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31日,光明新区正式成立;8月19日,新区顺利完成挂牌交接,投入运作。
深圳市光明新区工作委员会和深圳市光明新区管理委员会,是 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 的派出机构,管辖公明、光明两个街道,全面负责辖区内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管理、社会事务管理。
一、光明新区概况
光明新区位于深圳市西北部,东至观澜、西接松岗、南抵石岩,北与东莞市接壤,总面积1561平方公里,总人口约80万,其中户籍人口42万。
光明街道是深圳市归侨侨眷最集中的地区,共有归侨侨眷7008人。
新区生态环境优美,土地存量丰富,拥有全市最大可连片开发区域,可建用地76平方公里,其中未建用地2975平方公里。
新区物产丰富,“光明红烧乳鸽”、“甜玉米”、“晨光牛奶”、“光侨肉制品”等特产驰名中外,是亚洲最大的养鸽基地、国内最大的鲜奶出口基地、广东最大的西式肉制品生产基地。
光明新区区位优势明显,距离宝安国际机场、蛇口港区和大铲湾港区约25分钟车程,正在建设的广深港铁路客运专线在境内设立城际客运站,规划中的深圳轨道交通6号线直达新区。
龙大高速公路横贯东西,并与南光高速、机荷高速公路、梅观高速公路、广深高速公路相连,与福田中心区、东莞等珠三角主要城市中心形成便捷高效的“半小时生活圈”。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全面推进循环经济,打造国内外一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光明新区产业发展的方向。
新区成立以来,根据产业第一的原则,按照“一轴两带”的发展布局,重点建设国家化合物半导体照明基地、高端服务业基地、生物制药基地、IT及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农业基地、生态休闲旅游基地六大产业基地。
截至2007年底,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值22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58%。
“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建设进展顺利, 2007年9月世纪晶源一期正式投产,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产值超千亿元。
新区传统优势产业优势明显,深圳重点建设的9大传统优势产业基地中模具、钟表、内衣三大产业基地落户光明新区,建设已初具规模。
2007年,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055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均呈两位数增长。
光明新区正迅速发展成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重要增长极。
二、新区管理体制情况
光明新区实行的是开发区管委会的管理体制,这种体制既不同于行政区,也不同于深圳市高新区和大工业区管理体制,是深圳市在园区开发方面的第三种体制,兼具开发区和行政区的职能。
新区内设6个办公室、2个中心,公务员编制150名。
市公安、规划、国土、工商、税务、社保6个市直部门在新区设立派驻机构。
除人大、政协、检察院、法院工作继续由宝安区负责外,其他区一级的行政职能全部由新区承担,行使区一级行政事权。
光明新区是市委市 在管理体制上的重大创新,新区体制主要体现了“三变”、“两不变”。
“三变”指的是由单一的产业项目管理向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管理转变;由推动产业发展向综合统筹方面转变;由建设产业园区向城市新城转变。
“两不变”指的是政治架构不变,人大、政协、检察院、法院工作继续由宝安区负责;行政区划不变,光明新区仍然在宝安区的版图内,经济指标归宝安区统计。
三、新区发展定位和发展思路
成立光明新区,是市委市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产物,是加快深圳国际化、完善发展布局的重大战略举措。
建设“绿色新城、创业新城、和谐新城”,是市委市 赋予新区的发展定位和神圣使命,光明新区承载着深圳未来发展的两大历史重任:一是在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城市化推动工业化的进程中,进行综合试点,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二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绿色光明新区,探索出符合深圳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循环型、资源节约型的新型城区发展模式。
深入贯彻市委市 的战略部署和战略意图,光明新区以世界先进城市为标杆,放眼全球,瞄准一流,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勇当科学发展的“排头兵”、改革创新的“探索者”、绿色之都的“先行者”、国际视野的“新窗口”。
在发展战略上,围绕建设“绿色新城、创业新城、和谐新城”,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双轮驱动”,走出一条不同于传统工业区开发拉动新城建设的新路。
在发展目标上,坚持“五高”,一是环境高品质,打造既具繁华都市功能,又有田园牧歌、乡村情趣的生态家园;二是项目高科技,打造生态产业链,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三是设施高档次,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公共服务设施,树立特区新标杆;四是人口高素质,通过产业高端化,促进人才的高级化;五是服务高水平,建立运转协调、廉洁高效的新区管理新体制新机制。
在发展路径上,努力做到“四先四后”,即先规划后建设,规划优先,稳定规划,维护规划刚性;先地下后地上,打造城市“共同沟”,确保地下管网几十年不落伍;先修路后开发,拉开新区建设的骨架;先绿化后发展,构建城市生态区间,提升整体环境品质。
在发展举措上,一是创新发展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克服“见物不见人”的弊端,关注人、重视人,以提高民生净福利为指挥棒,为老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产品,努力营造一流的治安环境、一流的安全生产环境、一流的宜居环境,做深圳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综合发展的示范新区。
二是创新规划思路。
用全球视野、世界眼光,创新规划理念。
规划先行,实施整体规划,分期开发。
坚持“功能分区、动静分离”,合理规划空间布局;坚持“七通不平、道路先行”,尽量不改变原有地形地貌,不破坏生态植被;坚持“公交优先,步行优先;客货分流,人车分离”,以人为本,科学布局并率先完善交通网络;坚持严格控制土地,集约利用土地,打造“垂直城市”,生态城市。
三是创新产业模式。
坚持产业第一,瞄准世界一流,以循环经济、自主创新为核心,突出“增量优选、存量优化”,大力发展高端产业,重点打造总部集聚区、物流园、软件园、创意园、中小企业孵化器和产业加速等一批功能园区,成为深圳新时期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四是创新管理体制。
新区是“大部门、大综合”体制,按照“重心下移、指挥靠前、属地管理、错位布局”原则,推进管理“扁平化”,实施精细化、网格化和错位管理,努力完善“一站式服务”,“一个窗口对外”,积极推行服务外包,形成“小 大社会,小机关大服务”的格局,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五是创新用人机制。
实施“精兵”策略,按照“复合型、创新型、奉献型”的用人标准,重点引进和培养有强烈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人才,要求每一个新区干部既能“独挡一面”、又能“以一当十”,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目前,光明新区的核心区域——光明新城建设已全面启动,第一批启动的中央公园、广深港客运专线光明站、招商局科技企业加速项目等四个项目,涵盖了城市建设、产业发展、民计民生等重点领域,是高标准、高水平规划建设光明新区的缩影,光明新区将按照“多点启动、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开发思路,克难攻坚、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加快“绿色新城、创业新城、和谐新城”建设,努力把光明新区建设成为深圳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的试验区,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典范地区,成为新时期深圳的代表作,为深圳的新一轮发展跨越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