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工程就业前景怎么样?

物联网工程就业前景怎么样?,第1张

物联网工程专业挺好的,就业率也挺高的。学这个有点难,有点容易掉头发(这是计算机行业的通病)。
物联网工程专业简介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后信息产业的又一次革命性发展。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物联网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产业集群多的特点,应用范围几乎涵盖各行各业。
2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
以及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概论、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工程电磁场、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现代通信网络、传感器原理、嵌入式系统设计、无线通信原理、无线传感器网络、短程无线传输技术、二维条码技术、数据采集与处理、物联网安全技术、物联网组网技术等。
3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
培训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具有良好的数学和物理基础,掌握物联网的相关理论和应用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能力,掌握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能够顺利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备听说读写能力。
培训技能
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2掌握物联网项目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3了解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4了解物联网项目相关法律法规;5能够运用学习知识和外语阅读能力查阅外文资料;6掌握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获取信息的能力。
4物联网工程专业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物联网项目市场巨大,所以就业前景也很好。毕业生可在信息传播时代从事深度、综合性、跨学科的信息传播工作,同时可从事设计、制作等新闻传播技术方面的传播技术工作,或在政府管理部门、科研机构、设计院、咨询公司、建筑工程公司、物业及能源管理、建筑节能设备及产品制造企业等从事建筑节能的研究、设计、施工、运营、监测和管理工作。

现在物联网信息发展迅速,许多考生也对物联网专业感兴趣,那么物联网专业怎么样呢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物联网专业怎么样,好就业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物联网专业怎么样,好就业吗

物联网就是将一切可联网的设备,连接到互联网并以这种方式进行控制。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让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物联网设备包含:电脑、智能手机、耳机、汽车、灯泡、冰箱、咖啡机、安全系统、警报系统等还有许多其他家庭和移动设备。让万事万物开口“说话”。

物联网工程专业开设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两大类,学生主要学习研究信息流、物质流和能量流彼此作用、相互转换的方法和技术,有着很强的工程实践特点。

学生需要学习包括计算机系列课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模拟电子技术、物联网技术及应用、物联网安全技术等几十门课程,同时还要打牢坚实的数学和物理基础。另外,优秀的外语能力也是必备条件,因为目前物联网的研发、应用主要集中在欧美等国家,学生需要阅读外文资料和应对国际交流。

就业岗位:

物联网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在政府管理部门、科学研究机构、设计院、咨询公司、建筑工程公司、物业及能源管理、建筑节能设备及产品制造生产企业等单位从事建筑节能的研究、设计、施工、运行、监测与管理工作。具体岗位有android开发工程师、IOS开发工程师、高级java开发工程师、C++开发工程师、高级java工程师、嵌入式工程师、实施工程师、售后(前)技术支持工程师等,根据样本数据采集,截止2020年一月,该专业毕业的当年工资全国平均6000左右,毕业五年的月薪全国平均可达14500以上。该专业主要的就业行业为IT软件行业、互联网行业和系统集成类行业。

物联网专业虽然高薪好就业,但是还是适合本科之后继续深造,做一个高精尖的人才才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拓展阅读:物联网工程必备能力

1掌握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物联网工程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3了解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4了解与物联网工程有关的法规;

5能够运用学习知识和外文阅读能力查阅外文资料;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


每当提及制造、工程师,多数人都不会与女性产生联想。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职场女性正在用优异的表现打破偏见,重塑自我和外界对她们的认知。


当下,富士康正积极推动F20数字化转型升级,每天有成千上万名女工程师在相关场域岗位上绽放光芒。在成都厂区获选世界经济论坛(WEF)灯塔工厂之际,我们将目光投向这些来自富士康“灯塔工厂”的女工程师们,她们中既有在单位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先锋人物,也有来自数字化转型优秀团队的精英骨干。


陈海燕:IT人也要不断自我迭代


陈海燕成为IT工程师颇费了一番曲折。


1997年,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她被分配到了武汉一家仪表厂,从事行政文员工作。当时整个厂子只有两台电脑,一台在厂长办公室,一台在车间。干了一年多,一心想做程序员的陈海燕选择了辞职南下。1999年6月份,在找了一个多月工作后,陈海燕看到了富士康招聘IT部门助理的信息。虽然只是助理岗,但是招募考核里还有编程、英文翻译等要求,这激起了陈海燕的兴趣。“也算是和IT相关,没准还可以转岗。”抱着这样的想法,陈海燕参加了应聘,并在众多求职者中以综合考核第一的成绩成功入职。



入职半年,因为部门一位IT开发同事离职,陈海燕主动请缨承担起了同事的工作任务,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富士康IT生涯。为了跟上岗位需求,边学边做,通过了SCJP的JAVA程序员认证,经过几个大的项目后,开始带团队负责品管类系统的开发。2002年,随着事业群在各厂区业务的拓展,她看到未来数据对于企业的重要价值,她又主动提出做IT运营管理及各个厂区的数据库建置管理。为了跟上岗位需求,工余在职进修了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本科学历,并在2003年就通过了Oracle OCP数据库专家认证。


2019年,陈海燕开始参与C事业群数字化转型专案的推动,主要负责IIoT物联网及数据采集、设计及生产制造等管理系统平台的建构及推动。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她最大的收获是深刻感受到了队伍团结一致的力量以及IT、OT高度融合的重要性。以协助华南检测搭建的Medas检测服务云平台为例,通过这一平台不仅可以打通集团与优秀供应商的数据互联互通,减少内部管理流程,同时还可以提升集团对于供应商的管理能力,并扩大到区域服务,服务中小企业集群。由于涉及项目和部门众多,开发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跨部门沟通,“事先一定要多去了解对方,要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在陈海燕团队的努力下,目前该平台已分阶段上线服务集团内外客户。


2020年,在事业群灯塔工厂项目开展中,陈海燕团队还搭建了IIoT平台。经过一年多的迭代升级,完成了单位1400余台设备的数字化升级改造,成功实现数据采集、预处理及可视化,并结合物联场景化需要,在理解现场工业机理的基础上,让物联数据价值在设备稼动、最优工况、设备预测性维护等应用上得到了最好应用。也因为在数字化转型推动中的优异表现,陈海燕被评选为集团2020年数字化转型先锋人物。


“对IT来说,技术是基础,要随时准备积累和知识的自我迭代。”从部门行政助理到管理系统开发、再到IT运维规划及统筹,一路走来,陈海燕说IT也要不断去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技术和公司业务发展的步伐。


周利群:女性特质在管理中独具优势


2000年,川妹子周利群从学校毕业,踏入 社会 的第一份工作就在深圳富士康。21年过去了,当年的青涩少女已成为独当一面的经理人,不变的是她爽朗健谈的性格,以及始终积极向上的那股拼劲儿。



2011年初,周利群响应集团拓疆战略,投入成都园区建厂工作,担任测试工程部主管一职,一手打造了单位的测试工程管理体系。2016年,她转型到M产品担任机能处主管。平时比较关注 财经 类新闻的她,2018年就注意到了世界经济论坛“灯塔工厂”项目。在网络上,周利群看到了智能制造、大数据、AI等前沿技术的广阔应用场景,这也让身处制造业一线的她对灯塔工厂充满憧憬。


2019年底,周利群等到了好消息。成都厂区正式组建了灯塔工厂项目团队,开始稳步推进灯塔工厂项目。在此过程中,周利群和她带领的团队从工厂运营者的角度挖掘业务痛点,提出转型需求,和团队一起进行灯塔工厂顶层架构设计。在周利群和小伙伴们的推动下,灯塔工厂项目推进被层层拆解为多个子项目,明确到每个项目的直接责任人,并制定了对应的进度表。在几个月的奋斗过程中,周利群带领团队和其他单位一起,协调各方资源,确保了灯塔工厂项目规划的圆满执行。在2020年度“数字富士康”表彰大会上,周利群和她的团队也获得了集团数字化转型优秀团队的荣誉。


周利群说,数字化时代,数据和机器人可能会替代人工,但创造力和领导力不会被代替。在她看来,女性特有的一些特质比如包容度高、善于表达倾听、信息敏感度强等,很多时候在企业管理中都是一种优势。她认为女性要借助数字平台发挥更多自身优势,使工作更有效率,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提高对企业的影响力。


周小芬:打破习惯很难但坚定了做下去的决心


同陈海燕一样,周小芬也是集团2020年数字化转型先锋人物之一。


31岁的周小芬是北方姑娘,说话很直接,性子也很倔。从2015年开始,周小芬便在廊坊厂区开始组建团队推动智能工厂(灯塔工厂),她坦言“现在的制造业进入微利时代,需要通过智能化平台抓住每一个利润点”,然而当理想照进现实的时候,“习惯”与“是否要改变”却需要努力克服。



“打破习惯是很难的事情,但也更坚定了我要做下去的决心。”在困难面前,倔强的周小芬心中那股不服输的劲儿反而上来了,她带领团队与其他部门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沟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帮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析利弊。最终,实现了与其他部门的良好配合,并让灯塔工厂项目得以稳步推进。


在灯塔工厂建设推动过程中,让周小芬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设备IoT平台搭建初期,面临着设备种类多、数据化覆盖率较低,且对应不同供应商的技术差异,让平台改造面临着无法统一管控的难题。为了成功实现IoT目标,周小芬所在团队首先针对公司内部进行设备管理标准化,在与设备开发处进行对接成功后,以此为标准技术案例推动至各供应商,成功完成了IoT的初期建立。在这个过程中,团队不仅实现了初期目标,而且积累了IoT从0到1的宝贵经验,也认识到了合作共赢与管理标准化的重要意义。


作为团队领头人,在周小芬看来,员工除了从工作获得收入,个人能力的提升也尤为重要。为此,周小芬每周都会给团队组织培训,并设立专案奖金来激励下属。“就像做灯塔工厂这个项目一样,虽然工作很难啃,但最后收获也是巨大的。”周小芬说最有成就感的时候,就是遇见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做同一件事,然后一起去成长、收获、改变。


赖丽:95后“数字巾帼”不让须眉


赖丽是典型的95后女孩,勇敢,自信,日常喜欢音乐以及烹饪 美食 。


作为D事业群启动转型战略之后招纳的新生力量,赖丽2019年5月加入富士康。在此之前,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的她在一家新能源企业从事贸易销售岗位。



在D事业群数字平台IIOT开发团队,赖丽主要承担PMO工作,负责各个系统开发进度跟进以及IIOT开发敏捷转型的推动。身为PMO人员,赖丽最多时手上同时要盯10余个项目,频繁和各个项目PM对接。“同事们都说我是灵魂push。”谈及如何和各个项目同事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赖丽这样开玩笑说道。不过,她也有自己的一套有效沟通的办法。“其实不管是做国际贸易销售,还是做项目管理跟进,与人沟通的内核都是一样。”在她看来,沟通是不可避免的,但前提是一定要识别前线人员的痛点,在追踪进度的同时去帮助他们共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性的互动。


谈到事业群开展的数字化转型,赖丽印象最深的就是自己直接参与的DPM数字化绩效管理平台开发项目。该项目横跨3大洲,5个厂区,要在一年内推广覆盖800余条线体,也是赖丽作为IIOT开发团队PMO跟进的项目之一。同时,赖丽还负责项目在龙华园区推进的PM工作,和5位同事一起挖掘园区单位的DPM个性化需求,并进行敏捷开发交付及用户导入。


在带领团队时,赖丽也有着95后女孩的新思维,她会用小 游戏 、茶话会等不拘一格的形式来听取团队成员的想法。在赖丽看来,团队成员不仅是工作中的同事,更是生活里的朋友。


作为2020年度“数字富士康”数字转型优秀团队中的一员,赖丽很感谢富士康给了自己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女性以更细腻的内心和活跃的思维与男性的理性与睿智形成很好的互补。在数字化进程中带来更多创新和进步,面对数字化的浪潮,女性也可以更勇敢,更努力,为自身的职业发展挣得更大的机遇。我们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勇敢地迎接挑战,成为‘数字巾帼’。”


结语:四位女性工程师,有从业20余年的资深元老,有正值而立的中坚力量,还有青春活泼的新生力量,她们用坚韧、包容、温柔的女性力量,在富士康身体力行推动着企业的进步与变革。她们,值得被我们看见。当然也不止她们,还有千万个如她们一般兢兢业业、自强不息的职场女性,都值得被时代铭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26387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7
下一篇 2023-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