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更看好小米还是华为,为什么?

你更看好小米还是华为,为什么?,第1张

我更看好小米

具体原因如下:

1、小米目前整体是一个轻资产的运行模式,尽量控制库存,同时讲究协同协作,小米不会什么都自己去做,而是去采购最顶级伙伴的部件,这样一方面可以把精力集中起来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而不是什么都自己去做,什么都做势必面对这各种强有力的对手,会心有余而力不足。

2、小米目前主打性价比,硬件利润非常低,而是主要靠软件服务来赚钱,这种模式对其手机业务有很大的优势,因为大家买东西都还比较注重性价比,所以小米会有更好的接受度。

3、小米有完善的生态圈,而且生态圈中的大部分企业都为其直接投资的企业。这样就达到了一种互利共赢。可以让生态圈更积极向上。

目前整个手机市场实现芯片自主的只有华为、小米至少掌握了芯片研发权。对于手机最后的比拼、也只剩下小米和华为两家。我也从以下的几个方面、简单分析一下两家企业的发展。


IDC的报告称,2019年全年,三星、华为、苹果、小米、OPPO出货量排名前五位,分别为296亿部、241亿部、191亿部、126亿部、114亿部。

虽然,对于终端厂商而言,销售量是最主要KPI,但在当下存量零和竞争态势下,如何保留住自己的用户成为厂商的重要课题。毕竟留住一个用户比抢夺一个其它品牌用户的难度小一些,当然伤了用户心再回来的难度更大,同时口碑度的影响是几何级的。

华为的零售店全球数量已经达到了5万家的规模,但授权的体验店只有2500多家。

小米线下新零售 100 多家门店在全国范围内同时开业。据悉,此次开业的门店中八成以上是核心渠道合作伙伴门店。截至目前,小米线下终端数量已超过 6000 家。


我的观点~更加看好华为!

说下我的支撑理由:

1、体量差异

华为2019年财务公布:2019年其全球营收达到85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1%,净利润为6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

具体到三大业务来看,运营商业务营收2967亿,同比增长38%;企业业务实现销售收入897亿元,同比增长86%。在消费者业务方面,2019年,华为智能手机发货量超过24亿台,同比增长165%。营收4673亿元,同比增长34%。

从营收区域布局来看,2019年,华为中国地区营收5067亿元,同比增长362%;欧洲、中东、非洲地区为2060亿元,同比增长07%;亚太地区为705亿元,同比增长139%;美洲为524亿元,同比增长96%;其他地区为230亿元,同比增长57%;

小米2019年财报公布:小米全年总收入突破2000亿,达到人民币2058亿,同比增长177%;经调整后净利润人民币115亿,同比增长348%。境外市场收入突破百亿美金,达到人民币912亿,进入全球90多个国家和市场,成为真正的全球化企业。2019年第四季度总收入人民币565亿,同比增长271%,是小米集团2019年营收最高的季度。经调整后净利润人民币23亿,同比增长265%。以上数据来自网上。

我从上面数据来对比:8000亿对2000亿,华为占绝对的优势!并且同时销售市场更加广,分布四大洲!

2、产品结构

产品结构差异也非常大!

华为产品结构更加向上,涉及运营商业务已经消费类业务。

小米产品结构目前只涉及消费业务。

所以这一点产品结构上来说华为更加有优势!!!

3、企业底蕴

华为更加秉持一个老大哥的形象,华为非常携带国内企业,手机里面的基本配件都是国产的!

小米不用多言!

姑个人更加倾向于华为!

综上所述我决定更加看好华为的发展!!!!

感谢阅读,我是AI 科技 猿,听我庖丁解题。

小米和华为在国内的确是两个很有话题的公司,每到发旗舰机的时候,小米和华为总是互相PK。那小米和华为到底谁更强?谁更有前途呢?

任正非在前几天的采访中透露,华为2020年计划将研发预算增加58亿美元。总体研发费用超过200亿美元,人民币达到1421亿。小米的研发投入刚到华为10份之一,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同时,华为重视人才,华为在2019年以人均200万的年薪聘请了8位博士,涉及人工智能,无线电,数学专业等领域。“得人才者,得天下”,华为拥有如此多的人才,未来的发展是不可限量的。

华为手机的CPU是华为自己研发的麒麟芯片,而且性能上,跟高通骁龙的CPU难分伯仲。系统上,华为已经有自己的鸿蒙OS。反观小米,小米手机使用的CPU一直是MTK或者高通骁龙CPU,在这一点上,小米还处在被人锁喉的阶段。

所以,在手机业务上,完全看好华为手机。

华为是通信起家,在通信领域具有绝对优势。华为的5G的专利3147个,位居第一。5G订单更是达到46份。说华为5G是全世界的领头羊,毫不夸张。而小米除了手机业务,其他业务都无法跟华为匹敌。

看好HUAWEI是必然的,因为技术驱动产业升级,HUAWEI在技术领域可以说疯狂的砸钱!15年HUAWEI销售额已经超过思科10亿美元,但纯收入确低於思科33亿美元,为什麼,因为舍得砸钱投入技术领域,去占领通信领域上甘岭!今年研发投入将要打到600亿美元!只有技术领先创新才能驱动未来!现在HUAWEI麒麟,鲲鹏,鸿蒙。。。。。。那个不是各自领域重磅炸d!连国家都给HUAWEI背书,更别说新华社,央视,外交部等等国家级的平台!因为第四次工业革命,5G是引领者!中国一如德国,英国,美国,一样可以站在世界之巅!而小米就是产业链的代言人,营销是无敌的!再加上雷军,卢伟冰[捂脸]碰瓷泼妇闹街样子无处不在的营销。两家公司高下立判!不需解释!当然给老百姓C端的产品,适合的价格。也挺好。。。。。。但卢伟冰无底线营销,实在。。。。。。

所以你看好HUAWEI还是小米?

你更看好小米还是华为,为什么?

强行站队没必要,米粉也可以喜欢华为,海军也可以喜欢小米。

小米公司最初的理念是为“为发烧而生”,用最极致的硬件,极高的性价比俘获了一批忠实的粉丝。虽然某些高管的言论让人看着别扭,尤其是猪肉论,但不可否认,小米10和小米10pro是款好手机。

华为公司坚持芯片研发,扶持国内供应链,以一个民营企业对抗世界第一强国的封锁,值得钦佩。

小米公司智能家居方面做的很出色,有很多出色的性价比产品,重新定义过很多行业。个人比较看好小米未来在智能家居的发展。

华为公司在5G方面的技术优势,使的华为未来在物联网方面发力的可能性很大。华为有芯片,有通信技术,有人才储备,没有可能不成功。

小米和华为也不是对立的,喜欢一个不妨碍喜欢另一个。没必要站队其中一个。厂商之间充分的竞争,对消费者最有力。

先给答案:华为。

再给一个简单的比较:小米10系列1亿像素的摄像头,完败于华为P40系列5000万像素的摄像头。为什么,因为小米技术不行。一家没有技术的 科技 公司,是没有未来的。

比较华为和小米的发布会,你会发现明显的不同。华为会不厌其烦的介绍自家的麒麟处理器、5G模块、摄像创新与优化、方舟编译器等等,一系列的技术创新。而小米会说首发了高通XX处理器、第一次使用了XX像素的摄像头、友商的马达不行等等,一面怼华为一面感谢供应链。发布会前后,以雷军、卢伟冰、常程等为代表的小米高管,一波一波的怼友商、带节奏,搞营销。华为和小米,正是技术驱动与营销驱动的代表性企业。

纵观商业史我们会发现,技术驱动的 科技 公司能存在很久(比如IBM),而营销驱动的公司,会很快消亡(比如酷派之类)。反过来讲,如果营销第一的话,那么广告公司早就统治世界了。

华为的成长一直是基于掌控产业的核心的,电信设备如此,手机也是如此。虽然华为和小米进入智能手机市场的时间相差不多,但华为迅速的切入处理器市场,在第一代p系列的手机上,就用上了麒麟芯片。经过多年的发展,华为已经与高通、苹果三足鼎立。而小米选择了另外一条路,紧贴高通。虽然中途也宣布做芯片,但不了了之。而随着5G的到来,芯片越来越复杂,小米以后没有机会切入技术核心了。HTC知道吧?因为没有核心技术,被苹果三星一通专利战,就销声匿迹了。

虽然在美国的打压之下,目前华为面临巨大的困难,但是却迫使华为切入更多的核心领域:系统(鸿蒙)、应用服务市场(HMS)等,让华为的技术积累和防火墙更加深厚。而小米呢,一直宣称"全球供应链",但却不能把1亿像素的拍照效果做好。

华为是经历过多次生死的,而且目前还在经历生死。更重要的是,每次面临死亡,华为都挺过来了,而且变得更加强大。小米作为一家年轻的企业,发展一路顺风顺水,是还没经历过生死的。一个还未经历过生死考验的企业,还无从与经历过九死一生的伟大企业谈未来。

综上所述,更看好经历过生死、掌握核心技术、以技术驱动的华为。而以营销驱动的小米,要与华为比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个问题上,我是坚定不移地更看好华为。主要是从以下三个角度来看:

第一,华为这么多年形成的“以奋斗者为本”的文化,确保了华为是一个精英奋斗的群体。而非一两个人,一小撮人。这个是华为有别于其它大企业的最牛逼的地方。任正非即使退休或去世了,这个奋斗者群体和文化还在,就没有太大影响。而雷军的小米还是他一个人的奋斗,雷军在小米里面表现得像个超人,而收入方面也是独揽大头。如果不能建立起群体奋斗的文化,那么小米就不可能赶超华为。人才和分配机制领先,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第二,华为在技术研发上有着很强的先发优势,而且目前的研发强度还是远超小米,研发效率方面华为更是世界领先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可以让华为长期保持优势。因为 科技 行业,通过研发创新带来的技术领先和成本降低,才是企业发展的最可靠基石。技术和研发效率领先,这是 科技 行业持续发展的根本。

第三,华为在管理方面有着不断学习先进经验和优化固化的传统。所以华为在管理方面的基础要比小米雄厚得多。而小米基本还是靠雷军的构架,基本是能人治理的模式。这个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华为在管理上的积淀让公司更加规范化运行,从而避免了决策和管理偏差的风险。

综上,华为必然会在未来和小米的竞争中,越来越体现出优势。商业模式和营销创新带来的领先是一时的,而靠人才机制,技术创新,管理沉淀,这些带来的竞争优势是更可靠和长久的。

华为和小米这几年都可以说用亮眼的成绩来形容。华为在运营商业务、企业业务、消费者业务、人工智能等方向都有很高的增长,以及取得众多的技术成功。而同样的小米也在智能手机、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互联网服务等业务板块实现强势增长。

双方交集最强的就是手机业务,双方的增长也都很强劲,而华为除了手机、电脑等产品之外,绝大部分面向的还是企业级用户,甚至是城市级、国家级的业务;小米则主要还是面向个体用户,智能手机、生活消费品、互联网服务等很大部分是对个体用户的。但本人还是看好华为。

你再说手机对吧,我两个都看好吧。

首先说一个问题华为的业务板块分为运营商业务、消费者终端业务、企业业务三大板块。

华为是全球第一大的通信制造业企业,运营商业务也一直是华为的主业,随着发展华为的消费者终端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手机份额超过苹果位列世界第二。

华为的成功有他的技术沉淀,比如海思处理器,是既高通,三星,苹果自研的处理器。后面HMS系统等等一系反制美国封杀的技术优化成长。自身的强大当然也有外部因素,三星出了点事,华为迅速吃掉了他的市场,迅速扩大了市场份额。加上华为的爱过宣传,买华为就是爱国等等,让华为站在了中国的顶端。

华为学习小米另立一个荣耀,从最初的模仿到后面的崛起,现在荣耀跟华为分家,就像小米和华为分家一样,估计后面会越来越好

华为对其他的打压也很厉害,毕竟有条件

小米算是一个新进的品牌,当然也不算太新,毕竟十年了,也培养了一大批米粉。

小米现在把小米和红米分出来,小米主打中高端,红米做中低端。

虽然好多人说是组装厂之类的言语,但是现在本来就是多协作模式,波音747也不是全部美国做吧,不也一样是全球采购来组装,当然也不是单纯的拼在一起,肯定有自己的东西放进去。当然小米在自研方面还需努力,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小米值得夸赞的就是系统米柚,这个做的挺好,不断优化,,努力向前向前。

小米目前致力于打造智能家居,这个是围绕小米手机、小米电视、小米路由器三大核心产品,由小米生态链企业的智能硬件产品组成一套完整的闭环体验。

雷军也是个很厉害的人物,他也不会输。

小米与华为的对抗会持续延续。。。

对于小米的质疑声一直不绝于耳。

有人说小米本质上是个硬件公司,但雷军又一直强调小米是互联网公司。有人说小米的手机低端,在中高端机市场没有竞争力,但小米又分拆Redmi,实现双品牌发展,开始抢占中高端手机市场。

从营收构成上来说,小米确实是个硬件公司。

在小米发布的2019年Q2财报中显示,第二季度智能手机业务营收达到32021亿元,占小米总营收的6164%。loT与生活消费品业务营收为14945亿元,占比2877%,而互联网服务营收只占到882%。

业务增速表现的也很明显,loT业务营收同比增长幅度最大,达到4399%,远超过手机业务不到5%的增速。

这也凸显了小米的产品现状: 智能手机依然是营收基础,但进入存量竞争,loT才是未来核心增长点。

整个中国手机市场增长陷入停滞。在2019第二季度,中国新增设备数合计为8555万台,同比下滑216%。

据Canalys数据显示,小米2019年Q2在国内的手机出货量为1150万台,排在了华为和OPPO、VIVO的后面。小米旗下小米9的销量不佳,但依靠红米Note 7和K20系列,实现销量的小幅上涨。

面对智能手机业务增长乏力的情况,小米的策略也很明显:

一是双品牌发展,抢占中高端市场,提高毛利。 小米目前的手机均价还较低,仅有754元,也就是一台Redmi 7A的价格。均价低,毛利也低。

19年初,小米拆分小米和Readmi,实现双品牌发展,前者死磕性价比,后者进入中高端市场。这一举措帮助小米加速在手机中高端市场的发展,2019年第二季度在2000元以上的智能手机收入占比达到总收入的323%。

二是国际化发展,将手机业务增长压力转移到国际市场。

不光中国,全球手机市场也不景气,呈现负增长的态势。Q2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23%。全球头部手机厂商中,苹果和小米都在下跌,小米同比下降了02%。

小米在印度市场一直有较大优势,第二季度占到了283%的市场份额。印度市场是全球大市场中为数不多的依然还在增长的智能手机市场,二季度出货量为3690万台,同比增长99%。

不过,小米在印度市场的业务增速也在放缓。 2019年Q2的出货量增速为48%,远低于去年第二季度的1076%。

可见,小米在国际市场的增长也很艰难。

loT会在未来几年实现快速增长已成共识。

根据IHS预测的数据显示,全球物联网设备的安装基数从2015年的154亿增长到了2020年的307亿,预计2025年将达到754亿。

对此,小米的AloT战略是, 以智能手机作为第一入口,以小米音箱、空气净化器、小米手环等作为辅助入口,构建个人和家庭的智能家居场景。

目前,小米的AloT平台上已经接入了超过2200款产品,大到电视机、冰箱、洗衣机,小到牙刷、插线板、移动电源等,涵盖了智能家居的方方面面。

早在2018年,小米非手机的loT设备连接数就已经超过15亿,其中通过智能语音助手小爱同学赋能的设备超过1亿台。

最后,作为关注互联网求职的在线教育公司,我们来聊一聊,现在加入小米,还有多大的发展机会?

要明确一点: 在互联网行业工作,要想成长快,就一定重视发展红利问题。

这个红利可能是收入上的,比如你早期加入小米,可以拿到一定股份,上市后实现套现。这种红利也可能是个人成长上的,即让你负责一款用户量大的产品,通过业务增长实现个人能力的快速提升。

在职景之前的社群讲座中(加入社群,可关注「职景」公众号回复关键词“1”),有前小米产品项目负责人向我们分享在小米发展的不同阶段,加入小米所获得的红利:

初创期: 如果是2010-2012年加入小米,红利体现在个人的收入层面。在这个时间段加入小米的员工大都拿了不少股票,前几百位加入的员工即便不能实现财务自由,在北京付个首付还是不难的。

成长期: 2014年左右,当时小米还算不上一个大公司,急缺人才,这时候加入小米,公司更愿意把一些重担放到新人身上,新人更多吃到的是成长红利。

成熟期: 现在的同学再加入小米,不可能像几年之前一样,进去了就能全面负责一个千万级日活的产品。新人进去的机遇,和其他大公司无异,在于平台的赋能。

职景的主讲人老师在加入小米的时候,倾向于参与小米云盘这个项目,最终却去到浏览器这个项目。但最后的发展结果是,小米云盘的发展受阻,项目几经转手,产品经理换了好几茬,极不稳定。反而浏览器非常稳定,借着浏览器项目发展的势头,他学到及见证很多东西。

可见,加入小米等大公司的风险在于,如果你加入的项目短时间内没有实现业务增长,最后业务可能会被砍掉,造成项目组的人员被拆散。你可能被分配到其他项目组,不再具备主动选择权。

因此,加入小米等大公司,至少需要关注三点。

首先是要关注项目,要详细了解项目的以下信息:

- 项目的成立时长,时长越短越不稳定

- 项目的负责人,越是大牛,成功的几率就越大

- 公司对于这个项目的目标和规划,如果是尝试性的业务,实际上可能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很容易被放弃

以小米目前的业务发展情况来看,我们可以判断出小米未来的发展重点是AloT业务。因此,如果你现在进相关部门做AI或者loT业务,肯定能得到快速成长。

其次是要看具体的工作内容,这个是尤为要关心的。 所谓用户产品经理、内容产品经理,其实都是笼统意义上的,涉及到具体工作,才会转化成真正的价值。

例如做新闻产品,核心工作主要是进行内容优化,这个时候同时也会涉及到用户运用和用户产品相关的工作。

最后,还要关注你的直接Leader。 大公司等级森严,需要逐级汇报,直接Leader会决定你的很多事情。一方面决定你能不能真的学到东西,另一方面是决定你能不能有更好的发展。

因此在整个面试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更多的信息。你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观察他是否会是一个好的Leader:

- 了解他的基本信息,通过脉脉、领英等职场社交产品查看他的学历、工作经验。如果他的学历和工作经验都很好,那说明他的基本素质比较高。

- 查询他在社交网络上的信息。如果你的Leader恰好喜欢在网上写东西,那通过他写的东西,可以看出他大概是一个怎样的人。如果他的形象非常专业且谦逊,那么很可能你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Leader。

- 如果没有更多的途径了解他,在面试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观察他的言行举止,大致判断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比如他谦逊有礼,那他可能教养和情商都比较高。如果你对他比较疑惑,那可以直接询问一些与新人培养相关的问题,比如“小米的培养体系是怎样的?你会怎么来带我?”。

搞清楚以上三个问题,再考虑是否加入。当然,这些原则也同样适用于其他成熟的大公司。
如果你在转行产品、校招求职产品时遇到了问题,可以随时找我聊聊,我可以帮你看简历、梳理面试。

我也总结了很多产品求职资料,包括拿大厂offer同学的求职作品资料,大厂原型交互参考,b端c端产品面试问题汇总+解析等,对你产品求职会很有帮助。

关注“职景”公众号,回复“产品”,获取以上资料

物联网的发展前景很不错,具体如下:
1更安全的保护措施。在新技术出现之初,它的技术力量几乎都集中在创新上,导致监管水平低下,这就使业界的兴奋、激进和政策、监管的滞后常常形成鲜明的对比。由于物联网设备和基础设施的价格下降,企业在物联网设备上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这种创新和应用一旦普及,各种新技术的风险也突显出来。
2更普遍使用智能消费品设备。IoT所覆盖的行业人群广泛,从智慧交通、智能物流、医疗、农业、能源等行业应用,到私人智能家居、个人、智能汽车等应用,无论是降低成本,还是提高中国居民的生活质量,都将是中国居民生活质量的巨大提升。

就在最近,小米发布了第二季度财报,公司营收878亿元,同比增长640%;经调整净利润63亿元,同比增长874%。而从小米的报表来看,这一季小米在海外市场的收入高达436亿元,同比增长816%,占总收入497%,算是相当不错的了。

小米在财报中有分析称,2021年二季度较一季度收入有所增加,主要是由于智能手机、IoT与生活消费产、互联网服务等部分收入增加所致。其中,2021年第二季度,智能手机的ASP上升,主要是由于公司高端智能手机的销售额增加所致。

小米电视在中国市场已经连接10个季度销量排第一了,而在全球也排第5,可以证明小米的产品是受大家喜欢的。

小米的物联网方面,目前小米的AlOT平台已经连接的设备数高达374亿台,这或许意味着小米的AlOT平台,已经是全球连接数最多的物联网平台了。

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主要是因为小米在基因中就蕴含着创新精神。

在最新的《人民日报》内容当中还有一个知名大厂被点名表扬,那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小米。我们都知道,小米早在几年前就实现了自研澎湃芯片的量产,在上个月更是将澎湃C1的芯片装在了刚发布的新机——小米折叠屏手机MIX FOLD当中。

小米在北京的智能工厂,这家工厂又称“黑灯工厂”。至于为什么这么称呼,据说是因为在生产小米折叠屏手机MIX FOLD时,该工厂从加工过程到安装途中都做到了全自动化,全程没有一个人工参与,就连工厂里的照明灯也不需要打开。“黑灯工厂”之称也因此而来。

其实小米的胜出并没有花哨的秘诀,而是依靠持续不断的创新。小米在屏幕、影像、充电、工艺等核心技术领域,近年来厚积薄发,多方位引领行业创新。全力冲击苹果最优势的高端市场的小米,最终拼出了属于中国品牌的全球第二。

为了呈现更好的产品,小米在技术和创新上都有很大的进步,单单是2021年第一季度,小米的研发支出达到30亿元,同比增长61%,持续性增长的研发投入,让小米在技术方面取得了接连突破。

充电方面,小米已经实现全球领跑。小米11Ultra首发了硅氧负极电池,高能量密度、高寿命、高性能的硅氧负极电池,提升了新的行业门槛。5月末,小米公布了全新一代的快充技术,行业范围内首次实现200W有线快充+120W无线快充的规格。

相信小米能够成功,相信小米在未来的日子里,小米能够坚持初心、越战越勇,加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27492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7
下一篇 2023-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