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是山东农业大学的主要科系。农学院发展设置历史可追溯到1906 年于济南创办山东高等农林学堂,设农科;1928 年迁址青岛,成立国立山东大学农学院;设农艺系;1952 年三强合并成立山东农学院,设农学系; 1999 年 12 月 28 日 将山东农业大学等三校合并组建新的山东农业大学,2000 年 12 月 12 日 在原农学系的基础上组建为农学院。院系虽几经变迁,从济南桑园→青岛贮水山校区→济南洪家楼→泰山脚下的神农像都记载着农学院(系)风风雨雨的百年历史。 目前,农学院设有植物科学与信息系 (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学科 ) 、植物遗传育种系和种子科学与工程系 ( 作物遗传育种学科 ) 和一个实验教学中心,一个农学实验站以及作物栽培生理研究所、小麦研究所、农业发展战略研究所、花生研究所、种子质量呀牛测试中心、玉米研究中心、棉花研究室、药用植物研究室,同时还是山东省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农业部小麦原原种扩繁基地和农业部全国种子技术干部培训基地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学学科植物遗传工程实验室、作物高产生理实验室分别为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2001 年作物栽培与耕作学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1999 年小麦栽培生理与遗传改良实验室被评为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 2003 年作物生物学实验室被评为科技部与山东省共建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新批准的“国家小麦改良中心山东泰安分中心”和“农业部谷物品质检验监督检测中心”正在加紧建设。 泰山岩岩,鲁邦所瞻。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农业始终占据着经济的主导地位。肇始于 1906 年的山东高等农业学堂,开办之初即开设农科,并聘日本籍农学士谷井恭吉为总教练。几经风雨历程,学校虽几经易名、合并,然而农科始终作为学校的主要科系。 国富民殷、强农为本;解民生之艰苦,育天下之英才,是农学院百年不变的追求。农学院与山东人民始终保持着最紧密的血肉联系,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形成了勤勉持重、爱国忧民的优良传统和严谨求实、厚德博学的办学理念。 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农学始终处于核心地位,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农学院今后将进一步利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优势学科,大力加强新兴学科、新上专业的建设,围绕建设研究型的学院,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制定并实施整体发展规划,以改革和发展为主旋律,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进行科技创新,按照学校两步走的奋斗目标,把农学院建成为全国高校同类院系中一流的学院,朝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目标迈进! 超低温冰箱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近红外水分仪 损伤淀粉测定仪 便携式光合仪 蒸气压渗透计 降落值仪 酸水解装置 脂肪分析仪 凯氏定氮仪 纤维分析仪 近红外功能仪 电泳图像分析系统 中型实验磨 面包烘焙设备 毛细管电泳仪 种子光照发芽器 扩增仪 冷冻干燥机 高压灭菌锅 PCR仪1 离心机 细胞融合仪 DNA电泳扫描仪 倒置显微镜 植物光合作用仪 通过聚合链式反应进行DNA扩增。 水势测量系统 近红外分析仪 吹泡稠度仪 超纯水器 面筋仪 小型实验磨 膳食纤维分析仪 快速粘度计 拉伸仪 单粒谷物测定仪 粉质仪 物性测试仪 全自动氨基酸分析系统 切片机 冻干机 紫外分光光度计 PCR仪2 基因扩增仪 高速冷冻离心机 双向电泳仪 生物显微镜 核酸浓度测定仪 染色体低度分析仪 万能研究显微镜 作物高产生理实验室是1995年由山东省教育厅批准建立的山东省重点实验室,自建立以来,实验室紧密联系山东省作物生产实际,以作物优质高产高效为中心,以“科教兴鲁”为宗旨,形成并发展了作物生理机制、作物生理生态和作物高产技术的原理及体系三个具有优势和特色的研究方向,在作物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和作物优质高产高效理论和新技术的研究方面,获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奖励,成果推广后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为“科教兴鲁”做出了突出贡献。目前实验室总体水平达到国内同类实验室领先水平部分达先进水平。 实验室三个研究方向,每一方向都有高水平(博导)的学术带头人;学术队伍中,45岁以下人员占708%、具有博士学位人员占57%。实验室现有人员3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才1人,教授15人,副教授5人,讲师7人,中级实验室管理人员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1人,硕士生导师1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7人。教学科研队伍总体水平居国内同类实验室前列。 实验室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主动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注重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是本实验室的一大特点。实验室依托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是我国较早具有博士授予权的学科,九五期间升为作物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和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十五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具有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人才培养的优越设备和环境条件,为我国的农业高等教育事业和科学研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是我国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实验室在培养人才的同时,注重教学研究工作,以适应社会需求和教学改革的要求。实验室主持的“通用题库微机管理系统的研制与应用”,1997年获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达到国内同类教学工作先进水平;“植物生产类(农学专业)应用型复合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创建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三位一体”的农学专业本科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2000年获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达到国内同类教学工作领先水平。 实验室紧密联系山东省作物生产实际,以作物优质高产为中心,开展科学研究,形成了作物高产生理机制、作物高产生理生态和作物高产技术的原理及体系三个相对稳定、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近年来承担科研项目52项,其中承担国家级项目15项,包括应用理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总计科研经费8126万元;出版著作25部,其中学术专著16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奖21项,其中国家科技发明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推广成果12项,增益1417221万元,获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极强的自我发展能力。 1998年12月至1999年12月进行基本建设。山东农业大学根据国家计委《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基地建设方案和项目管理办法》,按照鲁计农经字[1999]31号《关于山东小麦高科技开发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现已完成了《项目》所规定的主要基本建设任务。高水平的小麦新品种示范园、小麦现代化栽培示范园和功能齐全的小麦良种中心,在山东农业大学教学基地(原泰安实习农场);小麦高新技术示范区在泰安市泰山区、郊区,小麦科技成果综合应用示范基地分别在生产水平较高的鲁东龙口、寿光市,鲁中桓台、淄川,鲁西陵县,鲁南曲阜、滕州等县、市、区建成。
据了解,菏泽农机职业中专2008年的校长是赵治华。赵治华,男,汉族,1962年出生,山东省菏泽市人,1985年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他是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中青年专家”、全国大学生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评委等。赵治华曾任职于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历任实验室主任、系主任、副院长,现为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在农业机械化领域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在《Transactions of the ASAE》、《Biosystems Engineering》、《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afety and Health》等国际SCI期刊和《农业工程学报》、《农业机械学报》等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在担任菏泽农机职业中专校长期间,赵治华致力于推进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积极引进优秀师资和先进教学设备,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创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GIS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等使我国农业从原来看天吃饭的传统农业模式转变为高产、高效、低耗、优质、生态和安全的智慧农业模式,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存储,全面感知,数据上云等方式使得智慧农业的传输网络进一步扩大,更进一步的进阶为互联网+智慧农业模式。
创新技术发展迅猛,智慧农业前景广阔
2018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约为339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5629%,增速进一步加快。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日益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数据量爆发式增长、计算能力显著性提升、深度学习算法突破性应用,极大地推动了人工智能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应用在互联网+智慧农业中,使得模型建立时间更短,预测结果更加准确。
2018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约为13603亿元,较上年增长1470%。随着国家支持政策的不断出台,国内物联网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产业规模快速增长。目前,中国发展物联网所需的自动控制、信息传感、射频识别等技术和产业都已成熟或基本成熟,通信运营商和系统设备提供商达到世界级水平,下游应用不断拓展。
与工业互联网建设类似,互联网+智慧农业也可以应用物联网技术建设“农业互联网”,将物联网在互联网+智慧农业模式中应用程度进一步加深。
随着创新技术和农业科学的不断拓展和深入,互联网+智慧农业的发展也面临进一步的机遇与挑战,并呈现出多维发展态势。其中,创新技术发展及应用将是互联网+智慧农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支撑智慧农业发展的多项关键技术中,发展较快且具有广阔前景的主要有数据仓库技术、3S技术、模拟模型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较为活跃的关键技术领域有农业资源管理、农情状态检测、农业过程模拟及决策支持系统等。
——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互联网+智慧农业趋势前瞻与产业链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智慧农业是以智能化、信息化手段来升级改造传统农业,是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智慧农业的实现,需要以智慧农业物联网作为核心技术支撑。智慧农业物联网简单说来,可由智能数字采集系统,智慧农业大平台和智能数字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智能数字采集系统由各类传感器、检测仪器、RFID、视觉终端、生物雷达、无线遥感以及各类通讯转换设备组成。广泛地应用于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产品物流等各个领域。在线实时地采集各类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信息,实现农业大数据的监测、收集和最终形成。
作为智慧农业物联网的中枢,智慧农业大平台采用顶层设计、统一规划、综合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GIS、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农业大数据信息平台。通过智能化 *** 作终端,实现农业的自动化生产,可视化管理,最优化控制,全程化监管,智能化决策。为农业企业、公众消费者、政府部门、科研单位提供科学智能、诚信可靠、透明高效、持续创新的统一协作平台,全面提升面向“三农”问题的服务能力。
智能数字控制系统接收来自大平台的指令,可对无人机、机器人、温室环控设备、渔业养殖设施以及各类农机进行智能化控制。
成都世纪锐通科技有限公司(>一、2020年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录取查询入口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是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公立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学校前身是1971年6月组建的山东省“五七”干部学校,历经山东省省级机关“五七”干部学校、山东省农林干部学校、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2013年4月改建为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现有济南、齐河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671亩。
学校现有28个本科专业、20个专科专业,涵盖工学、农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6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工学为主体,农业工程为特色,以服务现代农业为主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2630人。学校被国家公务员局确定为首批“全国行政机关公务员特色实践教育基地”,被农业农村部批准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承担国家东西部公务员、县处级农业领导干部、新型农民等培训任务。
2020年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录取查询入口为: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