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工地背景
住建部2003年11月发布的《2003-2008年全国建筑业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建筑业企业的信息化要重点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协同建造应用系统和建筑企业信息化的关键技术,推动标准化建设,提高建筑业主管部门的管理、决策和服务水平,实现建筑业信息化建设跨越式发展。
2010年,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进步加强 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通知》23号文件,同年质监总局下发164号文件, 要求在建筑起重设备上必须加装安全监
控管理系统。
2014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更是提出了加快推进市场监管一体化平台建设的布署,推进了全国各省市建筑信息监管一体化平台建设的进程。真正实现“数据一个库、监管一-张网、管理-条线”。
2015年11月《全国安全生产监督监察系统推进安全生产监督检查随即抽查工作实施方案》,强调建筑行业安全监管系统建设的全面覆盖工作给出指导意见。
2017年3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明确指出,要督促建筑施工企业加大安全生产投入,严格各项安全标准和要求,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推进企业全员、 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管理。
监管难度大
监管单位对本区域内在建工程缺乏有效的工具进行有效的监管。
安全事故频发
施工班组在作业时往往缺乏有效而细节的监管,忽略安全细节造成事故发生。
作业人员混杂
传统的施工现场由于缺乏对工人的有效管理,导致施工现场人员混杂,滋生事端。
劳务纠纷缺乏依据
传统施工中,由于缺乏合适的平台对现场进行监管,导致出现劳动纠纷时不能准确的提供法律依据进行判定,造成社会事件。
项目部与运转效率低下
传统的建筑施工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项目部对于“人”,"材”,"机"及进度掌控不足,导致运转效率低下。
企业管理粗放
建筑企业对施I现场管理缺乏精细化的管理,不能管控施工的方方面面。
成本较高
智慧工地系统目前的成本比较高,基本价格都在百万以上;目前尝试的主要是大
型国有企业,比如中建、中铁等。
应用碎片化
目前智慧工地系统是10阶段,由若干模块组合,配以大屏幕展示,能对工地实
现可视化、精细化的管理;但是智慧工地的各个模块的组合和相互关系并不紧密,
还不能完全体现集中化、大数据的优势。
未来的趋势
智慧工地20系统,应该是以安全为切入口,结合软硬件实现对工地的全方位管
理,实现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的结合,发挥建筑大数据在数据分析、人员、
进度管理方面的优势。
这些问题白鹭智慧的智慧工地系统通通都能解决!
安全管理
人员安全:实名制安全帽抓拍提醒、隔空喊话自动预警。
施工安全:点位定期巡查、高空安全巡检抓拍。
车辆安全:工程车辆地磅红外测控。
水电安全:智能水电表远程 *** 控、综合水电数据分析。
质量管理
质量检测:将每个环节质量情况记录在案
影像资料:将工地从地基到完成的每一个节点形成视频链路。
文件储存:资料电子文档,文件云储存。
追溯系统:建筑材料来源、施工进程追溯。
进度管理
定制模块:建筑企业可根据项目制定计划或管理行为规范,制定模板。
进度规划:项目启动时,从模板导入生成计划任务到指定的负责人,也可根据自身需求随时额外添加任务。
执行和反馈:项目成员按计划执行并进行反馈,形成任务全生命周期记录痕迹。
统计与监控:形成各项目完成情况的汇总统计并进行监控预警。
人员管理
1、施工人员实名制:按公司、部门对施工人员进行实名制登记管理,管理者可通过系统对施工人员信息进行查询。
2、门禁考勤管理:通过门禁刷卡记录,实现人员考勤,准确掌握人员的出勤情况。
3、现场施工人员统计:对当天当月进出施工现场人员进行统计。
4、施工人员安全预警:对下班未出场的劳务人员进行系统预警,提醒管理者进行跟踪排查。
5、追溯联动、对后期工程质量问题提供数据分析价值。
机械管理
对接地磅/车辆车别设备,运行数据(包含车牌、重量,来源单位、时间,)等信息,实时上传服务器,数据中心中自动生成工作记录。
绿色施工
1
近年来我国反复强调倡导环境友好型社会,使用环境监测系统是响应国家的号召,降低工地环境污染,为施工节省开支。
2污染大的工地附近会给与当地居民很高的补偿费用,使用环境监测系统一方面可以降低环境污染,对大气环境及居民生活环境有非常大的改善,另外可以降低费用。
3施工现场常常因为噪音过大等原因被迫停工,或者拖延工期,使用环境监测仪器可以避这一情况
4环境监测局会对噪音、粉尘等超标的工地进行检测并予以罚款。
白鹭智慧工地系统以安全监管制度为核心,云计算、物联网技术为手段,将科技力量与安全监管制度紧密集合,实现在单一系统平台上集成各个项目的信息化数据,并对海量数据进行系统性的分析。通过系统平台,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实现对本公司所有在建项目的人员、设备、物料、安全、质量、进度、合同、方案、变更等进行控制,营造一体化数字企业。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和数字技术加速应用,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已成为推动建造方式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助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实现施工安全生产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法。
“智慧工地”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AI(人工智能)智能大数据中心和云平台,围绕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集成安全、质量、绿色施工、劳务实名制等多个管理模块,支撑现场管理、互联协同、智能决策、数据共享的信息化系统协助完成监督和管理工作,全方位监控施工现场,形成信息化、数字化、可视化的项目管理体系。
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就像是让工地长了“眼睛”“耳朵”“鼻子”,看得见违章、听得见噪音、嗅得到隐患,实时精确把控施工现场脉络。现有“智慧工地”在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包括:
1、人员信息安全管控,人是安全工作的核心,是现场安全管理中能动性最强、最灵活的因素。“智慧工地”对施工人员进行高效精准管控,对于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设置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对智慧工地施工人员的身份信息、进出场等进行实名制登记管理,既能实时打卡,保护工友权益,又能规范人员进出,保障工地人员安全。借助该系统信息集成个人身份信息、技能水平、薪资账户等,建立施工人员信息数据库,方便快捷地记录工人的施工活动、考勤记录等。
2、机械设备安全监控
塔吊、升降机、吊篮等作业活动本身潜藏高空作业风险,防护装置或防护用品存在缺陷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借助实时监测系统,可以解决智慧工地安全隐患,将设施设备管起来。
工地接入智慧系统后,智慧工地内作业层、塔吊、施工电梯等存在安全隐患的部位均安装了实时监测设备,能对塔吊的起重量、力矩、幅度、高度、风速、群塔防碰撞等项目和施工电梯的载重、人数、上下限位等实时监测,传出的视频和采集的数据全部集中到“智慧工地”云平台上展示,管理人员通过手机终端也能实时查看。
3、智能穿戴安全防护
施工现场多为露天作业,施工人员长时间直接暴露在高温、严寒的工作环境中进行高强度工作,尤其从事高空作业、光线较差的地下或夜班作业等,稍有松懈就可能发生安全事故。智能安全帽、智能手环、智能眼镜等智能穿戴设备,可以帮助施工人员做好安全防护。
比如像一些人脸识别终端机,就可以检测工作人员的安全帽等设备是否佩戴规范,甚至可以有检测施工人员体温和疲惫状态的功能,给像塔吊,泥头车这类的重型器械的 *** 作,提供有一层安全保障。
虽然现在的建筑行业发展已较为成熟,但相比于其他行业来说,建筑业依旧称得上是一个“高危”行业,随时随地存在着隐藏的危险。安全生产是建筑业不可触碰的底线,所有智慧工地都要增强施工安全意识、规范安全行为、弘扬安全文化,时刻拉紧安全生产生命红线。
“智慧工地”的建设与应用,可有效预防违规作业导致的安全事故发生,实现规范施工管理、减少安全隐患、节省人力投入、降低运营成本,提前化解风险,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如果感兴趣,欢迎来咨询汉玛智慧,这里有很多优秀的智慧工地管理平台系统解决方案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