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为物联网带来大智慧_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

大数据为物联网带来大智慧_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第1张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浪潮,信息化产业不断发展、延伸,已经深入了众多的企业及个人,SOA系统架构的出现,将给信息化带来一场新的革命。

纵观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历程,尽管出现过XML(标准通用标记语言的子集)、Unicode、UML等众多信息标准,但是许多异构系统之间的数据源仍然使用各自独立的数据格式、元数据以及元模型,这是信息产品提供商一直以来形成的习惯。各个相对独立的源数据集成一起,往往通过构建一定的数据获取与计算程序来实现,这样的做法需要花费大量工作。信息孤岛大量存在的事实,使信息化建设的ROI(投资回报率)大大降低,ETL成为集中这些异构数据的有效工具。ETL常用于从源系统中提取数据,将数据转换为与目标系统相兼容的格式,然后将其装载到目标系统中。数据经过获取、转换、装载后,要产生应用价值,还需另外的数据展现工具予以实现,如此复杂的数据应用过程,必定产生高昂的应用成本。

结构化的数据管理尚可通过以上方法,予以实现其集成应用。在非结构化的内容方面,这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令人生畏。内容管理的应用方案基于不同的信息化应用系统,而且大部分是纵向的以组织部门为界限的。在内容管理市场中,经常使用来自不同厂商的产品来提供这些解决方案。即使是同一个厂商的产品,相互之间的功能也是经常重叠,并且无法集成。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的功能界限已趋于模糊。同时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和协同商务系统,又需要商业智能的分析展现数据提供用户 *** 作依据。

在激烈竞争且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管理模式很难固化,应用传统的信息化软件,当企业要做出一些改动时需要面对巨大的挑战。

SOA系统架构的出现,信息化变革

微软大中华区服务部总经理辛儿伦介绍说,从上世纪60年代应用于主机的大型主机系统,到80年代应用于PC的CS架构,一直到90年度互联网的出现,系统越来越朝小型化和分布式发展。2000年WebService出现后,SOA被誉为下一代Web服务的基础框架,已经成为计算机信息领域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SOA的出现给传统的信息化产业带来新的概念,不再是各自独立的架构形式,能够轻松的互相联系组合共享信息。

可复用以往的信息化软件。基于SOA的协同软件提供了应用集成功能,能够将ERP、CRM、HR等异构系统的数据集成。

松散耦合方式,只要充分了解业务的进程,就可以不用编写一行代码,通过流程图实现一套我们自己的信息系统。就像已经给你准备好了砖瓦和水泥,只需要想好盖什么样的房子就可以轻松的盖起。加快开发速度,并且减少了开发和维护的费用。软件将所有的管理提炼成表单和流程,以记录管理的内容,指定过程的流转方向。

更简便的信息和数据集成。信息集成功能可以将散落在广域网和局域网上的文档、目录、网页轻松集成,加强了信息的协同相关性。同时,复杂、成本高昂的数据集成,也变成了可以简单且低成本实现的参数设定。创建了完全集成的信息化应用新领域。

在具体的功能实现上,SOA协同软件所实现的功能包括了知识管理、流程管理、人事管理、客户管理、项目管理、应用集成等,从部门角度看涉及了行政、后勤、营销、物流、生产等。从应用思想上看,SOA协同软件中的信息管理功能,全面兼顾了贯穿整个企业组织的信息化软硬件投入。尽管各种IT技术可以用于不同的用途,但是信息管理并没有任意地将信息分为结构化或者非结构化的部分,因此ERP等结构化管理系统并不是信息化建设的全部;同时,信息管理也没有将信息化解决方案划分为部门的视图,因此仅仅以部分为界限去构建软件应用功能的思想未必是不可撼动的。基于SOA的协同软件与ERP、CRM等传统应用软件相比,关键的不同在于它可以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并且有正当理由向需要它提供服务的任何用户提供服务。

——预见2023:《2023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全景图谱》(附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发展前景等)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大富科技(300134)、梦网集团(002123)、共进股份(603118)、胜宏科技(300476)、润和软件(300339)、立昂技术(300603)等

本文核心数据:物联网产业规模、竞争格局、发展前景预测等

产业概况

1、定义

所谓“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又称传感网,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并形成一个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可管理的网络。

早期的物联网是指依托射频识别技术的物流网络,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物联网的内涵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阶段,物联网是指在物理世界的实体中部署具有一定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通过网络设施实现信息传输、协同和处理,从而实现广域或大范围的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信息交换需求的互联。物联网依托多种信息获取技术,包括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多媒体采集技术等。物联网的几个关键环节可以归纳为“感知、传输、处理”。

2、产业链剖析:共有四大层面

所谓产业链,是以生产相同或相近产品的企业集合所在产业为单位形成的价值链,是承担着不同的价值创造职能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围绕核心产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在采购原材料、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通过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中形成的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用户构成的一个功能链结构模式。

从产业链条来看,物联网的产业链条由上而下可以分为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四个层级。

自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美国加大了对中国高新技术出口的限制,不断扩大实体清单,影响了中国一些科技主导型企业的发展,这从侧面警示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地位的脆弱性。物联网通过传感器把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联系起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其中传感器作为数据采集的源头,已经成为各种应用能力所需的数据来源所在。目前中国国内也涌现出了一些传感器芯片重点生产企业,如:高德红外、西人马、士兰微、敏芯微电子、博通、全志科技、大唐微电子、复旦微电子等。

行业发展历程:处于市场验证期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
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因特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发展历史悠久,可分为三个阶段:

行业政策背景:政策大力推进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十四五”期间,明确新基建,还要让5G用户普及率提高到56%。并且5次提到关于物联网的规划发展,除了划定数字经济的7大重点产业外,其余4次提到的场合均体现出对物联网发展重点的表述。

十四五规划中划定了7大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这7大产业也将承担起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超过10%目标的重任。

产业发展现状

1、中国物联网连接数快速增长

全球物联网仍保持高速增长。物联网领域仍具备巨大的发展空间,根据GSMA发布的《The mobile economy
2020(2020年移动经济)》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物联网总连接数达到120亿,预计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总连接数规模将达到246亿,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3%。我国物联网连接数全球占比高达30%,2019年我国的物联网连接数363亿。而根据2021年9月世界物联网大会上的数据,2020年末,我国物联网的数量已经达到453亿个,预计2025年能够超过80亿个。

2、应用层与平台层价值最高

从产业链价值分布看,应用层和平台层贡献最大的附加值,分别占到35%左右,传输连接层虽然重要,但产值规模较小;底层的感知层元器件由于种类众多,产业价值也较大,占到20%左右。

3、物联网应用者使用情况调研

微软发布的第三版《IoT Singal(物联网信号)》报告显示,2021年物联网的应用持续保持增长。91%的受访组织是物联网应用者。

物联网项目可分为四个阶段:学习、试验/概念验证、购买和使用。2021年,29%的物联网项目处于学习阶段;处于试验/概念验证阶段的项目比例仍保持不变,2020年和2021年均为25%;处于购买阶段的项目比例增加了1%,从2020年的21%增加到2021年的22%;处于使用阶段的项目在2020年和2021年保持稳定,均为25%。

4、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突破25万亿

目前,物联网已较为成熟地运用于安防监控、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物流等。近几年来,在各地政府的大力推广扶持下,物联网产业逐步壮大。再加之近几年厂商对物联网这一概念的普及,民众对物联网的认知程度不断提高,使得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整体呈快速上升的趋势。2019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约在176万亿元左右,2020年根据赛迪公布的数据,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约达到214万亿元左右。初步统计,2021年市场规模为263万亿元。预计未来三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仍将保持18%以上的增长速度。中国物联网市场投资前景巨大,发展迅速,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

产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北京物联网相关项目最多

工信部共公开2批《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项目公示名单》,结合2批的项目名单分析,目前中国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项目主要集中在北京、浙江、广东和山东。

2、企业竞争:各个行业的企业在相关领域有所布局,以龙头企业间的竞争为主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根本,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以“数字化”和“智慧化”为主。根据物联网的应用领域来看,企业在各自行业的“数字化”和“智慧化”有所布局。

互联网周刊发布了2021物联网企业100强,榜单显示华为排名第一、海尔智家、海康威视位居第二和第三,小米集团、中兴通讯、大华股份、阿里云、联通数科物联网、科大讯飞、神州控股进入前十,依次排名第4-10名。

产业发展前景:物联网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1、发展前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物联网占比逐渐上升

物联网是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突破的重点方向,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空间,在芯片、传感器、近距离传输、海量数据处理以及综合集成、应用等领域,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创新要素不断积聚。物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中国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经济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采用包括物联网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家居生活智能化水平。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物联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综合多方面的情况分析,前瞻认为未来6年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将保持高速增长,到2027年市场规模超过7万亿元。

根据信通院于2020年12月发布的《2020中国物联网白皮书》,2019年中国物联网连接数中产业物联网和消费者市场各占一半,预计到2025年,物联网连接数的大部分增长来自于产业市场,产业物联网的连接数将占到总体的61%。由此来看,未来产业物联网的市场发展潜力大于消费物联网。

2、发展趋势:重点城市带动周边城市发展,分工协作格局将进一步显现

国内物联网产业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等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其中,长三角地区产业规模位列四大区域的首位。未来中国物联网产业空间演变将呈现出三大趋势: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联网行业细分市场需求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2010年10月18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在这一决定中,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里面的重要一项被列为其中,成为国家首批加快培育的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标志着物联网被列入国家发展战略,对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

2011年3月16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

《刚要》提出要推动重点领域跨越发展,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已被国务院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2011年4月6日《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

根据办法,专项资金是由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用于支持物联网研发、应用和服务等方面的专项资金。专项资金的使用应当突出支持企业自主创新,体现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战略,鼓励和支持企业以产业联盟组织形式开展物联网研发及应用活动。专项资金由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管理。

2011年5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2011年标准化重点工作》(工信部)

文件提出将围绕"十二五"规划纲要和产业发展重点,加强标准战略研究,加快物联网、新能源汽车等重要领域标准制定和修订,为保持工业通信业平稳较快发展做好支撑。对于一些产业急需标准,今年将进一步加大标准制定力度。今年将围绕技术改造、自主创新、节能减排、淘汰落后、质量品牌、两化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工作,组织制定标准3000项,发挥标准的引导和规范作用,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

2012年2月14日:《"十二五"物联网发展规划》(工信部)

规划提出,到2015年,中国要在物联网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关键标准研究与制定、产业链条建立与完善、重大应用示范与推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形成创新驱动、应用牵引、协同发展、安全可控的物联网发展格局。

2012年8月17日:《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工信部)

根据此《纲要》,中国将加大对示范区内物联网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强税收政策扶持;同时,推进物联网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到2015年,无锡示范区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核心技术,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基本形成结构合理的物联网产业体系,实现一批重点领域的典型示范与推广应用,构建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促进物联网标准化工作。到2020年,无锡示范区的创新能力、产业规模、从业人员数量和影响力大幅提升,实现一大批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成为具有一流创新能力的技术创新核心区;集聚和培育一批国内领先的物联网企业,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发展集聚区;建成一批具有重大推广价值的典型应用示范工程,成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应用示范先导区。

2013年2月5日:《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

《意见》提出,到2015年,我国要实现物联网在经济社会重要领域的规模示范应用,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培育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打造较完善的物联网产业链,初步形成满足物联网规模应用和产业化需求的标准体系,并建立健全物联网安全测评、风险评估、安全防范、应急处置等机制。意见指出,将建立健全有利于物联网应用推广、创新激励、有序竞争的政策体系,抓紧推动制定完善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鼓励多元资本公平进入的市场准入机制。加快物联网相关标准、检测、认证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支撑服务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推进物联网相关专利布局,从而推动物联网健康有序的发展。

2013年3月4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国务院办公厅)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指出三网融合、云计算和物联网发展对现有互联网提出了巨大挑战,基于TCP/IP协议的互联网依靠增加带宽和渐进式改进已经无法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建设未来网络试验设施,主要包括:原创性网络设备系统,资源监控管理系统,涵盖云计算服务、物联网应用、空间信息网络仿真、网络信息安全、高性能集成电路验证以及量子通信网络等开放式网络试验系统。该设施建成后,网络覆盖规模超过10个城市。

2013年9月17日:《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5)》(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教育部、国家标准委)

计划包含了顶层设计、标准制定、技术研发、应用推广、产业支撑、商业模式、安全保障、政府扶持、法律法规、人才培养10个专项行动计划。各个专项计划从各自角度,对2015年物联网行业将要达到的总体目标作出了规定。

2013年10月31日:发改委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组织开展2014-2016年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区域试点。

通知指出,支持各地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在工业、农业、节能环保、商贸流通、交通能源、公共安全、社会事业、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示范效果突出、产业带动性强、区域特色明显、推广潜力大的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区域试点项目,推动物联网产业有序健康发展。

2014年6月中旬:《工业和信息化部2014年物联网工作要点》(工信部)

通知指出,2014年,物联网工作重点为:1、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加强物联网工作统筹协调,加强对地方和行业物联网发展的指导。2、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推进传感器及芯片技术、传输、信息处理技术研发,推进传感器及芯片技术、传输、信息处理技术研发,开展物联网技术典型应用与验证示范,构建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3、开展重点领域应用示范:构建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开展农业、商贸流通、节能环保、安全生产等重域和交通、能源、水利等重要基础设施领域应用示范,推进公共安全、医疗卫生、城市管理、民生服务领域应用示范,依托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开展应用示范,推动电信运营等企业开展物联网应用服务。4、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培育和挟持物联网骨干企业,引导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引导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培育物联网产业聚集区,建设和完善公共服务平台,组织商业模式研究创新和推广。5、推进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物联网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物联网安全保障体系。6、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强各部门工作衔接,加强各部门工作衔接,完善产业发展政策,加大财税和金融支持力度,加快完善法律法规,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2014年7月:《关于印发10个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的通知》(发改高技〔2013〕1718号)要求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教育部、国家标准委联合物联网发展部际联席会议相关成员单位制定了10个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请根据各行动计划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分工与进度、保障措施等,尽快细化本地区的具体措施,加强沟通协调,务实推进相关工作。

青岛是我第二个家乡,我和他的缘分2005年就定下了,红娘就是海尔集团,因为当时大学毕业第一份工作就在海尔,时间如梭,现在已经15年了,中间分分离离,来来往往,最终在2011年在青岛定居。(2008年认识了青岛小嫚,2011年结婚买房,落户青岛)

回归正文,提提我的想法吧,青岛目前经济增量结构有很大问题:

1,在制造业这块,青岛一直吃老本,未来也没有看到政府详细的规划,这是挺可怕的一点,是不是没地了?不过最近把即墨市划入青岛市区,是不是为下一阶段大跨步打前哨,我猜可能是吧。

2,教育,科研,新产业推进也是这几年才提出,但是行动上并没有什么音讯。高知识人才并没有明显兴趣来青岛。

3,商业地产发展到挺快,反正到处都是商业地产的楼盘,青岛经济增长主要动力。

4, 旅游 业也一般般,并没有什么特色创新,如果一定要说特色,那就是青岛海边夏天真不热,就是有点潮湿,天然优势!

其他的行业(外贸,航运,金融等)我不太了解,经过长时间感官上觉得也并没有什么突出贡献。

这样的青岛,有多少未来,有多少潜力,你拿什么魅力征服威海烟台,再说人家发展也有声有色,干嘛要跟你结盟,没有明显的利益基础,不用谈什么结合。

打铁仍需自身硬,如果你像上海一样牛,能带动整个长三角,你觉得烟威还不愿意吗?中央政府可能都要考虑胶东半岛XX计划!!

思考问题:我想应该是青岛发展过程中,城市规划布局出现大问题,尤其是制造业用地规划滞后,脱节的问题拖后腿了。

把青岛烟台威海整体从山东划出,设立直辖市,别管山东愿不愿意,中央直接决定,将新的直辖市青岛打完成为东北亚航运金融中心。
原烟台港威海卫港统一调配,扬长避短,实现深水港加浅水港的互补。这样一来可以在太平洋沿岸形成自北向南青岛、上海、深圳三个对外交流口岸。
教育文化资源优势整合,形成胶东文化产业链。

原有重点高校继续给予大量资金支持,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山东大学威海校区,五所重点高校齐头并进。
将西海岸新区打造成青岛的浦东新区,成为东北亚物流、金融中心,高 科技 产业中心。

将青岛、烟台、威海三面海洋沿岸统一规划,打造世界一流的海洋产业、 旅游 产业、服务产业。
青烟威代表着山东最高经济水平,也是发达程度最高的都市圈,三市2018年GDP总值为23475亿,若作为一座城市来排名,会比广州还高一位,体量直逼深圳。
单说区域经济,青烟威的都市圈发展水平在仅次于京津唐。但是想要合为一座城市,就必须真正的、彻底的一体化。然而这三座城市的中心城区相距甚远,同城化对接难度非常大,烟台和威海或许还有可能,青岛和烟台主城之间不仅有县区相隔,而且两市隔着山。

想要打破这种束缚,必须在这三城中心的位置开辟新城,并由中心新城与原有的三个城区进行辐射式对接,形成一个像广州佛山东莞这样真正同城化、大城化的发展格局。而这个前提只能是三城合一,不过这样的大动作、大手笔,或许只有直辖才可能实现。
如果一个人口1900万,GDP规模近24万亿,面积26万平方公里的巨无霸大都市诞生,未来对山东地区的经济影响必然会很大。因为济南的大城模式也在进行,未来如果东有直辖市,西有大省会。山东地区的经济活跃度必然高速提升。但与此同时,省内其他城市人才流出将会加剧,非核心城市的招商引资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其实相比于这样看起来美好但却不可能实现的大工程,但是海阳划给青岛、莱州划给潍坊,其余主体与威海合并;而潍坊诸城、高密并入青岛,这样的整合似乎更具可 *** 作性,而且有利于让山东半岛再出现一个新一线城市,而青岛的城市体量也将再度扩容,成为能够与杭州、武汉掰手腕的城市。
青岛人,不请自来。

这事儿不靠谱。

去看看地形图就知道纯属扯淡的问题,就胶东半岛那蜿蜒曲折的土地合并成一个城市然后老死不相往来?还不如青岛港联动日照港青潍一体化,烟台龙口港对接辽东半岛让烟威合并来的实在。

再说产业,青岛制造业五朵金花过气了不假,可是他们真的在转型,海尔的工业物联网以及海信的智能制造,再加中车四方,青岛啤酒和一汽青岛这些国有轻重工业巨鳄,体系十分完备:说句实话,在中国找工业体系如此完备的城市真的不多,尽管国有大头造成青岛当前工资低的官僚式繁荣。

而烟台工业体系也是独立发展,民营上市企业发展的比青岛还要好,二者之间根本不存在谁带动谁的问题,至于烟台GDP不如青岛那是因为烟台龙口港造成的劣势,它对接的是辽东,东北什么货色没数吗?投资不过山海关以为是说说吗?

至于威海,它的工业体系确实是不如青岛和烟台,但是它只能由烟台带动,青岛再发展五十年兴许能带动,但至少现在没戏,太远了。

这样的傻逼问题也有人提出来???

请问你知道“城市”的内涵是什么吗??

睁开你的瞎眼看看三个个城市面积有多大了,你在看看这三个城市主城区之间的距离又有多远?青岛到烟台和威海都是200都公里,而两大直辖市北京到天津才不过100多公里呢,请问主城区之间的距离200多公里能叫一个城市吗??

三个城市面积加在一起3万多平方千米了,这能叫城市吗??

肯定会有人以重庆来反驳我,但是重庆是一个主城区加一大堆郊区和县城组成的,有主城区就是一个完整的城市,请问青岛 烟台 威海谁当主城区??如果青岛当主城区,那就是弱化烟台和威海的地位,硬生生的把烟台和威海两个地级市降级成青岛的一个区,这不是傻逼行为吗?

山东省的发展还是存在很多矛盾的。首先省会济南。经济排全省第三。硬把莱芜拉入济南。也只不过才是个第二。济南给我的感觉就是自己没有发展起来,还不承认自己是老三。我觉得想要发展山东半岛地区。适当应该削弱济南的吝啬之心。让胶东半岛放开手来去发展。为了山东的繁荣。应该诚恳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把荣光让给胶东。承认和肯定胶东的发展。并予以支持。这才是省会的态度。再说青岛和烟台。烟台已经把莱西划给了青岛。烟台的经济主力都在半岛北部。个人认为应该把,龙口市,蓬莱市,招远市,莱州市,栖霞市。和到一处成立地级市。建成向扬州市一样的名城。名称就叫龙口市!然后把烟台其他地区和威海联合成立,大烟台地区。发展成胶东自贸区发展经济。

短期内不会合并,威海虽然地方小,但是经济并不弱,总量虽然只有三千多亿是烟台的一半,但人均GDP在省内仅次于东营。烟台自己管辖内的县级市还没有发展明白,虽然龙口,蓬莱很厉害,但是海阳,莱阳,栖霞等发展的并不如意,没有合并威海发展的动力,合并不单纯是一加一等于二的问题。况且现在威海向南向东发展,烟台向西发展,夹在中间的牟平反而躺q了,试问两个相向发展的城市怎么可能合并?至于青岛就更不用提了,虽然青岛在省内一直是经济的龙头,但是青岛的核心市区离烟台,威海都太远了,不过青岛倒是可以惦记一下日照!最最重要的是山东省也不会轻易放手,18年山东经济总量76万亿左右,胶东三市加起来两万多亿占省内经济总量的30%左右,没有一个足够的理由山东不会轻易放手!

山东济南,山东烟台,山东威海,中国青岛,这人就是青岛的优越感。

1青岛现在是单列城市,你觉得它会同意合并烟威

2你觉得烟威甘愿合并到青岛麾下

3以前我写过山东可以合并的几大城市群是(东营加滨州)(烟台加威海)(临沂加日照)(济宁加枣庄)(泰安加莱芜),现在莱芜已经并到济南了,而威海是烟台分出来的,所以烟威合并不现实,别的也不好说。有句话怎么说的,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甘愿在小地方待着当头,也不会跟着别人干。

4如果合并了会导致发展更不平衡,五个手指头都不一样长,何况那么大的区域那么多的人口,资源整合势必造成更多人失业,也只能造就几家大型活垄断性企业而已,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没有意义。

把香港给你要不

可以看我的发文记录,在中国沿海打造一条中国沿海经济带,并在沿线打造三个半岛中心城市,其中山东半岛打造一个半岛中心城市,这个新的城市就在烟台和青岛中间………目前我已经为此给各级领导写了145封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263968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7
下一篇 2023-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