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五大特征大数据平台应用功能强
大数据、云计算,已逐渐为互联网企业广泛应用,而将这种理念应用在交通管理服务中的,并不多见。烟台市交警支队从2010年开始建设大数据、云计算平台,到2013年底基本建成,在不断完善中,大数据、云计算的智能交通系统在交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智能交通有以下五个基本特征
分析当前我国交通发展现状和技术生产力发展情况,可以认为应具有以下几点特征。
特征一:交通要素泛在互联
包括道路、桥梁、附属设施等交通基础设施,车辆、船舶等运输装备,以及人和货物在内的所有交通要素,在新的传感、自组网、自动控制技术环境下,能够实现彼此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和自动控制,交通基础设施、运输装备将具备多维感知、智慧决策、远程控制、自动导航等功能,实现主动预测、自动处置。
特征二: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配合
未来的交通运输系统将由用户在网络上提出客货运输需求,运输系统在接收网上运输需求以后,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在网络上解析运输需求,提出运输策略,制定运输计划,然后再交由线下的交通运输设备设施去完成实际的运输生产。
特征三:门到门一体化综合运输
对用户而言,未来的交通运输系统就是一个整体的运输服务提供商。用户无需了解交通运输系统内部的构造与运作方式,只需要提供从a到b的运输需求,系统自然会提供一整套的解决方案,包括票务的“一票制”,运输组织的多式联运、无缝衔接、连续性和全程性。
特征四:应需而变为用户提供适应性服务
在全面感知、实时通信、海量数据分析能力不断提升的前提下,用户与系统平台交互更加频繁密切,使交通运输系统更加具有类人的智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应需而变,为各类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多样化的、以人为本的运输服务。
特征五:运输生产组织和管理高可靠性和高效能
智慧交通包含智能化的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的交通运输装备、智能化的运输组织服务等。生产组织和管理者对各种运输要素的掌握更加详细、及时、准确,对各种风险能够更加有效地控制和应对,并能够通过智能技术使得运输生产的策略更加科学,运输生产组织和管理可靠性更高、效能更高。
智能交通综合平台应用效果
大数据平台试运行收获多
10月15日,从承德交警支队视频综合应用警务平台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市区一天就出现违反交通规则行驶734起,市交警部门根据以上状况,迅速做出反应,将当前工作重点及时调整,开展了机动车违规行驶专项整治。这种针对问题做出的快速反应得益于市交警目前引入实施的“大数据”平台建设。
以往交警使用的系统设备全部为模拟产品,大部分工作环节需人工 *** 作,工作效率低、重要线索无法及时发现,无法实现精细化管理和应用。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市交警部门实施了“大数据”建设,引入实时指挥、违法状况分析、布控报警联动、套牌检测、轨迹分析等功能。平台试运行一个月,通过技术手段,分析判断出500多辆套牌嫌疑车辆,其中近20辆为出租车。
交通信号智能管控
烟台市2011年引入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包括“一个管控平台,十二大集成系统”建设,共增设高清监控328处、电子警察103个路口、卡口23处,智能诱导系统41处、流量采集点49处、智能信号控制300处。系统投入使用后,城区闯红灯、不按导向车道行驶等违法率降低50%;早晚高峰主干道同行速度提高146%和121%,道路通行能力提高135%,城区拥堵程度有“中度拥堵”下降为“轻度拥堵”。
除去交通信号系统的智能管控,烟台市率先实现了市区主干道的公交车交通信号优先。烟台市1路公交行驶路线贯穿烟台市最繁华的南大街全线,全长近20公里。烟台市交警支队交警王健对记者说:“1路公交全部车辆安装了信号发射器,要通过的25个路口也全部安装了信号接收装置,当1路公交接近路口时,信号灯会根据1路公交的车速和距离,适时调整信号灯时长。1路公交全程运行时间缩短5—10分钟。”但是牵一发而动全身,1路公交得到了信号优先,就将影响周边交通流量,而智能交通系统就需要找到其中的平衡点,“这些都是通过大量数据的计算得到的结果。”
除去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大数据、云计算的智能管控系统还能实现更多更强大的功能。比如,乘客打车时物品遗落,但无法说清车牌号。交警接到报警后,根据乘客乘车行驶的线路和时间,用时不到5分钟,就检索到了乘客所乘车辆;凌晨时间通行的车辆,除去出租车外,一般情况都会单向行驶,不会在市区内乱转。一旦凌晨时段一辆汽车反复通过某几个路口,就可能存在违法行为嫌疑,系统会自动报警。而对于可能存在的假牌、套牌车,智能管控系统会自动甄别车牌号并报警。特别是套牌车,同一时间不同路段出现2个同样号牌,系统同样自动报警。系统启用以来,共查处假套牌车276辆,协助侦破刑事治安案件40起,涉嫌金额达2000万元。在刑事案件中,很多会跟踪受害人。通过系统,很迅速就可以得到跟踪车辆的信息。智能平台可以为公安各警种提供服务。
沿着智能交通发展的前沿技术,在大数据和物联网等环境的支持下,未来的智能交通,车辆开始成为道路交通信息源,高速行驶的汽车上可以随时接入宽带互联网,手机可与汽车对话,驾驶员的血压和心跳等身体状况在线监控、一旦需要可通过车路交互发给有关单位,大型货车和客车的自动编队运行已经在公路上试验,自动行驶从实验室走向应用的步伐在加快……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智能交通五大特征大数据平台应用功能强的相关内容,更多信息可以关注环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货
院校专业:基本学制:四年 | 招生对象: | 学历:中专 | 专业代码:080905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以及和物联网相关的计算机、通信和传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 的专业能力和良好外语运用能力,能胜任物联网相关技术的研发及物联网应用系统规划、分析、 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等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学、管理学和工 程科学知识;
3.系统掌握物联网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理解基本概念、知识结构、典型方法,理 解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关联,具有感知、传输、处理一体化的核心专业意识;
4.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工程意识, 并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6.了解物联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伦理的基本 要求;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9.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物联网技术体系、标识与感知、物联网通信、物联网数据处理、物联网控制、物 联网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施等。
核心课程示例(括号内理论学时+实验或习题课学时):
示例一:物联网工程导论(18学时)、物联网通信技术(45 +18学时)、RFID原理及应用(45+ 18学时)、传感器原理及应用(45 +18学时)、传感网原理及应用(45 +18学时)、物联网软件设计 (27 +18学时)、物联网数据处理(54学时)、物联网中间件设计(27 +18学时)、物联网应用系统 设计(54学时)、嵌入式系统与设计(45 +18学时)、传感器微 *** 作系统原理与设计(36+36学 时)、物联网控制原理与技术(45 +18学时)、物联网定位技术(45 +18学时)、物联网信息安全 (45 +18学时)、物联网工程规划与设计(36学时)、计算机网络(54学时)。
示例二:物联网工程概论(30学时)、物联网算法基础(60 +15学时)、物联网硬件基础(60+ 15学时)、传感网与微 *** 作系统(45 +15学时)、物联网安全与隐私(30学时)、无线单片机与协议 开发(60+15学时)、JAVA语言程序设计(30 +15学时)、物联网移动应用开发(20 +10学时)、物 流管理信息系统(30+15学时)、RFID系统(30学时)、物联网嵌入式系统开发(20 +10学时)、多 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60学时)、云计算(30学时)、物联网与智慧思维(30学时)、移动人机交互 技术(30学时)、社会计算(30学时)。
示例三:物联网工程导论(18学时)、物联网体系结构(40学时)、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36+10 学时)、物联网数据处理(40+10学时)、嵌入式系统原理(40 +12学时)、物联网工程规划与设计 (40+10学时)、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50学时)、物联网通信技术(40 +14学时)、RFID与智能卡 技术(40+10学时)、物联网控制技术与应用(40+14学时)、物联网信息安全(40 +14学时)、传感 器网络及应用(40 +14学时)、网络规划与设计(40 +14学时)、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40+10学 时)、信息系统分析与集成(40+14学时)、软件集成与服务计算(40+1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传感器实验、传感网实验、物联网通信实验、物联网数据处理实验、物联网工 程规划与设计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职业能力要求
职业能力要求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嵌入式原理及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汇编语言与微机原理》、《传感器微 *** 作系统原理与设计》、《应用密码学》、《光电子物理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建模》、《微处理器系统设计》、《物联网信息处理技术》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电商物联网、移动嵌入式、智能机器人、物联网大数据采集与分析。
专业(技能)方向
专业(技能)方向
IT类企业:物联网工程、物联网系统设计架构、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物理网系统管理、网络应用系统管理、物联网设备技术支持、云计算。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继续学习专业举例
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
物联网专业就业前景
目前,教育部审批设置的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本科专业中有“物联网工程”、“传感网技术”和“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三个与物联网技术相关的专业。此三个专业从2011年才开始首次招生,目前为止还没有毕业生,所以,无法从往年的就业率来判断未来的就业情况,但可从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和人才市场的需求等方面了解该专业未来的就业形势。
作为国家倡导的新兴战略性产业,物联网备受各界重视,并成为就业前景广阔的热门领域,使得物联网成为各家高校争相申请的一个新专业,主要就业于与物联网相关的企业、行业,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和标准、无线传感器、信息安全等的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也可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未来的物联网技术要得到发展,需要在信息收集、改进、芯片推广、程序算法设计等方面有所突破,而做到这些的关键是如何培养人才。柏斯维也指出,从整体来看,物联网行业是非常需要人才。
对应职业(岗位)
对应职业(岗位)
其他信息:物联网工程专业最好的大学有哪几所,中国哪些本科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实力最强?下面是全国最好的物联网工程专业大学排名,欢迎阅读。 全国物联网工程专业高校排行榜 在最新公布的2018年物联网工程大学排名中,物联网工程专业最好的排名第一的大学是电子科技大学,东北大学排名第二,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在全国排名第三。
云计算扮演着物联网和大数据共同工作场所的角色,其中物联网是数据的来源,大数据作为一种技术是数据的分析平台。根据IDC的数据,在未来五年内,将有超过90%的物联网数据托管在云平台上。其背后的原因是:
(1)大量的物联网数据生成将为大数据系统提供数据。
(2)降低物联网中数据混合的复杂性是使其收益最大化的标准之一。其背后的概念是一如果物联网应用程序和数据孤岛运行,我们将无法充分发挥其潜力。因此,为了获得更好的见解并做出决策,混合来自各种来源的信息(数据) 是最好的方法。
因此,对于上述两点,我们明确认为需要为物联网和大数据采用基于云的系统。这从产品导向转向基于信息的结果导向。
总而言之,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的融合利用了决策支持系统的新视野。此外,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的融合可以为所有行业提供新的机会和应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