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储粮公众开放日活动的意义

中储粮公众开放日活动的意义,第1张

8月8日,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储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以“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为主题的公众开放日活动,通过现场体验、展览、互动交流等方式带领群众探秘“大国粮仓”,见证科技绿色储粮,近距离体验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风貌。

以“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为主题的公众开放日活动在中储粮鄂尔多斯直属库启动。
在位于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的中央储备粮鄂尔多斯直属库有限公司,智能化粮库系统、粮食质量检验、科技储粮等现场展示和安全防火演练等互动体验,让参观者直呼“过瘾”,同时感受到党中央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决心和中储粮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信心,增强了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意识。

大屏幕展示智能化粮库在线监测系统。
“请工作人员打开27号仓,大家看屏幕上显示仓内气温206度,仓外气温252度,平均粮温973度,这说明该仓目前粮温正常,储粮安全。”在现场展示环节,参观者在大屏幕前实时看到中储粮自主研发的智能化粮库在线监测平台是如何运行的。该平台的“智能粮情”“智能安防”“数量监测”三大模块,可轻松实现对辖区粮食、库区作业和安全生产的远程在线管理,如粮食温度、湿度、有无生虫或异物,现场作业人员 *** 作是否规范等情况,可进行360度无死角实时查看监测,成为系统管理的“千里眼”,实现了从粮食入库、保管、出库、安防等各环节的智能化、网络化管理。该系统连接着全国所有中央储备粮库,信息通过专线网络传输到中储粮集团公司,同时共享到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形成目前全世界最大的一张粮食物联网。

展示扦粮入库过程。
在储备粮食的仓储区,入库扦样机正在一辆满载玉米的运粮卡车上抽取样品,工作人员给大家演示粮食入库流程。粮食入库时首先要进行登记并派发一卡通,登记后进行粮食扦样与检验,并将样品传送至化验室由质检员进行盲样检测,检验合格后才允许计量入库。中储粮严把粮食质量关,粮食出入库已经实现智能化管理,通过一卡通实现从入库到出库全流程可追溯。

粮食检测。
在质量检验中心,质检员正在测定玉米的脂肪酸值,这一指标的高低用来判定玉米的新鲜度和储藏稳定性。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安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中储粮作为一端联系着售粮农民、一端连接着百姓餐桌的公益类央企,储备着关系国计民生和国民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中央储备粮通过轮换实现常储常新,确保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确保国家急需时调得动、用得上。

仓储保管员正在用深层扦样器抽取玉米粒检查。
终于到了入仓参观“大国粮仓”的激动时刻。参观者登上一座平房仓,4米高的金黄的玉米粒整齐地铺满粮仓,仓储保管员正在用深层扦样器抽取玉米粒,看储存在底部的粮食是否有变质或异样。
仓储保管科长郝文欢向大家介绍的一项由公司员工自主改造的国际尖端的内环流通风控温技术,在这里“大显身手”:“冬天风机系统把外部零下十几度冷风存储到粮仓底部,之后仓房密闭,等到夏天把下面冷源环流到上层达到控温效果,这样仓内常年就保持在25度以下,保证了储存的粮食不变质。”在中储粮鄂尔多斯直属库,像这样大大小小的仓房共有45个,仓容126万吨。

自主改造的国际尖端内环流通风控温系统。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确保粮安、库安、人安,鄂尔多斯直属库每年会定期举办消防演练及防汛演练,突发灾情后,紧急启动应急预案,全体员工第一时间开展抢险救援。当天的消防演练也给参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消防演练。
中储粮作为国家调控粮食市场的重要载体,经过22年发展,中央储备粮调控网络体系不断完善,仓储设施条件得到跨越式发展,绿色储粮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智能化管理全覆盖,建成全球粮食仓储行业最大物联网,成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连续十多年高效执行国家政策性收储等调控政策,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着稳市、恤农和备荒三大作用,促进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维护了国内粮食市场基本稳定,在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体系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此次公众开放日活动,让社会各界对中储粮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大国粮仓”如何实现科学、绿色、智能化储存有了更深的认识。

记者实地探访“大国粮仓” 揭秘高科技储粮技术

这里的粮食“吸”氮气吹空调

金秋十月,正是秋粮收获时节。在世界粮食日即将到来之际,记者走进中央储备粮广州直属库有限公司和广州市粮食储备加工中心,实地探访粮食如何入仓、存储,加工后的大米又如何进入市民餐桌。

入库:精挑细选 经过层层“考验”

“大国粮仓”长啥样?近日,记者走进中央储备粮广州直属库,一排排高大的平房仓映入眼帘,仓内存储有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主要粮食品种,其中稻谷储量占了七成左右。这里储备的是原粮,主要用于调节全国粮食供求总量,稳定粮食市场,以及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事件等情况。

一踏入2号仓库,稻谷散发的清香味扑鼻而来,仓内粮高6米,约两层楼高。“这是今年新购的稻谷,8月份刚入库,是来自江西的早籼稻。稻谷主要分为早籼稻、晚籼稻、籼糯稻、粳糯稻、粳稻5个品种。我们储备的是籼稻,可加工为适合南方人日常食用的大米。”中央储备粮广州直属库有限公司仓储保管科副科长林春华介绍。

粮库储备的稻谷大多数来自江西、湖南、湖北这三个产粮大省,也有少部分来自广东湛江雷州半岛。而粳稻是东北地区居民喜欢食用的,广州直属库没有采购,籼糯稻、粳糯稻日常食用比较少,一般也不进入储备库存。

夏收、秋收时节,正是新粮采购入库的高峰期。为了保障粮食安全,一粒粒稻谷的归仓需要经过很多程序。记者了解到,送粮的车辆到粮库门口后,要先做登记再安排扦样,然后进行检验。“扦样和检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是关系到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逐车扦样后要对质量指标、品质指标、食品安全指标等进行检验,全部指标都合格后方可进行粮食入仓。为防止车辆中掺杂不合格的粮食,在卸车过程中,现场仓储保管人员还时时查看粮食质量,同时采用水分快速检测仪进行过程检测,确保入仓粮食质量良好。

保存:粮食“吸”氮气 防虫又防霉

“大国粮仓”早已实现了仓储物联网全覆盖,仓储人员在后台就能看见粮食的温度、湿度等各项指标。依托6000多个传感器和监控探头,记者在后台的大屏幕上可以清晰地看见仓库储存的稻谷颗粒、玉米颗粒。

原来,粮堆以6米为网格,架设了4层超过300个测温点,内外还有湿度传感器,可以实时将数据传回公司。如果粮食指标发生了细微变化,后台可以第一时间监控到,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通风降温等。

广州地区天气高温高湿,很不利于粮食的储藏,但科技储粮技术进一步提高了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粮食喜欢低温低湿低氧,所以广州直属库运用充氮气调与综合控温结合的储粮技术,形成了“冬通风,春充氮,夏控温,秋防治”的科技储粮模式。具体来讲,冬季利用冷空气南下时机,通过机械通风换气将冷空气送入粮堆,可以将粮食平均温度降低到15℃以下;到春季气温回升前,密闭粮堆并充入高浓度氮气,将氮气浓度维持在95%以上,来隔热保温和保鲜;夏季高温季节,开启空调来控制仓内空间温度,做好门窗等隔热保温,从而减缓粮食温度上升;到了秋天就进行虫害防治,若有虫则杀虫,无虫则做好防护防治感染虫害。

粮仓创造了“低温、低氧、低湿”的绿色储粮环境,实现了“安全、优质、无害、减损”的绿色储粮目标。即便是在炎热的夏季,平均粮温保持在23℃以下。“稻谷一般是3年轮换一次,小麦则是5年,待出库的时候,小麦品质基本没变化,稻谷各项指标与新稻谷相差不大。”林春华解释,例如稻谷的品质指标脂肪酸值每年上升不到3mgKOH/100g,储存两三年的稻谷的脂肪酸值、品尝评分值、色泽等品质指标,还是在宜存范围内。

出库后的粮食去了哪里?原来出库的稻谷一般会销售给大米加工厂,主要用作加工大米和河粉。大家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加工厂还会用旧稻谷呢?林春华介绍,加工厂在生产大米时按照配方会同时用到新旧稻谷,因为当年新收获的大米口感比较黏,所以需要采用新旧搭配来中和,才能配比出口感好、黏度适中的大米。部分大米还被用于制作河粉,据加工厂反馈存放两到三年的稻谷来做河粉较适宜。

配送:加工后当日可达市区商超

北有中储粮广州直属库,南有广州岭南穗粮谷物公司(广州市粮食储备加工中心),该公司是岭南商旅集团旗下广州粮食集团下属企业,承担着广州市区两级地方储备粮承储和轮换经营任务,肩负着广州地区的主粮供应和应急保障安全重任。在这里加工后的成品米面,市民在8字便利店、朴朴超市、胜佳超市、兴安超市等商超均可以购买。

走进广州市粮食储备加工中心,记者看到一排排巨型的立筒仓、浅圆仓,还有运输车辆忙碌的身影。“目前秋粮收购进入高峰,我们正在积极开展优质粮食收购工作,稻谷每天入库量约有200吨。”岭南穗粮谷物公司总经理刘子立告诉记者。

截至目前,广州市粮食集团已经采购了各类粮油总量超过40万吨,有小麦、稻谷、大米等多个品种。采购的品种根据大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和喜好进行选择,小麦品种主要是国内主流高低筋优质小麦以及进口的加麦、澳麦等;稻谷品种主要有用于煲饭的优质籼稻谷和用于米粉制作的早籼稻谷;大米品种以丝苗、美香粘、象牙粘等籼米为主。随后,根据秋粮的上市时间,粮食集团还将继续在广东、湖北、江西、广西等地收购符合大湾区居民喜好的稻谷,确保稳定的市场供给。

广州市粮食储备加工中心内有多个高超30米的稻谷立筒仓,单个仓能存储几千吨稻谷。入库的稻谷存放于准低温仓,将粮温控制在21℃-23℃。而大米的储存要求更为严格,大米低温仓库需要将粮温严格控制在17℃-19℃。

走进大米低温库,一袋袋大米堆积成山,里面传来一阵阵凉意和浓浓的米香,这里包括政府战略储备粮。“在低温条件下存放的大米,可以保持新鲜、营养、健康的品质,储备大米每年要进行4次动态轮换。”刘子立介绍。此外,中心还配有强大的小麦和稻谷加工能力,能随时满足市民的生活需求,保障粮食市场的稳定供应。大米车间配置了一条日加工稻谷300吨的生产线和两条日加工200吨的精制米生产线,可年产大米12万吨。

那么加工完的大米多久可以到达终端市场?广州市粮食集团在市区设有2个粮食准低温配送仓,可存放成品粮油约7500吨。在粮油市场稳定的情况下,每天从加工中心运到配送仓的大米约200吨。当粮油市场发生波动,可立即启动粮油应急供应机制,每天从加工中心运到配送仓的大米超过500吨以上。配送仓都配置了相应的物流车队,日运力超2000吨,物流配送响应时间在12小时以内。

“米面粮油产品从配送仓配送到街市商超客户仅需12小时,即上午加工打包好的新鲜大米,市民晚上就可以在商超购买到。”广州市粮食集团储备分公司总经理王小坚介绍。以海珠区海珠仓为例,这里有3个准低温粮仓,里面储存了不同规格的大米、面粉、食用油等,从加工中心运来的新鲜大米将在这里中转。“我们每天按照客户需求的品种、数量,通过系统生成每份订单,交仓管员拣货装车配送到终端客户。每天从加工中心运来的粮油产品只作短暂存放,一般每7天就周转一次,确保供应到市民家中的粮油产品品质新鲜。”王小坚说。

保鲜有术

粮食喜欢低温低湿低氧,所以广州直属库运用充氮气调与综合控温结合的储粮技术,形成了“冬通风,春充氮,夏控温,秋防治”的科技储粮模式。

科学轮换

稻谷一般3年轮换一次,小麦则是5年,待出库的时候,小麦品质基本没变化,稻谷各项指标与新稻谷相差不大。

链接

选购大米有窍门

“根据市场调研和反馈的销售数据来看,广州市民偏爱南方籼米,消费占比超80%,粳米选购占比约10%。在家庭消费中,大家首选小颗粒的丝苗、油粘类,而粳米多用来煲粥。”广州市粮食集团技术研发部何东升介绍。其实不同大米在营养和烹饪方式上差别不大,但口感上差异较大。籼米尤其是优质南方籼米,米粒细长、通透,成饭口感香甜软糯且有d性,颗粒分明有嚼劲;粳米支链淀粉含量较高,米饭黏性较高,部分南方人吃了后感觉难消化。

大米如何选购?何东升建议先看生产日期,离生产日期越近的产品越新鲜;尽量不购买散装大米,散装大米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必定会落入灰尘,同时难免有人抓一把来闻一闻,一不小心就会留下细菌;适量购买,大米是有生命的有机体,打开包装后的大米极易受储存环境影响,为确保在最佳品鉴期食用,建议适量购买;好大米硬度较高,表面通透,爆腰粒少,色泽均匀呈自然米白色,黄粒米和腹白粒米少。

大米喜欢低温低氧环境,在家庭保管大米方面,林春华建议将大米拆包装后要用密封袋封好,放在阴凉的地方,可以放入冰箱保存。大米一般不要存放超过半年,否则容易生虫。

《广州日报》2022年10月15日第A6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91682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2
下一篇 2023-05-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