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展物联?

如何发展物联?,第1张

——预见2023:《2023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全景图谱》(附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发展前景等)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大富科技(300134)、梦网集团(002123)、共进股份(603118)、胜宏科技(300476)、润和软件(300339)、立昂技术(300603)等

本文核心数据:物联网产业规模、竞争格局、发展前景预测等

产业概况

1、定义

所谓“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又称传感网,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并形成一个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可管理的网络。

早期的物联网是指依托射频识别技术的物流网络,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物联网的内涵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阶段,物联网是指在物理世界的实体中部署具有一定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通过网络设施实现信息传输、协同和处理,从而实现广域或大范围的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信息交换需求的互联。物联网依托多种信息获取技术,包括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多媒体采集技术等。物联网的几个关键环节可以归纳为“感知、传输、处理”。

2、产业链剖析:共有四大层面

所谓产业链,是以生产相同或相近产品的企业集合所在产业为单位形成的价值链,是承担着不同的价值创造职能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围绕核心产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在采购原材料、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通过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中形成的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用户构成的一个功能链结构模式。

从产业链条来看,物联网的产业链条由上而下可以分为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四个层级。

自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美国加大了对中国高新技术出口的限制,不断扩大实体清单,影响了中国一些科技主导型企业的发展,这从侧面警示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地位的脆弱性。物联网通过传感器把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联系起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其中传感器作为数据采集的源头,已经成为各种应用能力所需的数据来源所在。目前中国国内也涌现出了一些传感器芯片重点生产企业,如:高德红外、西人马、士兰微、敏芯微电子、博通、全志科技、大唐微电子、复旦微电子等。

行业发展历程:处于市场验证期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
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因特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发展历史悠久,可分为三个阶段:

行业政策背景:政策大力推进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十四五”期间,明确新基建,还要让5G用户普及率提高到56%。并且5次提到关于物联网的规划发展,除了划定数字经济的7大重点产业外,其余4次提到的场合均体现出对物联网发展重点的表述。

十四五规划中划定了7大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这7大产业也将承担起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超过10%目标的重任。

产业发展现状

1、中国物联网连接数快速增长

全球物联网仍保持高速增长。物联网领域仍具备巨大的发展空间,根据GSMA发布的《The mobile economy
2020(2020年移动经济)》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物联网总连接数达到120亿,预计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总连接数规模将达到246亿,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3%。我国物联网连接数全球占比高达30%,2019年我国的物联网连接数363亿。而根据2021年9月世界物联网大会上的数据,2020年末,我国物联网的数量已经达到453亿个,预计2025年能够超过80亿个。

2、应用层与平台层价值最高

从产业链价值分布看,应用层和平台层贡献最大的附加值,分别占到35%左右,传输连接层虽然重要,但产值规模较小;底层的感知层元器件由于种类众多,产业价值也较大,占到20%左右。

3、物联网应用者使用情况调研

微软发布的第三版《IoT Singal(物联网信号)》报告显示,2021年物联网的应用持续保持增长。91%的受访组织是物联网应用者。

物联网项目可分为四个阶段:学习、试验/概念验证、购买和使用。2021年,29%的物联网项目处于学习阶段;处于试验/概念验证阶段的项目比例仍保持不变,2020年和2021年均为25%;处于购买阶段的项目比例增加了1%,从2020年的21%增加到2021年的22%;处于使用阶段的项目在2020年和2021年保持稳定,均为25%。

4、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突破25万亿

目前,物联网已较为成熟地运用于安防监控、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物流等。近几年来,在各地政府的大力推广扶持下,物联网产业逐步壮大。再加之近几年厂商对物联网这一概念的普及,民众对物联网的认知程度不断提高,使得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整体呈快速上升的趋势。2019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约在176万亿元左右,2020年根据赛迪公布的数据,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约达到214万亿元左右。初步统计,2021年市场规模为263万亿元。预计未来三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仍将保持18%以上的增长速度。中国物联网市场投资前景巨大,发展迅速,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

产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北京物联网相关项目最多

工信部共公开2批《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项目公示名单》,结合2批的项目名单分析,目前中国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项目主要集中在北京、浙江、广东和山东。

2、企业竞争:各个行业的企业在相关领域有所布局,以龙头企业间的竞争为主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根本,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以“数字化”和“智慧化”为主。根据物联网的应用领域来看,企业在各自行业的“数字化”和“智慧化”有所布局。

互联网周刊发布了2021物联网企业100强,榜单显示华为排名第一、海尔智家、海康威视位居第二和第三,小米集团、中兴通讯、大华股份、阿里云、联通数科物联网、科大讯飞、神州控股进入前十,依次排名第4-10名。

产业发展前景:物联网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1、发展前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物联网占比逐渐上升

物联网是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突破的重点方向,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空间,在芯片、传感器、近距离传输、海量数据处理以及综合集成、应用等领域,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创新要素不断积聚。物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中国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经济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采用包括物联网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家居生活智能化水平。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物联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综合多方面的情况分析,前瞻认为未来6年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将保持高速增长,到2027年市场规模超过7万亿元。

根据信通院于2020年12月发布的《2020中国物联网白皮书》,2019年中国物联网连接数中产业物联网和消费者市场各占一半,预计到2025年,物联网连接数的大部分增长来自于产业市场,产业物联网的连接数将占到总体的61%。由此来看,未来产业物联网的市场发展潜力大于消费物联网。

2、发展趋势:重点城市带动周边城市发展,分工协作格局将进一步显现

国内物联网产业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等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其中,长三角地区产业规模位列四大区域的首位。未来中国物联网产业空间演变将呈现出三大趋势: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联网行业细分市场需求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物联网的发展前景很不错,具体如下:
1更安全的保护措施。在新技术出现之初,它的技术力量几乎都集中在创新上,导致监管水平低下,这就使业界的兴奋、激进和政策、监管的滞后常常形成鲜明的对比。由于物联网设备和基础设施的价格下降,企业在物联网设备上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这种创新和应用一旦普及,各种新技术的风险也突显出来。
2更普遍使用智能消费品设备。IoT所覆盖的行业人群广泛,从智慧交通、智能物流、医疗、农业、能源等行业应用,到私人智能家居、个人、智能汽车等应用,无论是降低成本,还是提高中国居民的生活质量,都将是中国居民生活质量的巨大提升。

前瞻产业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第1章:智慧停车行业综述及数据来源说明

11 智慧停车的界定

111 智慧停车概念

112 智慧停车主要功能

113 智慧停车发展优势

114 智慧停车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关系

12 智慧停车行业分类

13 智慧停车行业专业术语说明

14 本报告研究范围界定说明

15 本报告数据来源及统计标准说明

第2章: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宏观环境分析(PEST)

21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政策(Policy)环境分析

211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监管体系及机构介绍

(1)中国智慧停车行业主管部门

(2)中国智慧停车行业自律组织

212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标准体系建设现状

(1)中国智慧停车标准体系建设

(2)中国智慧停车重点标准解读

213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发展相关政策规划汇总及解读

(1)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发展相关政策汇总

(2)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发展相关规划汇总

214 国家“十四五”规划对智慧停车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215 政策环境对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发展的影响总结

22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经济(Economy)环境分析

221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现状

(1)GDP增长情况

(2)数字经济发展情况

(3)第三产业增加值

222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展望

223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发展与宏观经济相关性分析

23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社会(Society)环境分析

231 城镇化发展情况

232 社会信息化发展程度

(1)互联网普及率

(2)物联网产业发展情况

233 社会环境对智慧停车行业的影响总结

24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技术(Technology)环境分析

241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关键技术分析

242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研发投入现状

243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专利申请及公开情况

(1)中国智慧停车专利申请

(2)中国智慧停车专利公开

(3)中国智慧停车热门申请人

(4)中国智慧停车热门技术

244 技术环境对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发展的影响总结

第3章:全球智慧停车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前瞻

31 全球智慧停车行业发展历程分析

32 全球智慧停车行业宏观环境背景分析

321 全球智慧停车行业经济环境概况

(1)美国经济环境概况

(2)欧洲经济环境概况

(3)日本经济环境概况

322 全球智慧停车行业政法环境概况

323 全球智慧停车行业技术环境概况

324 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对全球智慧停车行业的影响分析

33 全球智慧停车行业发展特点及发展现状分析

331 全球智慧停车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1)总量呈现车多位少

(2)强监管规范停车

(3)智能化正在成为趋势

332 全球智慧停车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1)全球汽车产量

(2)全球停车资源数量

333 全球智慧停车行业市场规模体量

34 全球智慧停车行业区域发展格局及重点区域市场研究

341 全球智慧停车行业区域发展格局分析

342 全球智慧停车行业重点区域市场研究

(1)美国智慧停车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2)欧洲智慧停车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3)日本智慧停车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4)新加坡智慧停车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35 全球智慧停车行业发展趋势预判及市场前景预测

351 全球智慧停车行业发展趋势预判

352 全球智慧停车行业市场前景预测

第4章: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关联行业分析

41 中国智慧交通行业发展分析

411 中国智慧交通行业发展概述

(1)中国智慧交通行业发展历程

(2)中国智慧交通行业发展必要性

412 中国智慧交通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413 中国智慧交通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42 中国停车场建设行业发展分析

421 中国停车场建设行业发展概述

(1)中国停车场建设规划目标

(2)停车场建设行业发展特征

422 中国停车场建设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423 中国停车场建设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43 中国停车场管理服务行业发展分析

431 中国停车场管理服务行业发展概述

432 中国停车场管理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中国停车场管理行业经营模式

(2)中国停车场管理行业存在的问题

433 中国停车场管理服务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5章: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发展现状与市场痛点分析

51 中国智慧停车体系发展历程及市场特征分析

511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发展历程分析

512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市场特征分析

52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参与者类型及数量规模分析

521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参与者类型分析

(1)中国智慧停车行业产业链

(2)中国智慧停车企业主要参与者类型

522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参与者规模分析

53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市场需求状况分析

531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市场需求类型分析

532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市场需求现状分析

(1)汽车保有量发展情况

(2)停车资源稀缺导致停车难

(3)停车资源利用效率低加剧停车难

(4)停车资源管理粗放加剧停车难

54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市场规模体量测算

55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市场发展痛点分析

第6章:中国智慧停车行业竞争状况及市场格局解读

61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611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分析

612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关键要素的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613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消费者议价能力分析

614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潜在进入者分析

615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替代品风险分析

616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竞争情况总结

62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投融资、兼并与重组状况

621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投融资发展状况

(1)中国智慧停车行业投融资主体

(2)中国智慧停车行业投融资方式

(3)中国智慧停车行业投融资事件汇总

(4)中国智慧停车行业投融资趋势预判

622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兼并与重组状况

(1)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兼并与重组事件汇总

(2)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兼并与重组动因分析

(3)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兼并与重组趋势预判

63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第7章:中国智慧停车行业运营模式分析及细分市场发展状况

71 智慧停车行业业务架构梳理

711 智慧停车平台总体架构

712 智慧停车场管理系统

(1)出入口控制系统

(2)联网服务支撑系统

(3)联网服务接入系统

713 智慧停车平台系统

(1)联网服务平台

(2)运营平台

714 智慧停车场客户端

72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运营模式分析

721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运营模式

(1)中国智慧停车行业运营管理机制

(2)中国智慧停车行业主要运营模式

722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运营发展现状

723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运营模式发展趋势

73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细分产品市场发展状况

731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细分产品市场发展格局

732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硬件类市场发展状况

733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软件类市场发展状况

74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下游应用场景发展状况

741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下游应用场景分布

(1)中国智慧停车行业住宅小区市场应用分析

1)住宅小区市场发展现状

2)智慧停车行业住宅小区市场应用现状

3)智慧停车行业住宅小区市场应用前景

742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商业综合体市场应用分析

(1)商业综合体市场发展现状

(2)智慧停车行业商业综合体市场应用现状

(3)智慧停车行业商业综合体市场应用前景

第8章: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区域发展格局及重点城市发展状况

81 中国智慧停车产业资源区域分布状况

82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区域发展格局分析

83 中国重点城市智慧停车行业发展状况

831 北京市智慧停车行业发展状况

(1)北京市智慧停车行业发展环境

(2)北京市智慧停车行业发展现状

(3)北京市智慧停车行业发展规划

832 上海市智慧停车行业发展状况

(1)上海市智慧停车行业发展环境

(2)上海市智慧停车行业发展现状

(3)上海市智慧停车行业发展规划

833 广州市智慧停车行业发展状况

(1)广州市智慧停车行业发展环境

(2)广州市智慧停车行业发展现状

(3)广州市智慧停车行业发展规划

834 深圳市智慧停车行业发展状况

(1)深圳市智慧停车行业发展环境

(2)深圳市智慧停车行业发展现状

(3)深圳市智慧停车行业发展规划

835 重庆市智慧停车行业发展状况

(1)重庆市智慧停车行业发展环境

(2)重庆市智慧停车行业发展现状

(3)重庆市智慧停车行业发展规划

836 杭州市智慧停车行业发展状况

(1)杭州市智慧停车行业发展环境

(2)杭州市智慧停车行业发展现状

(3)杭州市智慧停车行业发展规划

第9章:中国智慧停车行业重点企业布局案例研究

91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重点企业布局对比

92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重点企业案例分析

921 深圳市捷顺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基本信息简介

(2)企业生产经营基本情况

(3)企业智慧停车业务状况

(4)企业智慧停车业务布局优劣势

922 江苏五洋停车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基本信息简介

(2)企业生产经营基本情况

(3)企业智慧停车业务状况

(4)企业智慧停车业务布局优劣势

923 杭州立方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基本信息简介

(2)企业生产经营基本情况

(3)企业智慧停车业务状况

(4)企业智慧停车业务布局优劣势

924 厦门科拓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基本信息简介

(2)企业生产经营基本情况

(3)企业智慧停车业务状况

(4)企业智慧停车业务布局优劣势

925 北京蓝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基本信息简介

(2)企业生产经营基本情况

(3)企业智慧停车业务状况

(4)企业智慧停车业务布局优劣势

926 广东安居宝智能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1)企业基本信息简介

(2)企业生产经营基本情况

(3)企业智慧停车业务状况

(4)企业智慧停车业务布局优劣势

927 深圳市道尔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基本信息简介

(2)企业生产经营基本情况

(3)企业智慧停车业务状况

(4)企业智慧停车业务布局优劣势

928 厦门狄耐克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1)企业基本信息简介

(2)企业生产经营基本情况

(3)企业智慧停车业务状况

(4)企业智慧停车业务布局优劣势

929 浙江创泰科技有限公司

(1)企业基本信息简介

(2)企业生产经营基本情况

(3)企业智慧停车业务状况

(4)企业智慧停车业务布局优劣势

9210 北京悦畅科技有限公司

(1)企业基本信息简介

(2)企业生产经营基本情况

(3)企业智慧停车业务状况

(4)企业智慧停车业务布局优劣势

第10章: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市场前瞻及战略布局策略建议

101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发展潜力评估

1011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生命发展周期

1012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发展潜力评估

102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103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发展趋势预判

104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进入与退出壁垒

105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投资风险预警

106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投资价值评估

107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108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投资策略与建议

图表目录

图表1:智慧停车行业范畴

图表2:智慧停车主要功能分析

图表3:智慧停车主要优势分析

图表4:智慧停车行业分类

图表5:智慧停车行业专业术语

图表6:本报告智慧停车行业研究范围界定

图表7:本报告的主要数据来源及统计标准说明

图表8:中国智慧停车行业监管体系

图表9:中国智慧停车行业主管部门

图表10:中国智慧停车行业自律组织

图表11:中国智慧停车标准体系建设

图表12:《智慧城市 智慧停车总体要求(征求意见稿)》总体原则解读

图表13:智慧停车功能架构

图表14:截至2021年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发展政策汇总

图表15:截至2021年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发展规划汇总

图表16:国家“十四五”规划对智慧停车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图表17:政策环境对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发展的影响总结

图表18:2012-2021年中国GDP增长走势图(单位:万亿元,%)

图表19:2005-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总体规模(单位:万亿元)

图表20:2005-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总体规模占GDP比例(单位:%)

图表21:2010-2021年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及增速(单位:万亿元,%)

图表22:各权威机构对2022年中国GDP增速预测(单位:%)

图表23: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发展与宏观经济相关性分析

图表24:2013-2021年中国城镇化率变化趋势图(单位:%)

图表25:2012-2021年中国网民规模及互联网普及率(单位:亿人,%)

图表26:2020-2022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及预测(单位:万亿元)

图表27:社会环境对智慧停车行业的影响总结

图表28: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关键技术分析

图表29:2017-2021年中国智慧停车重点企业研发费用情况(单位:万元)

图表30:2010-2021年中国智慧停车专利申请数量(单位:件)

图表31:2018-2021年中国智慧停车专利公开数量(单位:件)

图表32:截至2022年2月24日中国智慧停车热门申请人(单位:件)

图表33:截至2022年2月24日中国智慧停车热门技术(单位:件)

图表34:技术环境对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发展的影响总结

图表35:全球智慧停车发展阶段说明

图表36:全球智慧停车的发展阶段

图表37:2010-2021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趋势图(单位:十亿美元,%)

图表38:2010-2021年欧元区(19国)GDP变化走势图(单位:万亿美元,%)

图表39:2010-2021年日本GDP总值变化情况(单位:万亿美元,%)

图表40:全球智慧停车现行政法环境概述

图表41:全球智慧停车行业技术说明

图表42:智慧停车行业技术架构图

图表43: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对全球智慧停车行业影响分析

图表44:2010-2020年全球汽车产量统计(单位:万辆)

图表45:2020-2021年全球停车管理市场规模(单位:亿美元)

图表46:全球智慧停车行业区域发展情况介绍

图表47:美国智慧停车应用模式及盈利方式

图表48:欧洲部分国家智慧交通/停车案例介绍

图表49:全球智慧停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图表50:2022-2027年全球停车管理市场规模及预测(单位:亿美元)

图表51:中国“智能交通”到“智慧交通”演变三阶段

图表52:中国智慧交通发展历程

图表53:中国发展智慧交通行业必要性

图表54:2019-2021年中国智能交通千万项目投资规模(单位:项,亿元)

图表55:2021-2027年中国智慧城市行业技术投资规模及预测(单位:亿美元)

图表56:2021-2027年中国智慧交通行业技术投资规模及预测(单位:亿美元)

图表57:中国停车场建设行业特征

图表58:中国部分城市立体停车场建设案例

图表59:2016-2020年中国机械停车设备新增泊位数量(单位:万个)

图表60:物业管理在停车场管理中的重要性分析

图表61:中国停车场经营管理模式分析

图表62:中国停车场管理服务行业发展方向

图表63: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发展历程介绍

图表64: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市场特征

图表65:中国智慧停车产业链分析

图表66:中国智慧停车解决方案供应商梳理分析

图表67: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参与者规模分析

图表68: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市场需求类型分析

图表69:2011-2021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及增长情况(单位:亿辆,%)

图表70:2015-2021年中国汽车保有量与停车位需求情况(单位:亿辆,亿个)

图表71:2015-2020年我国停车位数量变化情况(单位:万个)

图表72:停车资源利用效率低成因分析

图表73:粗放式停车管理加剧停车难问题

图表74:2009-2021年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市场规模发展趋势(单位:亿元)

图表75: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发展痛点问题

图表76:中国智慧停车行业现有企业的竞争分析

图表77:中国智慧停车行业上游议价能力分析

图表78:中国智慧停车行业下游议价能力分析

图表79:中国智慧停车行业潜在进入者威胁分析

图表80:中国智慧停车行业潜在替代品风险分析

图表81:中国智慧停车行业五力竞争综合分析

图表82:中国智慧停车行业投融资主体类型

图表83:中国智慧停车行业投融资方式

图表84:2020-2021年中国智慧停车行业投融资事件汇总

图表85:2014-2021中国智慧停车行业投融资金额及数量(单位:亿人民币,笔)

图表86:2020-2021年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兼并与重组事件汇总

图表87: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兼并与重组动因

图表88:中国智慧停车行业企业竞争格局

图表89:智慧停车平台总体架构图

图表90: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模块图

图表91:智能停车平台系统模块图

图表92:城市停车诱导系统结构图

图表93:智慧停车运营平台主要组成部分简介

图表94:中国智慧停车行业运营管理机制

图表95:中国智慧停车行业主要运营模式

图表96:2021年中国停车场建设PPP项目数量(单位:个)

图表97:中国停车场管理运营模式

图表98:中国智慧停车行业主要硬件产品介绍

图表99:中国智慧停车产业链分析

图表100:2016-2021年中国房地产商品住宅竣工面积(单位:万平方米)

图表101:2016-2021年中国房地产商业营业用房竣工面积(单位:万平方米)

图表102:商业综合体智慧停车需求分析

图表103:ETCP集团覆盖停车资源品类分布(单位:%)

图表104:停车诱导系统作用

图表105:ETCP集团覆盖停车资源城市分布(单位:%)

图表106:截至2021年中国智慧停车企业分布区域(单位:家,%)

图表107:2020年中国智慧交通市场(除停车项目)过亿项目区域占比(单位:%)

图表108:机动车停车信息服务架构图

图表109:北京市《关于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机动车停车设施建设的意见》解读

图表110:2008-2021年北京市汽车保有量及增长趋势图(单位:万辆,%)

图表111:《上海市停车场(库)管理办法》解读

图表112:《上海市关于促进本市停车资源共享利用的指导意见》解读

图表113:上海市《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设置标准》解读

图表114:《上海市停车场(库)管理办法》中关于停车场建设的规定

图表115:2008-2021年上海市民用汽车保有量及增长趋势图(单位:万辆,%)

图表116:《广州市停车场专项规划(2020—2025年)》总体发展策略

图表117:《广州市停车场经营管理规范》中关于公共、专用停车场的规定

图表118:广州市调整停车场差别化收费整体思路分析表

图表119:广州市调整停车场差别化收费区域划分情况列表

图表120:《广州市机动车停车场经营管理规范》主要内容

图表121:2013-2020年广州市民用汽车保有量及增长情况(单位:万辆)

图表122:《关于推进深圳市社区停车共建共治共享的指导意见》主要内容

图表123:《深圳市经营性停车场设施管理暂行办法》主要内容

图表124:《深圳市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办法》中关于配建停车场场所的规定

图表125:《深圳市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办法》中关于住宅停车场的规定

图表126:2013-2020年深圳市民用汽车保有量及增长情况(单位:万辆,%)

图表127:深圳市智能停车产业联盟成员介绍

图表128:《重庆市停车场管理办法》主要内容

图表129:重庆市“以奖代惩”政策区域差别介绍

图表130:2009-2020年重庆市民用汽车保有量及增长情况(单位:万辆,%)

图表131:《重庆市城市停车设施发展实施方案》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内容

图表132:《杭州市机动车停车场(库)建设和管理办法》重点条例

图表133:杭州市区机动车道路停车泊位收费标准

图表134:杭州市区机动车停车场所区域划分情况列表

图表135:2009-2020年杭州市机动车保有量增长情况(单位:万辆,%)

图表136:中国智慧停车行业企业重点布局

图表137:深圳市捷顺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基本信息表

图表138:2017-2021年深圳市捷顺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分析(单位:万元)

图表139:2021年上半年深圳市捷顺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结构(单位:亿元,%)

图表140:2020年深圳市捷顺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投入情况(单位:万元,位,项)

图表141:深圳市捷顺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智慧停车业务类型

图表142:2020-2021年捷顺科技“捷停车”覆盖情况(单位:个,万人)

图表143:2020-2021年捷顺科技“捷停车”交易情况(单位:万笔,亿元)

图表144:深圳市捷顺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经营优劣势分析

图表145:江苏五洋停车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基本信息表

图表146:2017-2021年江苏五洋停车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分析(单位:万元)

图表147:2021年上半年江苏五洋停车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结构(单位:万元,%)

图表148:2020年江苏五洋停车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结构(单位:万元,%)

图表149:2020年江苏五洋停车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投入情况(单位:万元,位,项)

图表150:江苏五洋停车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智慧停车业务介绍

图表151:江苏五洋停车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营优劣势分析

图表152:杭州立方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基本信息表

图表153:2017-2021年杭州立方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分析(单位:万元)

图表154:2021年上半年杭州立方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结构(单位:万元,%)

图表155:2020年杭州立方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投入情况(单位:万元,位,项)

图表156:杭州立方控股智慧停车业务介绍

图表157:杭州立方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大型商业广场停车收费管理解决方案分析

图表158:杭州立方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经营优劣势分析

图表159:厦门科拓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基本信息表

图表160:2020年厦门科拓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结构(单位:万元,%)

图表161:2020年厦门科拓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投入情况(单位:万元,位,项)

图表162:厦门科拓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智慧停车业务介绍

图表163:厦门科拓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经营优劣势分析

图表164:北京蓝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本信息表

图表165:2017-2021年北京蓝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分析(单位:万元)

图表166:2021年上半年北京蓝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结构(单位:万元,%)

图表167:2021年上半年北京蓝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地区销售情况(单位:万元,%)

图表168:2020年北京蓝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投入情况(单位:万元,位)

图表169:北京蓝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慧停车业务介绍

图表170:北京蓝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营优劣势分析

图表171:广东安居宝智能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基本信息表

图表172:2017-2021年广东安居宝智能控制系统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分析(单位:万元)

图表173:2021年上半年广东安居宝智能控制系统有限公司产品结构(单位:万元,%)

图表174:2020年广东安居宝智能控制系统有限公司研发投入情况(单位:万元,位,项)

图表175:广东安居宝智能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智慧停车业务介绍

图表176:广东安居宝智能控制系统有限公司经营优劣势分析

图表177:深圳市道尔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本信息表

图表178:2017-2021年深圳市道尔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分析(单位:万元)

图表179:2021年上半年深圳市道尔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结构(单位:万元,%)

图表180:2020年深圳市道尔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投入情况(单位:万元,位,项)

图表181:深圳市道尔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慧停车业务介绍

图表182:深圳市道尔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营优劣势分析

图表183:厦门狄耐克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基本信息表

图表184:厦门狄耐克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业务架构

图表185:厦门狄耐克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业务架构

图表186:厦门狄耐克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经营优劣势分析

图表187:浙江创泰科技有限公司基本信息表

图表188:浙江创泰科技有限公司业务架构

图表189:浙江创泰科技有限公司业务架构

图表190:浙江创泰科技有限公司经营优劣势分析

图表191:北京悦畅科技有限公司基本信息表

图表192:北京悦畅科技有限公司业务架构

图表193:北京悦畅科技有限公司智慧停车系统优势

图表194:北京悦畅科技有限公司经营优劣势分析

图表195:中国智慧停车行业生命发展周期

图表196: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发展潜力评估

如需完整目录请联系客服

8月8日,由物联网智库主办的首届“挚物·AIoT产业领袖峰会”于北京正式召开。本届峰会汇集近千名AIoT从业者和数十位行业知名专家、学者、大咖,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中国信通院副院长余晓晖等业内专家,阿里巴巴、华为、新华三等国内物联网平台巨头,亚信集团、中移物联等通信界企业。另外会上,物联网智库推出了全新子品牌——“挚物”,并成立“挚物·AIoT产业研究院”。

本次峰会立足未来,以AIOT为主角,复盘AIoT落地成果和现状, 探索 AIoT未来赋能潜能。AIoT作为2019的开年热词,已然备受瞩目。 但是物联网依旧存在着发展成本过高、缺乏良性循环的商业模式等诸多问题。本次峰会专家、学者、行业践行者将会从智联网现状、解决路径以及模式 探索 等方面展开讨论。

自1999年物联网的概念被提出,直至2016年物联网才迎来爆发。据相关机构统计,2016年全球可连接设备数量增长31%,这意味着物联网设备中产生的数据量将会以指数级增长。随着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推动,“智联网”概念应运而生。众所周知,智联网将会驱动传统产业进行数字化升级,但物联网还未正是兴起,智联网还要等多久?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

2019年是智联网在各个工业领域进行试验落地的关键一年,智联网的呼声也愈来愈高。然而,智联网的应用落地还存在着很多阻碍。邬贺铨针对这一问题表达了他的观点:“未来AIoT的发展,仍然需要标准化推动,企业间合作提升兼容性,需要威胁情报共享,增强安全保障能力。”

智联网的发展前路漫漫,5G发展助推智联网向前发展。邬贺铨指出:“5G的增强移动带宽、高可靠、低时延和广覆盖与边缘计算结合,使得AI与物理网融为一体。”在智联网的发展历程中,5G网络可以新增eMTC和mMC的窄带物联网标准,使得大企业能够使用承载在公共通信网上的专用物联网。

企业专用物理网的发展,使得边缘计算成为当下最热门的技术之一。邬贺铨在演讲中讲到:“为适应工业传感器、视频业务、VR/AR与车联网及远程医疗等的低时延要求,需将这些业务的存储和内容分发下沉到边缘计算来处理。利用边缘计算可以过滤和压缩数据,节省核心网资源,成本仅为单独使用云计算的39%。”

5G、物联网、智联网均离不开边缘计算,由此可见边缘计算的市场前景广阔。据IDC预测,未来将有超过50%的数据在边缘侧处理,到2020年边缘计算的支出将占物联网基础设施总支出的18%。边缘计算无疑成为了物理网时代下的新宠。 但是,今年智联网的话题日嚣尘上,物联网和智联网发展却不及预期,究竟为何?

5G进入商用元年,AI得到长足的发展,物联网在数年的积累中正在迎来发展的“新拐点”,逐步迈向AIOT方向发展。AI能够帮助物联网提升价值,物联网想进入智联网新时代依然困难重重。华为物联网平台总经理王强表示:“当下,面向AIoT-ICT的基础设施供应商和各行业龙头正面临三大挑战,即联接挑战、行业数字化挑战和AI挑战。”

华为物联网平台总经理王强

为了解决三大挑战,华为采取逐个击破的方式,发挥5G、IOT、AI三大技术优势,从而驱动行业数字化变革,最终形成商业闭环。王强在演讲中讲到:“5G网络可以实现数据采集高并发上行,高可靠、低时延控制下行;物联网作为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桥梁能够连接行业多维度数据;最终通过人工智能深入到各行各业进行形成商业价值闭环。”

找到解决路径,下一步需要做的便是做大联接,使能安全可信的万物互联。根据Gartner预测,未来5-10年物联网将会进入一个应用爆发期,边缘计算也将进一步渗透到各类定制硬件中。华为凭借自己在智能芯片、边缘计算、云服务的优势,致力于打造全栈、全场景的物联网服务。

在演讲中王强列举了华为在智能交通上的情况:“将交通与智联网相结合共同打造智慧交通就是要做到减事故,少拥堵。在高速公路场景中,华为可以做到10大事故场景预警;在城市交通场景,可以做到18个场景、路口等待时间降低177%。”

华为以行践言,目前,华为AIoT战略已经在城市、园区、交通、车联网、物流、电力等8大行业的200+个项目中进行了 探索 ,在三大场景(海量重复、专家经验、多域协同)将AIoT与行业智慧相结合,实现效率提升、专业传承和突破极限,致力于做行业智能化升级的新引擎,帮助万科、DHL、延崇高速、深圳交警、PSA、东风,国家电网等企业进行AIoT开发应用落地。

智联网能够促进智能系统相互连接,势必会助推着行业应用和技术产业化的快速崛起。在众多行业中,大家纷纷看好制造领域。阿里云智联网首席科学家丁险峰在“智联网驱动数字化变革”的主题演讲前便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你相信工业物联网的商业模式能够在未来创造万亿级的企业吗?”由此可见,寻找适合工业物联网的商业模式成为第一要务。

阿里云智联网首席科学家丁险峰

现如今,我国正处于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关键时期。但是,我国制造行业存在着高端装备水平较低,工业软件发展缓慢和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对于制造业的企业来说,也在面临着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供应链协同低效的瓶颈。丁险峰表示:“基于这样的大背景。亟需加速数字化进程,推进智能制造落地速度,全面优化制造业。”

寻找合适的落地场景是每项新技术必须要经历的过程,智联网的最佳落地场景究竟在哪?亚信集团董事长田溯宁认为:“智联网会激发新场景的出现,在我们向往5G带来的万物互联的新世界的时候,不断 探索 业务模式最为重要。”

亚信集团董事长田溯宁

物联网的破局之路究竟在哪?解决传统行业成为最佳出路。镭场景实验室创始人暨CEO武军是致力于成为物联网场景的定义者和实践者,在其演讲中,提到了一个有趣的场景:“中国每年有8000万头仔猪在出生72小时内死亡,其中母猪误压致死是一个主要原因,人工解救措施将会变得越来越昂贵,物联网的接入有望解决8000万头仔猪。”

5G时代的来临,无疑将物联网推向了高潮。市场研究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AIOT市场规模为51亿美金,到2024年,这一数字将增长至162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6%。面对智联网发展进程中的诸多挑战,促进数据与管理的融合将是面向挑战的关键。 未来,各项技术不断迭代升级,商业模式日渐成型,AIOT新时代便不会遥远。

2017-2018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智慧城市
北京、深圳
获奖理由:北京和深圳,一个是中国的首都,历史文化悠长久远,数字经济高度发达;一个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模范之城,短短三十多年就从一个小渔村蜕变为全球科技、金融、贸易中心。一个是千年名城,固然底蕴丰富、基础雄厚,却免不了因首都功能承担着党中央、国务院引领全国发展的时代使命需统筹全局、负重前行;一个是白手起家却因改革先锋的重任在肩必须时刻保持艰苦创业、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与只能成功不许失败的坚定决心一往无前!北京和深圳的数字经济、智慧产业近年来始终处于全国乃至全球领先地位,分别孕育出了包括百度、京东、联想、华为、腾讯等一大批世界超一流的高科技企业,是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心向往之的必选之城!两大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殊途同归、成果斐然,可以说创造了人类城市建设进程中的两大奇迹!北京和深圳今日之荣光以无可争议的数据和事实充分说明在完全不同的物质基础条件下,在形态迥异的历史发展时期,只要始终坚持中国的领导,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改造、建设和发展超大型城市的进程中能够发挥出超乎想象的巨大力量,无论条件如何基础怎样短短三十多年中国就能创造出人类历史以来最伟大的智慧城市建设成就!这必将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典范,综上评估组一致推荐北京和深圳当选2017-2018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智慧城市!
2017-2018年度中国最具创新力智慧城市
杭州、重庆
获奖理由:杭州是浙江省省会,拥有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称。杭州还是我国市值最高在全球排名前三的阿里巴巴集团总部所在地,杭州可以说正是在阿里巴巴引领和带动下,各类无人零售店,无人超市,无人餐厅,无现金看病,银联闪付过闸等新业态新生活新消费无处不在,也标注了杭州就是一座在全球都遥遥领先、名符其实的“移动支付之城”。杭州2017年1月成立数据资源管理局并专门设立大数据管理服务中心、近期又发布城市数据大脑规划,预计2022年基本完成,一系列大胆举措标志着杭州这一座文化旅游名城正以其超前创新意识和勇于变革精神,为数字杭州智慧城市的全面建设和发展赋予全新的动能。重庆素有山城之名,地理环境和客观条件并不优越,但近年来重庆市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各个领域却在持续发力。截止2017年底,重庆市工业机器人企业突破120家,工业机器人产值达798亿元,同比增长33%。预计到2020年,重庆将形成完善的机器人研发、检测、制造体系,成为国内重要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基地,全市机器人产业销售收入将达到1000亿元,机器人产业将成为重庆新的支柱产业。伴随着城市大数据联合创新中心、全国首批5G试验网陆续在重庆落地运行,重庆将成为西南地区我国数字经济和智慧产业重要的创新基地。2018年8月23日-25日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即将在重庆隆重召开,这一标志性的盛会将向全世界充分展示重庆智能创新的发展全貌。综上,评估组一致推荐杭州和重庆当选2017-2018年度中国最具创新力智慧城市!
第二系列 2018-2019年度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智慧城市
2018-2019年度中国最具发展潜力智慧城市
2018-2019年度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智慧城市
成都、武汉
获奖点评:
成都是天府之国的中心蓉城,今天也成为中国数字经济的引领示范之城;成都先后成为全国八大通信枢纽之一和国家“八纵八横”光纤骨干网节点,并成为国家首批“宽带中国”示范城市。今年,全市城域网升级改造全面完成,在全国率先建成覆盖全市的千兆网络,成为名副其实的首个千兆省会城市,提前三年完成“宽带中国”2020年战略目标。随着微信支付智慧医疗解决方案的落地,成都人可通过微信实现医院挂号预约,医保支付等便捷体验,在挂号、支付等环节无需排队等待。数据显示,微信支付智慧医疗解决方案每天为成都人节省等待时间共计18000小时,智慧医疗已经深入成都人的生活。
武汉不仅坐拥两江三镇,经济发达,而且还拥有高等院校82所,高校数量全国第二,因此武汉是华中地区的名符其实的新经济新科技文化交流中心。武汉在建设智慧城市上也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全球16个智慧城市国际标准均出自武汉,其中4个标准被16个联合国机构共同组建的“合作共建可持续智慧城市全球举措”(U4SSC)所采用,成为迪拜、新加坡等40多个试点城市评估标准。武汉智慧城市建设在近几年也取得了突飞猛进,该市充分挖掘大数据潜力,打造智慧城管、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慧教育、智慧小区等71个应用系统其中2017年5月正式上线的武汉交管智慧监管平台,利用交通“大数据”为缓解交通拥堵、处理突发事件提供了有效手段。总体来说,成都和武汉智慧城市系统工程建设正在让这两座城市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有价值!评估组推荐成都和武汉当选2018-2019年度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智慧城市!
2018-2019年度中国最具发展潜力智慧城市
福州、西安、贵阳、长沙
获奖点评:福州、西安、贵阳、长沙在2016年国家启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以来焕发出了全新的活力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潜力。福州是新型智慧城市的福州样本,今天也成为中国数字经济的引领示范之城;西安千年古都,成为丝路经济带上首个移动支付智慧城市;贵阳是中国大数据之城,依托大数据推动智慧城市发展的典范;长沙作为少有的文化影视娱乐的全国聚集中心,智慧城市建设也为长沙的下一步腾飞插上了翅膀。无论是福州2018年4月21—25日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聚集了全国绝大部分数字经济领军企业,还是西安2017年8月20日首届世界西商大会唱响的“‘一带一路’:新西安 新经济 新活力”城市发展主题;无论是贵阳2018年5月26日至29日举办的“数化万物 智在融合”数博会,几乎涵盖了全球主流互联网企业云集贵阳,还是长沙2018年4月2日至3日盛大召开的“智能互联、于斯为盛”互联网岳麓峰会,彻底点燃了国内外知名互联网企业将“第二总部”落户长沙这一座革命创新之城的春的萌动激情。如果说改革开放40年造就了北上广深等世界级超一流城市,那数字经济新时代将是推动包括福州、西安、贵阳、长沙等四大内地数字名城强势崛起的下一波新浪潮,评估组推荐以上四大城市为2018-2019年度中国最具发展潜力智慧城市!
第三系列 2017-2018年度中国最具旅游特色智慧城市
2017-2018年度中国最具魅力宜居智慧城市
2017-2018年度中国最具旅游特色智慧城市
苏州、丽江、南京、三亚、洛阳、秦皇岛
获奖点评:以上入选的“2017-2018年度中国最具旅游特色智慧城市”,在本年度评估中积极搭建智慧旅游平台,从苏州打造“智慧+生态”的旅游模式,手机一扫,电子支付,无需排队;到丽江成为中国首个全部出租车线上化城市;从南京通过互联网+的信息化浪潮,推动智慧旅游发展;到三亚以大数据为指示平台的虚拟旅游互动以及推动旅游业多元化产业体系;从洛阳依托丰富的千年古都旅游文化资源,不断加快推进产业发展;到秦皇岛‘一网三平台一中心’的建设。以上城市充分体现了智慧旅游创新发展的新特色,因此经专家组推荐为2017-2018年度中国最具旅游特色智慧城市。
2017-2018年度中国最具魅力宜居智慧城市
广州、青岛、昆明、大连
获奖点评:广州作为广东省省会,有着千年商都的称号,它以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胸襟,实施开放型发展战略。广州拥有着国际交通枢纽的交通区位,处于全国前列的互联网经济以及发展迅速的金融产业,依托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等科技的创新打造自己的供应链,实现资源、生产、服务以及消费的连接,创下连续27年中国经济第三城的“交椅”。青岛是山东省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被誉为“东方瑞士”、“世界啤酒之城”、“世界帆船之都”;同时青岛是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也是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在科技创新方面,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大地上,都有着“青岛元素”和“青岛制造”的光辉,2018年6月9日-10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青岛隆重召开。昆明是我国云南省的省会城市,以其北亚热带舒适的气候和地理位置著称,四季如春,有着“春城”的美誉,也是成为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旅游、商贸中心城市。昆明的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政务等等智慧城市系统的不断融合,使其成为昆明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大连是我国北方重要港口,有“东北之窗”“ 北方明珠 ”“浪漫之都”之称 ,大连的智慧健康养老和在线教育为主的智慧校园等一系列的智能化服务平台,为满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养老、旅游等方面的切实需求提供了宜居生活的好环境好设施。综合上述内容,推荐广州、青岛、昆明、大连为2017-2018年度中国最具魅力宜居智慧城市。
第四系列 2017-2018年度转型升级优秀智慧城市
2017-2018年度信息惠民优秀智慧城市
2017-2018年度转型升级优秀智慧城市
郑州、邯郸、太原、兰州、沈阳、运城、乌海、大庆
鹰潭、东莞、梧州、咸阳、敦煌、新余、阜阳
获奖点评:为全面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调整,积极响应和落实中央针对经济新常态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上述城市都在原有经济和产业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强劲有力的改革措施,依托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推动各自智慧城市的建设。他们分别通过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公安、智慧旅游等智慧产业项目的建设,推动了自身智慧城市发展,走在全国前列。评估组推荐上述城市一同当选为2017-2018年度转型升级优秀智慧城市。
2017-2018年度信息惠民优秀智慧城市
宁波、无锡、南宁、宜昌、齐齐哈尔、辽源、石家庄、哈尔滨
南平、湘潭、威海、莆田、宝鸡、绵阳、保山、黄山、济源
获奖点评:为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群众办事的“一号”“一窗”“一网”以及最多跑一次实事工程,让“群众少跑腿,信息多跑路”的便捷服务流程,进一步提高电子政务水平。上述城市结合自身的发展基础,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深入探索政务服务创新举措,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推动了部门间政务服务相互衔接,协同联动,打破信息孤岛等问题。同时上述城市还通过一系列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新举措新政策,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以信息化手段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感、获得感、参与感探索出新的思路和方法,评估组推荐上述城市一同当选2017-2018年度信息惠民优秀智慧城市。

2013年中国社科院指出,未来物联网产业规模比互联网大30倍,物联网将成为下一个万亿元级别的信息产业业务。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国内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将其纳入 十二五 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设立了专项资金从多方面出台支持政策来推动该产业的快速发展。
物联网可以提升垂直领域产业的生产效率,而我国是世界上产业链最完备的国家,物联网的应用需求早已不成问题;在数据处理和云计算领域,我国呈现出从中兴、华为等大平台到创业公司的多层次生态;在自组网络领域,从运营商网络nb-iot到lora等我国已出现了平台式的建设成果。
2015年中国智能电表安装量超9000万单位,市场规模达1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6%和17%。其中国家电网新装智能电表6450万只,改造户表310万户。2016年预计国家电网安装智能电表6080万只。根据report linker的报告预测,2016-2020年中国智能电表安装量将以58%的平均速率增长,市场规模扩大31%。
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
市场调研机构marketsandmarkets发布研究报告指出,全球智慧城市项目物联网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15年的5196亿美元成长至2020年的14751亿美元,2015-2020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32%。

我们生活的城市已经逐渐往智慧城市发展啦,有的可能对智慧城市不是很了解,就会问这个智慧城市都包括哪些方面呢
从建设内容上来说,智慧城市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的应用、各种产业的智慧化建设等;
从面向对象的不同来说,又包括: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民生。
总的来说,智慧城市所包括的内容是有很多个方面的。
基于智慧城市总体解决方案呈现,根据四个维度来剖析分别为: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
感知层:包含由各种传感器、RFID电子标签、各类职称网络的硬件网关设备以及互联网设备。这些感知层硬件主要来支撑我们各种网络。
网络层:该层是从感知层的各种硬件设备上,构件的一个支撑通信和数据的载体网络。一般来说我们包含三类即物联网、通信网和互联网。
平台层:平台层主要是通过在载体网络上构件的各种信息平台。这些信息平台为我们后续构件各类应用提供基本信息服务。常见的如数据中心平台、征信中心平台、IT中心平台等。
应用层:主要是在智慧城市构件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方方面面专项服务,如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人社、智慧金融、智慧安防、智慧物联网、智慧资产、智慧供应链以及智慧碳排放等等。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重点集中在七个领域: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环保、智能城管、智能旅游、智能医疗、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大数据、云计算、AI、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等。
智慧城市的切入点主要集中于以物联网产业发展作为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关注点;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作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切入点;以民生保障与服务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关注点;以社会管理与服务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突破口;以促进本地特色产业发展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突破口。智慧城市建设必然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线。智慧城市可以被认为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必然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而信息技术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和大数据等新兴热点技术为核心和代表。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信息技术与其它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并共同发生作用,促使城市更加智慧的运行。

为规范和推动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住房城乡建设部启动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经过地方城市申报、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初审、专家综合评审等程序,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90个,其中地级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试点城市将经过3―5年的创建期,住建部将组织评估,对评估通过的试点城市(区、镇)进行评定,评定等级由低到高分为一星、二星和三星。信息显示,国家发改委正着手起草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并研究在区域范围内启动智慧城市试点工作。三大运营商已经与300 多个城市达成“智慧城市”战略合作协议。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智慧城市”投资总规模有望达5000 亿元。
发展智慧城市,是我国促进城市高度信息化、网络化的重大举措和综合性措施。从设备厂商角度来说,光通信设备厂商、无线通信设备厂商将充分发挥所属技术领域的优势,将无线和有线充分进行融合,实现网络最优化配臵,以加速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进程。与之相对应的通信设备厂商、芯片厂商等将从中获得巨大收益。
《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显示以下主要城市智慧城市发展水平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主要城区「智慧城市」发展水平领跑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武汉、宁波、南京、佛山、扬州、浦东新区、宁波杭州湾新区追赶者:重庆、无锡、大连、福州、杭州、青岛、昆明、成都、嘉定、莆田、江门、东莞、东营准备者:沈阳、株洲、伊犁、江阳
推动智能城市的模式分为全面推进或重点突破,大致区分为五类:中国已有上百个地区提出建设智慧城市,上海、天津、重庆、无锡、深圳、沈阳、武汉、成都等主要都市建立了RFID产业园区,期望能率先发展物联网产业,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走在国内前列,各主要城市智慧城市发展策略详如下:主要城市北京《智能北京行动纲要》,包含智能交通、电子病历、远程医疗、智能家庭、电子商务等,希望2015年,形成覆盖全市的物联基础网络。上海打造城市光网,发展3G、WIFI等多种技术的无线宽带,推动智能技术、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技术研发应用,加快三网融合。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以杭州湾新区做为建设智慧城市的试验区,提出「智慧新城」及「生态家园」的目标定位。佛山2015年将佛山建设成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四化融合先行地,提出智慧服务基设施十大重点工程,希望做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升城市化及加快国际化的作用。广州建设第一个「由政府主导、牵手营运商」的无线城市官方门户网站,推动市民、企业及社会各界高效便捷的无线宽带网络服务。深圳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城市之一,致力完善智能基础设施、发展电子商务支撑体系、推动智能交通、培育智能产业基地。希望在2012年实现宽带无线网覆盖率100%,组建华南地区的物联网认证中心。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城市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政治和技术的权利,城市被无可避免地推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发挥着主导作用。与此同时,城市也面临着环境污染、交通堵塞、能源紧缺、住房不足、失业、疾病等方面的挑战。在新环境下,如何解决城市发展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命题。在此背景下,“智慧城市”成为解决城市问题的一条可行道路,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智慧城市建设的大提速将带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将带动卫星导航、物联网、智能交通、智能电网、云计算、软件服务等多行业的快速发展,为相关行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我国智慧城市发展进入规模推广阶段,截至目前,我国已有154个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预计总投资规模达11万亿元,撬动的更以万亿元计,新一轮产业机会即将到来。
国家鼓励开展应用模式创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中国深圳市、昆明市、宁波市等多个城市与IBM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迈出了打造智慧城市的第一步。北京市拟在完成“数字北京”目标后发布“智能北京行动纲要”,上海市将智慧城市建设纳入“十二五”发展规划。此外,佛山市、武汉市、重庆市、成都市等都已纷纷启动“智慧城市”战略,相关规划、项目和活动渐次推出。国内优秀的智慧产业企业愈来愈重视对智慧城市的研究,特别是对智慧城市发展环境和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智慧产业企业迅速崛起,逐渐成为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翘楚!
2013年1月29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90个,其中地级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国家开发银行表示,在“十二五”后三年,与住建部合作投资智慧城市的资金规模将达800亿元。
我国已有311个地级市开展数字城市建设,其中158个数字城市已经建成并在60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同时最新启动了100多个数字县域建设和3个智慧城市建设试点。2013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将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工作,每年将选择10个左右城市进行试点,每个试点项目建设周期为2至3年,经费总投入不少于3600万元。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将尽享智能家居、路网监控、智能医院、食品药品管理、数字生活等所带来的便捷服务,“智慧城市”时代即将到来。
我国规模
据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首席工程师单志广透露,我国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总数达到了154个,投资规模预计超过11万亿元。
在“无线城市智慧生活”论坛上,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首席工程师单志广讲述了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现状以及所面临的问题。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2月底,我国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总数量已经达到了154个,计划投资规模超过11万亿元。而在“十二五”规划或政府报告中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地级以上城市共有41个,其中副省级城市10个,直辖市中北京、上海、天津均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
2012年,我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达到3650亿元,比上年增长386%。从智能安防到智能电网,从二维码普及到“智慧城市”落地,作为被寄予厚望的新兴产业,物联网正四处开花,悄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专家指出,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相关配套的完善,在未来几年,技术与标准国产化、运营与管理体系化、产业草根化将成为我国物联网发展的三大趋势。
2013年4月10日,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组织的智慧城市创建任务书编织培训会在京举行。来自会上提供的信息显示:继国开行提供不低于800亿元的投融资额度后,又有两家商业银行作出承诺,表示将提供不低于国开行的授信额度,支持智慧城市建设。另有其他投资机构也在4月初签订了2000亿元的投资额度。粗略估计,相关投资或将超过4400亿元。
“智慧城市”建设进入高峰期。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推动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但也使得城市面临着可持续发展问题。下一个阶段的“城镇化”建设需要走“精细化管理”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因此“智慧城市”由此应运而生。“智慧城市”是指利用领先的信息技术,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使城市运转更高效、更敏捷、更低碳,是信息时代城市发展的新模式。据赛迪信息预测,到2014年,中国智慧城市的IT投入预计可达到1700多亿元的规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25878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6
下一篇 2023-05-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