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物联网融合技术在海运领域应用案例

区块链+物联网融合技术在海运领域应用案例,第1张

区块链+物联网融合技术在海运领域应用案例

关于海富航运链的介绍

一、背景

海运行业作为传统 而不可替代的重要行业,扮演着国际贸易产业链的重要角色,一直是支撑着全球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国际航运 市场属于完全竞争 开放 市场,存在着 一定的风险也但也存在着 巨大的商机。

在传统的 海运行业的 投资领域, 存在着 信息披露不及时,船舶管理公司经营数据的不透明,给投资人以及金融机构的审查带来了很多困扰, 同时 也给中小航运企业的融资带来了 俱多 的不便,如何在投资者和融资者之间建立起可靠的信任体系,建立起有效沟通的桥梁, 将资本有效服务于海运市场, 一直是海富基金团队在努力突破的难题,如今, 海富团队首创数字资产航运平台, 并 通过区块链+物联网的融合技术, 彻底 解决信息披露和经营数据的 不真实的 问题,同时也发掘出海运市场的 潜在 机会, 使得海运市场的潜能得到释放, 并带领更多人分享海运事业的红利。

海富团队是一支拥有20余年丰富的国际海运经验的航运投资团队,其核心团队成员先后在中国远洋海运集团(COSCO)、香港凯通、香港伟利航运,以及 新加坡 万邦航运等大型航运公司担任高层管理者,团队成员非常熟悉航运市场和金融市场,不仅擅长船舶的经营,还擅长船舶的买卖,船舶的投资管理,在多年的航运生涯中,创始人先后自持 将 近20多条大型 干 散货船,总载重吨超过100万吨,年营业额超过一亿美元,年均 投资 收益达到30%。

海富基金和新洋海运 船舶管理公司 建立了长期的 合作伙伴 关系 , 新洋海运有限公司 旗下拥有优秀的船舶管理团队,该 公司 团队克服了很多散货船舶技术难题:包括在航海技术方面,处理过多次恶劣天气 条件下的 的船舶 *** 纵问题;在业务方面,也处理过数十个 租船 运输合同纠纷问题,以及海运提单问题,船舶保险等多种复杂的问题。

为了将经营数据 真是 呈现出来,海富团队将合作伙伴的核心运营数据 上传到 公链上,通过软硬件和区块链数据的结合,把运营指标进行公示,让投资人实时了解船舶运营的 真实 情况。

主要上链数据 :

1通过AIS数据上链,掌握每条船的 实时位置信息和 航行轨迹;

2通过 租船 合同上链,让投资人了解营业收入情况;

3 通过航次效益测算数据上链,让投资人了解经营利润情况。

此外, 在船舶上的驾驶台和机舱集控室安装航运数据传感器,该传感器集成区块链+物联网技术的多项技术,该传感器 兼具数据采集和数据实时上链的功能,将区块链技术嵌入到硬件层面,让硬件采集的客观经营数据实时上链, 避免了可能存在的人为篡改数据的道德风险 。

1通过 传感器采集 船舶油耗数据与 理论推算数据 进行比对;

2通过 传感器采集 船舶里程数据与装卸港 实际数据 进行比对;

3通过 传感器采集船舶吃水数据所推算的载货量与运输合同约定数量比对 。

通过多重的交叉比对,将实时经营情况反映给投资人和金融机构,此外海富公司 还 在网站主页及时更新和披露最新的项目进展情况,投资收益情况,在合约到期后,依托智能合约自动执行分红和利息的划扣,确保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的投资收益及时到账。

除了信息披露和管理数据的真实性外,假如出现终极风险,海富团队也有应对措施:船舶资产处置。船舶资产的处置风险相对可控,基本参照废钢的国际价格,废钢的国际价格相对稳定,多年来基本维持在400美元一吨左右,以巴拿马型船舶5万吨左右的载重量,其废钢重量1万吨左右为例,也就是说拆船价格大约在400万美元。一般对20年左右的船来说,不考虑废钢涨跌的因素,废钢基本可以覆盖80%的船价,当然也不排除因为废钢大涨或者大跌所造成的溢价和折损。

此外航运的运营收益也 相对 可观:根据目前的市场水平,一条 5万载重吨左右 的散货船市场租金水平大约在10000美元一天,扣除固定成本大约4000一天,还有大约6000美元一天的毛利,年收益大约在200-250万美元,也意味着投资500万美元, 扣完折旧,依然可以在三年 收回投资。

海富团队通过 融合区块链技术和物联网技术 ,应用于航运产业,将有力的推动行业快速发展和规范发展, 免去金融机构的尽职调查的复杂程序,极大降低投资人或金融机构的调查门槛,建立起信用的技术壁垒,为投资者带来稳健可靠的投资收益 。

1、财务人员价值提升

会计核算是财务人员创造价值的基础,确保会计信息的高质量是财务人员的首要目标。决策支持使得财务人员起到了一个企业参谋长的作用。然而财务人员不能闭门造车,在诸如会计准则、国家税务政策里面困住,而应该将专业结合企业的实际业务。

如果财务不懂业务,只能提供低价值的会计服务。正如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对华为财务人员的谆谆告诫一样,财务人员一定要快速地融入业务,才能更大地提升财务人员的价值。

2、财务组织结构优化

企业规模越大,分工越细,财务会计人员往往只能专注一小段工作,很难窥探会计工作全貌。不仅对财务人员自身职业发展不利,而且对企业的发展不利。

财务组织内部可以制定岗位轮换相关制度,发挥不同财务人员的优势,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一段时间之后,可以再进行变动,合适的财务人员可能会在另一些方面发现新的优势。

与此同时,也可以从业务部门抽调业务人员担任会计岗位,可以是基层财务人员,也可以是财务管理人员,相对变换财务管理人员而言,对企业的挑战更大。

用任正非的话说,在财经组织里加入一些沙子,是为了形成混凝土,而非是要取代财务人员,当然换岗的业务干部要先通过会计考试

3、财务人员参与预算预测

企业发展初期,全面预算实行起来会有较大困难,预算工作基本由财务人员自行完成,成本费用支出由财务人员根据以往数据测算,销售业绩也根据业务老总拍脑袋决定。

企业发展成熟以后,财务人员参与预算预测是将业务人员汇报数据进行汇总整理,但对于业务数据来源的合理性缺乏一定的鉴别分析能力,财务人员与市场环境较为脱节。

因此财务人员参与预算预测,不仅要汇总整理,还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审核数据的合理性,从表面看到本质,积累业务知识,等到启动预算工作时,便可游刃有余。

4、财务人员要注重沟通

企业中,财务人员面临不同的沟通对象,要根据这些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沟通。比如遇到懂财务的老板,因为精通,会有很多共鸣,沟通起来效率很高。

但是遇到不懂财务的上级或者老板,沟通时需要注意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从业务的角度去解释问题,而不是一味说一些专业术语让人云里雾里,不仅沟通效率低下,对业务进展没有帮助。财务人员真正做到与业务融合,降低沟通成本是重要的一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9144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2
下一篇 2023-05-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