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有哪些关键技术?相关内容如下:
1、传感器技术,这也是计算机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大绝大部分计算机处理的都是数字信号。自从有计算机以来就需要传感器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计算机才能处理。
2、RFID标签也是一种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是融合了无线射频技术和嵌入式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技术,RFID在自动识别、物品物流管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3、嵌入式系统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软硬件、传感器技术、集成电路技术、电子应用技术为一体的复杂技术。经过几十年的演变,以嵌入式系统为特征的智能终端产品随处可见;小到人们身边的MP3,大到航天航空的卫星系统。
嵌入式系统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推动着工业生产以及国防工业的发展。如果把物联网用人体做一个简单比喻,传感器相当于人的眼睛、鼻子、皮肤等感官,网络就是神经系统用来传递信息,嵌入式系统则是人的大脑,在接收到信息后要进行分类处理。这个例子很形象的描述了传感器、嵌入式系统在物联网中的位置与作用 。
4、智能技术:是为了有效地达到某种预期的目的,利用知识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和手段。通过在物体中植入智能系统,可以使得物体具备一定的智能性,能够主动或被动的实现与用户的沟通,也是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之一 [2] 。
5、纳米技术:是研究结构尺寸在01~100 nm范围内材料的性质和应用,主要包括: 纳米体系物理学、纳米化学、纳米材料学、纳米生物学、纳米电子学、纳米加工学、纳米力学等。这 7 个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的学科和纳米材料、纳米器件、纳米尺度的检测与表征这3个研究领域。
纳米材料的制备和研究是整个纳米科技的基础,其中,纳米物理学和纳米化学是纳米技术的理论基础,而纳米电子学是纳米技术最重要的内容。使用传感器技术就能探测到物体物理状态,物体中的嵌入式智能能够通过在网络边界转移信息处理能力而增强网络的威力, 而纳米技术的优势意味着物联网当中体积越来越小的物体能够进行交互和连接。
电子技术的趋势要求器件和系统更小、更快、更冷,更小,是指响应速度要快。更冷是指单个器件的功耗要小。但是更小并非没有限度。纳米技术是建设者的最后疆界,它的影响将是巨大的。纳米电子学,包括基于量子效应的纳米电子器件、纳米结构的光/电性质、纳米电子材料的表征,以及原子 *** 纵和原子组装等。
传感器行业发展前景 1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为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以人工智能、5G通信、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智能化时代到来,传感器作为重要的元件,具有广泛的应用,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并快速发展。在热敏电阻领域,过去几年,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全球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在传感器领域,其作为物联网感知层的硬件基础,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在智能家居、汽车电子、智慧医疗、智慧工业等物联网各细分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物联网产业的蓬勃发展将释放大量传感器制造需求,这也将推动传感器各细分行业的稳步增长。 2国家政策支持提供良好外部政策环境 随着我国GDP增速的放缓,传统制造业逐步进入成熟期,产业结构调整、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政府的工作重点。热敏电阻及传感器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对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国家日益重视传感器行业的发展,其健康发展亦符合国家的发展战略。 近年来,国家在政策层面给予传感器行业一系列支持,推动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及在重点应用领域的拓展,逐步实现进口替代。根据2021年1月工信部发布的《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提出“重点发展小型化、低功耗、集成化、高灵敏度的敏感元件,温度、气体、位移、速度、光电、生化等类别的高端传感器”,为国产替代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物联网产业链全景梳理:共有四大层面
所谓产业链,是以生产相同或相近产品的企业集合所在产业为单位形成的价值链,是承担着不同的价值创造职能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围绕核心产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在采购原材料、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通过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中形成的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用户构成的一个功能链结构模式。
从产业链条来看,物联网的产业链条由上而下可以分为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四个层级。
自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美国加大了对中国高新技术出口的限制,不断扩大实体清单,影响了中国一些科技主导型企业的发展,这从侧面警示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地位的脆弱性。物联网通过传感器把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联系起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其中传感器作为数据采集的源头,已经成为各种应用能力所需的数据来源所在。目前中国国内也涌现出了一些传感器芯片重点生产企业,如:高德红外、西人马、士兰微、敏芯微电子、博通、全志科技、大唐微电子、复旦微电子等。
物联网产业链区域热力地图:企业主要分布在京津冀、珠三角与东部沿海等地区
从区域分布来看,目前我国物联网行业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京津冀、珠三角与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分布在北京和广东的企业数量最多,其中感知层上市企业主要集中在北京,应用层代表上市企业主要集中在广东。
物联网相关企业数量的分布与数字经济的发展情况相关。根据新华三发布的《2021年中国城市数字经济指数蓝皮书》,全国城市数字经济评分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为上海、深圳、北京、成都、杭州、广州、无锡、南京、重庆和苏州。根据中国企业数据库企查猫,目前中国物联网企业主要分布在华东和华南及中部的四川等地,特别以广东、江苏等省市为代表。整体来看,数字经济的发展在不断推动物联网的发展。
物联网产业上市公司业绩情况:产业整体毛利率较高
从物联网代表企业的业绩情况来看,物联网产业代表企业的毛利率均值达到36%,行业整体毛利率较高。从单独企业情况来看,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的业务规模差距明显,毛利率水平也因业务侧重点的不同而呈现出分层差异。上市企业具体的业绩情况如下表所示: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联网行业细分市场需求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您好!谈下我对未来十年智能传感器市场的发展趋势的认识
趋势一:传感器进一步微型化,集成化提高
趋势二:传感器内嵌处理器占比加大(DSP或MCU等)
趋势三:智能传感器接口方式进一步由模拟转数字
趋势四:永无止境的追求更低功耗
趋势五:传感器自组网技术(Mesh)
趋势六:多模态传感器数据融合
趋势七:新传感材料应用突破性能瓶颈
趋势八:传感器制造工艺改进降本增效
趋势九:传感器市场需求随AI落地加速增长
趋势十:更多优质资本青睐智能传感器产业
趋势十一:各国政策倾斜,出台相关支持智能传感器规划计划
趋势十二:行业协会和标准组织加速输出相应技术规范
趋势十三:B端C端各行业加载智能传感器的产品遍地开花,创新应用层出不穷
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交流讨论,谢谢!
很有前途的行业
讲到智能传感器,让我想到了当时的胎压监测装置,目前国家政策强制安装胎压监测装置,从这里已经看出传感器的市场是一片开阔地了。其实不光是胎压监测装置,很多领域都会应用到传感器,例如电动机,航空以及新能源 汽车 领域都会应用到传感器,所以未来几年应该是传感器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智能传感器行业迅速发展 多地已开展产业布局
智能传感器是具有信息处理功能的传感器。智能传感器带有微处理机,具有采集、处理、交换信息的能力,是传感器集成化与微处理机相结合的产物。与一般传感器相比,智能传感器具有以下三个优点:通过软件技术可实现高精度的信息采集,而且成本低;具有一定的编程自动化能力;功能多样化。
新思界 产业研究 中心发布的 《2019-2023年智能传感器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 显示,2019年,全球智能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接近350亿美元,未来几年,随着智能制造、物联网、车联网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全球对智能传感器产品的需求将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全球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接近90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接近20%。 随着全球智能传感器及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多个城市已开始在智能传感器领域开展产业布局。 2019年8月24日,重庆市传感器特色产业基地正式揭牌,产业基地位于北碚区歇马小湾,规划建设面积约424平方公里,以工业、科研、其他商务设施等产业用地为主。该区域将依据《北碚区传感器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围绕北碚区传感器产业、技术、智力资源富集区域,作为传感器产业发展的主战场,与新能源 汽车 、物联网、 汽车 电子、仪器仪表、新材料等重点产业联动,打造西南高端智能传感器产业园。 2019年10月,“陕西省智能传感器产业园”授牌,产业园落户宝鸡,项目计划总投资20亿元,规划占地198亩,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分为孵化园、 科技 园、产业园3个片区建设。其中,产业园规划建设83万平方米多层标准化电子厂房,配套建设3000平方米超净车间、体验中心、创新中心和西北最大的封装检测中心,重点引进50户以上,在力敏、光敏、磁敏、气敏、惯性等方面具有领先技术和核心 科技 的新型传感器企业,全面培育“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整机产品+应用集成”的智能传感器产业链,力争到2025年建成国家传感器产业示范基地。目前,产业园已破土动工,计划2020年10月竣工投用,孵化园和 科技 园的厂房已经建成。 2019年11月,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规划正式发布,明确提出“经过3-5年发展,郑州市智能传感器产业基本呈现技术先进、应用繁荣、产业链完善的产业生态系统,打造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成为全国重要的特色智能传感器产业基地,建成国际知名的智能传感器应用示范城市。”规划还提出,以郑州高新区为核心,谋划3至4平方公里的智能传感器产业小镇,打造智能传感器材料、智能传感器系统、智能传感器终端“三个产业集群”,发展环境传感器、智能终端传感器、 汽车 传感器“三个特色产业链”,推动郑州市智能传感器产业规模化、特色化、差异化、高端化发展。到2025年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郑州市智能传感器产业相关规模达到1000亿元,利税150亿元。 未来在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行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智能传感器行业市场需求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未来市场需求空间巨大,将有更多的城市和企业参与到智能传感器行业的发展中,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企业需要把握住方向提前布局,才能在智能传感器产业的发展中占据一席之地,并在智能传感器中占据“制高点”。
未来10年智能传感器市场将会爆发式的增长,这主要是由市场需求决定的,未来将会对智能传感器的需求越来越大,现在都在讲万物互联,就是说我们身边的每个东西都会联接入网,就需要更多传感器,能够智能的分析收集到的数据,然后再进行处理,这样可以积累更多的资源,减少人力或者物力的支出!
一个ok
现代化工业和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了传感器市场,传感器在很多行业中的专用电子设备快速增长,所以对传感器有大量需求,未来市场很大,也是很好的发展机遇。
个人认为,由于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等方面的成熟,智能家居领域未来也会因为基础条件的成熟而水涨船高,越来越多的人会享受到智能家居带来的便利性,思想的改变、基础设施的成熟。。。这些都不断推动智能家居的步伐,而智能家居的重要部件之一就是智能传感器,这样智能传感器也会越来越盛行,未来可期的。
另外该器件不光用于智能家居,在工业40、智能电力等众多领域,它也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这些背景的推动下,只会让它在未来越来越重要,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总之我对该器件和该领域充满了信息,相信它也会慢慢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的!
智能传感器(intelligent sensor)是具有信息处理功能的传感器。智能传感器带有微处理机,具有采集、处理、交换信息的能力,是传感器集成化与微处理机相结合的产物。与一般传感器相比,智能传感器具有以下三个优点:通过软件技术可实现高精度的信息采集,而且成本低;具有一定的编程自动化能力;功能多样化。面临三大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技术本身。供应商欲利用其核心MEMS和系统技术来完成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于工程师来说,这是一种物理限制的挑战。封装尺寸不能无限缩小,而对低能耗和高性能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供应商不得不改进系统,使其更智能、更具感知性。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使技术跨越多个产品平台。
第二个挑战源于行业宽泛的分散特性。当下,MEMS传感器的大部分收益来源于智能手机每年智能手机销量超过十亿部,每台智能手机至少包含一台MEMS传感器。根据智能手机原始设备制造商(OEM)设定的规格,BoschSensortec等厂商开发了相应的MEMS传感器。
最后的挑战则是呈几何式增长的复杂性。物联网系统本身十分复杂,只提供组件已不能满足原始设备制造商的需求,通常需要一站式解决方案或参考设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