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G到5G,从改变生活到改变生产

从4G到5G,从改变生活到改变生产,第1张

4G改变生活,5G改变生产。

2019年的5G商用正式宣告了5G时代的来临。从2019年韩国率先在全球启动5G商用以来,美国、英国、中国等国家也陆续在2019年上半年宣布本国5G商用或发放牌照。 自此, 全球5G发展 就呈 高歌猛进 之势。

根据GSA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4月中旬,全球已经有68个国家或地区的162家运营商推出5G服务。5G 商用网络部署规模的加快,满足了行业用户初期需求。5G 产业生态逐步丰富,促进了 5G 应用 探索 的深入。

经历过去近三年声势浩大的铺陈后,2021年的5G技术又有何新的改变?

实际上,早在2015 年 6 月,ITU 在 ITU-R WP5D 的第 22 次会议上就已正式提出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的概念。5G 不仅在用户体验速率、连接数密度、端到端时延、峰值速率和移动性等关键能力上比前几代移动通信系统更加丰富,且能为实现海量设备互联和差异性服务场景提供技术支持。

目前 全球业界已经就 5G 概念及关键技术达成共识 5G 将进一步增强人们的移动宽带应用使用体验,并以创新驱动为理念,力求成为软件化、服务化、敏捷化的网络,并服务于智慧家庭、智能建筑、智慧城市、云工作、云 娱乐 、行业自动化、自动驾驶 汽车 等垂直行业。

毫无疑问,5G 已经成为全球移动通信领域新一轮信息技术的热点话题。 当然,5G作为信息时代的关键信息技术,也对国家的数字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两年来,中国、韩国和美国作为全球5G商用第一梯队的国家,5G发展呈现出不同特点,也为后续5G应用全面铺开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就我国而言,一直以来,我国都将 5G 发展作为重大战略机遇,在技术上支持国内企业开展基础技术研究 。在国家战略层面,《国民经济和 社会 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三次提及5G建设与应用;今年才发布的《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8大专项行动和4大重点工程,则为未来3年我国5G应用创新发展指明方向。

在行业应用方面,截至2021年5月底,我国5G基站超过819万个,5G终端连接数超过335亿户。 我国5G用户体验平均下载速率为3742Mbps,上传速率达到314Mbps,均为4G的10倍以上

在技术创新方面,得益于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坚实技术基础,我国5G产业仅用1年就实现了从标准冻结到商用产品的成熟过程,独立组网产业链逐步成熟。 比于过往的移动通信发展 历史 ,我国5G应用普及已处于全球第一梯队。

就韩国来说,韩国作为5G技术使用较早的国家。 截至2021年3月,韩国5G用户累计达到1448万户,在总移动用户的渗透率达到204%。一方面,5G流量效应明显。当前,韩国5G用户流量超过4G用户流量, 5G用户的月户均流量在25-26GB左右,且流量使用分布较为均匀。

另一方面,韩国运营商也推出海量应用服务,积极 探索 5G 在工业互联网、医疗 健康 、智慧交通、文化产业、机器人、城市公共安全和应急等领域的应用创新。以VR/AR为例,截至2020年底韩国LG U+一家电信运营商的应用体验数量就达到4800种。

对于美国而言, 科技 领域保持领先是美国一直以来的 优势 2020 年3 月,美国白宫发布《美国 5G 安全国家战略》,提出了加快美国 5G 国内部署、评估 5G 基础设施相关风险并确定其核心安全原则、推动负责任的 5G 全球开发和部署等战略。

根据Omdia披露数据,2020年美国5G用户规模不大,仅为990万,受疫情的影响比之前的预测用户数有所下降。虽然美国5G用户普及速度不如中韩等国, 但美国在毫米波和动态频谱共享(DSS)等技术领域相对领先,已在纽约、洛杉矶、芝加哥等多个城市进行毫米波商用部署 同时,美国三大运营商都已经提供了毫米波5G商用服务。

总的来说,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各国 5G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面临一定阻力,但5G建设进度仍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水平,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如果说4G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使人们得以进入全 IP 时代,移动带宽业务也因此爆发,那么5G则具有比4G更高一个量级的威力——5G改变了生产,这也是5G技术之所以为各国所看重的原因所在。

5G技术具有万物互联、高速度、泛在网、低时延、低功耗、重构安全等特点和优势 。5G技术的发展使整个人类 社会 的生产和生活产生深刻变革,5G构建起万物互联的核心基础能力,不仅带来了更快更好的网络通信,更肩负起赋能各行各业的 历史 使命。

就5G对网络通信行业来说, 5G 网络呈软件化、智能化、平台化趋势,是通信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软件定义的 5G,包括通过软件定义网络和网络功能虚拟化以及软件定义无线电的无线接入空口,实现 5G 可编程的核心网和无线接口。

5G 也是云化的一代,5G 的云化趋势包括基带处理能力的云化(C-RAN)、采用移动边缘内容与计算 、终端云化。C-RAN 是将多个基带处理单元(BBU)集中起来,通过大规模的基带处理池为成百上千个远端射频单元服务。

此外,5G基带处理能力是云化的虚拟资源,逻辑集中的控制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方便升级。C-RAN 减少了基站机房数量,可以大幅度降低建设和运维成本,同时还能大幅度降低能耗。

从 1G 到 4G 都是基于传统的蜂窝系统,形状是基本规则(六边形)的蜂窝小区组网,且是一个干扰受限系统。 而结合虚拟网络运营商需求,产生了虚拟接入网(virtual RAN, VRAN)与虚拟小区的概念。

VRAN 就是可以在一个物理设备上按需产生多个 RAN实例, 5G 提供了 RAN 服务。可见,传统单层规则的蜂窝小区概念已不存在,移动通信首次出现了去蜂窝的趋势,5G或将成为蜂窝变革的一代。

当前,5G 已作为新基建 进一步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究其原因,5G技术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集成发展的结晶,5G网络是5G技术应用的基础保障,5G“新基建”是数字化新时代下开启万物互联、万物速联、万物智联的重要数字化基础设施。

数字经济发展与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各国竞相追逐的新领域。数字经济代表的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形态。具体而言,就是以数字化的信息资源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新一代信息通信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数字经济技术和数字化商业模式的广泛应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一系列新经济活动。

最后,相较于4G的ToC市场, 5G最大的价值 在ToB市场 过去20年,我国互联网的繁荣发展主要是消费互联网的发展。区别于传统产业,消费互联网具有独特的资源整合优势。随着消费互联网红利的逐渐减退,以及“互联网+”趋势的深化发展,互联网企业逐渐向以工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渗透,而5G的商用正好使互联网进入了下半场——产业互联网。

5G 超高速率和几何增长的连接密度 是万物互联的基础保障,使工业互联网的应用覆盖全产业链、生产全过程成为可能 。在化工、机械、电力等行业,许多企业已经依靠5G技术实现了工业互联网对供应链管理、生产过程实时远程控制、设备协作、柔性制造、库存管理、交付管理等生产全过程的贯穿,使资源配置效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显著提升,同时还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运营管理成本。

可以看到,5G并非噱头,而是成为一种已经真实出现,有自身技术局限、产业优势和产业逻辑的新技术体系,并持续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虽然各国均在积极推动 5G 的应用发展,但目前 5G 应用创新仍然面临全球产业标准不成熟、 R16 版本产品仍在研发中、行业融合技术与标准不完善、行业数字化水平较低、用户对 5G 认知不够、跨领域应用开发仍有差距等问题,产业发展任重道远。

尽管全球主要国家正在积极推进基于 R15 版本的 5G网络向 SA(独立组网)架构升级,但目前 SA 终端的成熟度仍然不够, 网络切片、边缘计算技术方案仍需进一步完善。

虽然 R16 标准已经冻结,但是移动通信技术从标准制定完成到设备研发、网络升级、终端生态普及以及广泛应用等过程需要经历一段时间。这是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5G 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与此同时,行业应用相关技术标准仍需进一步完善。 一方面,5G 能力的开发与应用,需要与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紧密协同,软件定义、虚拟化、云化、开放化的 5G新技术方向的引入或将带来新的安全风险。

另一方面,垂直行业领域自身存在短板,高清视频、AR/VR 等支持 5G融合应用发展的技术、生态成熟度有待提升,如 8K 编解码技术、智能驾驶算法、工业场景应用模式等问题仍待解决,典型应用场景的标准也需加快制定。

网络方面,5G 网络覆盖率有待提升 。5G 融合应用的快速发展需要 5G 网络更大范围部署,目前 SA 模式基站覆盖效果有限,基于 NSA 模式的 5G 网络对部分海量连接和低时延场景应用支撑不足。

随着行业用户对 5G 网络需求的不断提升,现有网络已明显无法满足各类行业的需求,亟需持续 探索 网络切片、网络专网、智简网络等 5G 建设新模式,夯实 5G 应用发展基础。产业方面,5G 产业链仍然存在薄弱环节,射频芯片、中高频器件等通信核心环节以及工业基础存在技术短板,需要政府和产业界共同努力和突破。

终端方面,个人和行业终端市场都存在发展瓶颈。在促进新型信息消费和国家内循环经济发展背景下, 市场上缺乏类似于 4G 时代的抖音短视频、微信等典型应用,个人消费类终端款型虽然多,但尚未出现现象级终端。

此外,用户对 5G 认知不够,行业数字化能力不足,适应 5G特点的业务仍待开发。在深入理解5G 技术、大带宽业务和行业痛点的基础上,需要共同 探索 解决方案,同时也需打破传统产业固有的利益分配模式,形成新的商业模式。

5G 应用是人类 社会 由互联网时代迈向万物互联时代的重要一步,5G对通信行业和整个 社会 都带来极大的机遇。但是,正如 5G 对 社会 带来巨大变化一样,5G 的应用同样面临挑战。总的来说,未来虽然不是坦途,但一定足够精彩。

板块一般分为三大类:行业板块、区域板块、概念板块,每一大类又分若干板块:
一、概念板块:锂电池、军工航天、新能源、低碳经济、稀缺资源、循环经济、物联网、智能电网、铁路基建、黄金概念、3G概念、股权激励、基金重仓、资产注入、分拆上市、稀土永磁、多晶硅。
二、行业板块:金融行业、首饰行业、钢铁行业、家具行业、石油行业、公路桥梁、汽车行业、交通运输、医疗器械、酒店旅游、房地产业、商业百货、物资外贸、食品行业、纺织行业、电力行业、农林牧渔、传媒娱乐、化工行业、煤炭行业、建筑建材、水泥行业、家电行业、电子信息、综合行业、机械行业、化纤行业、化肥农药、电器行业、摩托车、开发区、自行车、船舶制造、生物制药、电子器件、有色金属、酿酒行业、造纸行业、环保行业、陶瓷行业、服装鞋类、供水供气、发电设备、制笔行业、纺织机械、印刷包装、塑料制品、玻璃行业、飞机制造、感光材料、仪器仪表。
三、区域板块:黑龙江省、新疆板块、吉林板块、甘肃板块、辽宁板块、青海板块、青海板块、北京板块、陕西板块、天津板块、广西板块、河北板块、广东板块、河南板块、宁夏板块、山东板块、上海板块、山西板块、深圳板块、湖北板块、福建板块、湖南板块、江西板块、四川板块、安徽板块、重庆板块、江苏板块、云南板块、浙江板块、贵州板块、海南板块、西藏板块、内蒙板块。
此外还有指数板块和上市时间分类的板块,指数板块有:50板块、100板块、180板块、沪深300板块等。
上市时间分类:次新股板块等;投资人分类:社保重仓板块、外资机构重仓板块等;指数分类:沪深300板块、上证50板块等;热点经济分类:网络金融板块、物联网板块等。按业绩分类:蓝筹板块、ST板块还有等等无穷多分类的概念板块。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建议。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您在做任何投资之前,应确保自己完全明白该产品的投资性质和所涉及的风险,详细了解和谨慎评估产品后,再自身判断是否参与交易。
应答时间:2021-12-23,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低碳经济”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下,通过物联网技术创新、新能源开发、产业转型等多种手段,降低煤炭、石油等能源消耗,达到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双赢的目的。

推广使用智慧能源管理系统是能源管理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的重要举措,在提高能源管理效率的同时,是能源、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未来,和远智能将不断改进创新产品,为节能降耗提供技术支持。

我国的终端能源中电力占到了20%,而这个比例正在逐年提高,电力作为新能源,将会替代煤炭在工业生产中占据重要位置。然而,电力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如何保证电网的安全和稳定的运行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应运而生。

智慧能源将解决城市能源电力的瓶颈问题,促进各类能源与电能转换,可视化系统掌控城市整体能源情况,优化城市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为推进新能源建设和消纳,《电力可靠性管理办法(暂行)》提出新能源发电企业要加强发电功率预测管理,建立新型储能建设需求发布机制,积极稳妥推动发电侧储能建设,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Hightopo构建可交互式的 Web 三维电力场景,实现全国新能源设施的有效管控,保障电力系统的运行通畅。实现全国电力情况的数字孪生,统计全国范围内海上风电场和山区风电场的有功功率、日发电量总数,实现生产监管、决策支持、报表查看。

在 2D 面板查看新能源陆地总装机容量、海上总装机容量;接入区域公司数量、风场数量、风机总数量、总装机容量、逆变器数量、光伏电站数量实现有效管控。

采用环形图展示风力和光伏发电的日发电量、月发电量、年发电量。采用折线图分别展示风电机组和光伏机组的 24 小时有功功率。

如用户点击风机部件即可查看对应的详细信息,并显示在 2D 面板上。包括变桨轴、机舱、主轴、发电机以及齿轮箱参数的实时显示,监测风机部件温度,并给出预警指示。

同时,“源网荷储一体化”是一种可实现能源资源最大化利用的运行模式和技术,通过源源互补、源网协调、网荷互动、网储互动和源荷互动等多种交互形式,更经济、高效和安全地提高电力系统功率动态平衡能力。图扑曾完整复现园区能量系统,实现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储能系统、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的综合管控。通过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建筑能效管理、综合节能管理和“源网荷储”协同运行。

以现代信息通讯、大数据、人工智能、储能等新技术为依托,运用“互联网+”新模式,调动负荷侧调节响应能力。在城市商业区、综合体、居民区,依托光伏发电、并网型微电网和充电基础设施等,开展分布式发电与电动汽车(用户储能)灵活充放电相结合的园区(居民区)级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通过智能路由器-新能源微网实现园区、市电、光伏、储能、充电桩、日常负荷的连接和调节,实现“双碳”目标。

也会始终怀揣促进全球清洁能源可持续利用的梦想,积极参与并推动全球清洁能源革命性创新,用可视化、大数据、GIS 技术打破数据孤岛现象,挖掘数据背后的价值,帮助发现其中的规律和特征,打造可靠、可担当、可持续的未来新能源世界。

共同实现“可持续,更美好”的零碳未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已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两大难题。而建筑一度被认为是世界能源以及土地、矿石、木材、水等各种资源最主要的消耗源和环境污染源,因此,绿色建筑发展尤为重要。绿色建筑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一场革命,对人们理念、生活方式的转变及行业发展均产生了深远影响。经过20余年的发展,绿色建筑充分吸纳了节能、生态、低碳、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等理念,内涵日趋丰富成熟。

建筑能耗大

水泥、砂子、水、钢材是建筑行业的主要原材料,每年这些原材料的消耗量非常巨大。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有超过40%的能源消耗和21%的温室气体排放来源于建筑业。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备。这些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又消耗了全球能量的50%左右;与建筑有关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等占环境总体污染的34%;建筑垃圾占人类活动产生垃圾总量的40%。因此,探索并建立可持续的建筑业发展模式具有较大意义,绿色建筑发展需求非常大。

城镇化脚步加快给建筑节能带来挑战

此外,随着全球的城镇化脚步不断加快,中国的城镇化也在进一步推进。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城镇化水平超过了60%,达到6060%。不过离发达国家的75%仍有一段距离。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城镇化脚步的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建筑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一需求也给中国建筑节能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年增超3000个

我国自2006年形成绿色建筑认证体系——“中国绿色建筑三星认证”,并从2008年正式开展标识评价。尽管初期发展较为缓慢,但近年来,随着各地绿色建筑标识评价陆续展开,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项目增长迅速。据住建部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累计有近14000个建筑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其中2018年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项目3556个,占总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的比例达到25%左右。

政策不断推动产业发展

作为节能减排的重要一环,建筑节能非常重要,因此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根据2017年出台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城镇新建建筑能效水平将比2015年提升20%,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比重将超过50%,绿色建材应用比重将超40%……2019年11月,发改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在新能源大类中,将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组件设计与制造列入第一类鼓励类中。

此外,多个省市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低能耗绿色建筑的发展。2018年7月,广东省发布《绿色建筑量质齐升三年行动方案》,指出到2020年,全广东省城镇民用建筑新建成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建成总面积比例达到60%。2019年1月山东出台《山东省绿色建筑促进办法》,表示研究开发绿色建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发生的费用,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前加计扣除等优惠。2020年3月15日,济南发布《关于促进济南绿色建设国际产业园发展十条政策》,明确对符合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识的项目,按济南市奖励标准给予建设单位1:1的配套奖励。政策春风不断推动绿色建筑行业发展。

——以上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绿色建筑行业发展模式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零碳社会》预言由于化石燃料工业文明的崩溃,碳泡沫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经济泡沫。

三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历史上重大经济转型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通信媒介、能源和运输系统这三大要素缺一不可。

19世纪,由蒸汽驱动的印刷机和电报机、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国家铁路系统的火车结合起来,形成了管理、驱动社会和推动社会流转的通用技术平台,从而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20世纪,电力、电话、广播、电视、廉价的石油和国家公路系统的内燃机车紧密结合,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了基础设施。

目前处于第三次工业革命之中。在嵌入商业建筑、住宅和工业建筑中的物联网平台上,数字化通信互联网融合数字化可再生能源互联网(由太阳能和风能驱动)和数字化交通运输互联网(由绿色能源驱动的无人驾驶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组成)

新的研究表明,随着向物联网平台和第三次工业革命转型,在未来20年内,总能源效率有望提高到60%。这相当于大幅提高了生产力,同时转型为几乎完全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后碳社会和高度d性的循环经济。

第三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巨大影响

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础设施的设计具备集中式、自上而下和专有性特点,需要垂直整合才能创造规模经济,将利润回报给投资者。因此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结束时,全球《财富》500强企业(大部分在美国)的收入达到30万亿美元,约占全球GDP的37%,员工却只有6770万(全球劳动人口近35亿)。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础设施设计为分布式,具备开放性和透明性,可以实现网络效应,并横向扩展,让数十亿人能够以极低的固定成本和接近于零的边际成本,和世界其他各地区的人以虚拟形式或实物形式直接对接。他们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机和互联网,就能够即时访问大数据和由其他数百万个企业及其网站组成的全球网络。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分布式后碳智能平台可以实现更密切、更包容的商业、贸易和社会生活,随着从全球化转变为“全球本地化”,个人、企业、社区可以一对一直接对接,绕过20世纪作为商业贸易中间人的全球企业。随着智能化高科技中小企业的大量涌现,全球本地化使得社会创业的大规模扩张成为可能。这些中小企业形成横向扩展的合作社,在世界各地的区块链网络中运营。

简而言之,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了规模前所未有的商贸民主化前景。

绿色新政的来源

9名长期从事气候活动的有志之士齐聚英国,成立“绿色新政小组”。该小组兼收并蓄,其成员来自各个领域,具备能源、金融、新闻、环境科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在面临气候变化的世界里,这正是重新思考经济模式所需要的跨学科团体。

2008年,绿色新政小组发表一份长达48页的宣言,题为《绿色新政:解决信贷危机、气候变化和高油价三重危机的联合政策》。 该计划概述了向第三次工业革命零碳模式转型的关键构成要素和组成部分。

2009年,德国绿党的官方基金会——海因里希·伯尔基金会发表题为《迈向跨大西洋绿色新政:应对气候和经济危机》的宣言。

同年,欧洲绿党把绿色新政作为党的政治纲领,并发表了题为《欧洲绿色新政:面对危机的绿色现代化之路》的详细计划。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年也加入了这场争论,爱德华·巴尔比耶(Edward Barbier)撰写了学术报告《经济复苏反思:全球绿色新政》 

韩国于2009年也带着自己的绿色新政举措加入这一行列。

绿色新政的论调持续升温,成为2019年欧洲各国选举的主题。

经过十年发展,绿色新政运动已然具备扎实的基础。四大基础设施行业都开始与化石燃料文明脱钩,转而与绿色能源、清洁技术、可持续效率以及相应的循环性和d性等生态社会的核心特征结合,化石燃料资产搁浅的情况随处可见。

中国的绿色新政

中国也正在快速建立绿色银行机制和发行绿色债券,为“互联网+”第三次工业革命基础设施建设筹备资金;与此同时,中国也正在积极采取行动,扩大覆盖数亿工人的全民养老金承诺,其中许多人将在未来20年至30年退休。

这些不断增加的养老基金将越来越多地投资于绿色债券,为扩大新的零排放“互联网+”基础设施规模提供必要的资金池,同时确保获得足够的收益,以保证即将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领取,推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梦,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引入生态文明。

此外,中国也在逐步建立和发展一种相对较新的商业模式——能源服务公司。在一定程度上,能源服务公司用智能合作网络中的供应商和用户取代了传统资本主义市场中的卖方和买方。它们的投资回报完全依赖于保障充足的能源节约和能源生产以及跨越经济价值链的总效率,而新的生产性资产的所有权以及总效率提高带来的所有未来生产力仍然掌握在用户手中,无论它是企业、业主,还是负责公共事业和服务的政府机构。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已迫在眉睫,我们这一代人需要担负起时代的使命,在沟通交流、能源、交通、制造、建筑、工业、农业和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践行绿色新政,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扭转全球气温升高的趋势,使世界迈入更加美好的零碳时代,促进人类社会形态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食品工业“十二五”期间行业发展状况

发布单位:中国食品工业协会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刘治代表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发布《食品工业“十二五”期间行业发展状况》 “十二五”期间,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增速放缓的形势下,全国食品工业认真落实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坚持“稳中求进”的总方针,顺应市场变化,推进结构调整,实现生产平稳增长,产业规模继续扩大,经济效益持续提高,组织结构不断优化,区域食品工业协调发展,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向好。多数经济指标提前完成了《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

一、食品工业规模效益稳定增长

“十二五”期间,食品工业在满足市场需求、转变方式、优化产业升级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行业稳定健康增长。

2014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09万亿元,比2010年的63万亿元增长了727%,年均递增约146%,略低于《“十二五”规划》中“食品工业年均增长15%”的目标。

2014年,食品工业上缴税金总额924155亿元,比2010年增长799%,年均增长148%;食品工业实现利润总额758146亿元,比2010年增长951%,年均增长182%。

食品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88%提高到2014年的100%,与农业总产值之比由2010年的088∶1提高到2014年的105∶1,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提升。

二、企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

“十二五”期间,食品工业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根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统计,2010年超过百亿元的食品工业企业有27家, 2014年,全国达到和超过这一规模的食品工业企业有54家,超额完成了《“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百亿元食品工业企业超过50家的发展目标。

2014年规模以上大中型食品工业企业共计5789家,占食品工业企业数的154%;完成主营业务收入占全行业的540%;实现利润总额占全行业的629%;上缴税金占全行业的832%。

三、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

“十二五”期间,全国食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产品结构调整加快,工业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食品企业更加重视节能环保低碳发展。2011年—2014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73万亿元,比“十一五”期间增加343万亿元,增长15倍。

2014年全国食品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7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1618%,年均增长272%;全国食品工业总资产658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666%,年均增长136%。

食品工业是最早开放的竞争性行业之一,经过多年发展,食品工业企业已经适应了按市场经济方式解决企业发展资金问题。目前,食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88%是由企业自筹资金解决的,国家预算内资金、利用外资等其他资金来源只占到全部投资的12%。

四、区域食品工业协调发展

“十二五”期间,在中央一系列区域发展政策指导下,食品工业区域经济逐渐趋向均衡协调发展。

东部地区继续保持了领先和优势的地位,2014年东部地区实现了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459万亿元,比2010年的326万亿元增长408%;其中山东省2014年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68万亿元,一直以来稳居全国首位。

中部地区借助农业资源优势,努力将其转化为产业优势,食品工业快速发展;2014年中部地区实现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92万亿元,比2010年的145万亿元增长1014%;其中河南省2014年实现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963155亿元,自2010年起连续4年居全国第二位。

西部地区借助政策优势,食品工业发展进入快车道,2014年西部地区实现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06万亿元,比2010年的120万亿元增长717%。从增长速度上看,“十二五”期间,中部发展最快。2010年,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在全国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比例分别为451∶229∶194∶126,到2014年发展为421∶268∶189∶122。从中看出,东部地区食品工业份额占比减少,中部地区份额增加。

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的比重由2010年的4834%提高到2014年的5789%,基本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

五、对外贸易总体水平发展较快

“十二五”期间,2011年—2014年累计实现食品进出口贸易总额58066亿美元,比“十一五”期间累计增长524%,年均增长111%。食品出口四年累计22561亿美元,比“十一五”期间的17504亿美元增长289%;进口累计35505亿美元,比“十一五”期间的20603亿美元增长723%。

“十一五”期间,食品进出口贸易由小额顺差转为逆差,“十二五”期间食品进出口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2011年—2014年贸易逆差分别为1945亿美元、3318亿美元、3726亿美元、3955亿美元。主要原因是中国进口大宗商品(粮食、油料、油脂等)量、值不断创出新高,加之对乳制品和肉及肉制品食品进口的大幅增长,导致食品进出口贸易逆差逐年扩大。

六、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向好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国家形象和企业信誉,是行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十二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各有关部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以及食品企业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并保持向好趋势。

七、食品工业重点行业发展情况

1 粮食加工业

粮食加工业转化农产品数量大,产业关联度高,“十二五”期间保持较快增长,生产总量迈上新台阶。

2014年全国规模以上粮食加工企业有6061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57151亿元,比2010年增长984%,年均增长187%。2014年全国规模以上粮食加工企业生产大米1304282万吨,比2010年增长582%,年均增长122%;生产小麦粉1411602万吨,比2010年增长395%,年均增长87%。

2 食用油加工业

我国是食用植物油生产和消费大国。“十二五”期间,我国食用油加工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营业务收入、资产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再创历史新高。

2014年全国食用植物油产量653413万吨,比2010年增长669%,年均增长13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36998亿元,比2010年607680增长706%,年均增长143%。

3 乳制品制造业

“十二五”期间,乳制品制造业在整顿和调整中实现恢复性增长,行业诚信建设、安全生产能力得到提高,但全行业仍处于转型发展期。

2014年全国乳制品制造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29773亿元,比2010年增长678%,年均增长138%;乳制品产量265181万吨,比2005年215939增长228%,年均增长53%。

4 酿酒工业

酿酒工业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工业之一,也是世界酒类品种最全、产业规模最大的国家。“十二五”期间酿酒行业在经历“十一五”高速发展后,逐步向“理性变革、力求稳健”发展,产业结构、生产规模和科技水平发生显著变化。

2014年,全国葡萄酒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057亿元,比2010年3095增长359%,年均增长80%;葡萄酒产量11610万千升,比2010年增长66%,年均增长16%。全国黄酒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856亿元,比2010年增长358%,年均增长79%。全国啤酒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8624亿元,比2010年增长462%,年均增长100%;啤酒产量492185万千升,比2010年增长了98%,年均增长24%。

2014年,白酒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25889亿元,比2010年增长942%,年均增长180%;白酒产量125713万千升,比2010年增长了602%,年均增长125%。白酒行业积极开展科技创新、节粮降耗,进行产业转型升级,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产业。

5 屠宰及肉类加工业

2014年全国规模以上屠宰及肉类加工企业3786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87401亿元,比2010年增长726%,年平均增长146%。

2014年,畜禽屠宰业生产鲜冻肉390344万吨,比2010年21168增长844%, 年平均增长165%;肉制品加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2513亿元,比2010年增长422%,年均增长92%。

八、我国食品工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1 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全球食品格局深度调整

世界经济已进入密集创新和产业振兴时代,全球食品竞争格局也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不断向多领域、全链条、深层次、低能耗、全利用、高效益、可持续方向发展,这些必将深刻地影响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食品跨国集团在全球范围内通过资本整合,以专利、标准、技术和装备的垄断及人才的争夺,将人才、技术优势迅速转化为市场垄断优势,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采用兼并、控股、参股等多种手段实现食品工业重组,这些也对竞争力相对较弱的食品企业带来严峻的挑战。

2 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食品工业转型升级迫切而艰巨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日趋强化的资源和环境双重制约,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已成为我国长期的主要任务。我国食品工业部分行业单位产品的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仍然较高,对这些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成为必然的选择。

3 高新技术应用加速,食品工业不断涌现新业态

食品科学是高度综合的应用性学科,其他科学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都会直接或间接带动食品工业的技术创新。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与食品科技交叉融合,不断转化为食品生产新技术,如物联网技术、生物催化、

生物转化等技术已开始应用于从食品原料生产、加工到消费的各个环节。营养与健康技术、酶工程、发酵工程等高新技术的突破催生了传统食品工业化、新型保健与功能性食品产业、新资源食品产业等新业态的不断涌现。

4 消费需求刚性增长,市场空间持续扩大

随着人口增长、国民收入水平提高和城镇化深入推进,“十三五”时期,城乡居民对食品消费需求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趋势。随着我国进入中高收入阶层的人越来越多,城乡居民对食品的消费大体经历了三个层次:①民以食为天--刚性需求--吃得饱②生活水平提高--结构需求--吃提好③健康长寿--功能需求--吃得安全有营养,而且正从生存型消费加速向健康型、享受型消费转变,从“吃饱、吃好”向“吃得安全、吃得健康”转变,食品消费将进一步多样化,市场空间持续扩大,继续推动食品消费总量持续增长。

5 引领县域经济发展

近些年来,全国许多县市以发展食品工业为重点,带动和引领地方经济快速发展。自2000年以来,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每两年开展一次食品工业强县和优秀龙头食品企业的认定和经验交流活动。截至目前,已在全国培养和认定178个食品工业强县和1046家优秀龙头食品企业,这些强县的食品工业产值均占到全县的经济总量的50%以上。通过大力发展食品工业,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推动化解“三农”问题和促进新农村建设,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创立了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6 聚集特色发展

食品行业以中小企业居多,发展食品工业一是要聚集,二是要有特色。聚集发展有利于发挥综合优势,产生聚集效应;有利于产业贯通,融合发展;有利于完善社会化公共服务体系,带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服务业同步发展;有利于产域融合,成为新城镇建设的载体,进而实现农业人口和农产品就地转化,实现食品产业和新城镇建设的融合推进。聚集发展的有效形式就是建设食品产业园区。有特色就是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确定食品工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统筹规划,业态集中,形成优势,如最近涌现的新产品、新业态、功能食品、植物蛋白饮料、有机食品、休闲食品等等。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更加巩固,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进一步提高,科教实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同时,中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内陆开放水平有待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有待增强,生态绿色发展格局有待巩固,公共服务保障特别是应对公共卫生等重大突发事件能力有待提升。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中部地区特别是湖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民生改善需要作出更大努力。顺应新时代新要求,为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充分发挥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和资源要素丰富、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等比较优势,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增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着力建设绿色发展的美丽中部,着力推动内陆高水平开放,着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着力改革完善体制机制,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作出更大贡献。
(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中部地区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投入产出效益大幅提高,综合实力、内生动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创新能力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科创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基本建立,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绿色发展深入推进,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幅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进一步降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方式普遍建立。开放水平再上新台阶,内陆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共享发展达到新水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统筹应对公共卫生等重大突发事件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到2035年,中部地区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建成,产业整体迈向中高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达到较高水平,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康,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二、坚持创新发展,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统筹规划引导中部地区产业集群(基地)发展,在长江沿线建设中国(武汉)光谷、中国(合肥)声谷,在京广沿线建设郑州电子信息、长株潭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在京九沿线建设南昌、吉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在大湛沿线建设太原新材料、洛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建设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基地。打造集研究开发、检验检测、成果推广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集群(基地)服务平台。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重点促进河南食品轻纺、山西煤炭、江西有色金属、湖南冶金、湖北化工建材、安徽钢铁有色等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加快推进山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和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
(四)积极承接制造业转移。推进皖江城市带、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湖北荆州、赣南、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积极承接新兴产业转移,重点承接产业链关键环节。创新园区建设运营方式,支持与其他地区共建产业转移合作园区。依托园区搭建产业转移服务平台,加强信息沟通及区域产业合作,推动产业转移精准对接。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对产业转移合作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在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前提下,适当增加中部地区承接制造业转移项目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创新跨区域制造业转移利益分享机制,建立跨区域经济统计分成制度。
(五)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主动融入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将长板进一步拉长,不断缩小与东部地区尖端技术差距,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加快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探索国家实验室建设运行模式,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化发展,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攻关。选择武汉等有条件城市布局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武汉信息光电子、株洲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洛阳农机装备等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新培育一批产业创新中心和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建设一批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等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和双创示范基地,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联合区域创新资源,实施一批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支持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带动中小企业创新活动。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布局建设一批综合性中试基地,依托龙头企业建设一批专业中试基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更多鼓励原创技术创新,依托现有国家和省级技术转移中心、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建设中部地区技术交易市场联盟,推动技术交易市场互联互通。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支持有条件地区创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六)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依托产业集群(基地)建设一批工业设计中心和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创新,大力发展研发设计、金融服务、检验检测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业,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第五代移动通信应用。积极发展电商网购、在线服务等新业态,推动生活服务业线上线下融合,支持电商、快递进农村。加快郑州、长沙、太原、宜昌、赣州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支持建设一批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增加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产品,支持山西与现有期货交易所合作开展能源商品期现结合交易。推进江西省赣江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
三、坚持协调发展,增强城乡区域发展协同性
(七)主动融入区域重大战略。加强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互促共进,促进区域间融合互动、融通补充。支持安徽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和绿色发展样板区。支持河南、山西深度参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支持湖北、湖南、江西加强生态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八)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为重点,加强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内城市间合作。支持武汉、长株潭、郑州、合肥等都市圈及山西中部城市群建设,培育发展南昌都市圈。加快武汉、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增强长沙、合肥、南昌、太原等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促进洛阳、襄阳、阜阳、赣州、衡阳、大同等区域重点城市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以县域为单元统筹城乡发展。发展一批特色小镇,补齐县城和小城镇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短板。有条件地区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规模化建设和水利设施改造升级,加快推进引江济淮、长江和淮河干流治理、鄂北水资源配置、江西花桥水库、湖南椒花水库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九)推进城市品质提升。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工程,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人口密度,优化城市布局,推动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化网络化建设,推进基于数字化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补齐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系统化全域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增强城市防洪排涝功能。推动地级及以上城市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系统。建设完整居住社区,开展城市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行动。加强建筑设计管理,优化城市空间和建筑布局,塑造城市时代特色风貌。
(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支持河南等主产区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确保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保持稳定,巩固提升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地位。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和现代化建设,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广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技术和装备,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支持发展高效旱作农业。高质量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大力发展油料、生猪、水产品等优势农产品生产,打造一批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加快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培育高素质农民,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十一)推动省际协作和交界地区协同发展。围绕对话交流、重大事项协商、规划衔接,建立健全中部地区省际合作机制。加快落实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大别山等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中部六省省际交界地区以及与东部、西部其他省份交界地区合作,务实推进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深化大别山、武陵山等区域旅游与经济协作。加强流域上下游产业园区合作共建,充分发挥长江流域园区合作联盟作用,建立淮河、汉江流域园区合作联盟,促进产业协同创新、有序转移、优化升级。加快重要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地区融合发展,推动长株潭跨湘江、南昌跨赣江、太原跨汾河、荆州和芜湖等跨长江发展。
四、坚持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部
(十二)共同构筑生态安全屏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将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的硬约束落实到环境管控单元,建立全覆盖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坚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把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严格取用水管理。继续深化做实河长制湖长制。强化长江岸线分区管理与用途管制,保护自然岸线和水域生态环境,加强鄱阳湖、洞庭湖等湖泊保护和治理,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保护长江珍稀濒危水生生物。加强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实施河道和滩区综合提升治理工程。加快解决中小河流、病险水库、重要蓄滞洪区和山洪灾害等防汛薄弱环节,增强城乡防洪能力。以河道生态整治和河道外两岸造林绿化为重点,建设淮河、汉江、湘江、赣江、汾河等河流生态廊道。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科学推进长江中下游、华北平原国土绿化行动,积极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推行林长制,大力推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加强生物多样性系统保护,加大地下水超采治理力度。
(十三)加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全民共治、源头防治,落实生态保护补偿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共同解决区域环境突出问题。以城市群、都市圈为重点,协同开展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推进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深度治理。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全面治理面源扬尘污染。以长江、黄河等流域为重点,推动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逐步完善流域生态保护补偿等标准体系,建立跨界断面水质目标责任体系,推动恢复水域生态环境。加快推进城镇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和改造,推广污水资源化利用。推进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实施粮食主产区永久基本农田面源污染专项治理工程,加强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加快实施矿山修复重点工程、尾矿库污染治理工程,推动矿业绿色发展。严格防控港口船舶污染。加强白色污染治理。强化噪声源头防控和监督管理,提高声环境功能区达标率。
(十四)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大园区循环化改造力度,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建设,支持新建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城市、示范园区。支持开展低碳城市试点,积极推进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开展节约型机关和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建筑等创建行动,鼓励绿色消费和绿色出行,促进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小水电、分布式光伏发电,支持山西煤层气、鄂西页岩气开发转化,加快农村能源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依托规范的公共资源和产权交易平台开展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健全有利于节约用水的价格机制,完善促进节能环保的电价机制。支持许昌、铜陵、瑞金等地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试点。
五、坚持开放发展,形成内陆高水平开放新体制
(十五)加快内陆开放通道建设。全面开工呼南纵向高速铁路通道中部段,加快沿江、厦渝横向高速铁路通道中部段建设。实施汉江、湘江、赣江、淮河航道整治工程,研究推进水系沟通工程,形成水运大通道。加快推进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建设,继续实施省际高速公路连通工程。加强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发展沿江港口铁水联运功能,优化中转设施和集疏运网络。加快推进郑州国际物流中心、湖北鄂州货运枢纽机场和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建设,提升郑州、武汉区域航空枢纽功能,积极推动长沙、合肥、南昌、太原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枢纽,提高支线机场服务能力。完善国际航线网络,发展全货机航班,增强中部地区机场连接国际枢纽机场能力。发挥长江黄金水道和京广、京九、浩吉、沪昆、陇海-兰新交通干线作用,加强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海峡西岸等沿海地区及内蒙古、广西、云南、新疆等边境口岸合作,对接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南半岛、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中蒙俄经济走廊及西部陆海新通道,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十六)打造内陆高水平开放平台。高标准建设安徽、河南、湖北、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先行先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进一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支持湖南湘江新区、江西赣江新区建成对外开放重要平台。充分发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鼓励武汉、南昌、合肥、太原等地建设临空经济区。加快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建设,推动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支持建设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加快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构建区域性电子商务枢纽。支持有条件地区设立综合保税区、创建国家级开放口岸,深化与长江经济带其他地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通关合作,提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口岸互联互通水平。支持有条件地区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十七)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全面推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进“一次办好”改革,做到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理。推进与企业发展、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高频事项“跨省通办”,实现更多事项异地办理。对标国际一流水平,建设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市场体系,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加大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力度,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改善中小微企业发展生态,放宽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登记经营场所限制,便利各类创业者注册经营、及时享受扶持政策,支持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六、坚持共享发展,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水平
(十八)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认真总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验模式,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立公共卫生事业稳定投入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着力补齐公共卫生风险防控和应急管理短板,重点支持早期监测预警能力、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医疗物资储备设施及隔离设施等传染病防治项目建设,加快实施传染病医院、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提高城乡社区医疗服务能力。推动基本医疗保险信息互联共享,完善住院费用异地直接结算。建立统一的公共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引导重点就业群体跨地区就业,促进多渠道灵活就业。支持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和退役军人等人员返乡入乡就业创业。合理提高孤儿基本生活费、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标准,推动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转型发展。完善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工作体系,健全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并适时进行动态调整。推动居住证制度覆盖全部未落户城镇常住人口,完善以居住证为载体的随迁子女就学、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务政策。
(十九)增加高品质公共服务供给。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支持国内一流科研机构在中部地区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国外著名高校在中部地区开展合作办学。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快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打造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支持中部省份共建共享一批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支持建设若干区域医疗中心,鼓励国内外大型综合性医疗机构依法依规在中部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支持县级医院与乡镇(社区)医疗机构建立医疗联合体,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条件成熟时在中部地区设立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分中心,加快创新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进程。深入挖掘和利用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打响中原文化、楚文化、三晋文化品牌。传承和弘扬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井冈山、大别山等革命老区红色文化,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目的地。积极发展文化创意、广播影视、动漫游戏、数字出版等产业,推进国家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加快建设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加大对足球场地等体育设施建设支持力度。
(二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应急响应平台和决策指挥系统,建设区域应急救援平台和区域保障中心,提高应急物资生产、储备和调配能力。依托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推动政府部门业务数据互联共享,打造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推进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实现社区服务规范化、全覆盖。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的体制机制,强化村级组织自治功能,全面实施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全面推进“一区一警、一村一辅警”建设,打造平安社区、平安乡村。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监督管理。加强农村普法教育和法律援助,依法解决农村社会矛盾。
(二十一)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聚焦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大别山区、太行山区、吕梁山区、罗霄山区、武陵山区等地区,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实施帮扶对象动态管理,防止已脱贫人口返贫。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和市场环境,因地制宜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
七、完善促进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
(二十二)建立健全支持政策体系。确保支持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揽子政策尽快落实到位,支持保就业、保民生、保运转,促进湖北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中部地区欠发达县(市、区)继续比照实施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老工业基地城市继续比照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有关政策,并结合实际调整优化实施范围和有关政策内容。对重要改革开放平台建设用地实行计划指标倾斜,按照国家统筹、地方分担原则,优先保障先进制造业、跨区域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鼓励人才自由流动,实行双向挂职、短期工作、项目合作等灵活多样的人才柔性流动政策,推进人力资源信息共享和服务政策有机衔接,吸引各类专业人才到中部地区就业创业。允许中央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按有关规定在中部地区兼职并取得合法报酬,鼓励地方政府设立人才引进专项资金,实行专业技术人才落户“零门槛”。
(二十三)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对中部地区转移支付力度,支持中部地区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在风险可控前提下适当增加省级政府地方政府债券分配额度。全面实施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综合奖补政策,对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按现行规定免征关税。积极培育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支持鼓励类产业企业上市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债券市场直接融资,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强对中部地区的支持,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信贷支持力度,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增强金融普惠性。
八、认真抓好组织实施
(二十四)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全过程。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中部六省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主体责任,完善推进机制,加强工作协同,深化相互合作,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二十五)强化协调指导。中央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与中部六省沟通衔接,在规划编制和重大政策制定、项目安排、改革创新等方面予以积极支持。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办公室要加强统筹指导,协调解决本意见实施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强化督促和实施效果评估。本意见实施涉及的重要规划、重点政策、重大项目要按规定程序报批。重大事项及时向党中央、国务院请示报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25932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6
下一篇 2023-05-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