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物联网的应用前景

阐述物联网的应用前景,第1张

物联网的应用前景如下:

物联网利用传感器、控制器、机器等局域网和互联网通信技术,可应用于所有工业活动,包括企业间的商业或金融交易、组织和其他实体,主要用于物流、制造、监管流程、服务、银行、中介等。

物联网在几乎所有领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这主要是由于物联网可以收集自然参数、医疗参数或用户习惯等信息,并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无论应用领域如何,这些应用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并将对经济和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物联网的应用可分为三个领域:工业区、智慧城市区和健康区。每个域不是独立的,而是部分重叠的,因为有些应用程序是共享的。例如,通常在工业和卫生领域,产品跟踪可用于监测商品或食品,但也可用于监测药品的分销。

起源:

物联网概念于1999年由麻省理工学院自动识别实验室提出,物联网的第一个构想是利用射频识别(RFID)、编码和互联网技术建立一种全球信息共享的“物联网”。从它的名字可以知道物联网就是物联网。

其有两层含义:一是物的核心技术仍然是互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和扩展。二是客户端在对象和对象之间进行扩展和扩展,从而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融入互联网。

应用特性是物联网的核心,可以称之为“未来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十大技术”,用户体验和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随着科技进步的发展,物联网的概念也在不断扩展。目前物联网可以通过无线接入网络,实现对事物的全面感知、识别和控制,进行智能推理和决策。

庄镇地处河南省汝南、正阳、确山三县交界处,是典型的平原农业型乡镇。为深入了解留庄镇美丽乡村建设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政策落实情况,以实际行动助力精准扶贫,服务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7月13日,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情系家乡,聚焦扶贫”实践调研团回到家乡河南省驻马店市留庄镇,开展了为期五天的“三下乡”实践调研活动。
“生态农业不但好看还能带动贫困户致富”

在稻田里“画画”,原本是只能在电视里看到的画面,而如今,在留庄镇赵楼村就能实现。工作人员为我们介绍到,通过选育不同颜色,不同品种的水稻,再进行图案设计和定点测绘,集成云计算,新兴物联网技术进行可视化管理,最终,可种植出丰富多彩的“稻田画”以供游客观赏。站在20余米高的观光台上一览稻田美景,“嫦娥奔月”,“岳飞刺字”,“梁祝化蝶”,“人月两团圆”等一幅幅惟妙惟肖的稻田艺术画尽收眼底,引得队员们啧啧称叹。

在与工作人员的交流中,队员们进一步了解到,留庄镇稻田艺术公园已配套建成餐饮、住宿、娱乐、垂钓、采摘等休闲服务设施,并充分发挥当地土壤含硒优势,打造精品富硒水稻与观光农业相结合,通过智慧农业和电商销售提高相关农产品售价,集观光旅游和经济效益于一体,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平原乡村旅游示范景区。

“生态农业不但好看还能带动贫困户致富!”留庄镇党委书记侯建伟自豪地向队员们说,“我们的目的就是打造一个以生态游为主的观光农业,以此带动留庄镇的经济发展,同时我们也承接功能产业园的建设,引导我们镇的贫困人口参与到产业园的建设中来,为贫困人口找到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精准扶贫’真正落实政策是关键”

调研的第三天,队员们跟随崔楼村第一书记一起下乡走访了贫困户,从走访的村民处得知,每家贫困户都安排有特定的帮扶人,针对每户贫困户的实际制定脱贫计划,落实各项扶贫政策。对有劳动能力有技术的,引导和鼓励发展种植,养殖等脱贫致富产业,或加入合作社,或到扶贫车间务工,拓宽增收渠道。对无劳动能力无技术的,采取政策兜底、分红等方式进行保障。同时为贫困户缴纳城乡居民医保,大病保险,发放贫困家庭学生补助金等保障贫困户的教育和就医,进一步提升帮扶效果。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崔楼村第一书记感慨地说:“过去的扶贫针对性不强,扶贫项目粗放‘漫灌’,数据弄虚作假,以致‘年年扶贫年年贫’,现在不仅对每一位贫困户建档立卡,逐户调查核实,同时开展‘一对一’帮扶,定期走访进行动态数据管理,确保每一项政策真正落实到户,这样的帮扶才是真正有效的!”
“美丽乡村建设也要充实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也被赋予了多重的内涵,百姓物质生活质量要提高,精神文化生活也要丰富。留庄镇领导班子在发展特色产业,改善乡村落后面貌的同时,也鼓励村民们在劳作之余有丰富的文化生活。

侯书记介绍说,近年来,政府先后拨款在各村建起了文化广场,活动室,手工坊,还鼓励村民成立了艺术团,专门建起了排练室供村民排练。去年稻田艺术公园的开园仪式上,还办起了首届广场舞大赛,吸引了十里八村包括干部群众的3000多人观看。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充实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提高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这个传统的农业小镇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五天的调研活动很快结束了,但留给队员们的思考才刚刚开始。2018年已进入“打好脱贫攻坚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落实精准扶贫政策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需要社会各界共同的努力与实际行动来推动。真正落实精准扶贫政策,要学会“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地区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从而建立可持续的长效机制,把脱贫攻坚政策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多措并举提升乡村生活品质,切实堵死“返贫路”

本次实践,安徽财经大学志愿者深入调研学习了留庄镇产业扶贫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的先进经验,并针对调研过程中所看到的问题对家乡的发展建设提出自己的建议,以实际行动助力精准扶贫,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精准扶贫”贡献出一份青春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9301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2
下一篇 2023-05-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