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系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教育系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第1张

教育系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为有效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做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根据《成都市教育系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要求,结合当前疫情形势和高新教育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及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统一部署、安排和要求,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部门监管、加强协作、外堵输入、内防扩散、科学应对、果断处置的原则,充分发挥联防联控的积极有效作用,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护师生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卫生安全。

二、总体目标

有效预防和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学校发生和蔓延,最大程度地保障师生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和校园安全稳定。

三、组织机构

成立成都高新区教育系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小组,教育处处长叶春云担任组长,李建萍、冯星灿、胡斌担任副组长,教育处、教育发展中心全体工作人员任工作小组成员。工作小组设办公室、协调联络与后勤保障组、应急维稳组、综合防控组、防控督导组、舆论管控与宣传组。各工作组各司其职,全面做好教育系统的疫情防控和突发情况处置工作。

(一)工作小组办公室

工作小组办公室由叶春云处长负责,副调研员胡斌协助,工作人员李媛媛、秦一然、辛驺、杜明元、孙波波。负责统筹协调教育系统整体疫情防控,做好与卫健处等部门的沟通协调,牵头防控信息收集上报工作,配合疾控中心等单位处置教育系统疫情。

(二)协调联络与后勤保障组

由李莹老师负责,工作人员杨烨、熊梅宇。负责防控物质采购及储备、应急车辆保障等统筹工作,全方位做好对上对下的沟通协调工作。

(三)应急维稳组

由柏松江老师负责,工作人员邓小林、陈梦华。负责收集汇总防控工作中各类涉稳信息,牵头处置卫生防病与疫情处置中的涉稳情况(事件),利用安全教育平台开展疫情防控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指导全区教育系统安全应急队伍参与应急维稳工作。

(四)综合防控组

由副调研员冯星灿负责,工作人员高叶、邢枢、程倩、刘礼彬、张世鹏等21名同志。负责做好各学校(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保障,指导校外培训机构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负责相关信息的收集,配合做好疫情应急处置。

(五)舆论管控与宣传组

由郑蕾老师负责,工作人员李伟、赵朝生。负责做好防控知识的宣传,监控和处置负面舆情,做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的正面宣传。

(六)防控督导组

由李建萍主任负责,工作人员为教育发展中心全体人员。负责全区各级各类中小学(幼儿园)工作落实情况。

四、重点任务

(一)强化责任担当

各中小学(幼儿园)、培训机构按照省市区文件规定和工作要求,在成都高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信息互通和措施互动,全力做好应急响应工作。

(二)加强健康教育和正面宣传

各中小学(幼儿园)、培训机构以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为重点,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短信等形式,及时发布相关疫情防控知识和防控要求,提醒家长督促子女养成健康行为习惯,做好个人卫生防护,不到通风不畅和人流密集场所活动,外出应佩戴口罩,如有不适,及时就诊。引导师生假期尽量不要前往疫情严重地区,委婉拒绝疫情严重地区亲戚走访探亲。

(三)加强在校学生管理和健康保障

各学校要准确掌握在校学生数量和信息,随时掌控学生动态和健康状况,全面做好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宿舍等场所的消毒通风工作,切实保证学生的生活环境卫生安全。按照相关要求,规范收集废弃口罩,引导在家师生规范处置废弃口罩。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学校。

(四)严禁集体活动和提前开学

寒假期间,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培训机构一律暂停组织一切面向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研学实践)、竞赛、实习实训、考试补课、艺术展示等活动,不得举办聚集性活动。各级各类学校和教师不得组织学生提前开展教学活动,幼儿园严格按照成都市教育局规定中小学开学时间执行。所有校外培训机构在开学之前,线下活动全面停课停训,并做好宣传解释和退费、调课等后续工作,线下活动具体开展时间另行通知。鼓励教师以在线方式向学生提供辅导和咨询。学校体育设施暂停向社会开放。

(五)掌握师生流动和健康情况

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明确具体负责人,层层压实责任,及时全面掌握师生假期动向,做好排查登记;
指导和提醒到访过疫情高发地区或解除过疫情高发地区来蓉人员的师生要按照有关要求进行健康监测,必要时应对采取相应隔离措施,并及时向街道社区、镇村委和疾控中心报告。

(六)做好应急值班和信息报送

春季开学前,各级各类学校要明确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强化应急值守,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和“日报告、零报告”报告制度,妥善处置突发紧急事件,带班值班人员务必保持通讯联络畅通。

(七)全面做好开学准备工作

各中小学(幼儿园)要加强教职员工的卫生防疫培训工作,确保一人不漏。开学前一周,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在疾控部门指导下,重点做好食品安全、饮用水卫生、环境清洁消毒等工作,要做好疫情防控相关物资准备及后勤保障,做好返校学生的健康筛查和监测工作,全面落实人防物防技防工作要求,为师生创造整洁、健康、文明的校园环境。

为了在疫情期间,校园的防控工作能顺利的进行,那么就需要准备一份完整的工作方案的,应该如何写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校园疫情防控期间工作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的参阅。

2022年校园疫情防控期间工作方案1

学校人群聚集,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是传染病的易发场所。少年儿童由于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是多种传染病的好发年龄,一旦发生,极易传播和流行,并可扩大到家庭和社会。必须高度戒备地重视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根据我市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现将我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有关要求规定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群防群控

组员:

xx:校医负责校园卫生消毒、传染病知识培训,传染病宣传教育。负责疫情报告,晨检汇总。

xx:食堂管理员负责食堂管理及住校生管理、食堂从业人员晨检。

xx:负责饮用水的管理。

各班主任:全面负责本班传染病防控工作。

xx:幼儿园长负责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工作

二、开展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1、把健康教育纳入 教学计划 。开设健康教育课,确保学生掌握健康知识。

2、充分利用板报、班会、国旗下讲话、致家长信、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和社会公共卫生的责任感。

3、教育学生做到“四勤”、“四不”、“一报告”。即:勤洗手脸、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不随地吐痰、不喝酒抽烟、不共用毛巾、不要过度紧张和疲劳;发现传染病可疑者立即报告。

4、根据传染病流行季节的特点,每期至少集中开展两次以预防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卫生宣传教育。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告家长书等形式,宣传传染病预防知识,以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三、落实学校卫生制度,依法治校常抓不懈

1、建立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每期入学进行一次查验。

2、健全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学生晨检及定期体检制度;

3、加强校园重要场所定期消毒制度;

4、建立教室、宿舍、公共场所卫生清扫制度;个人卫生清洁制度;食品卫生安全制度;体育活动卫生制度;学生健康管理制度。

四、落实“四早”措施,确保疫情预防和控制无漏洞、无死角

1、早发现。坚持晨检制度并保持经常化。由班主任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特别是请病假的学生应及时查明病因。对可疑者应及时通知家长带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确认。

2、早隔离。建立留观室,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可疑病例的早期症状者,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确保其他学生不与之接触。

3、早报告。在确认疫情的第一时间内报当地疾病控制中心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并按照当地疾病控制中心的要求做好疫情的登记、分析和整理工作。

4、早治疗。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可疑病例的早期症状者,应根据不同类型传染病,协助家长及时将病人送定点医院隔离治疗或在家隔离治疗,同时在当地疾病控制中心的指导下,对病人所在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并做好病因追踪报告。

五、落实经费保障,改善学校卫生条件

1、学校卫生条件好坏,直接影响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教学用房、宿舍、餐厅要通风良好;食堂建筑、设备及环境要求应符合《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厕所应有冲洗和洗手设施;

2、要为学生提供符合标准的饮用水;

3、保证疫情发生时有足够的消毒、防护用品以及应急工作所需的经费。

六、落实应急预案,确保突发事件处置有序高效

对疫情发生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疫情,要有人指挥,有人值班,有隔离、消毒、防护、救护等具体措施和物质保证,确保在第一时间内控制疫情的发展。确保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七、加强日常管理,严格责任追究

1、每天开展校园清扫和消毒,并做好记载。

2、加强学生午餐和住校生的管理。

3、派专人每天查看学生教室、食堂、宿舍等人员集中场所的卫生状况,经常检查督促有关责任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并将其工作实绩纳入考核与奖惩中。

4、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到位、责任不到位的情况要予以通报,并责令整改。因工作不力造成后果的,要视情节轻重追究有关人员和领导的责任,情节特别严重的,要依法追究相应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2022年校园疫情防控期间工作方案2

一、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和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和防治法实施细则》及《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医院成立院内感染控制委员会,全面领导院内感染管理工作。

二、建立健全院内感染监控网,以医院住院患者和工作人员为监测对象,统计住院患者感染率。

三、感染管理办公室医护人员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各科病房及重点科室工作,做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的微生物学监测,督促检查预防院内感染工作。

四、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院内感染漏报率的调查,督促病房如实登记院内感染病例,杜绝漏报。

五、分析评价监测资料,并及时向有关科室和人员反馈信息,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各种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感染率,将院内感染率控制在10%以内。

六、经常与检验科细菌室保持联系,了解微生物学的检验结果及抗生素耐药等情况,为采取相应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七、加强院内感染管理的宣传教育,宣传院内感染监测工作的意义和监测知识,提高医护人员的监控水平。

八、拟定全院各科室计划并组织具体实施。

九、协调全院各科室的院内感染监控工作,提供业务技术指导和咨询,推广新的消毒方法和制剂。

十、对广大医务人员进行预防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做好有关消毒、隔离专业知识的技术指导工作。

2022年校园疫情防控期间工作方案3

一、为加强学校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学校应成立传染病防治领导组织,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网络,固定专(兼)职保健医生/教师负责疫情管理、消等工作,积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二、学校发现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于6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对其它乙类传染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于1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对丙类传染病和其它传染病,应当在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三、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医疗保健、疫情管理人员应当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疫情。

四、落实“晨检、午检、晚检”制度,对请假、缺课的学生要询问原因,注意追踪,确保对传染病疫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五、加强卫生防病知识宣传教育工作,采取开设健康教育课、设立宣传栏、举办黑板报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卫生部门要经常深入学校进行防病知识宣传,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六、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教室、宿舍要经常通风,设置防蚊灭蝇设施。食堂要讲究卫生,预防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的发生。学生要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七、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对那些玩忽职守,导致传染病疫情扩散流行的单位和个人,将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

学校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近日,湖北省武汉等地市陆续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学校为师生密集场所,为做好寒假及新学期开学我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根据省市区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文件要求,现制定我校防控工作方案。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1提高认识

我们要充分认识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严峻态势,现正值春节和寒假期间,人员流动频繁,师生返校后密切接触导致传染可能性大,不可以抱有侥幸心理,故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研究部署各项传染病防控措施,并且将各项工作落实到具体人员。

2工作机构

学校高度重视,由校长担任组长,部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全体教职员工务必要无条件服从工作安排,特别是行政领导要带好头,主动担当作为,共同落实防控工作。

3职责:

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协调,组织全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负责制定和完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校长为组长,负责防控工作全面布署和总体指挥,四个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副组长负责本部门工作落实与部门之间的协调,组员负责落实部门具体。分管后勤总务的副校长负责学校卫生工作总体规划与布置,分管办公室的副校长负责教师的管理与有关疾病防控的宣传工作,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负责督促学生卫生工作、晨报、健康教育和家长工作,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负责教学过程的防控工作。高三、高二、高一行政领导负责指挥落实本级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德育级长负责配合级行政领导工作和防控具体工作落实;
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的晨检及防控相关工作。后勤主任在主管副校长的领导下做好学校传染防控工作的物资、人员保障;
校医负责汇总学校的晨检、晨报及传染病防控相关工作,负责对各部门防控工作进行协调及指导班主任进行相关卫生工作,实事求是地向主管领导汇报、请示工作,并向局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工作。校长为疫情报告的第一责任人,校医为疫情报告人。

二、工作任务和要求

校医室工作人员负责晨检晨报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向主管领导汇报、请示工作。负责对各部门工作进行协调及指导班主任进行相关卫生工作。晨检的班级负责人是班主任,级晨检的负责人是负责德育的级长,责任人为级主任。

(一)晨检工作

各班主任为本班晨检工作第一安全责任人,负责本班学生的晨检、晨报工作,每天由班主任或由班级卫生员协助负责对本班级进行学生出勤、个人卫生、环境卫生、开窗通风等晨检和健康观察,及时掌握学生健康状况。

(1)晨检、晨报时间: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间,结合我校住宿学校性质,安排为一日三检暨早上、下午、晚休时各班第一节课后各班完成晨检,午检、晚检。正常情况下9:30前完成晨检并完成网报;
特殊情况随时电话报给校医。14:00校医室将完成对全校师生及后勤员工的晨检同时完成网络上报工作。14:00后的按规定可当天或第二天进行补报。凡因迟报、漏报造成的严重后果或疫情扩大蔓延,要依法追究疫情迟报人和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2)晨检内容:

①学生晨检必报内容:发热、咳嗽、咳痰、腹痛、腹泻、皮疹六大症状及其他症状。

②学生缺勤,学生因病、因事请假需注明。对因病请假的学生,班主任要及时电话追踪联系,明确病因并进行记录后及时填定晨报表。

(二)消毒

本班学生出现多名相同病症后,需及时按实际情况网报,校医室会根据晨报的情况及时安排对课室及宿舍的消毒。班主任也可视情况要求校医室安排适当的消毒。

(三)课室、宿舍的通风

班主任需督促学生尽量保持课室的通风,可按排专人负责进行开窗开门的通风。夏季开空调时,必须保证在每节下课后督促学生打开门窗通风10分钟。放学后(非下雨天)打开窗通风。。有疫情预警时,学校防控工作小组可决定是否关闭空调保持自然通风。

宿舍的通风,学生必须打开两门上部及窗的通风;
学生离开宿舍去上课时,宿舍为强制开窗及开门通风时间(非下雨天气),不按要求开门窗的,将按要求进行扣分处理。

(四)学生疾病就医、返校查验处理

(1)发现学生有发热、咳嗽、咳痰、腹痛、腹泻、皮疹等症状时要督促学生到校医室或正规医院检查治疗。特别是一旦发现师生有传染病症状(咳嗽、咳痰、发热、日常活动或休息时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督促家长带其就医,并及时报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部门,做到传染病病例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处置。

(2)对到校外就医的学生,必须要求学生持病历本到校医室进行登记备案。

(3)对缺勤因病请假的学生要电话进行追踪,了解学生就医情况及疾病诊断情况,并且及时填写晨检信息。

(4)对缺勤因病请假返校的学生,要督促其带病历到校医室登记备案。

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或腹泻的学生需隔离的必须严格按照传染病隔离要求进行,返校由校医把关。

三、做好假期值守,掌握师生动向

学校安排了寒假期间值班领导和值班工作人员随时处置上级的文件通知,以保障防控工作的宣传和落实。本校无留校学生。已安排留守物业工作人员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防控工作。

本校寒假期间无举办师生大型聚集性活动计划。假期中以级组和部门为单位安排了负责人专门负责本级或部门的传病报告责任人,负责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进行报告。根据上级部署,对全校师生进行假期外出地、健康情况进行调查表填写,了解和掌握师生(含在外实习师生)动向,尤其是假期到过武汉的师生返校时要加强健康监测,如果发现学校教职工或学生感染或者疑似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需及时逐级报告至区教育局体卫艺科

四、加强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宣教平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27114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7
下一篇 2023-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