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国养老的未来发展方向

什么是中国养老的未来发展方向,第1张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民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3亿,占总人口的167%。预计到2050年,这个数字将上升到483亿,占比达341%。需要养老的人越来越多,仅靠增加人力投入,全社会的养老需求已经无法得到满足。怎么办?智慧养老应运而生。
破除低效率
据记者了解,目前,政府提供的社区养老服务,主要采取“人盯人”的模式,即由专职的巡视员和兼职的志愿者定期上门探望或给老人打电话。这一方式成本高、效率低、覆盖面窄。而市场上的养老公司,主要服务对象是生活无法自理的老人。面向老人的服务市场大多数被保健品、理财产品、旅游产品所占领,市场口碑一言难尽,诈骗新闻层见叠出。单一的养老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为解决这些难题和乱象,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在养老、医疗等领域推进“互联网+”。目前已有多个地区开始推广智慧养老。安徽、江西等地近期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鼓励社会力量加入智慧养老产业。四川不少地区建立了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智能呼叫、老人定位、健康监控、生活用品食品的配送、生命体征监测等,只需通过小小的传感器或按键便可一步完成。成都市锦江区莲新街道66岁的居民张蓉最近身体不适。一天,她按下家中“长者通”机器上的红色按钮并求助:“请帮我预约区人民医院的骨科。”不到10分钟,求助中心的工作人员就为张蓉挂上了号。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养老服务可以和家政、物业、餐饮、物流等诸多行业对接起来,老年人所期盼的“人在家中坐,服务上门来”的养老体验,就能逐渐成为现实。
建立服务链
去年2月份,福建省福州市出台了一项高科技感十足的智慧养老服务措施:异地“刷脸”。目前,中国有大量老年人跟随子女到新的城市生活,按照以前的规定,他们的养老金,只能每年一次亲自到发放单位进行领取资格认证。这虽然避免了他人冒领,却也带来了奔波之苦。对此,福州市启动了人脸识别认证工作,老人无论身在何处,只要通过手机或在相关网站“刷个脸”,就可以完成资格认证,省时省力。在智慧养老领域,这样的“高科技福利”还有很多。多样化的老人可佩带设备,比如“智能手环”等,可以实现实时定位、紧急呼叫、自动报警、健康管理等功能。还有一些社区针对独居老人,开设了“智慧门禁”系统,通过远程监控、控制门锁系统相连接,预警陌生人入室行骗,保障了老人的安全。有些城市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还研制出适合老人使用的社区服务手机软件或服务展示屏,老人在智能手机上或小区内,通过点击相关服务按钮,就能够实现挂号预约、家庭医生出诊、送菜上门、送餐上门、家政服务等个性化生活服务。专家表示,充分借助科技力量,连接医疗服务、运营商、服务商、个人、家庭的智慧化服务举措,是当前全国各地智慧化养老探索和实践的重点领域。智慧养老整合了分散的服务资源,满足了老人多样化、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大大提高了社会对老年人的整体服务水平。
保留人情味
“老年人需要家庭代际关系和邻里社会关系的社交网络。”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老龄经济与产业研究所副所长王莉莉认为,中国式养老的特别之处在于,老年人不愿意离家外出养老,他们不仅需要生理上的照顾,更需要精神上的慰藉。然而,以往的情况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不缺工具,但可能缺乏理由。“吃了吗?身体怎么样?”除了这几句话,子女和父母好像无话可说。一方面,年轻人工作生活比较忙;另一方面,老人自己也很矛盾,他们希望得到关心,却又因害怕给孩子添麻烦而对其隐瞒自己的真实情况。在互联网出现后,情况有了积极改善,部分老年人开始全面融入互联网新生活。中国社科院的一项调查显示,老年人已经成为社交媒体的重要使用群体之一。在上网的老人中,8607%安装有微信,超过半数的老人会使用视频聊天、微信群、朋友圈、发红包等功能。不少老人拥有了自己的“朋友圈”,与家人联系更加紧密,社交、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也变多了。即使特别“宅”的老人,也可以选择养老公司推出的“陪聊服务”。有的养老公司甚至推出“不要把老人当病人,而要把老人当女朋友一样关心照顾”的服务理念,缓解老人的孤独感。“信息科技可以精准对接老人需求,保留传统养老的人情味。”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助理高云霞表示,用大数据平台进行信息集成,可以打破条块分割,有利养老市场的繁荣。
社村通信息化养老软件系统以信息化养老终端采集数据为基础,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网、物联网等手段建立系统服务与互动平台,通过整合公共服务资源和社会服务资源来满足老年客户在安全看护、健康管理、生活照料、休闲娱乐、亲情关爱等方面的养老需求。配套的养老App就像一所整合了各种市场化养老服务的“养老院”,按照不同角色,可以用不同的账号登录,为老人提供健康理疗、老人餐饮订购配送、上门理发等各种细致服务,涉及医疗康复、生活照料、精神娱乐、养老咨询等类别,子女可以方便地通过平台“远程尽孝”。(人民日报海外版)

传统的依靠儿女养老的模式中,老年人的疾病不能被及时发现并予以合理治疗、老年人病史和身体指标信息不完善极大的影响了医生对于老年人身体状况做出的准确评判,一些身体残疾的老年人购物和用餐不方便,另外,依靠现行的养老机制,当代老年人心理和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健康很容易被忽视。那么风华正茂科技为您讲解智慧社区建设中的智慧养老。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养老系统的研究对中国社会的智慧化发展以及老人的养老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1)将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引入社区养老系统,为实现社区养老智慧化提供新思路。传统的养老方式就是由儿女赡养父母、养老院等,它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子女上班时老人无人照看;养老院人多,护工少,技术水平没有较高要求等。

当前的养老环境单一,管理模式落后,而智慧养老社区不仅加强了对社区内部公共服务设施和智能设施的综合管理而且充分利用社区内部公共服务设施和智能设施,以及结合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共同提升智能社区的物理管理水平。

(2)智慧养老医疗子系统中的定制医疗设计充分体现了智慧养老的智慧性,基于android系统设计私人定制护理APP,该设计主要着眼于空巢老人对于护理需求以及老年人对于手机应用的 *** 作习惯,做到应用界面简洁,重要模块突出,便于老人搜索使用。并且特别设计了语音口令 *** 作模式,让老人语音口令输入即可,使整个 *** 作更加简便流畅。进而逐渐建立老人智慧养老的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3)智慧养老娱乐子系统中,首先,突出设计了娱乐要求智慧化,即设计手机APP,与娱乐设备查询平台相连,实现在手机上即可查看娱乐设备的状态(是否空闲,是被预约)和预约娱乐设备,还建立了社区老年人交流平台,实现在线邀约老年朋友共享娱乐设施;其次,以所有娱乐设备为传感器节点组成传感器网络,连入智慧养老娱乐子系统,实现及时更新娱乐设备的使用状态、预约状态,便于对娱乐设备的管理。

(4)设计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养老购物子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解决老人体弱多病不方便购物的问题,从而满足老人对生活用品的需求。除此外,设计基于O2O的智慧养老餐厅子系统,餐厅在老人授权下可以访问老人的医疗档案,结合老人的个人喜好为老人合理配餐,从而保证了老人身体所需的营养均衡。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形势愈加严峻,“421”家庭的增涨使“空巢”和独居老年人也随之增加。基于物联网智慧养老社区可以减少人力资源在养老上的浪费,从而使社会能更好地发展。因此,在信息技术与物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打破传统的养老方式建立新的智慧养老社区系统势在必行。
特别声明:我们推送的文章部分图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涉及到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核实后将作删除处理。

“十四五”老年人口将超3亿 如何“老有所养”
国家卫生健康委2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有关情况。
截至2021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据测算,“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我国老龄化呈现数量多、速度快、差异大、任务重的形势和特点。面对即将到来的中度老龄化、重度老龄化,该如何应对?“老有所养”如何保障?
我国养老呈“9073”格局 养老服务发展重心向居家社区倾斜
近年来,我国形成“9073”养老模式,即90%左右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也就是说,我国老年人大多数都是居家和社区养老。对此,国家近年来不断推动养老服务发展的重心向居家社区倾斜。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永新:指导推动各地在区县层面建设连锁化运营、标准化管理的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32万个,床位308万张,分别占到全国养老服务机构设施数和床位数的889%、38%。 2021、2022年,投入22亿元支持84个地区开展居家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在这些试点和提升行动中,推动各地探索形成家庭养老床位,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行、助急“六助”服务,探访关爱,互助养老等满足老年人多元养老需求的服务模式。
多地探索居家养老新模式
为了推动居家养老市场的发展,各地和相关产业也在积极探索居家养老领域的发力方向。
中午11时,是浙江省长兴县和平镇回车岭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午餐时间。在志愿者的帮助下,老人们正在领取饭菜。
除了餐饮服务以外,这里还配备了影音间、书画室、理发室、图书角等功能区,可以有效满足老人的各项精神文化需求。
广东惠州市开启了社区嵌入式长者居家养老新模式,打造长者食堂,还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推出送餐上门服务。目前,惠州全市社区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已基本建成,智慧长者服务覆盖全市50%以上的社区。
眼下许多机构也正在积极研发高科技、智慧型的养老产品。这是一款看似普通的摄像头,在结合了人工智能算法后,它却可以准确识别老年人的安全状态,在老人发生跌倒或需要帮助时发出警报,及时通知到预先设置的紧急联系人。
据统计,2021年我国智慧健康养老领域新申专利共1116项,其中发明专利513项,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型技术,正在被逐步应用到养老用品中。
医养结合 更好满足老年人健康和养老服务需求
医养结合是应对老龄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医养结合整合了养老和医疗资源,大大满足老年人的需求。20日的发布会上介绍,近年来,国家卫健委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措施,破除制约医养结合发展的难点堵点,目前医养结合的标准规范体系初步建立。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流程。开展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增加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供给。截至2021年底,全国医养签约数是2017年的66倍;两证齐全医养结合机构数较2017年增加767%。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司司长王海东:下一步,一是深化医养资源共建共享。合理布局康复医院、护理院、安宁疗护机构等接续性医疗机构,健全医养合作机制。鼓励农村地区通过毗邻建设、签约合作、两院一体等多种方式实现医养结合。二是加大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供给。支持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为失能、高龄等老年人提供居家医疗服务。
近年来,各地加快推进医养结合服务,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健康和养老服务需求,帮助他们过上更高质量的晚年生活。
广东佛山均安镇的何女士今年63岁,三年前患上阿尔兹海默症,失去语言和认知能力,生活也无法自理。因为两个儿子都在外地,平时何女士只能靠70多岁的老伴照顾。怎样让失智失能老人能够方便地得到专业医疗护理,是国家和各地政府一直在探索和推动的工作。从2019年4月起,均安镇陆续对两家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改造。这家卫生服务站的一楼仍保留原来的社区医疗服务功能,二楼则被改造为失智失能老人可以入住的养老中心,有50个床位。医护人员每天会查房、巡诊。现在何女士也入住到了这里。
因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利用闲置的用房和原有的医疗资源,再加上政府提供部分补贴,入住这里的老年人需要支付的费用也大大降低。根据护理等级不同,每位老人每月需要支付养老服务费,包括伙食、住宿、照护等约3000-3500元。另外,如果产生医疗费用,可以享受和在医院就诊同样的医保报销政策。
何女士的丈夫卢先生:我觉得带来很大的方便,一个她有病了什么的,医生护士能够来看她,严重的可以用救护车送她去均安医院,从价钱,照顾,医疗,我觉得这里可以的。
在我国,像这些在医疗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只占少数,超过90%的老年人都是依托社区居家养老。近年来,各地推动医疗护理服务向社区、家庭延伸。浙江湖州在新建小区推行养老、医疗设施同步建设,在太湖健康城社区,有一家大型医院,还设置了7个健康驿站。居民殷女士腰肌劳损,以前每周需要去两次医院进行理疗,现在不出小区就能解决了。
湖州市吴兴区太湖健康城社区负责人徐涛:针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都有免费的体检业务,为70岁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巡诊,我们实时关注所有居民健康的变化,及时介入并且提供健康管理服务。
居家养老的医疗服务,除了不出小区就可以做理疗,甚至有家庭医生上门服务以外,还有些地区也提供了更广泛的服务:包括帮助老人预约医院专家号;点开小程序就可预约“专科护理”等。
其实,对于许多行动不便、失智失能的老人,居家养老最方便的是有专业人员能够上门提供医疗服务。目前各地也在纷纷开展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试点工作。我国居家养老上门医疗服务还需补齐哪些短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研究室主任冯文猛:从实际发展看,居家养老上门医疗首先要解决居家上门医疗人员特殊培训问题;第二是在相关制度规范上,需要在全国形成相对统一的居家上门医疗制度规范;其次是需要制定相对完善的居家上门医疗激励机制,让上门服务的人员有更好的积极性;第四是提升社区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能力。
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
无障碍和适老化的环境对于老年人来说也非常重要。在20日的发布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让老年人的居住和出行更加舒适、更加便利。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张雁: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同步开展无障碍设施、适老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如支持有条件的楼栋加装电梯,开展住宅单元出入口坡道改造,以及在住宅楼梯上增设安全扶手等。2019年到2021年,各地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推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51万部,这项措施让很多长期居家老年人实现了走出家门、走出楼栋。同时,我们结合人行道净化专项行动,对人行天桥在内的既有道路和设施进行改造,大幅提升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建设率。
我国正建立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健康老龄化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成本最低、效益最好的手段和途径。什么是健康老龄化呢?简单讲就是维护老年人的内在能力,改善老年人的外部环境,延长老年人的健康预期寿命。
20日的发布会上介绍,当前,我国正在建立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六位一体”、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2021年,大约有12亿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在城乡社区接受了健康管理服务。
截至2021年底,全国设有老年医学科的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达到4685个。到2025年,将在60%以上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建成老年友善医疗卫生机构约21万个,设有安宁疗护科的医疗卫生机构将超过1000家。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司司长王海东: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做好老年健康预防保健、医疗服务、健康照护等工作,特别是要开展老年口腔健康、老年营养改善、老年痴呆防治和老年心理关爱四大行动,目的是提升老年人主动健康能力,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让老年人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274878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7
下一篇 2023-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