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委联手推进城市建设“适儿化”,物企能否抢滩“新蓝海”?

三部委联手推进城市建设“适儿化”,物企能否抢滩“新蓝海”?,第1张

近日,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联合发布《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提出应坚持“1米高度”视角,在城市、街区、社区3个层级统筹推进儿童友好空间建设。
那么,该政策在各地城市更新等过程中,有何指导意义?相比社区养老,此前物业服务企业(下称“物企”)在托幼方面的工作推进并不多,这个短板如何补齐?在各地加强婴幼儿托育服务工作开展中,对于这一“新蓝海”,开发商、物业企业又该如何主动嵌入该领域寻求突破?
《导则》指出,应在城市、街区、社区3个层级统筹推进儿童友好空间建设。
以“1米高度”视角推进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和改造
《导则》提出,以公益普惠为原则,兼顾特殊儿童群体的需求,推进“1米高度”的儿童视角设计,按龄、按需推进儿童友好空间建设,让广大儿童公平享有便捷、舒适、包容的设施、空间和服务。
具体来看,《导则》明确,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应在城市、街区、社区3个层级统筹推进,重点工作内容包括公共服务设施、道路空间、公园绿地的“适儿化”改造和校外活动场所、游憩设施建设。
其中,街区层面与15分钟步行出行范围相衔接,对接城市街道管理服务范围,重点完善儿童公共服务设施、活动场地、慢行系统和学径网络等,构建儿童友好街区空间;社区层面与5-10分钟步行出行范围相衔接,对接城市社区管理服务范围,优先配置满足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日常需求的服务设施、游乐场地和步行路径,满足儿童日常基本生活和成长发展需要。
从相关设施来看,托育服务设施每托位建筑面积不应少于9平方米;幼儿园建筑面积不宜小于2200平方米,用地面积不宜小于3500平方米;新建居住区的儿童游乐场地面积不宜小于100平方米;新建社区应建设不小于800平方米的多功能运动场地。
同时,该政策提及“适儿化”概念,尤其是提及了公共服务设施“适儿化”改造的内容。《导则》提出,结合儿童特征和成长需求,优先对儿童使用频率较高的教育、医疗卫生、儿童福利、图书阅览、展示与艺术表演、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进行“适儿化”改造,完善托育服务设施建设,搭建儿童社会化交往平台。
对此,中指研究院物业事业部总经理牛晓娟表示,此次政策明确提出“适儿化”改造,可以有效提升城市温度,完善城市更新的内容,增加居民幸福感。
“适儿化”概念应融入社区规划及城市更新中
实际上,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在儿童空间配套设施建设方面的推进相对较慢,在基础设施、活动场地等场所的建设上,忽视了儿童这一群体的诉求。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之前各方对养老、适老的关注较多,尤其在物业层面,不断探索“物业 养老”的落地模式。
同策研究院资深分析师肖云祥指出,虽然一些地方已在推动儿童友好空间的建设,但《导则》的发布,更有利于在国家层面确立推进儿童空间的建设方向,“有了统一的方向,才能促进各地更好地从规范性、标准化方面,推进儿童友好空间的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在业内看来,此次《导则》提出城市建设“适儿化”概念,于房企而言,具有较大的启发意义。“鉴于二孩、三孩等政策推出以及后续家庭结构的调整,尤其是疫情期间儿童教育和娱乐等问题的出现,迫切要求各部门和企业关注此类政策。尤其在住房和社区规划、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等方面,需积极导入此类设施和服务。”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如是说。
严跃进同时指出,此次政策明确三个层级的推进过程,尤其在社区层面是目前房企需要重点关注的,后续房企应结合社区人口规模等,积极开展此类服务设施的建设。此外,该政策提及“适儿化”概念,尤其是公共服务设施“适儿化”改造,在各地城市更新过程中亦需要导入此类概念。
“适儿化”物业服务仍具有发展空间
毋庸置疑,物业作为与城市居民接触最为密切的行业之一,在业务范围内进行“适儿化”服务以满足业主需求,有其先天优势。在提高社区业主幸福感的同时,也可以有效提升服务满意度。
政策层面,相关部门已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物企发展生活性多元服务。比如7月1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向业主提供居家养老、家政、托幼、健身、购物等生活服务。
在此背景下,目前,物企围绕人的多样化需求拓展社区生活类增值服务,比如,以“未成年、中青、长者”整个生命周期为线索,针对幼儿、年轻人、老人等不同群体打造“全龄段”多元服务,布局托幼、亲子、零售、美居、养老等领域,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特定性需求。
其中,物企在“托幼”工作方面已有不少实践,例如绿城服务,凭借收购和自我孵化双重路径,推动幼儿托育与早教业务,并将文化教育服务发展为其园区服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也有很多物企面向少年儿童,在社区教育等领域展开实践。
不过,总体而言,物企在“适儿化”方面的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恰如严跃进所言:“相比之下,物业企业在托幼方面的工作推进并不多,这一短板需要补齐。此次政策也明确,因地制宜加强婴幼儿托育服务设施供给,可利用既有公共设施开展家庭养育指导。这对于物企而言是有启发的,可以积极关注此类需求,搭建好桥梁的功能,为社区业主的托幼需求增加新服务。”
物企介入“适儿化”领域如何有所为?
在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看来,托幼服务的完善,是婴幼儿养育责任由家庭化不断走向社会化的重要体现,应通过高标准、严要求以及完善的监督机制保障托幼服务质量,真正让抚养者放心、让幼儿健康成长。而对于物企来说,尤其是大型物企,可以通过品牌效应,标准化、严要求一批示范性托育机构,打造出质量高、信誉好的自有品牌,这是其当下介入社区“适儿化”领域可以探索的路径之一。
不过,在江苏三三德玖物业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志伟看来,在托幼方面,物业服务可作为的空间有限,因为目前在幼儿安全、空间应用、投入回报方面还无法支撑。而物业服务能有所作为的,主要在开拓幼儿亲近自然和互动娱乐方面。比如,在社区合适的场地开辟“认知园”“一米菜园”等,帮助幼儿辨识常见的动植物;在户外合适的场地改建儿童游戏互动场所,便于集中活动和安全监护;在架空层、连廊步道、空置物业等打造幼儿阅读室、儿童文化长廊等供幼儿学习交流,展出社区幼儿的文艺作品。除此之外,开发商在园区规划配套上,也可以适当增加相关配建设施,如“亲子园”“老幼伴随步道”等。
亿翰物研研究总监李艳杰也表达了类似看法。在他看来,公共服务的“适儿化”工作推进,对于物企来说,能够做的工作非常有限,开发商和物企要嵌入到该领域,需要在前期的软硬件配套设施做好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去推进。
此外,李艳杰指出,相对于养老而言,托育类服务属于专业性比较强、安全等级比较高的业务,物企当前可能还不具备这一能力。现在做得比较多的,也就是社区空间的提供,以及开设社区课堂等。
展望未来,在牛晓娟看来,物业企业参与“适儿化”方面的工作,除了需要优化社区环境之外,还需在社区改造与安全保障之间做好平衡,为此,物业企业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自身的专业化技能。
考虑到幼儿群体的特殊性,肖云祥建议,在社区“适儿化”服务领域,应采取政府引导、监管、规范,市场运作的方式来推动托育行业的发展。从物企的具体做法来看,首先,在服务、运营能力上,物企需获得业主的信任与支持,这是开展托幼业务的前提;其次,在业务开展上,对于自身运营能力、资金实力强的物企,可以自己孵化团队,而从“术业有专攻”的角度来看,与专业第三方机构合作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新京报记者 张晓兰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王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9360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2
下一篇 2023-05-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