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生态茶园?

什么是生态茶园?,第1张

生态茶园并非仅指“生态环境”,是运用生态学原理,以茶树为核心,因地制宜地利用光、热、水、土、气等生态条件,合理配置茶园生态系统,提高太阳能和生物能的利用率,促进茶园生态系统内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较大地提高生产能力。同时使园区生态有利于调控茶树病虫害,为实现茶园生态无公害治理打下基础。
随着绿色食品日益成为人们消费的主体 , 欧盟等
国提高进口茶叶农残检测标准给我国茶叶出口创汇带
来的严峻事实 , 可拟定出人工复合立体种植的几种模
式 ,以改善茶园小范围内生态环境 ,提高单位茶园面积
产出。具体可采用以下几种:
1 茶———草本(饲料)作物套种:在新定植的无性系
幼龄茶园或树冠覆盖度较小的幼龄茶园,台刈改造和缺
株断行的稀植茶园中,套种具有固氮作用或经济效益较
高的草本作物。如花生、黄豆、绿肥(紫花苕和三叶草) ,
草本中药材等。形成茶———草两层结构,增加地表覆盖,
保持水分,提高茶苗成活率。幼龄茶园套种花生、黄豆,
每亩可增加 200元左右 , 饲料间接经济效益可达每亩
200~300元,套种三叶草还可实行半免耕等。
2 茶 ———经济林果间作: 在茶园中按适宜的密度
和当地水肥条件 , 没有共同病虫为害 ,分枝层次较高 ,效益好 ,投产快的
果树或经济林木。如间作橡胶、香樟、桃、柿、柏树等 ,
配置乔 ———灌结构。间作的经济林果不仅具有防护的
生态效益 ,而且能增加茶园效益。以间作脆柿为例 ,以
每 kg0 7元收购价计 , 间作的综合经济效益比单一茶
园提高 30%~50%。一亩茶地间作的柿树 ,5年生柿树
每亩可增收 250元左右。
3 茶 ———防护林的复合种植体系: 选择适宜思茅
地区种植的树种如杉松、椿树、香樟、山苍子树等。在
茶园周围及茶园内种植防护林带 3~5行 ,以调节茶园
小气候 , 增强茶树抵御干旱的能力。思茅地区茶园大
多以山区坡地较多 , 可按 20%~30%的荫蔽在茶行中
栽植上述适宜树种 , 达到降低茶园光照强度和温度 ,
提高春茶育芽能力。在高山茶区 ,可在山顶、山腰营造
林带 ,以减缓地表径流 ,防止水土流失。(李 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8558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1
下一篇 2023-05-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