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一周年之际发表这份白皮书,全面介绍中国减灾事业取得的成就,明确未来几年中国减灾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是用实际行动告慰那些在灾难中逝去的同胞。
白皮书有哪些亮点中国的减灾行动将去向何方在《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发表之际,新华社记者专访了防灾减灾专家、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史培军。
折叠更加关注民生
史培军介绍说,白皮书从内容上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对我国自然灾害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其次,列出防灾减灾的成就和存在的薄弱环节;最后,提出了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防灾减灾行动指南。
史培军指出,在过去的5年里,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提高全社会的抗风险能力,重视推动综合防灾减灾工作,建立了以国家减灾委为核心的各级部门组成的综合运作体系,基本形成了国家防灾减灾行动规划,巨灾检测体系和物资储备体系都已初步建立。
他认为,这份白皮书首要的亮点就是高度关注民生,集中体现在更加强调高风险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减灾工作建设。"防灾减灾,最大的盲区在于那些既地处高风险带又相对贫困的地区。"史培军表示。
为此,白皮书特别强调,我国近年来实施了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程、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同时注重提高农村居民住房的抗灾能力建设。
折叠贴近百姓
在史培军看来,《中国的减灾行动》是一份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白皮书,最突出的一个亮点是提出加强城乡社区减灾能力建设。
白皮书指出,完善城乡社区灾害应急预案,组织社区居民演练。完善城乡社区减灾基础设施,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全面开展城乡民居减灾安居工程建设。在多灾易灾的城乡社区建设避难场所。建立灾害信息员队伍。加强城乡社区居民家庭防灾减灾准备,建立应急状态下社区弱势群体保护机制。
史培军说:"政府、企事业单位、社区、公众是防灾减灾行动的四大核心主体。其中,社区就代表着广大基层。基层如果不安全,国家又怎能安全"
史培军认为,在大灾来临之际,国家虽然能够充分调动全国上下的资源支援灾区,但如果基层的设防水平太低,那么就会在防灾工作中失掉先机,最终导致灾害损毁率高、减灾效益低。
"只有百姓收入提高了,减灾的意识提高了,社区的设防水平才能跟上来。"史培军说,从另一个层面上看,提高国民收入水平是我国提高设防水平的一个关键因素。
折叠联动机制
白皮书指出,在长期的减灾救灾实践中,中国建立了符合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减灾救灾工作机制。中央政府构建了灾害应急响应机制、灾害信息发布机制、救灾应急物资储备机制、灾情预警会商和信息共享机制、重大灾害抢险救灾联动协调机制和灾害应急社会动员机制。
史培军表示,面对自然灾害,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动性显得至关重要。据他介绍,目前我国的综合减灾行动分为四部分:第一是安全建设,安监部门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第二是覆盖全国的救灾救济工作,也就是救灾物资储备体系方面的工作,主要由民政部门监督;第三是应急管理工作体系;第四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巨灾风险转移机制",也就是建立巨灾保险体系,分散巨灾风险。
史培军说,与这几项工作相配套的是三个"软工作":首先是教育科研体系的初步形成和完善,其次是信息传播体系的建立,最后是建立灾害的应急动员体系。
史培军认为,只有每个部门分工明确又环环相扣,在灾害来临的时候才能有的放矢。而随着中国国力的显著提高,在防灾减灾的道路上,中国有信心也有能力走得更远。
体现了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通过设立“防灾减灾日”,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
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产生背景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发生地震大约500万次。其中,绝大多数地震很小,不用灵敏仪器便觉察不到,约占地震总数的99%,其余的1%,约5万次,才会被人们感觉出来。一般情况下,5级以上地震就能够造成破坏,习惯上称为破坏性地震,平均每年发生约1000次;7级以上强震平均每年18次;8级以上大震每年发生1—2次。
地球时时刻刻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地球的运动变化产生许多力,其中最主要的是地壳运动所产生的力。在地壳运动过程中,地下的岩层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拉伸、旋扭等力的作用,当力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在岩层构造比较脆弱的地方或原有断层处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破裂,岩层断裂之处就是震源,岩层断裂所产生的振动就是地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