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活动中心楹联

文化活动中心楹联,第1张

上联:文涌千秋天籁雅 。下联:澜翻万里画图新 。上联:一城文化三江。下联:八境楼台四面风。上联:宇轩道畅老街拓新景。下联:物裕风情古巷展秀颜。上联:鉴古通今,与时才能俱进。下联:古往今来,和谐必可发展。上联:禾苗茁壮春雨润。下联:田野辽阔文化新。上联:棋牌书画怡情养性。下联:d唱吹拉娱乐休闲。
称对子,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传到越南亦出现使用喃字的对联

对联的特点为五个对立统一:
1、独特性和普遍性
人们普遍认为楹联是中国最独特的一种文学形式。其独特性主要表现在结构和语言上。楹联可称之为“二元结构”文体。
2、寄生性和包容性
所谓寄生性,指楹联本从古文辞赋的骈词俪语派生发展而来,小而言之,它就是一对骈偶句,因此,它能寄生于各种文体之中。
诗、词、曲、赋、骈文,乃至散文、戏剧、小说,哪一样中又没有工整的对偶句呢?
但反过来,楹联又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它可以兼备其他文体的特征,吸收其他文体的表现手法,尤其是长联和超长联,简直能集中国文体技法之大成。诸如诗之精炼蕴藉,赋的铺陈夸张,词之中调长调,曲的意促爽劲,散文的自由潇洒,经文的节短韵长等等,皆兼收并蓄,熔铸创新。
3、实用性和艺术性
如前所述,楹联是中国古典文学形式的一种,理所当然具有文学性和艺术性,它以诗、词、曲等前所未有的灵活和完美而体现了中国文字的语言艺术风采。对联之美在于对称、对比和对立统一。
4、通俗性和高雅性
楹联固规则简单,形式纯粹,但其对道、联艺,却博大精深,没有止境。短小隽永者,一语天然,非俗手能为;
长篇巨制者则更是铺锦列绣,千汇万状,如同史诗,非大手笔不能作。那些优秀的风景名胜联,辉映山川古迹,永放异彩;
那些著名的哲理格言联,传播四海,流芳百世;那些仁人志士的言志联,慷慨磊落,光耀千秋,岂非大雅乎?
5、严肃性和游戏性
一般来说,文学和艺术是严肃的,人们反对游戏文学、游戏语言的那种不严肃的创作态度。 但对于楹联来说,情况就不同了。楹联历来被很多人视为笔墨游戏,虽为偏见,但也说明了楹联具游戏性的特点。
由于楹联追求对仗,自然是对得越工稳,越巧妙越好。这其中既是文学创作,又包含了思维游戏和语言游戏的成份。
对联分类:
按用途分类
1.通用联——春联,新年专用之对联。如:杨柳吐翠九州绿;桃杏争春五月红。
2.专用联——茶联、寿联,婚联,喜联,挽联,行业联,座右铭联、赠联,题答联。寿联、婚联、喜联,又称为贺联,寿诞、婚嫁、乔迁、生子、开业等喜庆时用。如:一对红心向四化;两双巧手绘新图。(喜联),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寿联)
按字数分类
1.短联(十字以内)
2.中联(百字以内)
3.长联(百字以上)等。
按修辞技巧分类
1.对偶联: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
2.修辞联:比喻、夸张、反诘、双关、设问、谐音。
3.技巧联:嵌字、隐字、复字、叠字、偏旁、析字、拆字、数字。
按联语来源分类
1.集句联:全用古人诗中的现成句子组成的对联。
2.集字联:集古人文章,书法字帖中的字组成的对联。
3.摘句联:直接摘他人诗文中的对偶句而成的对联。
4.创作联:作者自己独立创作出来的对联。
按内容分类
1.节令联:是指有特定的应时性或纪念性、内容多为一般的咏物、抒情、议论、祝愿的对联。严格来看,可将其区分为节日联和时令联,但鉴于二者往往合一,这种区分已无实际意义。一般可直接将节令联划分为春联、元旦联、国庆联等若干子类即可。节令联中,最主要的是春联。所谓春联,就是用于春节的节令联。大多数春联可以通用。
2.喜庆联:又称贺联,是指除节日庆祝以外的、内容上带有某种特定祝贺性质的对联。按其内容和对象,可划分为婚联、寿联、新居联(乔迁联)等若干子类。喜庆联突出的特征是带有特定的喜庆、祝贺性质,其内容必须是表示良好祝愿、喜庆吉祥的。喜庆联有通用的,也有专用的。是否通用,要因联而异,不可简单地照搬照抄,以免出现张冠李戴的笑话。
3.哀挽联:又简称挽联,指的是用于吊唁亡人的对联。其内容限于对亡人的吊唁、缅怀、评价、祝愿,其风格一般是哀痛、肃穆、深沉、庄严的。也有为未亡人作挽联或未亡人作自挽联的,则另当别论。挽联可从多种角度来划分,如挽老年人联、挽中年人联、挽青少年人联等,或者挽长辈联、挽同辈联、挽晚辈联等。另外,还可分出挽名人联、自挽联等,还可将祭祀联作为挽联的一个子类。挽联的内容所指一般有较具体的对象,虽然同样有通用的和专用的,但在实用中更要注意区分。
4.名胜联:是指张贴、悬挂、雕刻于风景名胜处的对联。其内容大多为题写该名胜景观(如山水楼台、文物古迹等),或者与它密切相关(有关的人、事等)。这类对联往往成为名胜景观甚至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名胜联可分为山水园林、寺庵庙观、殿阁亭台、院舍堂馆、碑塔墓窟等若干子类,不一而足。
5.行业联:是指其内容为针对某一行业、部门或领域的对联。由于时代的变迁,对联在行业上的运用虽已不如以前,但仍旧可观。从其适用范围和内容特色看,它仍不失为对联的一大种类。行业联可按行业、部门来划分子类。
6.题赠联:是指题赠给他人的对联。虽然许多对联都带有某种题赠性质,但这里所说的题赠联,仅限于人际关系交往(或向往)的题赠之作,不包括挽联与贺联之类。其内容一般带有某种赞颂、祝愿、劝勉性质。从对联的运用情况来看,题赠联不失为一大种类。根据题赠对象的不同,题赠联一般可分为题长辈联、题同辈联、题晚辈联等若干子类。
7.杂感联:是指没有特定对象,而内容包罗比较广泛的对联。这种对联往往带有比较单纯的文学创作特色,如哲理言志联、咏物抒情联、劝喻讽刺联等。
8.学术联:是指带有某种学术性质的对联。这种学术性质指的是在内容和用途上不属于上述几大类的某种专业性质。其内容往往比较专门,带有某种学科或宗教特色,如科普联、佛教联、道教联等。从对联的运用范围及发展空间而言,有必要将学术联作为单独的一大种类。如作者所撰写的《触闻集----佛教对联1200副》一书,就以对联的方式将许多佛教人物与佛教义理比较系统地写成了一部学术专著。推而广之,也可将许多科学知识或其他学问道理用对联的方式加以撰写,并且在内容上突出其学术或专业性质。
9.趣巧联:是指比较突出趣味或技巧而相对不注重内容的对联。如各种谐趣联、技巧联等。这类对联的内容,要么是突显某种风格的独特性(谐趣联),要么是相对不太重要(技巧联),从而显得别具一格。从这个意义上,可将其作为单独的一大种类。

写对联要求与禁忌:
特点: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
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形式:
顾名思义,对联是要成“对”的,即由上联和下联所组成。
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内容上也要求一致,亦即是要上下联能“联”起来(平仄相对),两句不相关联的句子随便组合在一起不能成为对联。
1、对联一般都是竖写,上联末字(仄声)贴在右边(上手),下联末字(平声)贴在左边(下手)。

自己找找吧!
千门挂红灯,灯火迎佳节;万树绽银花,花团闹元宵。
不夜灯光,便是玲珑世界;通宵月色,无非圆满乾坤。
灯月交辉,庆三元而开极;花树并茂,贺六合以同春。
放出花灯,天上银河失色;听来箫鼓,人间茅屋生春。
复旦重赓,已被薰风之化;分阳可惜,何须秉烛而游。
三五良宵,花灯吐艳映新春;一年初望,明月生辉度佳节。
太白清狂,好对金樽邀月饮;更生勤读,自有藜杖照书来。
火树银花,今夜元宵竟不夜;碧桃春水,洞天此处别有天。
玉宇无尘,月明碧玉三千界;银河有影,人醉春风十二楼。
玉树银花,万户当门观瑞雪;欢歌笑靥,千家把酒赏花灯。
龙烛凤灯,灼灼光开全盛世;玉箫金管,雍雍齐唱太平春。
乐事逢春,装成锦绣辉元夜;歌声彻晓,引得嫦娥动春心。
乐事无边,万户春灯传五夜;太平有象,一天晴雪兆三丰。
地乐天乐,地天共乐元宵夜;灯辉月辉,灯月交辉太平春。
光耀银花,一刻千金春对酒;清传玉漏,五更三点月留人。
灯月交辉,伫听笙歌欢四野;雨旸时若,式观丰阜乐群黎。
时际上元,玉烛长调千古乐;月当五夜,花灯遍照万家春。
皓月满轮,玉宇无尘千顷碧;紫箫一曲,银灯有焰万里春。
宝烛散春辉,挹清光于灯月;金吾开夜禁,同乐事于钧天。
春夜灯花,几处笙歌腾朗月;良宵美景,万家箫管乐丰年。
春色无边,良宵玉宇初圆月;太平有象,火树银花不夜天。
盛世文明,万丈青云才子路;元宵光彩,一轮皓月众家灯。
人在锦簇中,五夜星桥联月阙;春辉碧落际,六街灯光步天台。
月缺月仍圆,佳节每逢都欢喜;花开花易谢,少年相戒莫蹉跎。
瑞霭诵千重,万户笙歌明月里;祥光迷五色,满城箫鼓彩云中。
中原无尘海无波,击壤尽歌帝力;明月在天灯在市,开樽长醉春风。
中原无尘海无波,击壤齐歌四化;明月在天灯在户,开筵同庆元春。
庆此良辰,任玉漏催更,还须彻夜;躬逢美景,不金鱼换酒,尚待何时。
轮影渐移花树下,吩咐灯花妆月色;镜光如挂玉楼头,叮咛春风洗尘埃。
碧海无波,总买来箫鼓千场,鱼龙百戏;
金台不夜,看装出琉璃世界,锦绣天街。
歌舞日方中,顾美景良辰,一曲箫韶千古节;
楼台天不夜,极赏心乐事,六街灯火万家春。
陈绮席,灿瑶琳,看五夜灯繁,恍似幻蜃横水面;
当阳春,歌白雪,到三更月转,何人倚鹤听楼头。
灯月灿华筵,留得元宵余景,问当场谁惜千金一刻;
笙歌沸羽曲,果然大地长春,能胜赏再来五夜三更。
金吾驰禁,玉宇无尘埃,雉局麻雀声,短巷长街,胜负拼将今夜月;
世界澄平,国家安又春,莺歌秋燕舞,红男绿女,联翩共祝太和春。
一曲笙歌春似海;
千门灯火夜如年。
一帘春色门垂柳;
万斛珠光地涌莲。
九华灯炬云中挂;
五彩鳌山海上移。
三五星桥连月阙;
万千灯火彻天衢。
三千世界笙歌里;
十二都城锦绣中。
万户春灯报元夜;
一天瑞雪兆丰年。
万户管弦歌盛世;
满天焰火耀春光。
万里阳和春有脚;
一年光景月当头。
万家灯火同秋月;
大地光明不夜天。
万里河山铺锦绣;
满城笙管乐太平。
及时大放光明夜;
与物同游浩荡天。
飞龙舞凤成夜市;
击鼓踏歌皆春声。
天空明月三千界;
人醉春风十二楼。
天空明月一轮满;
人醉春风万里明。
中天皓月明世界;
遍地笙歌乐团圆。
五夜星桥连月殿;
六街灯火步天台。
火树光腾城不夜;
银花焰吐景长春。
火树银花家家晓;
淑气鸿禧处处春。
光腾月殿流蟾魄;
花灿星桥吐凤文。
凤盘双阙壶天外;
鳌驾三山陆海中。
凤舒五彩龙衔烛;
鳌驾三山蜃结楼。
玉烛长调千门乐;
花灯遍照万户明。
玉宇无尘一轮月;
银花有艳万点灯。
玉宇无尘千顷碧;
银花有焰万家春。
匝地楼台春富贵;
喧天歌舞夜风流。
乐同万户金吾驰;
夜是三元玉漏停。
华灯灿烂逢盛世;
锣鼓铿锵颂丰年。
灯火交辉元夜里;
笙歌簇拥月明中。
灯同月色连天照;
花怯春寒傍月开。
轮影暂移花树下;
镜光如挂玉楼头。
金市灯光游子月;
珠帘香袭美人风。
明烛送来千树玉;
彩云移下一天星。
明月皎皎千门秀;
华灯盏盏万户春。
银花火树开佳节;
紫气丹光拥玉台。
雪月梅柳开春景;
花灯龙鼓闹元宵。
笙歌声拂长春地;
星月光映不夜天。
淑气鸿喜家家乐;
彩灯春花处处新。
寒笳送走人间腊;
晓角吹回雪里春。
晴空一镜悬明月;
夜市千灯照碧云。
街头灯影逐花影;
村中梅香伴酒香。
赏月极乐繁华地;
秉灯同游不夜天。
溶溶月色连灯市;
霭霭春色满夜城。
蜃楼海市落星雨;
火树银花不夜天。
碧树银台万种色;
野花啼鸟一般春。
舞凤飞龙成夜市;
踏歌击鼓助春声。
耀眼宏图灯映月;
动人春色画中诗。
万点春灯,银花有色;
一轮皓月,玉宇无尘。
玉宇无尘,碧波万顷;
银光有焰,喜气盈庭。
灯火良宵,鱼龙百戏;
琉璃世界,锦绣三春。
灯火万家,良宵美景;
笙歌一曲,盛世元音。
明月一轮,天开清淑;
春灯万盏,人乐太平。
美好前景,春色美好;
火红年代,华灯火红。
远景近景,良宵美景;
灯花礼花,火树银花。
千门挂红灯,灯火迎佳节;
万树绽银花,花团闹元宵。
不夜灯光,便是玲珑世界;
通宵月色,无非圆满乾坤。
灯月交辉,庆三元而开极;
花树并茂,贺六合以同春。
放出花灯,天上银河失色;
听来箫鼓,人间茅屋生春。
复旦重赓,已被薰风之化;
分阳可惜,何须秉烛而游。
三五良宵,花灯吐艳映新春;
一年初望,明月生辉度佳节。
太白清狂,好对金樽邀月饮;
更生勤读,自有藜杖照书来。
火树银花,今夜元宵竟不夜;
碧桃春水,洞天此处别有天。
玉宇无尘,月明碧玉三千界;
银河有影,人醉春风十二楼。
玉树银花,万户当门观瑞雪;
欢歌笑靥,千家把酒赏花灯。
龙烛凤灯,灼灼光开全盛世;
玉箫金管,雍雍齐唱太平春。
乐事逢春,装成锦绣辉元夜;
歌声彻晓,引得嫦娥动春心。
乐事无边,万户春灯传五夜;
太平有象,一天晴雪兆三丰。
地乐天乐,地天共乐元宵夜;
灯辉月辉,灯月交辉太平春。
光耀银花,一刻千金春对酒;
清传玉漏,五更三点月留人。
灯月交辉,伫听笙歌欢四野;
雨旸时若,式观丰阜乐群黎。
时际上元,玉烛长调千古乐;
月当五夜,花灯遍照万家春。
皓月满轮,玉宇无尘千顷碧;
紫箫一曲,银灯有焰万里春。
宝烛散春辉,挹清光于灯月;
金吾开夜禁,同乐事于钧天。
春夜灯花,几处笙歌腾朗月;
良宵美景,万家箫管乐丰年

神龛联
祖德流芳思木本,宗功浩大想水源。

树发千枝根共本,江水源同流万派。

祖德振千秋大业,宗功启百代文明。

敬恭明袖则笃其庆,昭穆列祖载锡之光。

休言别族与宗族,但道吾翁和若翁。二姓合龛对联

余庆堂联
余地有亨泰,庆盛多吉祥。

土产无价宝,地生有道才。

土能生万物,地可发千祥。

氏族联
百年树德,奕代流芳。 绳其祖武,佑我后人。

昭假烈祖,佑启后人。 蒸尝勿替,祀事孔明。

心诚则灵,意虔便安。 奉先思孝,敦族言欢。

孰事有恪,明德维馨。 春秋匪懈,继序不忘。

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德行。 万叶荐余庆,千龄光本支。

衣冠陈俎豆,礼乐荐馨香。 恭敬节让明礼,语默动静其诚。

子孙亦以为序,昭穆不失其伦。 福星高照栋宇,礼乐幸来紫阁。

富贵贵在创业,幸福福于劳动。 本支百世不易,蒸尝万古如斯。

元吉光耀在上,福禄繁荣来成。

宗功丕著钟麟趾,祖泽长绵起凤毛。

一脉源流先世泽,满堂酝酿太和春。

敬恭诚则笃其庆,昭格明戴赐之光。

泽及后裔典万古,姻怡乡党俎千秋。

保民子而民欢乐,宁尔裔则尔炽昌。

聪听祖考之懿德,思贻父母以令名。

惟籍葵忱修俎豆,敢凭明德荐馨香。

乃圣乃神监有赫,维宗维袒启无疆。

匡扶民物昭千古,燮理阴阳障一方。

祖功宗德流芳远,子孝孙贤世泽长。

雨顺风调四时无害,民安物阜一视同仁。

必有丰年人耕禹甸,贻尔多福家戴尧天。

祖则无私无为善长,宗能秉公师作明神。

是训是行赞乃祖武,有典有则贻劂孙谋。

礼以待人恭以致昌,优然见位忾然闻声。

有德可久有功可大,致悫则著致爱则存。

保障一方功昭禾麻菽麦,兴隆四序德遍动植飞潜。

灵通本乎聪明山川并寿,显应由于正直人物增辉。

人至上圣贤书可耕可读,德为绳祖宗恩当报当酬。

德叶南离饮食烹调有赖,厨称东道善恶彰昭无私。

萃子孙于一堂序昭序穆,祀祖宗于百代报德报恩。

燮理阴阳不过替天行道,参赞化育无非代地施恩。

百族重四民士农工商各归本业,两房源一脉伯叔兄弟须念同胞。

何须溯赵钱孙李周非一脉正宗,实只求工农商学兵能五体同心。

仲光滔华振志万承有元堂世运,和平忠美瑞深开业积德并传朝。

高天厚地献奇星斗图书山水画,光宗耀祖垂训衣冠礼乐圣贤言。

宗祠对名山左青龙右白虎祥瑞上腾万丈焰,
门前环古水襟东江袖西洲彩练直涌百川雄。

祖遗世泽长新礼乐诗书先哲燕冀须发扬光大,
宗留家声勿替衣冠文物后裔蝉联要继往开来。

尊祖敬宗岂专在黍稷馨香最贵心斋明而躬节俭,
光肖裕后诚惟是簪缨炳赫自当家礼乐而户诗书。

几十年积德累仁用宏堂构命之敬命之爱以燕以冀惟曰曾孙有庆,
数百载烹葵烹枣以洁蒸尝俾尔识俾尔昌孔时孔惠实凭先祖是皇。

分姓氏族联
周氏
濂深涵雅量,溪广裕宏谋。 ——新国乞力律周家祠
兴周八百年历代国祚最长允称西伯;
赐姓亿万载千秋理学创作首重敦颐。 ——新道拉什街南洋周家祠

林氏
忠孝有声天地老,古今无数子孙贤。 ——林氏大宗祠九龙堂

云氏
燕翼诒谋光分星岛,虎符秉节瑞集云山。

唐氏
晋水发祥源流远,阳春得气棣萼辉。

赵氏
定天下致太平,除非汉祖唐宗,谁堪伯仲;
说本来论当世,好似巨川大日,各自东西。

黄氏
江夏黄童,天下无双,公树勋庸垂汉史;
琼南孙枝,海外生聚,世传孝友振家声。

许氏
萃子姓于一堂,缅先人祖有德宗有功,为烈为光,春露秋霜明祀典;
衍云礽播诸代,愿吾辈孙也贤儿也肖,能文能武,鸳班鹭序集南洋。

吴氏
渤海延陵分两郡,系本同源,上溯三让传家,实二千余年来共称鼻祖;
闽派琼支聚一堂,欢联异域,最喜四方观礼,在数万几里外大振家风。

何氏
肇迹庐江以来,派远流长,都是渊源一脉;
宗祠在狮岛之上,敦宗睦族,还看继述千秋。

曹氏
大地钟灵,肇启文明联栋彩;
华堂霭瑞,宏开富有接云光。

啰咀建鸿图,肇启御题四字美;
嘉坡振大业,宏开帝书两句扬。

长绵世泽 衣冠百世 春秋匪懈
丕振家声 俎豆千秋 继序不忘

昭假烈祖 绳其祖武 慎终追远
佑启后人 贻厥孙谋 积厚流光

千枝归一本
万派总同源

世代源流远 礼乐家声远 典祀千年重
孙枝奕祀长 诗书世泽长 绵延百世昌

宗祖规模远 祖功垂福泽 祖功垂福泽
儿孙绍述长 宗德布春光 宗德衍家声

涧溪毛可荐 蒸尝酬祖德 福田宗祖种
黍稷德惟馨 昭穆序人伦 心地子孙收

本支百世不易 礼乐绳其祖武
燕尝万古如斯 诗书贻厥孙谋

名垂天地不朽 听聪祖考遗训
神与日月同明 思贻父母令名

春秋享祀来格 昭穆明其礼教 祖灵穆平不远
祖宗明命如闻 俎豆荐以馨香 旧德焕若其新

祖宗凭依在德 丁兰刻木思亲孝 千百年祖宗如在
子孙对越惟诚 孟母断机教子贤 亿万世子孙同荐

不忘孝友为家政 以燕以翼宏堂构 水源木本承先泽
还冀诗书著祖鞭 孔惠孔时洁蒸尝 春露秋霜展孝思

百代孝慈山仰泰 先代贻谋由德泽 孝友传家绳祖武
万年支派水流东 后人继述在书香 诗书继世翼孙谋

孝友弟恭皆学问 孝孙有庆祭如在 金鼎焚香香结彩
诗书礼乐尽修齐 先祖是皇礼莫愆 银台秉烛烛生花

春露私霜崇祀典 秋霜舂露怀先泽 俨若思孝孙有庆
父慈子孝笃伦常 霞蔚云蒸启后人 祭如在明德惟馨

祀功宗德流芳远 祖泽百年惟礼乐 祖砚父田垂燕翼
子孝孙贤世泽长 家风十世有箕裘 阶兰庭桂肇鸿图

致孝思高曾以上 继高曾孝思不匮 教孝教忠开世德
遵古礼宗庙为先 奉俎豆明德惟馨 且耕且读振家声

谋烈远贻山石厚 绳其祖武唯耕读 雅言不外诗书礼
蓣蘩时荐水泉香 贻厥孙谋在俭勤 家教无非孝弟慈

僾见忾闻昭祀典 满门忠节传字内 漫说不如我同姓
贻美绳武焕宗祊 世代宗亲在人间 须求无忝尔所生

德洽群黎安衽席 藉谈数典知有祖 世世子孙无相害也
法严三尺懔风霜 富辰小忿不忘亲 明明我祖实式凭之

立爱惟亲立敬惟长 身范克端绳其祖武 奉之以乐安之以礼
事死如生事亡如存 家规有训贻厥孙谋 敬其所宗爱其所亲

金鼎呈样,龙香结彩
银台报喜,风烛生花

继序不忘,昭假烈祖
春秋匪懈,佑启后人

祭用燕尝,仰酬祖德
礼循昭穆,克序人伦

侄见忾闻,孝思不匮
秋尝春礿,祀事孔明

凡今之人,不如我同姓
聿修厥德,无忝尔所生

子姓萃一堂,序昭序穆
祖灵追百世,若见若闻

乔木发千枝,岂非一本
长江分万脉,总是同源

春露秋霜,本枝衍百世
蓣蘩藻洁,俎豆祝千秋

继述序人伦,礼循昭穆
馨香酬祖德,祭用燕尝

修身齐家,不外纲常大节
继志述事,毋忘孝友先声

祖宗忠厚遗留,由来远矣
岁时蒸尝祭烹,可不敬乎

陟降遥通,魂魄常依华屋
春秋展祭,馨香宜彻幽泉

先代有贻谋,肇基端由勤俭
后人宜续绪,务本只在读耕

守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
教子孙两行正路,唯读唯耕

报德报功,爱祖时思心不斁
致诚致悫,敬神如在孝常存

春祀秋尝,遵万古贤礼乐圣
左昭右穆,序一家世代源流

春露秋霜,当思德业由先泽
云蒸霞蔚,留得诗书与后人

要好儿孙,须从尊祖敬宗起
欲光门第,还自读书积善来

堂势尊严,昭奕代祖功宗德
孙支蕃衍,承万年春祀秋尝

勤俭持家,农工商贾各居业
文章华国,祖考高曾乃慰心

溯祖德宗功,奕叶簪缨推望族
别兰孙桂子,万年诗礼继先声

立业维艰,虽一粟一丝无忘先泽
守成非易,遵六德六行不坠家声

春露秋霜,正蕴藻流芳,蓣蘩焕彩
左昭右穆,喜宗枝蕃衍,灵爽式凭

家肥则族肥,不外亲亲长长数大事
祖远而听远,全凭子子孙孙一个心

忾乎闻、僾乎见,岂陈俎载牲,遂云来格
属于毛、离于里,非修身慎行,何以飨亲

垂训一无欺,能安分者即是敬宗尊祖
守身三自及,会吃亏的便为孝子贤孙

秩元祀,礼莫愆,继祢、继祖、继高曾,孝思不匮
屡丰年,岁其有,奉牲、奉盛、奉酒醴,明德维馨

春有心于露,秋有心于霜,遵戴礼遗规,钦崇祀典
父之贵者慈,子之贵者孝,式文公懿训,笃念伦常

富贵显然,必忠孝节义自任数端,方可无惭宗祖
诗书美矣,但农工商贾各专一业,便非不肖子孙

士恒士,农恒农,工恒工,商恒商,族少闲民,便有兴隆气象
父是父,子是子,兄是兄,弟是弟,门无乖气,方为孝友人家

莫云遗泽不灵长,但大家饥有食,寒有衣,从容朝夕,便当思旧德
岂必烦言多责备,亦只要孝於亲,弟於长,敦叙伦纪,即可谓亢宗

告大众听闻,今日做人儿孙,他年即人宗祖,落叶归根,也为自家留地步
是吾曹责任,先当举其纪纲,后则详其条目,兴祠广祭,庶几奕祀有馨香

小宗人仅千家,念析支分族仍共本源,害勿交让,利勿交争,仁义而已矣,孝弟而已矣
大祭岁惟一举,极抒敬展诚不过信之,宿可用禴,享可用簋,玉帛云乎哉,钟鼓云乎哉
望采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9079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2
下一篇 2023-05-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