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传水表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远传水表有什么优点和缺点,第1张

您好,远传水表1、直读式远传水表的技术现状及应用情况
直读式远传水表的概念大约产生于2001年前后,最初是以电阻触点式和光电式为最多,但由于工艺要求高,制作难度大,到2003年为止,基本上没有成功的产品进入规模化应用。之后又产生了两种新的直读式远传水表,即摄像直读式和计数直读式。
2、直读式远传水表种类:
(1)光电直读式远传水表——分为光电对射式和光电反射式两种。其原理是在每一位字轮的一侧设置固定的光电发射源,在与其对应的字轮上设置反射面或对射孔的接收点,利用多个(五个)接收点或反射面的不同位置状态来判断字轮转到了什么数的位置,从而确定所对应的数据。由于每一位的数字都取决于字轮的远传位置,这需要各字轮、字轮上的传感位置都要相当的精确。最初期的此类产品普遍存在零点进位状态下的差错,经过几年的改进,有的厂家已克服了这一缺点,但仍然存在高精密度的制造要求,给规模化生产与推广造成了不利。再有,此类方式目前多适合于做干式水表,湿式(液封)水表仍在初期阶段。
(2)触点直读式远传水表——前期的此类产品多为电阻或电位器式,其原理是:在字轮上安装微型电刷,在与之相对应的位置安装电阻或电位器片,通过测量不同的阻值来判断字轮的数字位置,这类产品研发者的出发点往往是想在湿式水表的应用上得到突破,但都没有成功。最近有一种触点直读式远传水表正在进入试验阶段,它的核心部分借用了飞机油表的传感原理,不仅传感部件精密度高,而且整个触点部分密封在油体之中,如果各项要求严格达到飞机油表的条件,相信这一技术定会获得成功,必将在直读式湿式远传水表的产品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3)摄像直读式远传水表——其原理是在水表机械字轮显示窗前安装一只摄像头,将拍到的数字图像传出,然后将图像字形译成数码,供微机存储处理。这种产品最早是由北京北保电器公司2003年研发的,由于图像传输和数字译码方面不太成熟,导致产品没有普及推广。第二代产品由南京衫源公司2007年研制,由于成功解决了图像处理、图像传输和译码传输等技术难题,使该项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该产品已投入小批量生产,并在北京投入现场试用,能否成功还有待于应用时间和应用数量的考验。
(4)计数直读式远传水表——计数直读式远传水表是将采集开关(脉冲)信号的芯片装在每只水表上,通过电池保持其工作。将从自保持开关感应器采集的计数信号记录和储存在芯片中,从该芯片读出的数据就是表盘同步数据。这一产品采用了目前已经非常成熟的自保持开关传感技术、智能存储芯片技术和标准通讯技术,它的整个生产过程无需要求“严格和精密”,任何干式、湿式、冷、热、大小水表都可以任意组合而成,是目前直读式远传水表中规格最全、应用最多、工艺最为简单的一种方式。目前,这种水表已有4年多的应用经历。缺点是它仍然采用电池维持其工作,六到八年之后,电池需周期性更换。
(5)无源厚膜直读式厚膜——采用先进的多级厚膜电路做为无源传感器件,根据水表不同的示值读数,实时输出相对应的电量信号。该直读水表有基表、传感器、智能芯片三部分组成:
1、基表 选用E型液封水表、四位指针、四位字轮水表,最大读数值9999999m3。
2、传感器 采用先进的多级厚膜电路做为无源传感器件,根据水表不同的示值读数,实时输出相对应的电量信号。
3、智能芯片 可根据不同的要求将水表制作成分线、RS485总线、C-MBUS总线的形式。
厚膜电路是集成电路的一种,是指将电阻、电感、电容、半导体元件和互连导线通过印刷、烧成和焊接等工序,在基板上制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电路单元。
集成电路分为厚膜电路、薄膜电路和半导体集成电路。厚膜电路与薄膜电路的区别有两点:其一是膜厚的区别,厚膜电路的膜厚一般大于10μm,薄膜的膜厚小于10μm,大多处于小于1μm;其二是制造工艺的区别,厚膜电路一般采用丝网印刷工艺,薄膜电路采用的是真空蒸发、磁控溅射等工艺方法。 厚膜电路的优势在于性能可靠,设计灵活,投资小,成本低,多应用于电压高、电流大、大功率的场合。
与薄膜混合集成电路相比,厚膜混合集成电路的特点是设计更为灵活、工艺简便、成本低廉,特别适宜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在电性能上,它能耐受较高的电压、更大的功率和较大的电流。厚膜微波集成电路的工作频率可以达到 4吉赫以上。它适用于各种电路,特别是消费类和工业类电子产品用的模拟电路。带厚膜网路的基片作为微型印制线路板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9363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2
下一篇 2023-05-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