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兴荣[文]
物种是可变的,生物是进化的。距今6亿年前的寒武纪时期,绝大多数无脊椎动物于几百万年的时间内在地球上“集体亮相”,形成多种门类动物并存的繁荣景象。生物种类突然呈现出的爆发式增长,也被称之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即物种大爆炸。
类似寒武纪物种大爆发,在商业文明进程中,当今技术集群和基础设施的演化,以及新技术与新需求的持续碰撞,催生了大量改变人类生活与文明的新物种,重塑着商业与人的关系。
在数字化、互联网化、智能化、生态化的冲击下,各行各业形成了新的竞争格局和经营业态。科技赋能,未来已来。平台范式、生态系统、场景经营、交易赋能、乘数效应和指数增长将带来未来商业与经营的六大“黑洞”效应。
黑洞效应一:平台范式
平台经济的迅速崛起,这不仅体现在传统企业纷纷向产业互联网平台转型,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也开始提供基于平台模式的金融创新服务。平台范式被认为是数字经济下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途径。技术驱动和消费行为、企业生产和交易方式的改变,使得企业的服务边界越来越模糊,平台主体之间的合作共赢已是大势所趋。与此同时,也促进了需求侧改革,以及获客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创新。通过与平台的互相合作、互联互通,双方力图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引流、相互赋能,转变原有一对一、点对点的单点获客,创新基于生态链(竖向)、产业链(横向)的批量获客和平台获客模式,进而快速提升业务规模,促进平台服务升级,改变和提升产业经营模式。
企业经营通过转型升级,实现价值创新和迭代进化,并在连接、赋能、互联互通中涅槃重生,“平台+生态”范式将成为企业升维的下一个经济形态。
黑洞效应二:生态系统
随着各个专业化平台的互相打通,生态化将成为平台的未来发展趋势。从竞争到合作,专业化平台参与各方牵手合作,依托科技、聚焦场景、围绕用户打造新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兴起必然引起众多企业走向价值共生、网络协同关系。通过数字化生态系统,很多企业把重心放在更有潜力的全球市场上,从而开创了“无行业界限”的时代。随着这场数字化革命的加速,麦肯锡预计到2025年,将会有12个围绕满足人类和组织基本需求的大规模生态系统出现。这12个生态系统的收入将达到60万亿美元,约占全球总收入的30%。
借助生态系统,产品供给模式得到创新,从单一的产品属性向多元化、场景化和链条化延伸,实现体验式的服务。以保险生态系统为例,当保险产品作为模块化引擎嵌入不同生态系统中时,保险公司向客户提供超越保险业务范畴的全方位金融服务,甚至向非金融服务公司输出技术能力,为用户提供一种无缝衔接的生态解决方案。
黑洞效应三:场景经营
随着技术群落崛起,未来经济发展的技术延展性不断增强,商业、产业、企业活动的边界不断拓展。这使得企业经营的边界泛化,模糊了金融、商业、消费等场景边界,再加上金融对各行各业渗透的趋势日益明显,产业链+金融未来竞争的核心是场景。如产业链金融平台围绕已经建立起来的交易场景,进而打通金融、支付、结算、仓储、物流的产业链闭环。
企业金融的场景就是经营生态,它能确定商业银行金融服务所需要把握的核心要素,比如:客户画像、交易模式、资金流向、监控数据和业务条件等内容。通过深入多层次的融合和场景设计,配合商业银行资金成本、账户体系、信用中介乃至获客能力等优势,共同输出金融服务。此外,通过天然被留存的交易要素、资金结算、交易信用等各项交易数据,结合量化风险评判能力,将能围绕场景以更丰富的服务层次匹配不同风险喜好和资金成本,有助于提升整体产业链金融服务能力。
数字化、场景化和互联网化正在重塑商业世界,它带来的不仅是效率和体验的提升,更推动着商业模式的创新和进化,甚至给产业带来颠覆性的变革。
黑洞效应四:交易赋能
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断降低交易所需成本,为大数据、深度学习等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以云计算、区块链为代表的开放式架构技术的推进,互联网、物联网、服联网、资联网等新平台的发展,引发了产业链的平台化发展。随着专业化平台越来越多,平台与平台之间、平台内部之间的交易呈现高频化、个性化、碎片化、场景化、数字化的趋势,并催生新型交易和凸显数据价值。技术改变的不仅是交易的方式,还有构建交易的方式。
数字经济是以交易和账户为中心的经济体系,交易效率远远超过生产效率,这不同于以生产为中心的工业经济体系。在数字经济下的平台企业运行过程中,“数据+交易+算法”的运营方式日益主流,并最终趋向于一个“智能化”的形态,交易将赋能未来商业与经营。
黑洞效应五:乘数效应
乘数效应是“平台+生态”经营模式下的价值形成机制。当今移动互联网正进入5G时代,随着平台上参与者与使用者的数量不断增多,交易节点越来越多,生态系统内各要素、各环节和各流程的运营成本降低,规模效应逐渐显现。“平台+生态”的经营模式能产生的价值等于其用户数量的平方,即随着参与者和使用者数量的不断增加,“平台+生态”经营模式给每个参与者带来的价值也会越来越大。这也是数字经济时代下,各个参与者进行优势资源共享和稀缺资源互补配置的目标,即实现乘数效应。
黑洞效应六:指数增长
万物互联不断放大和扩散“平台+生态”产生的价值和利益,从而进一步实现更多业态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不断强化跨界融合。各个“平台+生态”之间的深度互联互通,通过扩张与整合的优势,连接各方势能加速提升,技术和数据的驱动实现优势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共享和互补,以此呈现“网络倍增效应”,推动乘数效应在更大程度上释放,最终实现经营上经济效益的指数级增长。
数字化趋势已成为颠覆性力量,各个企业纷纷重新审视数字化战略、平台化战略和生态化战略。数字技术的不断应用和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生态经济的崛起,为商业模式重塑、经营管理变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铁山青士编注: 该文帖系该文帖系名都华品微信公众平台订阅号文帖,本文首发于《财富风尚(财资中国)》杂志2018年3月刊,原标题为《科技赋能,未来已来——未来商业与经营的六大黑洞效应》,以上文本文字经在下校订。保险科技的应用对个人学习的影响的主要有以下五类:
1、关键技术。
2、云计算。
3、物联网。
4、大数据。
5、人工智能、区块链保险科技深入渗透到保险业务流程中,从底层逻辑重塑保险生态价值链,改善保险业的运营模式、价值升值及产品创新。
近日,由IEEESA(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标准协会)组织的全球标准立项会在线上召开。在本次会议中,由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虹控股”)牵头提交的《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零信任框架标准》,经过与会国际专家充分讨论,获得全票通过,正式立项,这也是全球首个“区块链+物联网安全”国际标准。
而此标准落地后,相关方将通过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零信任框架的推广,构建信任互联网,实现区块链技术在工业互联网、智慧家庭、智慧 健康 、智慧城市等主要场景的应用落地,将有助于加速推动我国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创新发展。
突破关键瓶颈
智慧家庭应用再提速
据了解,此次立项的《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零信任框架标准》,是IEEEC/BDL计算机协会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标准委员会下设的区块链赋能物联网安全工作组推出的首个标准提案。
“该标准将率先在标准层面提出运用区块链技术构建物联网零信任安全体系的技术思路,为物联网原生应用提供了可复制可扩展的分布式信任核心技术框架,以降低物联网安全体系的技术门槛和应用成本,突破了行业技术创新和应用发展的关键瓶颈。”长虹控股相关人士表示。
物联网安全性缺陷,在于缺乏设备与设备之间相互信任的机制,所有的设备都需要和物联网中心的数据进行核对,一旦数据库崩塌,会对整个物联网造成很大的破坏。而区块链分布式的网络结构,使得设备之间保持共识,无需与中心进行验证,这样即使一个或多个节点被攻破,整体网络体系的数据依然是可靠、安全的。
“这个框架的标准化将促进物联网应用 健康 发展,为物联网生态提供信任基础,使各参与方和利益相关方共同受益。”长虹上述人士称。
长虹信息安全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唐博认为,区块链与物联网的结合将赋予智慧家庭领域商业模式安全性和新的活力。
在以智慧家庭和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物联网场景中,数以百亿计且数量不断增长的物联网设备(IoT)正在改变着现有的网络结构,传统的边界安全模式受到挑战,异构异主设备之间互联互通需要建立安全和可信赖的协同机制,因此迫切需要制定一个共同的框架,来应对物联网中大量存在的安全和信任挑战,以实现物联网端到端的安全可信。
“打破原本孤立的个体,区块链+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分布式协同网络。以区块链节点的形式将各类智慧家庭厂商、家电终端平台以及监管机构连接起来,实现真正的万物互联,解决关键瓶颈和核心痛点,也将增强智慧家庭生态的繁荣性和兼容性。”粤成股份创始人洪仕斌表示。
钉 科技 创始人丁少将认为,“任何人、事、物想要访问网络,都需要经过严密验证,从而为物联网构建安全屏障,这在一个‘万物互联’的未来,是十分有必要的。标准的推出,则可以更明确地指导‘零信任原则’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加强互联互通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有助于智能家居的规模化更快地落地。”
“很长时间以来,中国企业往往热衷产品生产,而忽略标准的制定,使得中国产品在全球拓展中遭遇诸多技术壁垒,而此次长虹等企业率先制定全球首个‘区块链+物联网安全’国际标准,使得中国企业参与全球标准制定的能力有所增强。新型的技术需要相关的标准来引导相关生态产业的发展。对于新型技术的产业生态化和全球化方面,其巨大的商业潜力需要有相关的标准来引导相关生态产业的发展,中国企业已经走在前列,说明中国传统企业在标准、产品技术,产品壁垒的构建方面,其意识已经增强。”中国本土企业软权力研究中心研究员周锡冰表示。
全面布局物联网应用
给企业数字化转型以方向
区块链物联网是ITU标准组织主推的概念,2017年初,ITU-T成立SG20标准组,负责物联网及其在智慧城市和社区的应用的标准制定。国内主导企业是中国联通,中兴通讯,中国信科。
而家电企业牵头,尚属首例。
近年来,长虹控股立足于互联网面向物联网,加速转型升级,在2018年设立信息安全灯塔实验室,全面布局物联网应用区块链标准研制。
唐博表示,实验室将致力于推动该标准的研制和发布工作,征集从事物联网领域区块链应用研究、测试咨询和工程实践的相关企业、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服务机构,筹建区块链赋能物联网安全标准工作组,开展区块链与物联网安全融合创新的相关标准研制工作。
“传统企业智能化转型普遍面临研发成本高、成产效率低、运营能力不足的困境。目前长虹面向物联网转型成果显现出其在智能化转型上已走出自己的道路。长虹的AIoT战略不仅在推动自身转型,也在对外赋能,推动产业升级。整体来看,长虹的转型升级进展明显:在C端,长虹的智慧家庭解决方案不断完善;在B端,长虹已经拿下了多个产业冠军,比如,物联网模块,轨道交通电源等。”钉 科技 创始人丁少将表示。
“随着5G的普及,万物互联已经进入传统企业转型赛道,新型的商业模式构建成为传统家电巨头制造企业在升级和转型的一个风口。在此次转型中,长虹利用自己传统制造的优势,以及新时代的需求,长虹牵手制定的‘区块链+物联网安全’国际标准,将提升长虹自身的竞争优势。”周锡冰认为。
相关标准的落地也可谓意义巨大。
区块链物联网的垂直领域应用涉及众多领域:工业制造、联网的无人驾驶 汽车 、交通、公共技术设施和智能城市、金融服务和保险、家庭和商业房产管理、智能合约、零售等。
“未来家电巨头将在工业制造、无人驾驶、智能城市等领域,成为重要的支撑甚至是带领者,其正在展现出无可替代的作用。”中钢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胡麒牧表示。
丁少将认为:“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该标准所能影响的产业及领域会是相当宽泛的,毕竟,‘物联网’在未来生产生活中本身就应该是泛在的。短期内该标准主要会给智慧家庭、智能可穿戴、智慧出行产业发展以标准和方向,以及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
(编辑 乔川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