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去年接触到了“曾鸣智能商业二十讲”。
最初是在得到APP上,后来这个课程不知为何下架了,现在在喜马拉雅的“湖畔大学”,可以免费听。
曾鸣教授,阿里巴巴集团的“总参谋长”,马云的合伙人,在当今中国商界,绝对是风云人物。
他在阿里巴巴内网的标签,获赞最多的前三位,第一是“德高望重”,第二是“阿里巴巴战略家”,第三是“本质思考”。在公司内部的标签,更能说明问题。
曾鸣教授2003年担任阿里巴巴的战略顾问,2006年全职加入阿里巴巴,负责公司战略。一个有着学术背景的人,在一家野蛮生长的企业,似乎是这个时代诠释“互联网”和“商业”的最佳人选。
这本《智能商业》是去年(2018年)11月出版的,出版之后我第一时间看了目录,发现和他的“曾鸣智能商业二十讲”内容几乎是重叠的。因为当时有一些别的书正在读,也就没有第一时间拜读。
前不久一个周末,当我在书店随意翻拣的时候,偶然看到了这本书,当然已经不是在畅销书展台上了。于是没有犹豫地拿起它,伴着一杯咖啡,在书桌旁度过了一个下午。
虽然绝大部分内容,在“二十讲”中都有涉及,但我仍然禁不住内心赞叹。我认为,《智能商业》是我迄今为止,读过最好的剖析“互联网”的书。
关于“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书,前者推荐曾鸣教授的这本《智能商业》,后者推荐吴军博士的《智能时代》。
关于吴军博士的《智能时代》,在之前已经用了两篇文章的篇幅,做了详细介绍。
那关于《智能商业》,自然也该整理一下。内涵太丰富,无力写全书的笔记,仅写一小部分,算是导读吧。
互联网的本质是什么?
在之前,如果我面对这个问题,给出的答案一定是——互联网的本质是联结一切。
作者用一个拆字游戏来诠释互联网本质的三个方面——联、互、网。
联指联结,联结的背后是完成在线化。
互联网这个词英文实际上对应了两个不同的词,一个是Internet,一个是Web。
Internet指的是把所有的机器连在一起的那些基础设施,经历过三次大的浪潮,即我们所熟悉的:PC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万物互联网时代。
Web指互动方式,也经历了三个阶段。Web10门户广播;Web20搜索和互动:以关注为典型代表的创新型互动;Web30社交SNS网络。
实现智能商业的第一步,就是实现在线化,让产品和服务等核心流程在线化。
在线化之后,真正的考验是能否通过各种方式,完成与客户的互动。只有完成了连接和互动这两步,结网才有实现的可能性,企业才能用网络的方式完成协同、分工和合作。
当今市值全球排名前十的企业巨头,其中有五家几乎是“纯互联网企业”。美国的Google、Amazon、Facebook,中国的阿里巴巴、腾讯。
这些互联网企业巨头,究竟做对了什么,使得他们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企业?
作者首先总结出三个重要方向上的创新。而这些企业在这三个方向上,最少把握住了两个。
第一,在线化。
微软能够在搜索这个领域中站稳脚跟,是因为它占据了浏览器这一入口,那么,苹果公司之所以能够成为如今的庞然大物,则是因为它开创了移动互联网时代。
第二,智能化。
数据和算法,构成了智能的基本要素。“搜索”是第一款大规模商业应用的智能服务。而谷歌的成功,最重要的是推动了整个商业的智能化进程。
Amazon把零售和物流全流程在线化,使得零售效率得到了巨大提升,同时,Amazon也可以说是“推荐”这一领域的开山鼻祖。
第三,网络化。
很多人都认为谷歌是一家搜索公司,其实从商业的角度看,谷歌是一家广告公司。谷歌在商业模式上的重大创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所推出的精准营销的广告方式;二是谷歌的广告系统最赚钱的一部分,叫AdWords。Adwords是一个由千万级的小广告主,和千万级的网站所组成的高效生态。
阿里巴巴,特别是淘宝,则是将网络协同和智能化这两个方面做成了一个紧密结合又互相促进的生态。
最近中国发展比较快的互联网企业,也都是在这三个轴上有新的突破,才有可能在一个领域里面奠定自己的领先地位。
比如中国互联网企业第二梯队的引领者TMD:头条、美团、滴滴。
作者把这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互联网企业统称为“智能商业”。
通过上述观察和分析,当然也综合了曾鸣教授多年的商业智慧,作者认为,是网络协同和数据智能的力量,推动了这几家企业的高速发展。
作者认为,当今和未来的智能商业,有其商业DNA,而这DNA双螺旋的组成部分,就是网络协同和数据智能。
网络协同会推动数据智能的发展,数据智能反过来也会驱动网络协同的扩张。
这是本书最重要的中心思想,也是曾鸣教授关于“智能商业”最重要的观察与总结。
一、网络协同
所谓网络协同,指的是通过大规模、多角色的实时互动来解决特定问题。
在商业世界里,网络协同正在取代工业时代相对封闭的体系(例如传统的供应链体系),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基本合作范式。
比如阿里巴巴的淘宝,淘宝本身的组成和演化,是网络协同最典型、最完善的证明。
作者用“点-线-面-体”来形容网络协同生态体系中的各个不同的物种,同时也用于企业在网络协同中的战略定位。
现在,淘宝上的任何一次交易,或多或少都要通过这些服务“点”:广告(阿里妈妈),搜索引擎,导购人员或公司,商品页面展示(店铺装修公司),客服(阿里旺旺),快递员……难以计数的“点”隐现在交易线上,在这些功能各异的点的协力合作下,交易线才能完整地在互联网上形成。
连“点”成“线”,互动结网,协同演化。
“点”与“点”的互动,依赖越来越强大的互联网技术,会发生越来越多的化学反应。
按需是网络协同的目标,共享是网状协同的价值观,而社群是网状协同的有机组成模块。
二、数据智能
数据智能的本质,是机器取代人直接做决策。 这和传统的BI(商业智能)部门完全不同。BI部门,只是分析数据,提供决策支持,最终的决策者还要回归管理者身上,而数据智能强调的是决策直接由机器决定。
数据智能怎样才能融入到具体的商业里面去呢?
简单来说要做三件事情:数据化、算法化和产品化。
数据化本质上是将一种现象转变为可量化形式的过程。
算法是“机器学习”的核心。算法化是智能商业的“引擎”,而不仅仅是“工具”。
产品,是数据智能和商业场景的最终载体。
首先,产品设计直接影响用户体验,其次,连接“端”和“云”,实现数据的双向传递。
产品化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它提供了一个反馈闭环,而反馈闭环是任何学习的一个前提条件。
今天,大家心目中实力强劲、强大无比的公司,也仅仅是在在线广告、在线零售和在线社交三个方面取得了足够大的进步。绝大部分的经济领域都还是一个个基本空白的竞技场。
在未来10年里,智能商业的发展依然要靠三条主线的突破。
第一,在线化。
IoT(物联网)毫无疑问是下一轮在线化的巨大机会。
IoT的本质是一种新的人机交互方式。在PC互联网时代,人是被键盘锁定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人是被手机锁定的;到IoT时代,人的五官得到极大延伸。
第二,智能化。
算法会像云计算一样成为一项基础设施。谷歌、阿里云这样的公司会提供开源的算法服务,而大部分应用只需要自己设定参数,然后调用相应的算法服务就好了。
第三,协同网络的扩张。
我们能看到未来有两个比较重要的趋势。
第一个趋势是现有的智能生态会持续“爆炸”,多元物种会蓬勃发展。
第二个趋势是颠覆式的技术形成新的黑洞。区块链是目前已经看得到的一个颠覆式技术。接下来,AR也会有很大的可能性,技术进步的速度丝毫没有放慢。
未来,智能商业的成功,最关键的一步往往是一个极富想象力的创新产品和服务。
以上,只是曾鸣教授《智能商业》这本书,六大部分中,第一部分的部分观点,但足以看到其在商业上的真知灼见。
其后,还有曾鸣教授关于 商业模式、组织创新、战略变革 等维度的总结和思考,令我这半个圈内人士叹为观止。
比如,部分人每天挂在嘴边的“ 赋能 ”,其内涵竟如此丰富,远远不止分享、帮助、激励甚者鸡血。其背后是组织模式的创新和变革,Google和阿里的成功离不开“赋能”的影响。
看后面有没有机会另起一篇关于“赋能”的文章,以正视听。
期待未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