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是什么

智能制造是什么,第1张

智能制造,源于人工智能的研究。一般认为智能是知识和智力的总和,前者是智能的基础,后者是指获取和运用知识求解的能力。

智能制造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它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诸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通过人与智能机器的合作共事,去扩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类专家在制造过程中的脑力劳动。

它把制造自动化的概念更新,扩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智能制造应当包含智能制造技术和智能制造系统,智能制造系统不仅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知识库,而且还具有自学习功能,还有搜集与理解环境信息和自身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和规划自身行为的能力。

智能制造五大特征:

1生产现场无人化,真正做到“无人”工厂

工业机器人、机械手臂等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使工厂无人化制造成为可能。数控加工中心、智能机器人和三坐标测量仪及其他柔性制造单元,让“无人工厂”更加触手可及。

2生产数据可视化,利用大数据分析进行生产决策

当下信息技术渗透到了制造业的各个环节,条形码、二维码、RFID、工业传感器、工业自动控制系统、工业物联网、ERP、CAD/CAM/CAE/CAI等技术广泛应用,数据也日益丰富,对数据的实时性要求也更高。

这就要求企业顺应制造的趋势,利用大数据技术,实时纠偏,建立产品虚拟模型以模拟并优化生产流程,乃至降低生产能耗与成本。

3生产设备网络化,实现车间“物联网”

4生产文档无纸化,实现高效、绿色制造

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绿色工厂,实现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是我国“智能制造”的重要战略之一。传统制造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繁多的纸质文件,不仅产生大量的浪费现象,也存在查找不便、共享困难、追踪耗时等问题。

实现无纸化管理之后,工作人员在生产现场即可快速查询、浏览、下载所需要的生产信息,大幅降低基于纸质文档的人工传递及流转,从而杜绝了文件、数据丢失,进一步提高了生产准备效率和生产作业效率,实现绿色、无纸化生产。

5生产过程透明化,智能工厂的“神经”系统

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通过建设智能工厂,促进制造工艺的仿真优化、数字化控制、状态信息实时监测和自适应控制,进而实现整个过程的智能管控,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大战略。

在机械、汽车、航空、船舶、轻工、家用电器和电子信息等行业,企业建设智能工厂的模式为推进生产设备(生产线)智能化,目的是拓展产品价值空间,基于生产效率和产品效能的提升,实现价值增长。

智能制造是指具有信息自感知、自决策、自执行等功能的先进制造过程、系统与模式的总称。

具体体现在制造过程的各个环节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如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

智能制造大体具有四大特征:以智能工厂为载体,以关键制造环节的智能化为核心,以端到端数据流为基础,和以网通互联为支撑。

其主要内容包括智能产品、智能生产、智能工厂、智能物流等。

目前,急需建立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大力推广数字化制造,开发核心工业软件。

传统数字化制造、网络化制造、敏捷制造等制造方式的应用与实践对智能制造的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智能制造的发展轨迹:智能制造源于人工智能的研究。

一般认为智能是知识和智力的总和,前者是智能的基础,后者是指获取和运用知识求解的能力。

人工智能就是用人工方法在计算机上实现的智能。

近半个世纪特别是近20年来,随着产品性能的完善化及其结构的复杂化、精细化,以及功能的多样化,促使产品所包含的设计信息和工艺信息量猛增,随之生产线和生产设备内部的信息流量增加,制造过程和管理工作的信息量也必然剧增,因而促使制造技术发展的热点与前沿,转向了提高制造系统对于爆炸性增长的制造信息处理的能力、效率及规模上。

目前,先进的制造设备离开了信息的输入就无法运转,柔性制造系统(FMS)一旦被切断信息来源就会立刻停止工作。

专家认为,制造系统正在由原先的能量驱动型转变为信息驱动型,这就要求制造系统不但要具备柔性,而且还要表现出智能,否则是难以处理如此大量而复杂的信息工作量的。

其次,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和激烈竞争的复杂环境,也要求制造系统表现出更高的灵活、敏捷和智能。

因此,智能制造越来越受到高度的重视。

纵览全球,虽然总体而言智能制造尚处于概念和实验阶段,但各国 均将此列入国家发展计划,大力推动实施。

1992年美国执行新技术政策,大力支持被总统称之的关键重大技术(CriticalTechniloty),包括信息技术和新的制造工艺,智能制造技术自在其中,美国 希望借助此举改造传统工业并启动新产业。

加拿大制定的1994~1998年发展战略计划,认为未来知识密集型产业是驱动全球经济和加拿大经济发展的基础,认为发展和应用智能系统至关重要,并将具体研究项目选择为智能计算机、人机界面、机械传感器、机器人控制、新装置、动态环境下系统集成。

日本1989年提出智能制造系统,且于1994年启动了先进制造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包括了公司集成和全球制造、制造知识体系、分布智能系统控制、快速产品实现的分布智能系统技术等。

欧洲联盟的信息技术相关研究有ESPRIT项目,该项目大力资助有市场潜力的信息技术。

1994年又启动了新的R&D项目,选择了39项核心技术,其中三项(信息技术、分子生物学和先进制造技术)中均突出了智能制造的位置。

我国80年代末也将“智能模拟”列入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的主要课题,已在专家系统、模式识别、机器人、汉语机器理解方面取得了一批成果。

最近,国家科技部正式提出了“工业智能工程”,作为技术创新计划中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制造将是该项工程中的重要内容。

由此可见,智能制造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它是制造技术发展,特别是制造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是自动化和集成技术向纵深发展的结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8423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1
下一篇 2023-05-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