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都来了,它带给我们哪些方便

物联网都来了,它带给我们哪些方便,第1张

物联网,顾名思义,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其核心仍然是互联网,只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先举个例子,我们在餐厅里吃到的一份番茄炒蛋,我们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从一个简简单单的二维码或者三维码等等条码技术,详细地知道食材的来源地:这份菜里番茄来自哪个农厂,由谁在什么时间采摘,再由谁检测,又是谁从哪里到哪里将这批番茄运送过来,它的价格,品牌……鸡蛋是由哪里的哪只母鸡下的,这只鸡的健康情况,整个鸡舍的情况等等……关于这个菜所有我们想要知道的一切都会一目了然。

接下来再详细地说说物联网是怎么回事。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和传统的互联网相比,物联网有其鲜明的特征。

首先,它是各种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物联网上部署了海量的多种类型传感器,每个传感器都是一个信息源,不同类别的传感器所捕获的信息内容和信息格式不同。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具有实时性,按一定的频率周期性的采集环境信息,不断更新数据。 其次,它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仍旧是互联网,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在物联网上的传感器定时采集的信息需要通过网络传输,由于其数量极其庞大,形成了海量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为了保障数据的正确性和及时性,必须适应各种异构网络和协议。

还有,物联网不仅仅提供了传感器的连接,其本身也具有智能处理的能力,能够对物体实施智能控制。物联网将传感器和智能处理相结合,利用云计算、模式识别等各种智能技术,扩充其应用领域。从传感器获得的海量信息中分析、加工和处理出有意义的数据,以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发现新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

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他可以被广泛地运用到以下几个方面:

1、智能工业领域。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生产环境检测、制造供应链跟踪、产品全生命周期检测等物联网系统,形成综合管理监测平台,促进经济效益提升、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

2、智能农业领域。农业生产精细化管理、生产养殖环境监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与产品溯源等物联网系统,形成重点农产品质量管理平台,保障农产品安全。

3、智能环保领域。城市大气环境实时监测、重点流域和湖泊水质监测、工业污染源排放实时监控等物联网系统,形成重点地区和行业的实时监控和预警平台,改善环境质量。

4、智能物流领域。覆盖库存监控、配送管理、安全追溯全流程的物联网系统,形成跨区域、行业、部门的物流公共服务平台,提高物流效率,保障物流的安全和可控。

5、智能交通领域。交通状态感知与交换、交通诱导与智能化管控、车辆定位与调度、车辆远程监测与服务等物联网系统,形成城市交通实时监控和管理平台,提升交通管理水平。

6、智能安防领域。社会治安监控、危险化学品运输监控等物联网系统,形成重点区域和行业的监控和管理平台,提升公共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物联网带给我们哪些方便:

1、使我们的生活更方便。

我们可以远程 *** 作家里的空调、热水器等,物联网可以为我们提供便捷的生活方式。

2、家居智能化。

清晨的阳光照到窗户窗帘便自动打开,下雨时窗户自动关闭,室内温度根据个人喜好可以自动调节。

3、家居安全化。

物联网可以和110联网,当家里有小偷或者坏人进入时可以主动报警,保护家人和财产的安全。

4、家居舒适化。

在回家的路上就可以提前开启空调,回到家可以享受适宜的温度。早晨起床窗帘自动拉开音响自动播放,微波炉自动做好早餐。

5、家居节能化。

物联网能够更加方便地控制家里的家用电器,实现节能最大化。

6、家居科技化。

家里所有的设备、物品都可以实现智能化、遥控化,使自己的家居到处都是科学技术化,尽情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便利。

所以我们说,物联网会是新的趋势,它是对互联网的进一步拓展运用和创新。

以上由物联传媒转载,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物联网的应用,从时间维度看,RFID和传感器厂商将在物联网产业运用的过程中率先受益,系统集成商、物联网运营商也会从中受益。从空间维度看,增长空间最大的是物联网运营商,其次是系统集成商,第三是RFID和传感器供应商。随着平安城市建设、城市智能交通体系建设和“新医改”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加快,安防、交通和医疗三大领域有望在物联网发展中率先受益,成为物联网产业市场容量最大、增长最为显著的领域。
从运营商方面来看,中国移动表示要全面发展物联网。据中国移动物联网基地副总经理谢志远介绍,中国移动将从3个方面推动物联网的发展:一是搭建运营体系,主要包括专网专号建设,物联网运营管理平台搭建,以及开放平台的建设。二是发展重点行业。由于物联网涉及的行业太多、太分散,中国移动将从几个大行业切入,如家居、交通、医疗等领域。三是拓展行业应用。除了产品以外中国移动会牵头做一些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形成白皮书发给各个省份。据悉,中国移动即将在4个领域推出4个全网产品:物联通、智能家居、手机二维码及移动产品。
从事物联网行业,想学习高级物联网课程的加我,空间有Q

大数据远距离,用4G网络

网络布局上,远距离的网络直接连基站,无需自己布设网络节点。而近距离的网络都需要有一个网络节点,先把终端数据传给节点,节点再接入广域网。远距离传输比近距离传输的价格更贵、功耗更高,合理利用远近搭配,能够有效降低物联网终端的成本。

例如原本的共享单车采用2G网络解锁,必须要保持数据长连接或使用下行短信开锁,功耗高费用大,而下载的共享单车抛弃了远程解锁,直接使用手机的蓝牙解锁单车,节省了数据流量、降低了功耗、还能提高开锁速度;盈能量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站也是物联网高科技产品,运用最新窄带通讯技术,引领电动自行车充电设备的技术高度。

云服务的设计物联网的云服务器和APP的设计,和互联网基本是一致的,JAVA、PHP、ASP都可以用来做物联网的后台处理。移动互联网是“人--服务器--人”的架构,物联网是“物--服务器--人”的架构,两者本质是相同的,物联网终端设备也采用TCP、>

使用场景分散化,技术集中化物联网的使用场景,总结下来很一致:采集+传输+计算+展,物联网终端采集数据、把数据传输给服务器、服务器存储和处理数据、把数据展示给用户。

行业主要企业:大富科技(300134)、梦网集团(002123)、共进股份(603118)、胜宏科技(300476)、润和软件(300339)、立昂技术(300603)

本文核心数据: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全球物联网连接数量、全球物联网下游行业分布

处于市场验证期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 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因特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
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发 展历史悠久,可分为三个阶段:

物联网连接数超120亿个

根据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统计数据显示,2010-2020年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高速增长,复合增长率达19%;2020年,全球物联网设备连接数量高达126亿个。“万物物联”成为全球网络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据GSMA预测,2025年全球物联网设备(包括蜂窝及非蜂窝)联网数量将达到约246亿个。万物互联成为全球网络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下游制造业/工业占比最大

从下游领域来看,根据IoT
Analytics的数据,2020年全球物联网行业下游占比中,制造业/工业占比22%排在首位,其次是交通/车联网,占比15%。智慧能源、智慧零售、智慧城市、智慧医疗和智能物流分别占比14%、12%、12%、9%和7%,排在第3至7位。

2020年物联网链接内容90%属低功耗、广域网领域

2020年整个物联网90%连接属于低功耗、广域网领域。万物互联趋势下,传统移动蜂窝网络的高使用成本和高功耗催生了专为物联网连接设计的低功耗广域连接技术,对应中低速率应用场景,拥有广覆盖、扩展性强等特征,更符合室外、大规模接入的物联网应用。

2026年市场规模接近155万亿美元

根据知名国际信息技术数据公司lDC的测算,2019年全球loT市场规模为6860亿美元,到2022年,这一数字将突破万亿美元;与此同时,2019年全球通过万物互联传输的数据规模已达到14ZB,2025年传输规模则将达到80ZB。在loT行业本身的从全球来看,目前全球物联网相关的技术、标准、产业、应用、服务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整体上物联网核心技术持续发展,标准体系正在构建,产业体系处于建立和完善过程中。移动互联网连接和工业互联网连接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根据lDC的测算数据,2020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为7490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220%;预计2026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会接近155万亿美元。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联网行业细分市场需求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1物联网技术
11物联网技术的简介
物联网技术是来源于互联网,人们通过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极大的加强其实用性和兼容性,通过感应装置的设计及使用实现物与物之间的连接,这样就可以帮助人们实现互联网技术下的有效控制。信息化的建设为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推广营造了较好的基础,同时也加强了智慧城市建设步伐。目前的城市交通规划、能源、交通等领域中,物联网技术也应用的非常普遍,并且极大程度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这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言是较大的突破。
12物联网技术的特征
互联网技术的合理运用是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前提,离开了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优势则无法显现出来。同样这种优势的体现也需要通过性能较好的感应装置来实现,这对于各地区城市的管道铺设、线路设计及规划而言都是非常实用的。在这些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中,大量数据的采集及信息的反馈都需要互联网的支持才能实现。较强的信号识别系统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在物联网技术的使用中,各种信号感应装置传达出的信息也是不同的,需要技术人员将这种识别系统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较强的兼容性和感应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对于其智能化优势的实现也是非常有利的。
2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智慧城市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智能,通过物联网技术的使用可以有效的控制及维护城市的秩序,确保各项事业的有序进行。其建设的目的是更好的为人们服务,在当前的城市化建设中表现的都非常的明显,主要表现在教育、经济、交通、医疗等领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较大的便捷。
21城市管理的智慧化
城市管理的智慧化对于政府职能的实现是非常有利的,并且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政务平台的构建,让市民及时的获取相关的信息,并积极的参与到监督管理工作中。物联网技术的使用下,对于政府兴建的基础工程的监督与监管也是非常有利的,通过有效的数据分析与信息的反馈,相关部门可以及时的进行监控,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质量管理的效率。在城市的安全管理中,物联网技术也发挥出了较强的作用,在突发事件的处理中,政府可以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救援与物资的输送,这种优势是其他技术无法比拟的,同时可以极大限度的降低人员及财产的伤亡,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是非常有利的。
22农业发展的智慧化
农业经济的发展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物联网技术下的农业发展可以通过相关的感应装置及时的进行数据的反馈,人们可以在这些数据的分析与指导下,有针对性的去解决和改进,这样可以更好的实现农业的稳定健康的发展。对于营林活动的开展而言也是非常有利的,大面积的监控管理有助于合理的开采与种植,这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是非常有效的。
23医疗体系的智慧化
通过医疗体系的智慧化可以很好的改善各地区的就医问题,同时还可以及时的协调各医院的可用资源。可以通过专业的平台来进行药价的调控与管理,可以很好的约束和管理医药企业的生产与销售。
24交通规划的智慧化
交通规划的有效性对于缓解当前的交通压力是非常重要的,物联网技术的使用下可以帮助人们有效的实现路况的监控,这对于道路的疏通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也可以提高交通事故的处理效率。通过相关数据的分析,政府可以有计划性的进行路段的维修与修建,尽可能的为市民的出行营造较好的行车环境。
25教育智慧化
首先,可以让学校真正进入每一个家庭,建立网络学校、数字化课件、虚拟图书馆等,将教育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分享,推动教育普及。同时,还要加快再教育工程的建设,利用强大物联网进行多种形式的就业培训,真正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的同时,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建立。
26智慧旅游
旅游对于缓解人们的工作压力是非常有效的,但是目前的旅游现状是比较让人头疼的,节假日的人山人海极大的打消了人们出去旅游的念头,这不仅不利于旅游行业的发展,同时对于这些景点的维护和清理工作也造成了较大的压力。物联网技术下的智慧旅游可以更好的指引人们的旅游活动,及时的反馈各景区的天气、客流量及周边的住宿饮食等信息,就当前的应用现状而言其优势是比较突出的。
27智慧物流
在网络技术的带动下,当前的电子商务覆盖面积是比较大的,同时售出的产品能够很好的满足各种人群的需求,这对于物流行业的发展增加了较大的压力。在智慧物流的改进下,消费者可以享受到快捷的物流,这对于社会的经济增长与生活质量的提升都是大有帮助的。
3总结
通过对物联网技术应用的研究,我们可以明显的感觉到智慧城市建设的优势,不仅可以充分的利用现有社会资源,同时还可以满足人们方方面面的需求,这种资源优化配置下的社会将会发展的更加的稳健。但是仍然要加强对于配套技术的深入研究,这样才能确保在实践中更加的可靠。加强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得到人们的认可和支持,需要不断的加大宣传力度,以便于在丰富的实践中进行改进和拓展,确保社会发展与技术革新的有效实现。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26629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7
下一篇 2023-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