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铁排名前十是:北京地铁、上海地铁、广州地铁、深圳地铁、武汉地铁、南京地铁、成都地铁、杭州地铁、重庆地铁、沈阳地铁。
1、北京地铁:北京地铁是北京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于1953年,始建于1965年,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地铁系统,亦是中国大陆最繁忙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北京市的首条线路运营于1969年,使北京成为中国首个开通地铁的城市。
2、上海地铁:上海地铁是指服务于中国上海市和上海大都市圈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国际地铁联盟的成员之一,其第一条线路上海地铁1号线于1993年5月28日正式运营,使上海成为中国内地第三座开通地铁的城市。
3、广州地铁:广州地铁是指服务于广州市和珠江三角洲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其第一条线路广州地铁1号线于1997年6月28日正式开通运营,使广州成为中国内地第四座、广东省首座开通轨道交通的城市。
4、深圳地铁:深圳地铁是服务于广东深圳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第一条线路于2004年12月28日正式开通运营,使其为中国内地第八座开通轨道交通的城市。
5、武汉地铁:武汉地铁是服务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其武汉地铁1号线于2004年7月28日正式开通,使成都成为中国内地第七座开通轨道交通的城市。
6、南京地铁:南京地铁是服务于南京市及南京都市圈各地区的城市轨道交通,前身可追溯到清朝光绪三十三年建造的京市铁路,其首条地铁线路于2005年5月15日开通,构成覆盖南京全市11个市辖区及句容市的地铁网络,是继上海和广州后中国第三个开通跨市地铁线路的城市。
7、成都地铁:成都地铁指的是四川省成都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首条线路成都地铁1号线于2010年9月27日正式开通,使成都成为中国内地第十二座开通轨道交通的城市。
8、杭州地铁:杭州地铁是指服务于浙江省杭州市及杭州都市圈各地区的城市轨道交通,首条线路杭州地铁1号线于2012年11月24日正式开通,使杭州成为华东地区第四个、浙江省首个开通地铁的城市。
9、重庆地铁:重庆地铁又称重庆轨道交通,是指服务于重庆主城都市区境内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其第一条线路于2004年11月6日开通观光运行,使重庆成为中国内地第九座、西部地区第一座开通轨道交通的城市。
10、沈阳地铁:沈阳地铁是指服务于辽宁省沈阳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其第一条线路于2010年9月27日开通试运营。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截至2023年1月底,沈阳已开通运营的轨道交通线路为10条,轨道交通线路总里程为2167公里,地铁数量与重庆并列第九,也是中国轨道交通线路数量最多的10大城市之一。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北京地铁百度百科-南京地铁百度百科-杭州地铁
要在规模上超过汉口站还要再2025年前投入使用的武汉市新火车站,那么符合要求的就只有一个武汉西站了,当然你也可以叫它新汉口站。由于这个火车站目前还没有开始破土动工,网上的相关信息也比较少,下面我给大家好好的介绍一下相关的情况。
1武汉西站什么时候会开工建设?
虽说武汉市还没有发布相关的公告,但是根据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武汉市相关人员的回复,已经确定武汉西站会在2021年开始施工建设。
现在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已经开始了武汉西站及周边地区城市设计编制工作,现在编制工作已经进行了半年左右,很有可能会在年底完成相应的工作。如果编制计划顺利,那么明年上半年开工建设也是有可能的。
至于说关于武汉西站开工的具体时间,我还是建议感兴趣的朋友去拨打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他们能了解到的信息肯定比我们要多上不少,这样也能得到更多更准确的信息。
2会有哪些地铁通往武汉西站?
根据2020年的相关数据,武汉市常驻人口已经突破1100万人;再加上武汉西站距离武汉市中心有着不短的距离,如果没有地铁的话去这个站还真不容易。那么会有哪些地铁和武汉西站进行对接呢?目前来看下面这几条线路的可能性比较大。
首先是武汉轨道交通11号线,这条线路有可能会通到武汉西站,但是需要在11号线的线路上增设站点。
其次是武汉市即将开通的4号线也将经过武汉西站,由于还没有建设完成,所以还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其他像是14、17、23、24都可能会经过武汉西站,反正线路很多大家完全不用担心地铁的问题。
3武汉西站建成有何意义?
我个人觉得武汉建设武汉西站的主要意义还是为了把武汉打造成全国综合交通枢纽中心,现在武汉有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郑州市,武汉西站一旦建设完工就可能分走原本属于郑州的一些线路,进而加强武汉市的影响力。
其次武汉西站建成后还可以带动汉阳西部、永丰西部的相关开发工作,并且一定程度上平衡武汉三镇的发展;与此同时武汉西站还会创造机会提供一大批的就业岗位,进而缓解汉阳地区的就业压力。
最后肯定就是卖地皮赚钱了,有一个火车站的话周围肯定的土地价格和房价飞升,然后就可以大赚一笔。
总的来说建设武汉西站对于武汉整体发展来说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所以武汉市也高度重视,稳定推进相关计划以及进展,希望把武汉西站建设的漂漂亮亮。武汉西站也会为武汉注入新的活力,让武汉有个更加光明的未来。
地铁线路:轨道交通1号线 → 轨道交通2号线,全程约221公里
1、从汉口北乘坐轨道交通1号线,经过12站, 到达循礼门站
2、步行约160米,换乘轨道交通2号线
3、乘坐轨道交通2号线,经过5站, 到达汉口火车站
扩展资料:
武汉轨道交通(Wuhan Metro)是服务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其首条线路——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于2004年7月28日开通运营,使武汉成为中国中部地区第一个开通轨道交通的城市。
截至2017年12月,武汉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共有7条,包括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6号线、8号线、阳逻线,共167座车站,线路总长237千米,线路长度居中国大陆第7位。
截至2017年12月,武汉轨道交通在建线路共有16条(段),包括2号线南延线、蔡甸线、5号线、7号线一期、纸坊线、8号线二期、8号线三期、11号线东段一期、11号线东段二期、12号线、前川线等线路,在建里程360公里。到2020年,武汉轨道交通将形成11条线路,总长达401公里的轨道交通线网,基本形成“主城联网、新城通线”的轨道交通网络系统。
截至2018年4月,武汉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270万乘次,最高日客运量达35142万乘次, 稳居全国第六,客流强度15-18万人次/公里,占全市公交客运量38%。2017年末,武汉轨道交通共运送乘客927亿人次,日均客流25397万人次,承载了全市235%的公共交通客运量。
参考资料:
武汉地铁线路图如下图所示:
武汉轨道交通(Wuhan Metro)是服务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其首条线路——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于2004年7月28日开通运营,使武汉成为中国中部地区第一个开通轨道交通的城市。
截至2018年10月,武汉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共有10条,包括1号线、2号线、机场线、3号线、4号线、6号线、7号线、8号线、11号线、阳逻线,共199座车站,线路总长288千米,线路长度居中国第5位。
扩展资料:
截至2018年10月,武汉轨道交通在建线路共有11条(段),包括2号线南延线、蔡甸线、5号线、6号线二期、纸坊线、前川线、8号线二期、8号线三期、11号线东段二期、12号线、16号线等线路,在建里程360公里。
到2020年,武汉轨道交通将形成11条线路,总长达401公里的轨道交通线网,基本形成“主城联网、新城通线”的轨道交通网络系统。
截至2018年9月,武汉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305万乘次,最高日客运量达35248万乘次 ,稳居全国第六,客流强度15-18万人次/公里,占全市公交客运量38%。2017年末,武汉轨道交通共运送乘客927亿人次,日均客流25397万人次,承载了全市235%的公共交通客运量。
武汉轨道交通1、2、3、4号线车辆均采用B型车,不设驾驶室紧急通道。车门上方均采用动态LCD液晶屏线路图(1号线车辆有一半车门上方没有),并均采用直流750V接触轨下部受电方式(6号线A型车将首次采用接触网供电的方式)。
每列车首、尾两节为带驾驶室的拖车,其余为动力车。列车均可实现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通常采用自动驾驶模式,列车开关门及启动列车仍由司机手动控制,列车运行过程中司机在驾驶室内只负责监视各项仪表是否正常及监视轨道区间是否正常,不会 *** 控列车速度。
若发现轨道区间有异常时可以紧急停车。列车均采用车钩吸能防撞,防爬器,驾驶室吸能防撞三级安全装置,其中车钩吸能防撞装置和驾驶室防撞吸能装置均是利用两列车的作用力防止驾驶室直接撞倒一起,保障司乘人员安全,防爬器装置则可以防止列车相撞时因出轨而重叠到一起。
参考资料:武汉轨道交通 百度百科1、是。2、是。
3、公交投币2元,刷卡16。地铁没有。
以下摘自武汉城市一卡通官网。
“武汉通”现阶段发行类型包括三类:
1、租用版普通卡:属于不记名卡,不挂失,可按规则退卡;
2、团购版卡:属于不记名卡,不挂失,不退卡及余额。面向单位、团体发售的销售卡;
3、纪念版卡:属于不记名卡,不挂失,不退卡及余额。是具有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的销售卡。
4、银行联名卡:发卡单位与业务合作银行联合发行的卡。
目前在全市武汉通客服中心、武汉通服务点、轨道交通(轻轨)售卡点、以及贴有“武汉通”标识的商户(如中百仓储、中百超市、中商平价、邮政报刊零售点)等网点均可办理购卡。
1、武汉通客服中心点及地址:
武汉通江汉路客服中心(京汉大道822号 亚洲心脏病医院斜对面)
武汉通航空路客服中心(解放大道1127号富商大厦1楼 长江大酒店旁)
武汉通红钢城客服中心(红钢城建七消防队旁)
武汉通广埠屯客服中心(洪山区珞瑜路201号武汉电脑城一楼)
武汉通二七路客服中心(解放大道1883号、二七纪念塔对面)
武汉通江汉二桥客服中心(汉阳大道698号 汉口银行江汉二桥支行内)
2、武汉通服务点(市内原公交24个售卡充值点)
3、轨道交通(轻轨)车站售卡点:
堤角站、徐州新村站、黄浦路站、江汉路站、利济北路站、桥口路站、宗关站、
汉西一路站、古田三路站、舵落口站、东吴大道站。
4、邮政报刊售卡点:
汉口:武胜路邮政局、江汉路步行街邮政所、三阳路邮政支局、韩家墩邮政局
武昌:武珞路邮政支局、鲁巷邮政支局
汉阳:钟家村邮政局
5、市内所有中百仓储、中百超市、中商平价、丽红超市、知音超市、爱尔康大药房、武汉民心大药房均可购卡,新增加网点将在媒体和网点上公告。
该市通过人才引进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经济增速迅猛,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孵化而出,为“芯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被称为中国光谷,在这片引领先进 科技 风潮的创新之地,一股“芯”势力正在吸引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
5月15日,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长江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芯”驱动高端论坛暨2019北大国发院(武汉)论坛,在武汉市东湖高新区高新大道中国光谷 科技 会展中心举办。
圆桌论坛环节,小米集团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王斌、武汉慧联无限 科技 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胡昱、武汉芯泰 科技 有限公司董事长夏光、中南 财经 政法大学文澜学院院长龚强与圆桌主持人、《投资时报》执行总编辑邓妍一起,以“创新引领,培育壮大新动能”为主题,就中国的芯片产业发展以及武汉在此领域的独特优势展开了热烈讨论。
邓妍: 2018年末湖北省委十一届四次会议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了“一芯驱动,两带支撑,三区协同”产业发展战略布局。我们知道,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武汉给人留下的产业支柱印象是钢、是 汽车 ,2011年在地方政府“工业倍增”计划下,信息技术、生命 健康 、智能制造三大新兴产业开始抬头,五年内投资比重从377%上升到636%。现在,围绕国之重器的“芯产业集群”,GDP占到整个湖北全省38%的武汉,又面临一个全新的转型“窗口期”。
巧合的是,前几天刚刚出台的《2019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指数评价报告》显示,武汉在全国经济总量TOP100城市中,总分位居第六。这个报告覆盖了4个直辖市、23个省区的重要大中型城市,从软环境、硬环境两个维度,7个二级指标、35个三级指标着手,综合反映出一个城市对于投资创业、企业经营、吸引人才的综合支持程度。
龚强从美国学成归来,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创新与经济发展、政府财政与公共政策等。请问,你怎么看待上述现象?武汉在“芯产业”方面,都具备哪些优势?
龚强: 武汉“芯产业”具有来自高校与交通两个方面的增长动力和优势。
首先,武汉市高校资源集中、研究实力较强,有利于人才培养与产业集聚。武汉作为国家重要的科教基地,高校数量众多,科教综合实力不容小觑。其不仅拥有包括武汉大学、华中 科技 大学、中南 财经 政法大学等诸多名校,在校大学生人数亦超百万,位居全国甚至世界第一,能够为“芯产业”发展提供大量高精尖专业型人才。
第二,武汉市地理位置优越、工业基础雄厚,有利于人才输送与地区经济发展。武汉地处中部核心区域、交通便利,素有“九省通衢”的美称,每年向外输送几十万高校学生。此外,作为近代工商业的发源地之一,能够为“芯产业”发展奠定扎实的工业基础。
考虑城市环境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地区资源聚集程度会对其经济发展质量产生重要影响。一个地区充分整合其核心资源,便能够有效发挥其工业基础与人文底蕴的内部优势,进一步形成人才高地。反之,若地区无法合理聚集优势资源,则会造成人才洼地,不利于地区经济的综合发展。
因此,国家或区域间的竞争实际是政府执政能力的竞争。政府执政能力水平较高,会增强地区资源聚集程度,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进而显著提升地方经济发展质量。实际上,无论是技术发展还是人工智能,其背后依旧是人,依旧是高端人才的比拼,是人才之间的竞争。近年来,武汉市坚持人才优先,通过人才引进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发展势态良好、经济增速迅猛,能够充分反映出湖北省与武汉市较为到位的发展和战略规划,并对新兴产业发展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
邓妍: 目前,在光谷,企业生态多样,新动能潜力十足,比如小米作为独角兽企业,已经是全球最大的IoT(Internet of Things)消费级物联网平台,在人工智能方面也积极布局。小米董事长雷军曾经表示:“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给我们带来的超级机遇至少比移动互联网时代大一个数量级。”
作为小米集团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王斌此前工作于中国科学院,主要从事自然语言处理和信息检索相关的科研工作,由学界进入产业界是一个不小的跨越。您如何看待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大潮中的定位以及发力方向?就武汉而言,能在这一领域发出怎样的声音?
小米集团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 王斌
王斌: 人工智能是中国进入世界强国的一个重要机会,和其他国家不太一样。比如说美国的人工智能战略可能偏国家安全,欧盟可能更偏隐私和安全。中国的人工智能其实是比较激进的,跟产业结合得非常紧密,以人工智能对产业改造升级,技术化是我们最主要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中国的定位非常准确。我们国家的发展战略是分三步走,首先跟世界同步,第二是在某些核心技术上领先,第三是成为世界人工智能的中心。
这几年人工智能很热,其中还伴随着其他的一些关键词,比如说物联网、智能制造,而武汉正好跟这两个词都非常相关,这对武汉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其有可能走在国内甚至国际前列。
邓妍: 此次圆桌会议主题是“创新引领,培育壮大新动能”。据我们了解,目前武汉提出的口号是“芯片引领创新,面板拉动增长,端网支撑规模”。但无论是芯片还是面板,都属于高资金密集型、长投资周期型,且风险极大的产业,确实需要政府、企业、 社会 力量以最大力度和巨大勇气去介入,同时又需要面对因技术迭代带来的不确定性。
今天有来自两家光谷企业的代表。一家是接连三年入选光谷“瞪羚企业”的武汉慧联无限,武汉建成的100个平安智慧社区,1/3是由武汉慧联无限打造的;与武汉慧联无限一起进入德勤“2018光谷明日之星榜单”的,还有一家做芯片的企业—武汉芯泰 科技 有限公司。胡昱和夏光身处“芯产业”内核,你们如何看待这种风险与机遇的矛盾?
夏光: 我们企业是2010年创立的,理念是不跟随,就要做原创,就要做颠覆。我们坚持到今年已经是第十年,几乎是零营收,但是今年开始爆发式成长。现在我们已经可以给用户提供稳定的芯片,我们完全是自主知识产权,未来会给整个产业界带来一个非常大的惊喜。
武汉慧联无限 科技 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 胡昱
胡昱: 慧联无限其实是做5G通信里面窄带这一块的通信核心技术。慧联作为本土企业发展了这么多年,对于新动能的体会也十分深刻,对比全国其他地区,在企业扶持方面,光谷做到了三个“专”。
第一,“专”为“人才”。光谷近些年在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上卓有成就。除了光谷本地有着大量的高校之外,光谷近些年也引进了大量如华为、小米这样的一流高新技术企业入驻,这些“大厂”企业和中小企业彼此之间形成了立体化的技术性人才梯队培养,这些人才储备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光谷经济发展同样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第二,“专”为“生态链和产业链”。对于行业发展来说,无论芯片还是人工智能行业没有生产、集成和应用场景这些基本环节要素项目是没办法落地的,为什么美国的芯片做得比我们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硅谷地区具备这样的立体化的产业链支持,目前相对国内其它地区来说光谷对于 科技 行业产业链的理解更为深刻,这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根基和养分。
第三,“专”为“市场动能”。光谷地区由政府牵头引导企业发展的动能相对其他地区来说更“专”。政府自身就具备一些城市精细化建设的需求,光谷在项目中会优先为本土企业提供更多的磨合机会。企业在这种磨合的过程中,获得了对产品和方案的优化,这种经验是十分宝贵的。例如慧联在光谷理想城的智慧平安社区项目,通过在理想城项目中的反复试炼,现在“理想城”模式的智慧平安社区已在全国十多个城市落地了。政府从市场端点燃的星星之火可以给企业带来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
邓妍: 我注意到这样一组数据,2017年中国本土芯片产业产值在5000亿元人民币,进口2700亿美元。按计划,中国在2020年国内芯片自给率将达到40%,到2025年将达70%,简单计算下,即便是40%的取代率也高达7600亿元,相当于从2018年到2020年,中国芯片产值升至126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6%。36%的数据意味着什么?可供参考的是,2003年至2012年中国房地产黄金时期,年复合增长率也才30%。
问题是,尽管中国芯片产业从设计到制造过去几年发展迅速,但在自主核心技术上仍然落后不少,特别在基站芯片、人工智能芯片上差距更大。在座的几位嘉宾如何看待这种差距以及缩短时间表?政府与企业又该如何扮演好各自角色,并相互借力?
王斌: 我们确实在核心技术上跟别人有比较大的差距,我们一直在缩短差距,投入也非常大。我觉得首先要正视差距,虽然我们论文专利非常多,但一些核心技术还比较缺乏。第二就是找到关键点去做,从政府的引导,到企业在市场上拼杀,这种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是很必要的。我觉得未来拥有核心技术的创业者对我们国家非常重要。
胡昱: 美国的芯片类似高通,是从技术角度来定义一个标准从而推动应用市场发展,这是一种“美式”商业路径。在中国,商业路径更多的是从应用市场来推动技术发展。以人工智能为例,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市场,包括国外的人工智能企业也纷纷瞄准国内市场。相对国外市场人工智能大都还停留在 游戏 等领域,国内已经逐步进入智慧城市管理范畴,由此可见国内城市化机器管理的应用场景是非常丰富的,市场也是十分广阔的。
同时,企业对各自领域输出行业规范和标准也十分重要。例如,国外的高通和国内的华为都是在各自领域中对行业进行了定义和规范、标准的输出。慧联就多次参与了窄带物联网行业规范的制定。
武汉芯泰 科技 有限公司董事长 夏光
中南 财经 政法大学文澜学院院长 龚强
龚强: 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一种误解,认为 科技 发展纯粹靠 科技 。然而事实上,与 科技 相比,核心与创造才是 科技 发展的关键。以苹果公司为例,苹果公司产品的火爆不仅由于先进技术的运用,主要原因在于其更具核心竞争力,即独特的设计与创新的理念。
同时,近期的贸易战亦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没有核心与创造性的东西,会导致一国或地区处于被动的地位。只是一味地对外加工与代工,会造成地区竞争力地丧失。只有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使企业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和 社会 价值。
邓妍: 作为《中国城市综合实力排行榜》上仅次于北上广深的“中国第五城”,武汉在全球城市经济竞争力中排名全球40位、中国第7位,并被认为是“中国创投20年最具潜力城市”。今年一季度,武汉GDP同比增长84%,增速高于全国两个百分点。可以看出,武汉的新动能正在加快集聚,高质量发展潜力巨大。
道德经里有一句话:“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此时此刻,这句话可资共勉。我们期待武汉这座因创新不断释放发展新动能的火热城市,不断发生“芯”的变化!
武汉轨道交通全线除夕运营时间安排:
轨道交通1、2、3、4、5、6、8、11号线及7号线园博园北站至青龙山地铁小镇站区段运营时间为6:30至23:00;轨道交通16号线、阳逻线及7号线园博园北站至横店站区段运营时间为6:30至22:30。
武汉市,简称“汉”,别称江城,是湖北省辖地级市,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截至2021年,全市下辖13个区,总面积85691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36489万人,城镇人口115415万人,城镇化率8456%,地区生产总值177万亿元。
武汉市
武汉市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是国际湿地城市,市内江河纵横、百湖密布,水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四分之一。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长江与汉江在此交汇,形成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是全国重要的水陆空综合交通枢纽、中国经济地理中心、全国四大铁路枢纽之一,是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中部崛起战略支点、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机关驻地。
武汉是中国四大科教中心城市之一、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在全球科研城市排名中位居第13、全国第4。截至2021年,在汉高校83所,其中本科高校46所,数量居全国第2,仅次于北京;在校研究生1827万人,大学生11056万,数量居全国城市第3。
武汉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自春秋战国以来,武汉一直是中国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元代成为湖广行省省治;明清时期成为“楚中第一繁盛处”“天下四聚”之一。清末汉口开埠及洋务运动,使武汉成为近代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武汉是辛亥革命首义之地,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