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信息职业大学 普通本科 理工类 民办
官方网址:
官方地址: 陕西西安市
官方电话: 029-85610683,029-85610685,029-85610689
电子邮箱: 549827609@qqcom
西安信息职业大学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本科大学,是全国首批本科教育改革试点院校,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统招本、专科学历资格。 学校始建于 1992年。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逐渐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走内涵式、特色化发展道路,目标致力于把学校建成一所特色鲜明的,人民满意的本科大学。张明同志任理事长、校长,吴介军同志任党委书记。 学校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大学城,占地 600余亩,校园建筑面积2124万平方米,设有人工智能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云计算学院、软件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交通工程学院、建筑学院、理工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等11个二级学院及工程实训中心、计算机实训中心、电子实验实训中心、城轨交通实训中心等教学机构,教学,实习(实训)设施完备,生活设施配套齐全。 学校秉承 “厚德自强,创新奉献”的校训和“志存高远、向善求真”的校风,形成了“以人为本、以德育人、重视理论、强化实践”的办学理念,发扬“勇于创新、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积极营造“朝气蓬勃、科学素养、无悔奉公、和谐自然”的育人氛围,遵循“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发展战略,,不断深化改革,提升内涵建设。 学校先后被评为 “中国最具有发展潜力十佳院校”、“中国十大特色院校”。2014年,学校在全国质量媒体教育联盟总评榜陕西榜活动中荣获“最具就业竞争力”称号。在第二届(2011)感动陕西教育人物(机构)推介活动中被评为“最具特色专业院校”,在第四届(2015)感动陕西教育人物(机构)推介活动中,被评为“最具就业力院校”、张明院长荣获“推动陕西教育发展突出贡献人物”两项荣誉等一系列奖项。 学校学科专业特色鲜明。学校按照 “中国制造2025” 、“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技术”、“大数据”等国家战略,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根据陕西电子信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统筹和优化学校专业体系,以陕西地区产业、技术、职业的最新变化为引导,开设软件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计算机应用工程、网络工程、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智能制造工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电子商务等10个陕西急需的本科专业,36个高职专业。 学校对接产业链,形成以智能制造工程、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应用工程、电子商务、交通运输为主的 6个学科专业群。建设以工学为主,信息类专业为特色,专业与产业高层次职业技术的专业体系。以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软件技术、通信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电子商务、等省级重点专业、一流专业、骨干专业为引领,以微电子技术、信息安全与管理、工业机器人、无人机应用技术等校级重点专业、特色专业为抓手,辐射带动学校其他专业同步发展。 学校名师荟萃,英才云集。学校树立了以人为本、教师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理念,拥有一支师德高尚、数量合理、素质优良、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 421人。我校按照《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引进了一批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大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支持企业人员参加校内职称评定。教师在科研立项、专利申报和论文发表上取得优异成果。 教学力量较强,教学水平较高。学校大力深化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长期致力于创新构建“按社会需求设专业,按学科打基础,按就业设模块,使学生横向可转移、纵向可提升”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校企合作、校行合作、校政合作”的育人机制,努力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创新形成了“三合作四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方案由教师与企业人员共同制订;课程体系根据企业生产实际调整和改造,并根据产业技术进步随时进行改革;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由特聘来自企业的“双师型”教师参与指导。如西安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西安中兴通讯有限公司等企业把一些生产过程融入到学校教学中,与学校共同开发教材,使学生更好更快的适应工作环境与岗位。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加大教学投入,加强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及课程教材等教学基本建设,教学质量及教学水平稳步提高。 2013年通过了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4年,我校在陕西省巡视诊断工作中,专家组充分肯定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水平。 学校不仅强化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而且下大气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毕业的学生能够扎根三秦,爱岗敬业, “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通过跟踪调查问卷显示,我校毕业生专业相关度高,就业竞争力强。据西安高新区人才交流中心统计,近5年,我校为区内提供逾5000名技能型人才。其中不少已成为企业骨干和中高层管理干部。毕业生“思想素质高、专业技能强、协作精神好、适应速度快”,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三年来,我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为陕西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校基础设施完善,教学条件优良。 2005年,学校喜迁新校区,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已建成集教学、科研、办公、体育、生活等各种功能建筑及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校园。建有教学楼2栋,学生公寓楼16栋,实验实训楼2栋,工程实训中心大楼3栋,图书馆大楼1栋,体育馆1栋,学生餐厅,洗浴中心楼各1栋,各类运动场3个。馆藏图书丰富,2015年,建成工程实训中心大楼36万平方米。2013年,先后被高新区,西咸新区确定为“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各类教学、生活设施设备齐全,功能完善,适应内涵建设协调发展的需要。 学校校园文化浓郁。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秉承 “志存高远,向善求真”的校风和以“朝气蓬勃,科学素养,无悔奉公,和谐自然”的文化为核心,按照“大型活动精品化;中型活动特色化;小型活动经常化”的思路,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水平。 学校团委、体育部、学生会、各学生社团经常性举办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个性、特长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整个校园呈现出朝气蓬勃、生机盎然的景象,让学生在学校专业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实践之余,尽可能张扬其个性、特长、使其全面发展、成长成才。我校有极具阳光气息与青春活力的校园文化生活,各类社团缤彩纷呈,旋影电子信息协会、互联网 +协会、创新创业协会、中兴社、华为社、IBM社、耕耘文学社等38个学生社团竞相比艳。2012年,学校被中共陕西省教育厅评为“陕西省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 学校投入逾亿元,建成体育馆 1栋,为体育课教学及体育竞赛的开展提供了条件保障。近年来,学校的足球、篮球、田径、轮滑等多个体育团队竞逐于全省各类比赛,并取得了多项优异成绩。 学校奖优助困体系完善。学校积极贯彻落实普通高校奖学金、助学金与助学贷款政策。设有国家奖学金 8000元/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特困学生助学金3500元/年;一般学生助学金2500元/年;对家庭困难学生提供生源地无息助学贷款8000元/年。 学校建立健全了 “奖、贷、助、减、免”五位一体的学生助学体系,校内外设有勤工助学岗位,鼓励学生自主自强,激励和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站在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担当起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改革试点的光荣使命,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为我国四个现代化培养一批又一批大国工匠和能工巧匠。学校始终保持职业教育属性和特色,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走 “内涵式、特色化、规范化”发展道路,奋力把学校建成“陕西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特色鲜明的人民满意的本科大学,推动职业教育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为陕西经济社会及信息产业发展和建设陕西高等教育强省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为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其他信息:西安信息职业大学是专科,不是本科。西安信息职业大学创建于1992年,是经陕西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新的、现代化、规范化的全日制电子科技类高等民办院校。 西安信息职业大学专科专业 建筑工程技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建筑经济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网络系统管理、信息安全技术、计算机通信、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 微电子技术、电子工艺与管理、物联网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软件技术、动漫制作技术、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通信系统运行管理、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多媒体设计与制作。 西安信息职业大学介绍 西安信息职业大学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本科大学,是全国首批本科教育改革试点院校,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统招本、专科学历资格。 学校始建于1992年。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逐渐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走内涵式、特色化发展道路,目标致力于把学校建成一所特色鲜明的,人民满意的本科大学。张明同志任理事长、校长,郑志飚同志任党委书记。
竞技体育属于教育学经营范围。本科层次最接近的是教育学大类,体育学类,运动训练专业。专科层次是教育与体育大类,体育类,运动训练专业。有理论学习,也可以培养专业运动员。
在体力、心理、智力等方面的潜力的基础上,以攀登运动技术高峰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主要目的的一种运动活动过程。竞技体育是一种制度化、体系化的竞争性体育活动。
概念分析
以打败竞争对手来获取有形或无形的价值利益为目标,在正式组织起来的体育群体的成员或代表之间进行,强调通过竞赛来显示体力和智力,在对参加者的职责和位置作出明确界定的正式规则所设立的限度之内进行。
国内对竞技体育这一概念的基本共识是,竞技体育的范畴属于体育活动,追求运动成绩最大化,最大限度地发挥人体能力,不断突破和创造优异成绩,其表现形式主要是在运动竞赛中分出胜负。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们的教育问题,让孩子们从小就参加各类竞赛活动。不久前,教育部公布了2020-2021面向中小学生的一些全国性竞赛活动,这些竞赛大致可以分为人文社科、自然科学、艺术等三大类,共计三十多项竞赛。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名单,自然科学类竞赛中小学生可以参与的比赛有青少年机器人竞赛、青少年人工智能挑战赛、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世界机器人大赛、青少年物联网创新创客大赛、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成果展示大赛、青少年无人机大赛、水科技发明比赛等十余个比赛。除此之外,还有明天小小科学家、青少年科普创新作品大赛、中学生天文知识竞赛、全国地理科普知识大赛以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等比赛仅供中学生参加。
在人文社科类比赛中小学生可以参与的有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艺术体育类竞赛中小学生可以参加的有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青少年航海模型教育竞赛、青少年造型艺术作品大赛、青少年车辆模型教育竞赛、行知杯中小学足球邀请赛等。除此之外,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高中生创新能力大赛、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等比赛仅供中学生参加。
因为比赛数量较多,既有青少年机器人竞赛、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等中小学都可以参加的比赛,又有中学生天文知识竞赛等仅供初高中参加的比赛,还有中学生地球科学竞赛等仅供高中生参加的比赛,所以家长们在为孩子报名参加比赛之前一定要看清楚报名条件。
通知明确
各地要按照《管理办法》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20〕21号)要求,进一步规范竞赛管理工作,引导学生和家长坚决不参加名单以外违规举办的竞赛活动,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外负担。
人员聚集的竞赛具体举办时,主办单位须报当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部门同意。
据统计,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关于2021-2022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中, 自然科学素养类20项,人文综合素养类10项,艺术体育类6项。
相较于2020-2021学年竞赛活动名单,本次名单进行了多处删减和新增。一起来看看具体有哪些:
8项 删减,9项新增
自然科学素养类
删减: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
全国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
世界物联网博览会青少年物联网创新创客大赛
第三十一节“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
新增: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环丁青少年环保创意大赛
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
人文综合素养类
删减:
中国日报社“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
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
新增:
“语文报杯·时代新人说”全国中学生正文大赛
全国中学生环境保护优秀作文征集活动
新概念作文大赛
艺术体育类
删减:
全国青少年造型艺术作品大赛
国奥行知杯中小学足球邀请赛
新增:
全国青少年模拟飞行锦标赛
“飞向北京·飞向太空”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季赛活动
全国青少年传统体育项目比赛
参加哪些竞赛对高考更有利?
五大学科竞赛
在36项竞赛活动中,“五大学科竞赛”可以说是“含金量”最高的, 除了能被高校强基计划、综合评价测试等认可,如果入选国家集训队,直接获得高校保送资格 !
为缓解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政府应积极出台相关政策。首先,政府可以通过房租减免或资金补贴等措施帮助企业降低资金方面的压力,或采用调整税收的方式来缓解企业因疫情造成的资金不畅的问题。其次,在疫情得到阶段性的控制后,一方面,政府可以进行区域性联合互动的模式进行体育赛事的开展,来为体育赛事的正常运营提供保障,进一步防止疫情可能会带来的风险。
体育赛事是体育产业经济中较为重要的板块,涉及了很多的利益主体,因疫情影响造成的比赛推迟或延期,对体育经济的发展有着较为严重的冲击,由于比赛的延期,也会造成疫情常态化控制后的赛事压力过大,高密度的赛事任务会使有限的资源被分散,对实现赛事的最终目标造成影响。
如果采用区域性的联合互动,可以有效降低因人员大量聚集而带来的疫情暴发的风险,使体育赛事安全、合理、有序地开展。另一方面,政府也可以通过赛事的开放拉动群众对体育运动的需求和积极性。
疫情大规模暴发后,线下的体育消费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政府应出台相关扶助政策,大力鼓励体育相关企业尽可能多地参与到赛事的运营和管理中来,从而刺激参与式的体育消费,进一步弥补疫情所造成的影响,激活体育市场,使体育产业经济的发展得以恢复。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普及应用,使得体育产业有了新的发展趋势。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体育实体经济充分融合,大力发展数字体育线上业务,将传统的运动模式进行创新发展,打造运动数字化、运动智能化和运动升级化的高质量产业。
虽然受到必要的疫情政策的管制,制约了线下体育产业的消费,但与此同时也刺激了线上的体育消费需求,企业可以将线上的体育消费作为一个突破口,对线上线下的体育赛事进行合理整合,有效解决疫情所造成的实际问题,满足人们的运动需求,为居民的居家锻炼提供线上的专业指导,也进一步促进了线上线下的有效融合。
例如,可以开展线上的直播健身、直播瑜伽、线上赛事等新型体育产业。2020年,国家射击队尝试进行线上赛事,已经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效果。赛事开展模式和参与模式的转化,让参赛人员可以不受地区地域的限制,相对传统赛事来说更加方便灵活。
虽然线下线上模式的转化会遇到许多的难点及不可控的因素,并且对科技提出更高的要求,但进行线上赛事推广是十分有价值的,未来或许线上赛事将逐步发展成为我国体育产业中的新兴赛事形态。同时体育用品制造及销售的企业也应该扩展销售渠道,进一步完成网上销售平台创新建设,可通过直播带货,抖音带货等形式来弥补线下销售的缺口。
据相关网络销售平台的数据显示,疫情期间,居家运动服饰和居家运动器械的成交额大幅增长。线上销售的爆发式增长也让我们看到疫情所带来的新机遇,打通体育用品企业运营过程中面对的限制壁垒,可以助力体育产业经济恢复发展,尽快走出疫情的阴霾。
当疫情得以稳定控制后,体育产业在提升自身运营管理能力的同时,也应通过金融融资等资本的引入,不断完善其体育产业的质量,满足消费者对于体育产业的更多需求。体育产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金融服务的匡助,完善金融产业至关重要。体育产业和其他一般产业进行比较,其广度和深度都略胜一筹,并且体育产业具有较强的带动力,能够促进体育产业与互联网、医疗、旅游等不同产业的有机结合。
但体育产业的关键资产形式在于体育竞赛表演业的知识产权,这种无形资产相对一般产业,具有不确定性,导致财务报表中很难将其价值清晰地呈现出来,从而无法保证金融机构的风险保障需求。
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对风险投资行业造成了显著影响,体育类公司的风险投资活跃度也有了明显的下降。针对融资难的问题,可以通过强化政府对体育产业的非市场化金融支持,创新市场化方式,降低体育产业融资的潜在壁垒,促进体育产业进一步健康发展。
我国现已进入了“十四五”时期,迈进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也对体育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健康运动的需求不断增加,体育经济将成为我国新经济的增长点。通过进一步推动体育产业和金融的深度融合,提高金融对体育产业的支持力度,可以更加有效地促进体育产业经济发展,更好满足群众对健康运动的需求,提升人民生活的幸福感。
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始办于1960年,冬季残奥会自1976年举行以来,至2018已经举办了12届,参赛运动员总人数接近4000人。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2冬残奥会体育精神感悟 观后感 范文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022冬残奥会体育精神感悟观后感1
残奥赛场上夺奖的喜讯频频传出,雄浑壮美的中国国歌在日本国土上频频响起,骄傲欣喜之余,那一幕幕竞赛场面又让人心疼不已。每块奖牌的背后,都蕴涵着一首自强壮美的诗篇。或许身体残缺无法改变,但他们用自强不息的精神主宰了自己不完美的人生。
那失去三肢,仅靠一条瘦弱的腿游完全程的 游泳 选手;那双目失明却苦练球技听声辨位的最佳前锋;那先天性残疾却敢于挑战勇于追逐的 长跑 者……一次又一次对命运发起的挑战,赢来的,不仅仅只是观众们的欢呼,更是铸就了一篇中华民族勇于斗争、不甘落后的壮丽史诗。身体的缺陷让他们在追梦的道路上艰难重重,但是他们不甘命运、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我们的榜样;他们悦纳缺陷、正视困难并迎难而上的勇气令吾辈动容!
越能支配自己对命运的态度,命运对你支配的力量就越弱。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一位改变女孩命运的校长以及一千八百名从这里走出大山、走进大学的女孩,华坪女高创下了一段用 教育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传奇。“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瞰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这段誓词是对华坪女高精神的最佳诠释,更是激励女高学生从落寞中奋起,自贫困里觉醒。虽人各有命,但自强不息的信念越坚定,逆天改命的胜算就越大。
越能向着目标奋发努力,挫折对他的阻碍就越小。回首沧桑岁月,凡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重彩一笔的英雄,有哪一位没有经历过挫折有哪一位不是从困境中涅盘,于激流中坚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虽历经磨难,但仍坚持“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秉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信念,孤自航行,与鲨鱼缠斗的桑迪亚哥毫不畏惧、奋起反击。心存高山,必能“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胸怀山河,定能“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我辈青年当奋起行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征程中立大志,行实事。我们可以输在起点,但一定要赢在终点。为理想而努力的我们,定不会任命运的风肆意拨动,而要如他们以残缺之翼,乘风破浪,展翅九霄,成就不凡。
2022冬残奥会体育精神感悟观后感2
前天晚上我看了残奥会开幕式后,让我有了很大的感想。
今天,妈妈因为手痛,所以不能帮我洗衣服,也不能帮我们洗碗了,便叫我帮她的忙。 刚开始我非常不愿意,心想:“这事为什么让我来做为什么不让爸爸做”可是,转念一想:“我得学一学残疾人运动员那永不屈服的精神,想《弟子规》里所说的‘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于是我便洗起了衣,刷起了碗。
当我做完这些事的时候,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这时我才知道妈妈每天做家务是多么的辛苦,而我却只顾着玩,从来不知道要帮忙。看着这些残疾人运动员,我的脸火辣辣的,我是一个有手有脚的健全人,可残疾人运动员却强过我十倍,因为,我们认为他们做不到的事,他们都努力去做,而我一碰到自己认为做不到的事情就放弃了。
现在,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人不能好吃懒做,要学习残疾人运动员那永不屈服的精神。
2022冬残奥会体育精神感悟观后感3
时间过得真快,冬奥会要在北京和张家口举办了,全国上下举国欢腾,世界各国的运动员汇聚在我国张家口,我好想去冬奥运现场看一看啊,这在这时,我的眼前一亮,漂亮的冰墩墩和雪容融出现在了我的面前,你是阳阳同学吧,我们知道你想要去参观奥运会,特意过来接你。
在冰墩墩和雪容融的带领下,我来到了张家口,这里太热闹了,各个国家的运动员都在这里,大街上我看到很多外国语,他们亲切的和我身边的冰墩墩和雪容融打招呼,听到他们在感叹,中国的城市发展的太快了,中国好美丽啊。
冰墩墩和雪容融给我介绍了参加奥运会的各个国家和项目,原来有这么多的国家啊,还有这么多的奥运项目,滑雪,滑冰,冰球,冰壶,还有很多我听都没听过的运动项目,看到他们的表演真的太精彩,他们太厉害了。冰墩墩和雪容融告诉我,每名运动员都不简单,这都是他们平常努力付出的结果,我这一天过的太开心了,我要向他们学习,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争光。
“冰墩墩”和“雪容融”分别是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和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是只可爱的熊猫,身穿超能量的冰晶外衣,酷似宇航员,能够创造、探索和冲向无限可能的未来。“雪容融”是一个红彤彤的灯笼娃娃,喜庆、温暖、热情。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良好形象。而此次北京冬奥会的筹备和举办,更是推动中国 文化 传播和塑造国家形象的契机。
彰显创新大国形象。全球第一条360度回旋的雪车雪橇赛道、帮助运动员备战的风洞实验室、首都体育馆声光电技术打造的“最美的冰”着眼科技创新,中国用更高的标准为冬奥皇冠镶上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从冬奥会所有竞赛场馆完工,到京张高铁、京礼高速全线通车;从众多冰雪项目从无到有,到部分项目从有到强,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成为中国最闪亮的名片,向世界展现着中国科技的魅力。
俗话说“不出正月都是年”,2022年北京冬奥会正好在正月里举办,这是中国在邀请世界各地的朋友们来“家里”过年,感受一场中国元素的文化盛宴。从会徽“冬梦”到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从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到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一幕幕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形象景观,讲述着中国发展 故事 ,传递着中国价值。
展现文明友好形象。“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中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作为东道主,冬奥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中国人民的参与和支持,北京冬奥会计划招募志愿者27万名,616万人积极报名,各省市包括海外青年学生占到了81%,他们将以优质的服务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以最饱满的热情展现中国文明友好形象。
“三亿人上冰雪”的愿景正在走向现实,让我们携手走进冬奥会的“北京时间”,讲好中国故事,塑好中国形象,一起拥抱美好未来。
2022冬残奥会体育精神感悟观后感4
“鸟巢”“水立方”等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标志性体育场馆陆续“超级变身”,满足冬奥会赛事的需求,重新焕发光彩。冬奥会滑雪大跳台所在的首钢园区短短两年内实现“完美转身”:炼铁原料区变成北京冬奥组委驻地,精煤车间改造成国家冬季运动队场地;金安桥片区则化身为“科幻之城”。
在位于延庆赛区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工程建设中,建设方对雪道设计、山地建筑优化选址,大量减少了树木移伐和土方开挖回填量,这不但减弱对自然生态的影响,也节约大量人力物力。“简约”“绿色”的办奥理念巧妙地落地开花,成为现实。
在全球新冠疫情仍有反d的严峻形势下,“安全办奥”成为筹备工作的艰巨挑战。北京冬奥组委与国际奥委会、世界卫生组织等成立疫情防控专项工作组,还协同国家卫健委等组建国内疫情防控专班和专家组,共同推进冬奥会疫情防控工作。
防疫 措施 “一馆一策、一场一策”精细化落地、AI机器人协助工作人员进行场馆消杀、多语种机器人代替嘉宾颁奖、创可贴体温计实时检测体温变化……无数细节既体现了疫情防控工作的周密细致,也体现了人性关怀。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之际,《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防疫手册》第一版正式发布,这本“参会 说明书 ”详尽、细致,将为所有参赛运动员和冬奥会相关人员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
浓郁的“中国元素”在北京冬奥上将熠熠生辉。冬奥会火种灯设计借鉴吸收了西汉时期的长信宫灯;火种台的创意灵感源自传统青铜尊;冬奥奖牌采用中国古代同心圆形象,蕴含了“天地和·人心同”的深刻内涵。
北京冬奥组委采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启动“冬奥大脑”,实时统筹场馆联络、餐饮服务、医疗防疫、交通运行、天气情况等几乎所有信息,为参赛各方提供强大保障。媒体工作人员还可以依托VR、AR、5G云转播技术,给全球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中国古代文化和现代科技交相辉映,北京冬奥会注定是一场非常精彩的盛会。
“一起向未来”,冬奥会的 口号 凝结着人类共同面对挑战、奔向美好前程的希冀。北京准备好了,中国也准备好了!在冬奥精神的感召下,我们期待每一个人,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参与筹备的工作人员、参与报道的各国记者,都能共同携手,心怀暖意,驱散严寒,向着美好未来前进。
2022冬残奥会体育精神感悟观后感5
我来了!是谁来啦当然是我们中国人来啦!是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东道国来啦!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创造了辉煌文明的民族,中国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一。没有我们中国参加的奥运会,就不算是真正的奥运会;没有我们承办的奥运会,奥运会的历史就不会完整。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我们中国来了!开放的中国、强大的中国,正欢迎各国的运动健儿参加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
我国汉朝开启了丝绸之路,首次开通了陆路对外交流,为汉武帝打击匈奴,扩大中国版图奠定了基础。因为佛教的传入,加强了与南亚各国的交流;唐朝是中国历最繁荣的`时期,设置了西域都护,促进了与外国的交流,海陆也开通与日本等东亚诸国频繁往来,在世界上首次形成儒家文化圈;明朝郑和下西洋,引进外来物种,如长颈鹿、香料,同时输出茶叶、陶瓷等,那时候中外贸易很频繁。这次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像以往每一次体育赛事一样,将进一步促进中国与外国的交流合作。
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是国际性的盛会,是中国和外国友好往来的。舞台,是中国全面走向世界、融入全球的桥梁。冰墩墩和雪容融,我相信它们能促进中外友好交流合作,让本次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成功,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
冰墩墩不仅是一个吉祥物,其实它还是一只象征纯洁、坚强、敦厚、健康,活泼、可爱的熊猫。它的面纱是白色的,面罩的周围有着五彩的线,它的外壳也是白色的。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团队最初的作品是“冰糖葫芦”,而“糖葫芦”外表的冰壳也与“冰雪运动”或多或少有些联系。最终“冰壳”的创意得以保留,随后又经过无数次的探索,修改重点终于逐渐明朗——被冰壳包裹的熊猫。我们中国人真富有创造力啊。
雪容融满身都是红色的,你看它的脑袋像不像一个灯笼呢灯笼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有着两千多年悠久历史,是世界公认的“中国符号。”它能渲染欢乐喜庆节日气氛,有“瑞雪兆丰头”的美好寓意,表达了中国人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共同享有的办奥理念。灯笼代表着收获、喜庆、温暖和光明,顶部的如意造型,象征吉祥幸福。和平鸽和天坛构成的连续图案寓意着和平友谊,突出了我们中国作为举办地的特色。装饰图案融入了中国传统剪纸艺术,面部的 大雪 块,既代表了“瑞雪兆丰年”的寓意,又进行了拟人化的设计,大冰块成为雪容融的漂亮脸蛋,凸显吉祥物的可爱。雪容融的名字也很有寓意:雪——象征洁白、美丽,是冰雪运动的特点;容——意喻包容,宽容,交流互鉴;融——意喻融合、温暖、相知相融。
冰墩墩和雪容融,是美丽的天使,它们将和我们一起走向2022冬奥会。
我们来啦,2022年冬奥会!
2022冬残奥会体育精神感悟观后感(5篇)相关 文章 :
★ 2022冬季残奥会观后感个人感悟5篇
★ 2022冬残奥会观后感感悟8篇
★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观后感心得5篇
★ 2022冬残奥开幕式观后感感受(精选五篇)
★ 2022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深刻观后感(5篇)
★ 2022年冬残奥会观后感心得体会10篇
★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2022(5篇)
★ 2022冬残奥会心得观后感范文6篇
★ 2022北京冬残奥开幕式观后感心得(5篇)
★ 央视北京冬残奥会观后感心得5篇
您好,灌南中等专业学校有以下专业:1 农学:农业经济管理、农学、园艺、植物保护、植物科学与技术、茶学、草业科学、蔬菜与食用菌栽培、林学、森林保护、森林资源管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水产养殖学、蚕学、蜂学。
2 工学: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车辆工程、土木工程、环境工程、测绘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石油工程、安全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包装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航空航天工程、海洋工程与技术、热能与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农业工程、林业工程、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
3 农林类:植物病理学、植物科学与技术、植物保护、草业科学、园艺、茶学、森林保护、森林资源管理、蚕学、蜂学、林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水产养殖学、农学、农业经济管理、农艺教育、农村区域发展、林业经济管理、林业工程、森林采运工程、森林保护技术、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森林采伐技术、森林经营与管理、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