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的应用前景如下:
物联网利用传感器、控制器、机器等局域网和互联网通信技术,可应用于所有工业活动,包括企业间的商业或金融交易、组织和其他实体,主要用于物流、制造、监管流程、服务、银行、中介等。
物联网在几乎所有领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这主要是由于物联网可以收集自然参数、医疗参数或用户习惯等信息,并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无论应用领域如何,这些应用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并将对经济和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物联网的应用可分为三个领域:工业区、智慧城市区和健康区。每个域不是独立的,而是部分重叠的,因为有些应用程序是共享的。例如,通常在工业和卫生领域,产品跟踪可用于监测商品或食品,但也可用于监测药品的分销。
起源:
物联网概念于1999年由麻省理工学院自动识别实验室提出,物联网的第一个构想是利用射频识别(RFID)、编码和互联网技术建立一种全球信息共享的“物联网”。从它的名字可以知道物联网就是物联网。
其有两层含义:一是物的核心技术仍然是互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和扩展。二是客户端在对象和对象之间进行扩展和扩展,从而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融入互联网。
应用特性是物联网的核心,可以称之为“未来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十大技术”,用户体验和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随着科技进步的发展,物联网的概念也在不断扩展。目前物联网可以通过无线接入网络,实现对事物的全面感知、识别和控制,进行智能推理和决策。
现状:我国已形成基本齐全的物联网产业体系,部分领域已形成一定市场规模,网络通信相关技术和产业支持能力与国外差距相对较小,传感器、RFID等感知端制造产业、高端软件和集成服务与国外差距相对较大。仪器仪表、嵌入式系统、软件与集成服务等产业虽已有较大规模,但真正与物联网相关的设备和服务尚在起步。
我国已形成了较完整的敏感元件与传感器产业,产业规模稳步增长。我国形成了RFID低频和高频的完整产业链以及以京、沪、粤为主的空间布局,2009年市场规模达到85亿元并成为全球第3大市场。我国仪器仪表产业连续多年实现20%以上的增长,2009年产值超过5000亿元,企业数量为5000多个,小型企业数量占比达到90%。
在物联网网络通信服务业领域,我国物联网M2M网络服务保持高速增长势头,目前M2M终端数已超过1000万,年均增长率超过80%,应用领域覆盖公共安全、城市管理、能源环保、交通运输、公共事业、农业服务、医疗卫生、教育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未来几年仍将保持快速发展,预计“十二五”期间将突破亿级。三大电信企业在资源配置方面积极筹备,加紧建设M2M管理平台并推出终端通信协议标准,以推进M2M业务发展。国内通信模块厂商发展较为成熟,正依托现有优势向物联网领域扩展。国内M2M终端传感器及芯片厂商规模相对较小,处于起步阶段。尽管我国在物联网相关通信服务领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应在M2M通信网络技术、认知无线电和环境感知技术、传感器与通信集成终端、RFID与通信集成终端、物联网网关等方面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在物联网应用基础设施服务业领域,虽然不是所有云计算产业都可纳入物联网产业范畴,但云计算是物联网应用基础设施服务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的大规模应用也将大大推动云计算服务发展。国内云计算商业服务尚在起步,SaaS已形成一定规模,而真正具有云计算意义的IaaS和PaaS商业服务还未开展。目前,我国在云计算服务的基础设施(IDC中心)建设、云计算软硬件产业支持和超大规模云计算服务的核心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云安全方面,我国企业具有一定的特点和优势。随着物联网应用的规模推进、互联网快速发展和国家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云计算服务将形成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十二五”期间将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在物联网相关信息处理与数据服务业领域,信息处理与数据分析的关键技术主要是数据库与商业智能。我国数据库产业非常薄弱,知名企业只有三四家,只占国内市场10%左右的份额。商业智能(BI)领域我国虽然技术相对落后,但已形成了一定规模,国内现有BI厂商有近500家,但高端市场仍由国际厂商垄断。整体而言,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据库产品、BI产品和掌握关键技术的软件企业少,产业链不完整,缺乏产品线完整、软硬结合、竞争力强的国际企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