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园区是在园区全面信息化基础之上实现园区的智能化管理和运营,是信息化不断纵深发展的综合性表现,市场规模突破2200亿。2019年,我国国家高新区数量达到169个,其中,华东地区国家级高新区数量排名第一,华中地区排名第二,园区区域分布不平衡。从高新区排名来看,位列2020年综合排名前4的国家级高新区是中关村科技园区、张江高新区、深圳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
高新区数量持续上升,智慧园区市场呈V字增长态势
国家级高新区是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或者各地政府建立,国务院批准升级的为发展高新技术为目的而设置的特定区域。主要依靠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区域经济实力、地理位置以及对外开放等优势,集中发展国家政策支持和鼓励的高新技术产业。
科技部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仅为54个,2019年达到169个。国家级高新区十年间增加数量超过100个,远高于2008年前二十年的增长。
据赛迪顾问测算,2020年我国智慧园区市场规模约达到2417亿元,同比增长65%,受整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园区智慧化建设投资有所波动,近两年智慧园区市场增幅略有收窄。
预计未来3-5年内,园区原有传统基础设施与园区高质量发展需求不匹配的矛盾将显现,随着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加速和园区信息化发展趋向成熟,智慧园区建设需求将持续增大,市场规模恢复较高增长态势,到2022年将超过3000亿元,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区域格局:园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区域智慧园区建设加快
从国家级高新区区域分布情况来看,根据中国开发区网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3月,华东地区国家级高新区数量占比达32%,排名第一,华中地区占比213%,排名第二。由此可见,我国国家级高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数量较少。
从空间维度来看,目前,我国智慧园区已经形成了“东部沿海集聚、长江中部联动、西部特色发展”的空间格局。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凭借雄厚的产业基础及良好的园区载体平台,成为智慧园区的重要聚集区域;
长江中部地区借助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势头,大力发展智慧园区建设;西部地区依托产业转移机遇,结合各自区域特点和园区产业发展基础,加快智慧园区建设。整体来看,全国智慧园区建设多点开花、各具特色。
中关村科技园区、张江高新区、深圳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位列国家级高新区前四
由科技部火炬中心组织实施的对全国国家高新区的考评包括4个一级指标: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权重30%)、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能力(权重30%)、国际化和参与全球竞争能力(权重20%)、高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权重20%)。
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评价结果显示,位列2020年综合排名前4的国家级高新区是中关村科技园区、张江高新区、深圳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其中,张江高新区顺利拿下亚军,是历次评价的最好名次,其4个一级指标排名总分也是历年最好成绩。
苏州工业园区从2016年的第9位、2019年的第5位跃升至2020年的第4位,超越了成都高新区、杭州高新区、武汉东湖高新区等。此外,多家高新区拿下历史最佳排位,包括广州高新区、紫竹高新区、珠海高新区、南昌高新区、南通高新区等。
智慧园区投资建设提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随着全球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轮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园区信息化、智慧化建设已成为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的产业园区也向着智慧化、创新化、科技化转变。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智慧园区试点工作的推进,我国智慧园区建设投资掀起了一波热潮。根据前瞻汇总整理,中国部分智慧园区投资情况如下:
更多数据来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慧园区建设规划布局与招商引资策略分析报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