在,连接无所不在的时候,其必然的结果就是数据无所不在,一切都可以用数字、代码表示,一切都是数据。企业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以及管理的都是数据。企业就是一个“数据加工”的工厂,车间是“数据加工”的场所,车间是海量数据的集散地,包括“输入数据”、“过程数据”和“输出数据”。
工业40是集成
工业40将无处不在的传感器、嵌入式终端系统、智能控制系统、通信设施通过CPS形成一个智能网络,使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以及服务与服务之间能够互联,从而实现横向、纵向和端对端的高度集成。
工业40是创新
工业40的实施过程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过程,制造技术、产品、模式、业态、组织等方面的创新将会层出不穷。
马云提出五星模式,即新零售、新制造、新技术、新能源、新金融就是制造业模式的一种创新,马云认为现在说的“电子商务”会成为传统概念,未来会是线下、线上、物流结合的“新零售”模式。就像,物流的本质不是快,而是降库存。只有线下、线上、物流真正结合,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多收益。
工业40是转型
物联网和服务互联网将渗透到工业的各个环节,形成高度灵活、个性化、智能化的生产模式,推动生产方式向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创新驱动转变。
在不久的将来,买车可能实现个性化定制。在手机里打开智能汽车工厂的App,从数百种配置中选择一款车型,然后在个性化订单中输入诸如“把轿车内饰设计成绿巨人”的要求,约一个月,一辆用工业40流水线为你度身设计、制造的“绿巨人版轿车”就会送到买家家门口,价格并不比量产车贵多少。

工业40是基于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作出的划分。按照目前的共识,工业10是蒸汽机时代,工业20是电气化时代,工业30是信息化时代,工业40则是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的时代,也就是智能化时代。需要用到的核心技术:

1、信息物理系统(CPS) CPS形式网络通过(无线)传感和驱动,能够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甚至预测物理系统过程的变化。

2、云计算:云计算让储存在本地的应用程序或者服务连接到物联网变得可能。

3、大数据分析:大数据是指大到那些典型的数据库软件工具无法收集、储存、管理和分析的数据集。大数据分析方法让工业智能化变得可能,比如说机器学习。

4、(IT)系统安全:数据、数据的传播以及所有其它工业系统、机器设备和原件都需要被充分保护,免于遭受网络攻击。

5、增材制造/3D打印: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技术是采用材料逐渐累加的方法制造实体零件的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材料去除-切削加工技术,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制造方法。

6、增强现实(AR):使用增强现实眼镜的工人可以通过远程接受指令来正确装配零件或者协助调试。

所谓工业40,是基于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作出的划分。

按照目前的共识,工业10是蒸汽机时代,工业20是电气化时代,工业30是信息化时代,工业40则是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的时代,也就是智能化时代。

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德国,2013年4月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其核心目的是为了提高德国工业的竞争力,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

工业40是由德国政府《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中所提出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

该项目由德国联邦教育局及研究部和联邦经济技术部联合资助,投资预计达2亿欧元。

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及基因工程学的智慧工厂,在商业流程及价值流程中整合客户及商业伙伴。其技术基础是网络实体系统及物联网。

德国所谓的工业四代(Industry40)是指利用物联信息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简称CPS)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信息数据化、智慧化,最后达到快速,有效,个人化的产品供应。

“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的合作对接渊源已久。2013年4月,德国政府正式推出“工业40”战略。2015年5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工业40已经进入中德合作新时代,中德双方签署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中,有关工业40合作的内容共有4条,第一条就明确提出工业生产的数字化就是“工业40”对于未来中德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双方认为,两国政府应为企业参与该进程提供政策支持。

扩展资料
工业40联盟

由德国“工业40”研究机构、中国相关院所和中德两国企业组成的青岛中德“工业40”推动联盟,2月9日在中国第十一个国家级经济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成立,成为中国首个“工业40”联盟。
2014年11月4日,中国首套工业40流水线在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亮相。

青岛中德生态园管委主任赵士玉介绍说,青岛中德生态园作为中德两国共同建设的生态型、智能型、开放型利益共同体,中德“工业40”推动联盟在这里成立十分有意义。

“工业40”是大数据革命、云计算、移动互联时代背景下,对企业进行智能化、工业化相结合的改进升级,是中国企业更好的提升和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中德“工业40”联盟成立后,青岛西海岸新区将投入1亿元人民币对区域内部分企业进行试点,未来将逐步实现企业“工业40”升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业40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8241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1
下一篇 2023-05-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