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智慧医院还为老年患者服务升级推出“关爱版”,让其更好地享受数字时代的便利。相较于普通模式,关爱版会贴心地识别60岁以上的老年人,当他们进入系统时,既能主动推送关爱版,也可以在主页面自行选择。该模式的界面布局更简化,字体更大,图标颜色和背景的亮度对比值相应提高,按钮的响应区域也相应增大。
智慧医院系统可以对人、设备进行全方位地可视化管理,随时掌握各类人员的分布状况和运动轨迹。
1安全的人员管理 :对于所有进出医院的外来人员、患者进行人员身份识别、异常行为判断快速找人定位,确保管理方对院外人员做到可视可知可控。
2、高效的车辆通行:对所有进出车辆进行分权限管理,系统识别车辆权限后,自动放行提示车主实时停车场内车辆余位,并能引导车主寻找停车位。
3、及时的宣传广播:通过广播系统、信息发布系统、智能会议系统,构建院区高效的信息传递跨院区的协同办公和应急处置能力。
4、可靠的消防管理:加快推进医院安消一体化系统建设,全面促进安防与消防的深度融合,构建立体化、全看盖的火灾防控体系,全面提升单位火灾预警能力、防控能力。
5、便捷的后勒管理:构建医院内部人员一脸通系统,实现对人员身份的快速、准确确认,为保障医护人员安全的工作生活、学习建立起第一道安全屏障,同时还可以和停车场、视频、报警系统等联合使用。
6、统一的管理模式:将门禁、梯控、访客、巡查、停车场、视频监控、消防报警等系统之间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业务联动,各系统进行统一管理,优化信息使用效率。
智慧医院将突破现有“医院”范畴,是一个将基础研发、临床研究、转化、预防、医技、治疗、康复、公共卫生等放在一个系统内进行考虑的新的生态体系。
湖北宜昌发布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面提升区域诊疗服务能力;建成优质高效的市、县、乡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实现“互联网+诊疗”信息化建设新跨越,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和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绩进入全国前列;建设一批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国家和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打造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宜昌样板”,引领宜荆荆都市圈,服务宜昌建设联结长江中上游、辐射江汉平原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其中涉及数字化相关内容如下:
1、在“构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体系”中明确“织牢基层卫生服务网底”,构建城区医联体“三级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务室”三级诊疗服务体系,深化“筑堡工程”健康医疗场景建设,织密织牢基层卫生网底。新建一批社区医务室,强化公立医院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方位支持,鼓励发展“互联网+”诊疗模式,打造15分钟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圈。
2、在“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趋势”中明确:
(1)推进医疗服务模式创新,做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推行“互联网+护理服务”,开展上门护理、居家护理等延续护理服务。
(2)强化信息化支撑作用,完善区域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打造区域一体化医疗平台,大力推进医院信息标准化建设和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智慧医院建设,提升医院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水平。加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疗服务深度融合,规范和完善远程医疗和互联网诊疗应用。强化实名制健康医疗服务,继续拓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到2024年,二级公立医院电子病历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达到4级以上,30%以上三级公立医院电子病历功能应用水平达到5级,预约诊疗比例占年门诊人次80%以上。建立药品追溯制度,探索建立公立医院处方、药品零售消费、医疗服务监管等信息共享机制。
3、在“建设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文化”中明确“强化便民惠民服务”,推进先诊疗后付费、床旁结算、信息推送等便捷服务,开展远程诊疗、“互联网+诊疗”、护理延伸服务,推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电子处方互联网流转。
5g加技术辅助管理决策是通过5G网络高速率的特性B0530WS-7-F,能够支持 4K、8K 的远程高清技术来促进管理的。
例如智慧园区管理。
患者体征实时监测、院内人员安全管理、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是智慧医院建设中的共同诉求。
利用 5G 海量连接的特性,构建院内医疗物联网,将医院海量医疗设备和非医疗类资产有机连接,能够实现医院资产管理。
院内急救调度、医务人员管理、设备状态管理、门禁安防、患者体征实时监测、院内导航等服务,提升医院管理效率和患者就医体验。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5G)是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特点的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是实现人机物互联的网络基础设施。
国际电信联盟(ITU)定义了5G的三大类应用场景,即增强移动宽带(eMBB)、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和海量机器类通信(mMTC)。
增强移动宽带(eMBB)主要面向移动互联网流量爆炸式增长,为移动互联网用户提供更加极致的应用体验。
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主要面向工业控制、远程医疗、自动驾驶等对时延和可靠性具有极高要求的垂直行业应用需求。
海量机器类通信(mMTC)主要面向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等以传感和数据采集为目标的应用需求。
其实关于5G,我们最先体验到的除了下载速度快之外,就是5G+VR、5G+4K上的应用。
生活上:
早晨起床你的5G手机会自动控制家里的智能家居设备,缓缓调节室内光线,播放悠扬的音乐,将你唤醒。穿上拖鞋时,你的体重、体脂等数据,同样被采集和发送到云端。;你上洗手间时,5G智慧马桶会自动完成尿液采集,并进行化验,得出相关数据,并上传云端。
到了早饭时间,你的数字化智能厨房会根据你的健康数据,给出合适的膳食搭配,也就是最佳食谱。当然,你的冰箱也是5G智能的。它会自动对所储存的食材进行数量和质量分析——哪些食材需要补充,哪些食材已经过期需要处理,它都会通过冰箱门的大屏幕告诉你,或者将提醒信息发到你的5G手机上。
安徽电信5G体验馆的5G冰箱,能够自动衡量食物所需的温度和食品营养价值、新鲜程度,还能购买食材
教育上:
AI人脸识别、监测学生动态、AR/VR虚拟实验、互动课堂、人工智能教学……你是觉得害怕呢 ?还是觉得以后“教子有方呢?
实际上,智慧教育已经在逐渐实现中,5G 在教育领域主要有三个应用场景,一是增强移动带宽,应用一般是超高清视频、VR、AR,会大幅度提高传输效率;二是海量大连接,5G 可以链接 PC、传感器、监控器,实现物联网相关连接数据的传输,打造智慧互联教室;三是低时延的高可靠,对于教育,对于时延要求会提高视觉的体验,甚至是互动的效率。
应用实际当中,就会是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计划,动态测评学生的状态、学习专注度和活跃度。而对于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5G 能够有提供更好的互联网服务,超高清、语音交互、优质教育资源,拉近老师和学生的距离。
除了冰箱之外,实际上家里所有的电器都内置了5G 通信模块,支持5G网络,从而变成了5G智能家电。不安全的通信网络已经被淘汰,5G能带来更安全、更稳定、更低功耗、更大带宽的网络服务,为家电的智能化提供可靠保证。
医疗上:
8月15日,安徽省首台基于5G(SA)移动远程手术在颍上县人民医院开展,患者患有胆囊息肉伴慢性胆囊炎。
5G最大的大流量、大带宽、大连接、低时延,适合了未来医疗的需求。医生可以充分利用5G的高带宽,来实现生命体征数据、影像诊断结果、生化血液分析结果、电子病历等资料的高速传输,更快地调取图像信息、开展远程会诊和远程手术,随时就诊断和手术情况进行交流……待5G医疗成熟后,将为医疗资源匮乏的地区带来先进了医疗技术,降低患者的医疗成本,也能为患者生命的急救赢得速度。
交通上:
无人驾驶酷炫吗!随着5G技术逐步的成熟以及在未来几年逐步的普及,5G技术传输延时更短、传输带宽更大、整个网络会更加稳定,能够对未来自动驾驶以及车联网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基于这种实时传输,车端视频可以实时传输到云端,同样,云端信息也可以实时下发到车端。通过这样的能力,可以在云端实现智慧交通中枢,对整个交通流量以及车辆做出远程的实时调节和控制,以及对应急车辆、公交等等做出云端的远程调度。
在学校123周年校庆期间,学校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和优势,聚焦“医学+”和“信息+”双引擎,正式揭牌成立了促进 医工 结合 的“三中心、一平台”和新工科的“工业互联网研究中心” ,推动有深度和实质性的学科交叉,正式成立了一批跨学科交叉中心。
“当前,我们在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进程中,将聚焦‘医学+’和‘信息+’,启动建设医工 结合 的‘一平台+三中心’,以及包括泛在电力物联网、互联化工、智慧水利和数据分析等中心在内的工业互联网研究中心。”李言荣校长在开幕式上表示,“‘3+1’工业互联网研究中心和‘1+3’医学平台中心的启动,将真正 把学校科研方向更多地聚焦到技术前沿和成果更多转化到地方经济 社会 发展 中去,以此来推动新工科的改造和助推成都新经济的发展。”
1 携手中国移动强强联合
医工 结合 “三中心一平台”助力打造一流医学
在全场嘉宾的见证下,四川大学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 双方将共同发起产业联盟和约20亿元的医工融合发展基金,并在5G智慧医院、医学人工智能、5G远程医疗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 进一步加强双方在资源、技术及市场的优势互补,共同 探索 5G、大数据、AI等新技术在医疗、教育场景的应用与示范,孵化面向未来的行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标准,构建运营商与高校协同发展新生态。
学校华西四所附属医院还与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和中国移动四川公司签署了共建5G+智慧医疗合作协议,依托5G技术打造5G智慧医院行业标杆、促进医疗资源均衡使用,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作为川大落实“医学+”和“信息+”双引擎驱动学科发展的重要举措,医工 结合 “三中心一平台”于现场启动。其中, “医学+信息”中心 将落实新型互联网医疗、远程移动医疗、智慧医疗等医疗服务模式创新; “医学+材料”中心 将开展新型医用材料研发与转化应用; “医学+制造”中心 将聚焦高端诊疗设备研发、设计和制造; 5G医学转化应用平台 ,通过与企业深度融合发挥其创新主体作用,推动医工融合项目转化应用。
“5G技术的引入会给医疗服务带来了很大变化,随着我们和中国移动共同推动5G,医疗服务方面能够更好地发展。5G解决了过去画面延时的问题,高清晰、高宽带带来了远程医疗的真正实现。”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表示,5G技术将使互联网+医疗落地,促成移动ICU实现。边远地区、基层医院的病人信息通过5G技术得以实时传递到华西医院,更方便远程医疗及会诊。李为民表示,通过“三中心一平台”的搭建,能够推动医疗大数据的建立,“大数据是未来人工智能最重要的基础,而人工智能则是未来整个医疗服务、医学教育一个新的支撑点。”
未来,“三中心一平台”项目还将组建医学+信息产业联盟,推动新型互联网医疗、远程移动医疗、智慧医疗等医疗服务模式创新;联合校内相关单位,组建产业联盟促进个性化、小型化、远程化、移动化、智能化诊疗设备研发转化;整合学校相关学科资源,围绕生物相容性、生物安全性、组织诱导性、组织工程化、仿生设计领域开展成果转化。
2 “3+1”工业互联网研究中心揭牌
助力推进我校“新工科”建设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相关学科向“新工科”转型,学校决定成立“3+1”工业互联网研究中心,下设智慧水利研究中心、互联化工研究中心、泛在电力物联网研究中心、工程科学计算与数据分析中心。
工业互联网研究中心 是我校规划针对理工科共同推进“新工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互联网+工科”的学科交叉实体科研平台。中心在推动科研进展方面,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共性技术;紧跟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力争与本行业领域的龙头企业开展合作。在支撑新工科人才培养方面,形成明显的学科特色,产生较大影响力,得到行业和企业的高度 关注 和充分认可。
在工业互联网研究中心的大框架下,学校依托水利水电学院、化学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空天科学与工程学院,分别启动智慧水利研究中心、互联化工研究中心、泛在电力物联网研究中心、工程科学计算与数据分析中心建设。
其中, 泛在电力物联网研究中心 系统研究解决泛在电力物联网的科学问题,开发关键技术,解决复杂工程难题,进行工程示范,为能源电力系统、能源电力用户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 科技 支撑。
互联化工研究中心 基于工业互联网技术,研究化工行业在多尺度和多时空域条件下的智能制造新模式,提出符合行业特征和要求的知识自动化工作机制,提升行业安全性、协同性以及效率,推动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智慧水利研究中心 集成研究应用先进感知技术和平台,快捷获取多源云数据,构建长生命周期的数字流域与工程;重点研发工程智能建造与修复、库坝安全智能监控、流域灾害智能识别关键技术和远程可视化决策支持系统;为流域及工程由数字到智能再到智慧的跨越发展。
工程科学计算与数据分析中心 重点面向我国航空航天飞行器和动力装置研制的迫切需求,开展飞行器数值模拟相关的研究与系统研发,支撑我国航空航天飞行器和动力装置气动设计手段跨越式发展。
据介绍,作为学校优先启动的4个工业互联网研究中心,将于年内取得实质性的建设进展,不仅将有力推进我校“新工科”建设,也将带动相关学科面对未来 科技 浪潮,以变革的姿态迎接未来、决胜未来,在“医学+”“信息+”双引擎的驱动下,助力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大川
来源/ 曹薇
摄影/何苗
编辑/陈好好
责编/王允保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已成为医院完成医疗保障工作的关键能力之一。作为提供数字化底层支持的基础设施,更需要与之俱进。在面对医疗新技术和新业态的双重挑战,北京同仁医院携手华为通过打造全闪存数据中心,发挥新型基础设施的价值。在 探索 医院从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变的同时,兼顾实现绿色节能低碳目标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
2021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强化信息化在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趋势中的支撑作用,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ICT技术与医疗服务深度融合。
伴随着医院业务的快速发展,医院对信息化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以数据为中心的视角和思维模式,驱动着医疗业务的新变革和新发展,这一点在智能医疗、智能管理、智能服务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首先, 在智能医疗方面, 医院信息化系统在满足医生基本业务需求的同时,将医学知识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ICT技术相互结合,为医生提供必要的医疗数据查阅、医疗知识提醒、临床辅助决策等功能;其次, 在医院运营管理方面, 管理层不仅需要看到各部门的静态统计报表,更需要全方位、多层次、多维度地了解医院的投入、产出、成本等实时指标,并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医院运营管理提供更深入的洞察和更敏捷的反应,进而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最后, 在智能服务方面, 智能化医院覆盖从预约挂号、远程医疗服务、移动支付、药物配送,到基于人工智能的 健康 管理、智能问诊等全流程服务,未来的互联网医疗服务有着无限的发展空间。
总而言之,数据中心是医院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基座,打造医院新型数据中心,发挥新型基础设施的价值,对建设新时代的智能化、绿色低碳医院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以下简称同仁医院)又是如何从数字化走向智能化,同时做到节能降碳的呢?
同仁医院始建于1886年,是以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为国家重点学科的大型综合三甲医院,设有68个临床和医技科室,一年门急诊量达290万人次。在智能化时代,同仁医院期望充分发挥5G、AI、物联网、大数据等新ICT技术在现代医院建设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智能服务”、“电子病历”、“智能管理”的建设,构建医疗、服务、管理“三位一体”的智能医院系统,实现由“数字化”医院走向“智能化”医院的愿景目标,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加安全、更加体贴的医疗服务。
然而在建设智能化医院的过程中,同仁医院的基础设施也面临着医疗新技术和新业态带来的双重挑战:
一方面,当前院区的信息系统架构老旧,可靠性较低,存在单一系统故障风险;存储阵列采用传统机械硬盘,已经严重影响了医院核心业务系统的体验,并拖累EMR(电子病历)、移动App等新业务上线;与此同时,包括HIS(医院信息系统)、PACS(医学影像存贮与传输系统)等在内的30余个系统已逐年上线,物理设备众多,造成资源管理分散、资源利用率低、管理和维护复杂、运维成本逐年增加等问题。
另一方面,分级诊疗、医疗大数据、互联网医疗等新的业务模式逐渐兴起,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变化。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互联网技术等新ICT技术在医院中广泛应用,医疗数据亟需快速整合、共享和进行大数据分析。
为了应对以上挑战,实现从数字化走向智能化的进阶,同仁医院完成了智能医院信息系统的顶层设计,其架构主要包括门户、平台应用、资源、医院信息平台、应用系统、智能化基础设施等6个层面。基于该信息系统,同仁医院实现了智能化的四个改变:
1业务数据方面
服务半径从院内医护、科研扩大到院外患者;
2应用访问端方面
从医护工作端扩大到全量患者应用;
3架构网络方面
从传统的内网院区架构扩展到开放的互联网接口;
4诊疗模式方面
从以前的门诊诊疗切换到分级诊疗或AI辅助诊疗。
可以看出,数据存储是承载智能医院的底座,而数据中心是医院智能化转型的关键,全闪存数据中心则是实现数据加速、智能运维、绿色低碳的保障,有效支撑了同仁医院智能化之路。
在数字化走向智能化的过程中,同仁医院在三个维度上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实践:
性能提升
同仁医院将HIS、PACS等老旧核心业务和数据全面向高端闪存存储迁移,以提升智能生产系统的性能,解决了 历史 遗留的线下业务性能瓶颈问题。对于互联网访问、挂号等新业务的云资源池和数据库,同仁医院也将其全面加载到新的高端闪存存储资源池上,快速实现新业务上线、扩容,支持线上业务的数据分流。通过提升整体智能生产系统的存储性能,同仁医院还大大缩短了患者门诊挂号的时间,提高了医院员工的工作效率。
在医院智能化业务高速发展的时代,同仁医院的存储资源池可以d性扩展,以满足未来医院业务上线需求。
数据保护
在当今大数据时代,除了对业务数据存储进行全场景闪存加速,还需要将医院数据进行全场景保护,以提升业务连续性和安全性。同仁医院对数据保护的策略为核心数据全容灾,重要数据热备份。
根据这一策略,同仁医院通过华为 OceanStor 全闪存来支撑HIS、PACS等核心业务的数据库和虚拟化双活容灾,消除系统的单点故障风险,核心业务实现7x24小时稳定在线、业务零中断。此外,通过全闪存的CDP连续数据保护和远程复制,可以将重要数据存储到备份设备,保证数据零丢失,并通过灾备管理软件 OceanStorBCManager 完成全局、全场景、全流程的灾备管理和一键式演练,大大减轻了同仁医院运维管理人员的负担。
安全可靠
在提升数据中心整体安全可靠性上,基于华为全闪存数据中心目标架构,同仁医院采用“核心数据全容灾,重要数据热备份”方案,医院关键核心业务均采用存储“双活”配置: HIS系统采用华为OceanStorDorado 18000 全闪存双活,PACS系统采用支持块/文件双活的华为 OceanStor18510F 全闪存加速双活,数据库和虚拟化采用了相同的 OceanStorDorado 18000 全闪存双活,智能医学教育系统则采用了华为 OceanStor5310F 双活等产品。
存储双活意味着两台全闪存阵列之间互为冗余,即使单阵列出现故障,也能保证核心业务7x24小时稳定在线,做到业务零中断,数据不丢失。对于医院的重要数据,数据中心基于华为存储实现了更为完备的数据备份保护策略,并使备份周期从原来的1天缩减到3秒,解除了同仁医院的后顾之忧。
众所周知,数据中心是耗能大户,据数字能源产业智库预测,全球数据中心能耗将从2020年的6700亿度电,增长至2025年的9500亿度电,约占全球总用电量的3%。
智能医院该如何建设高效且低碳的数据中心?
全闪存数据中心是低碳数据中心的开始。全闪存数据中心是指90%以上的存储容量由固态硬盘提供的数据中心,且同时具备高密度、高可靠、低延迟、低能耗等特征。在相同容量下,闪存盘相比机械硬盘的能耗降低70%,空间占用节省50%。据相关测算,一块闪存盘替代机械硬盘一年所减少的碳排量,相当于150棵树所吸收的碳排量,以此估算,新建数据中心的能耗则将下降21%。
就同仁医院的智能化建设而言,在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加安全、更有温度的医疗服务的同时,通过全闪存数据中心打造智能化医院的绿色底座,是医疗行业在“碳达峰”和“碳中和”实践中卓有成效的 探索 。
未来,华为将继续在智慧医疗领域不断深耕,为智慧医疗打造可靠、稳定、智能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加速全智慧院区建设,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医院管理效能。
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党委委员、信息中心主任 刘艳亭
华为数据存储与机器视觉产品线营销专家 张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