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等5g手机,5g手机有什么好处?

该不该等5g手机,5g手机有什么好处?,第1张

可以等5g手机,5g手机的好处有网速的提升以及延迟的降低、物联网的建成。

好处:

1、高速度,这个是5G最大的一个特点,相比于4G网络,5G网络有着更高的速度,而对于5G的基站峰值要求不低于20Gb每秒,当然这个速度是峰值速度,不是每一个用户的体验。随着新技术使用,这个速度还有提升的空间。

2、泛在网,随着业务的发展,网络业务需要无所不包,广泛存在,只有这样才能支持更加丰富的业务,才能在复杂的场景上使用。

3、低功耗,5G要支持大规模物联网应用,就必须要有功耗的要求,而5G就能把功耗降下来,让大部分物联网产品一周充一次电,甚或一个月充一次电,就能大大改善用户体验,促进物联网产品的快速普及。

扩展资料:

网络特点

峰值速率需要达到Gbit/s的标准,以满足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大数据量传输。

空中接口时延水平需要在1ms左右,满足自动驾驶,远程医疗等实时应用。

超大网络容量,提供千亿设备的连接能力,满足物联网通信。

频谱效率要比LTE提升10倍以上。

连续广域覆盖和高移动性下,用户体验速率达到100Mbit/s。

5G的三大核心技术分别是SBA、CUPS和网络切片。
什么是SBA?
SBA(ServiceBasedArchitecture),即基于服务的架构。它基于云原生构架设计,借鉴了IT领域的“微服务”理念。
众所周知,传统网元是一种紧耦合的黑盒设计,NFV(网络功能虚拟化)从黑盒设备中解耦出网络功能软件,但解耦后的软件依然是“大块头”的单体式构架,需进一步分解为细粒度化的模块化组件,并通过开放API接口来实现集成,以提升应用开发的整体敏捷性和d性。
为此,业界提出了基于CloudNative的设计原则。
CloudNative的使命是改变世界如何构建软件,其主要由微服务架构、DevOps和以容器为代表的敏捷基础架构几部分组成,目标是实现交付的d性、可重复性和可靠性。
微服务就是指将Monolithic(这个词太难传神翻译了,本文翻译成单体式应用程序)拆分为多个粒度更小的微服务,微服务之间通过API交互,且每个微服务独立于其他服务进行部署、升级、扩展,可在不影响客户使用的情况下频繁更新正在使用的应用。
正是基于这样的设计理念,传统网元先是转换为网络功能(NF),然后NF再被分解为多个“网络功能服务”。
SBA=网络功能服务+基于服务的接口。网络功能可由多个模块化的“网络功能服务”组成,并通过“基于服务的接口”来展现其功能,因此“网络功能服务”可以被授权的NF灵活使用。
其中,NRF(NFRepositoryFunction,NF贮存功能)支持网络功能服务注册登记、状态监测等,实现网络功能服务自动化管理、选择和可扩展。
CUPS
CUPS(ControlandUserPlaneSeparation),即控制与用户面分离。目的是让网络用户面功能摆脱“中心化”的囚禁,使其既可灵活部署于核心网(中心数据中心),也可部署于接入网(边缘数据中心),最终实现可分布式部署。
事实上,核心网一直沿着控制面和用户面分离的方向演进。比如,从R7开始,通过DirectTunnel技术将控制面和用户面分离,在3GRNC和GGSN之间建立了直连用户面隧道,用户面数据流量直接绕过SGSN在RNC和GGSN之间传输。到了R8,出现了MME这样的纯信令节点。
只是到了45G和5G时代,这一分离的趋势更加彻底,也更加必要。
其中一大原因就是,为了满足5G网络毫秒级时延的KPI。
光纤传播速度为200km/ms,数据要在相距几百公里以上的终端和核心网之间来回传送,显然是无法满足5G毫秒级时延的。物理距离受限,这是硬伤。
因此,需将内容下沉和分布式的部署于接入网侧(边缘数据中心),使之更接近用户,降低时延和网络回传负荷。
网络切片
5G服务是多样化的,包括车联网、大规模物联网、工业自动化、远程医疗、VR/AR等等。
这些服务对网络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比如工业自动化要求低时延、高可靠但对数据速率要求不高;高清视频无需超低时延但要求超高速率;一些大规模物联网不需要切换,部分移动性管理对之而言是信令浪费等等,为此5G要像一把瑞士军刀一样,多功能满足差异化的网络服务。
于是,我们就要把网络切成多个虚拟且相互隔离的子网络,分别应对不同的服务。
当然,这么灵活的切片工作岂是传统大块头的黑盒设备能担当的,自然要虚拟化、软件化,再将网络功能进一步细粒度模块化,才能实现灵活组装业务应用。
因此,3GPP就确认了由中国移动牵头26家公司提出的SBA构架为5G核心网基础构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26783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7
下一篇 2023-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