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物联网有什么困难?

推广物联网有什么困难?,第1张

缺乏互 *** 作性和不明确的价值主张

尽管对物联网的潜力有着共同的信念,但行业领导者和消费者正在面对更广泛地采用物联网技术的障碍。许多物联网解决方案要么缺乏互 *** 作性,要么缺乏终端用户的明确用例。在启用了物联网的环境中,有可能是与物联网标准和接口的技术不兼容。这是由于需要将多个来源生成的IoT数据集成到分析和决策系统中才能进行进一步分析。

消费物联网领域的许多小配件已经吸引了早期采用者,但未能展现出与普通人生活的相关性。

“为了提高销量并推动需求超过早期采用者的需求,我们需要停止制造玩具,而致力于为真实的人们构建真正的日常问题的简单解决方案。”

爱立信最近对丹麦公司采用IoT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许多公司正在努力“准确地确定物联网的价值在哪里”。公司必须确定物联网的价值所在,以便捕获它,否则不采取行动。这表明采用物联网的主要障碍不是技术性的,而是分析性的。

传统的治理结构

物联网与公司传统治理结构之间存在冲突,因为物联网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和缺乏历史优先性。在数字化转型时代缺乏数字化领导力,也阻碍了创新和物联网的采用,许多公司在面对不确定性时“正在等待市场动态发挥出来”,或采取进一步行动关于物联网“正在等待竞争对手的动作,客户拉动或监管要求。”这些公司中的一部分冒着“柯达”风险-“柯达是一个市场领导者,直到数字中断使摄影与数字照片黯然失色”-未能“看到破坏力影响他们的行业”和“真正拥抱新的商业模式,破坏性的变化开启了。柯达创造了一台数码相机,投资了这项技术,甚至了解到照片将在网上分享”,但最终未能认识到“在线照片分享是新业务,而不是只是扩大印刷业务的一种方式。

很不错。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涉及到方方面面,在工业、农业、环境、交通、物流、安保等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有效的推动了这些方面的智能化发展,使得有限的资源更加合理的使用分配,从而提高了行业效率、效益。在家居、医疗健康、教育、金融与服务业、旅游业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的应用,从服务范围、服务方式到服务的质量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改进,大大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技术标准的统一与协调

传统互联网的标准并不适合物联网。物联网感知层的数据多源异构,不同的设备有不同的接口,不同的技术标准;网络层、应用层也由于使用的网络类型不同、行业的应用方向不同而存在不同的网络协议和体系结构。建立的统一的物联网体系架构,统一的技术标准是物联网正在面对的难题。

2006至2020年,物联网应用从闭环、碎片化走向开放、规模化,智慧城市、工业物联网、车联网等率先突破。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不断提升,行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江苏、浙江、广东省行业规模均超千亿元

截至到2019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已发展到15万亿元。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物联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各类政策大力发展物联网行业,不少地方政府也出台物联网专项规划、行动方案和发展意见,从土地使用、基础设施配套、税收优惠、核心技术和应用领域等多个方面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在工业自动控制、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应用试点和示范,并取得了初步进展。

目前我国物联网行业规模已达万亿元。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超预期增长,网络建设和应用推广成效突出。在网络强国、新基建等国家战略的推动下,中国加快推动IPv6、NB-IoT、5G等网络建设,消费物联网和产业物联网逐步开始规模化应用,5G、车联网等领域发展取得突破。

政策推动我国物联网高速发展

自2013年《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印发以来,国家鼓励应用物联网技术来促进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方式向智能化、精细化、网络化方向转变,对于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信息化水平,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带动相关学科发展和技术创新能力增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本质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兴起。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通过对人、机、物的全面互联,构建起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的新型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是数字化转型的实现途径,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力量。

我国物联网行业呈高速增长状态 未来将有更广阔的空间

自2013年以来我国物联网行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增速一直维持在15%以上,江苏、浙江、广东省行业规模均超千亿元。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的数据表明,随着物联网信息处理和应用服务等产业的发展,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已经从2013年的4896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5万亿元。

虽然我国物联网发展显著,但我国物联网行业仍处于成长期的早中期阶段。目前中国物联网及相关企业超过3万家,其中中小企业占比超过85%,创新活力突出,对产业发展推动作用巨大。

物联网作为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突破的重点方向,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空间,在芯片、传感器、近距离传输、海量数据处理以及综合集成、应用等领域,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创新要素不断积聚。

物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物联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等因素的驱动下,2020年GSMA移动经济发展报告预测,2019-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9%左右,2020年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目标16亿元,按照目前物联网行业的发展态势,十三五规划的目标有望超预期完成;预计到2025年,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将超过27万亿元。

未来物联网行业将向着多元方向发展

标准化是物联网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它是希望在早期主导市场的行业领导者之间的一场斗争。目前我国物联网行业百家争鸣,还未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出现。因此在未来可能通过不断竞争将会出现限数量的供应商主导市场,类似于现在使用的Windows、Mac和Linux *** 作系统。

合规化同样是当下物联网面临的问题之一,特别是数据隐私问题。目前数据隐私已成为网络社会的一个关键词,各种用户数据泄露或被滥用的事件频发,特别是Facebook的丑闻引发了全球担忧。

因此在未来,我国各种立法和监管机构将提出更加严格的用户数据保护规定,,用户的敏感数据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受到更严格的监管。

安全化是指预防物联网软件遭受网络黑客攻击,在未来,以安全为重点的物联网设施将受到更多的关注,特别是某些特定的基础行业,如医疗健康、安全安防、金融等领域。

多重技术推动物联网技术创新

从技术创新趋势来看,物联网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正在不断增强。连接技术不断突破,NB-Iot、eMTC、Lora等低功耗广域网全球商用化进程不断加速;物联网平台迅速增长,服务支撑能力迅速提升;

区块链、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题材不断注入物联网,为物联网带来新的创新活力。受技术和产业成熟度的综合驱动,物联网呈现“边缘的智能化、连接的泛在化、服务的平台化、数据的延伸化”等特点。

——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联网行业应用领域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行业主要企业:大富科技(300134)、梦网集团(002123)、共进股份(603118)、胜宏科技(300476)、润和软件(300339)、立昂技术(300603)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中国物联网区域竞争情况

行业概况

1、定义

所谓“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又称传感网,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并形成一个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可管理的网络。

早期的物联网是指依托射频识别技术的物流网络,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物联网的内涵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阶段,物联网是指在物理世界的实体中部署具有一定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通过网络设施实现信息传输、协同和处理,从而实现广域或大范围的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信息交换需求的互联。物联网依托多种信息获取技术,包括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多媒体采集技术等。物联网的几个关键环节可以归纳为“感知、传输、处理”。

2、产业链剖析:共有四大层面

所谓产业链,是以生产相同或相近产品的企业集合所在产业为单位形成的价值链,是承担着不同的价值创造职能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围绕核心产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在采购原材料、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通过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中形成的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用户构成的一个功能链结构模式。

从产业链条来看,物联网的产业链条由上而下可以分为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四个层级。

自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美国加大了对中国高新技术出口的限制,不断扩大实体清单,影响了中国一些科技主导型企业的发展,这从侧面警示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地位的脆弱性。物联网通过传感器把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联系起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其中传感器作为数据采集的源头,已经成为各种应用能力所需的数据来源所在。目前中国国内也涌现出了一些传感器芯片重点生产企业,如:高德红外、西人马、士兰微、敏芯微电子、博通、全志科技、大唐微电子、复旦微电子等。

行业发展历程:处于市场验证期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 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因特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
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发 展历史悠久,可分为三个阶段:

行业政策背景:政策大力推进

“十三五”以来,国家重视物联网产业建设及物联网成果应用,出台多度政策意见来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在“十三五”以来发布的行业政策中,以推动物联网成果应用为主,利用物联网技术加强信息交换、提高监督管理水平等。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十四五”期间,明确新基建,还要让5G用户普及率提高到56%。并且5次提到关于物联网的规划发展,除了划定数字经济的7大重点产业外,其余4次提到的场合均体现出对物联网发展重点的表述。

十四五规划中划定了7大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这7大产业也将承担起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超过10%目标的重任。

发展现状

1、中国物联网连接数快速增长

全球物联网仍保持高速增长。物联网领域仍具备巨大的发展空间,根据GSMA发布的《The mobile economy
2020(2020年移动经济)》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物联网总连接数达到120亿,预计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总连接数规模将达到246亿,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3%。我国物联网连接数全球占比高达30%,2019年我国的物联网连接数363亿。而根据2021年9月世界物联网大会上的数据,2020年末,我国物联网的数量已经达到453亿个,预计2025年能够超过80亿个。

2、应用层与平台层价值最高

从产业链价值分布看,应用层和平台层贡献最大的附加值,分别占到35%左右,传输连接层虽然重要,但产值规模较小;底层的感知层元器件由于种类众多,产业价值也较大,占到20%左右。

3、传输层产业结构中传输层占比最高

根据赛迪发布的《2019-2021年中国物联网市场预测与展望数据》,物联网的传输层依旧位居最大份额;随着大规模地方性物联网政策的落实陆续完成,支撑层增长速度放缓;而随着各领域市场需求的释放,平台层、应用层市场增长速度将持续呈上升趋势。

4、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突破25万亿

目前,物联网已较为成熟地运用于安防监控、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物流等。近几年来,在各地政府的大力推广扶持下,物联网产业逐步壮大。再加之近几年厂商对物联网这一概念的普及,民众对物联网的认知程度不断提高,使得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整体呈快速上升的趋势。2019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约在176万亿元左右,2020年根据赛迪公布的数据,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约达到214万亿元左右;预计未来三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仍将保持18%以上的增长速度。中国物联网市场投资前景巨大,发展迅速,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北京物联网相关项目最多

截至2021年5月底,工信部共公开2批《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项目公示名单》,前瞻结合2批的项目名单分析,目前中国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项目主要集中在北京、浙江、广东和山东,其项目数分别为39个、24个、22个、20个。

2、企业竞争:以龙头企业间的竞争为主

《2021年中国物联网企业发展指数报告》于2021年10月29日发布,报告从动态角度评估物联网产业链各公司发展状况,围绕企业影响力、资金支持、研发技术能力、发展成效等多维度能力进行分析,剖析中国物联网企业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并总结中国物联网企业的发展情况及市场参与者竞争实力,试图发掘物联网行业业务实力强、成长性好以及竞争壁垒高的优秀企业群体。根据《2021年中国物联网企业发展指数报告》,2021年我国物联网最具领导力企业名单如下:

物联网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1、产业物联网占比逐渐上升

根据信通院于2020年12月发布的《2020中国物联网白皮书》,2019年中国物联网连接数中产业物联网和消费者市场各占一半,预计到2025年,物联网连接数的大部分增长来自于产业市场,产业物联网的连接数将占到总体的61%。由此来看,未来产业物联网的市场发展潜力大于消费物联网。

2、市场规模不断增大

目前,物联网在全球呈现快速发展趋势,欧、美、日、韩等国均将物联网作为重要战略新兴产业推进,但在繁荣景象背后却仍存在着众多阻碍发展的因素。其中核心标准的缺失,尤其是作为顶层设计的物联网参考架构等基础标准目前仍处于空白,基于争夺物联网产业主导权,各国对国际标准方面的竞争亦日趋白热化。

新冠疫情对于物联网行业来说犹如达摩利斯之剑,一方面疫情导致全球技术供应链出现一定的停滞期,另一方面疫情助推中国物联网的渗透。2020年无人工厂、无人配送、无人零售、远程教学、远程医疗等“无接触经济”的爆发均离不开物联网技术的支撑。综合多方面的情况分析,前瞻认为未来5年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将保持高速增长,到2026年市场规模超过6万亿元。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联网行业细分市场需求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当潮水退去后才知道谁在裸泳!历经风雨飘摇的2018,多少人、多少企业在大浪淘沙中被债务的巨浪推倒、淹没……

微债科技小微为您梳理2018年10大企业债务危机案例(精简版如下)!

危机一:海航集团

负债:6574亿元(截止2018年上半年)

2018年上半年财报显示:海航集团总资产114万亿,负债总额6574亿,一年内到期的流动负债2551亿!

海航过去几年到处大手笔举债爆买,其在全球各项收购交易金额超过500亿美元(约超3000亿元人民币)。

包括希尔顿酒店、英迈和德意志银行等欧美知名企业,均被海航收入囊中。

6千多亿债务,2018上半年只赚了4171亿净利润,财务费用却高达16277亿!每天支付利息近1亿,但只能挣到2千多万。

评: 从大举借钱买买买!到“卖卖卖”还钱!明明是天上飞的,偏偏要下地“体验生活”,生活没体验够,倒把自己弄一身伤。一架飞机已经没有了翅膀和尾巴,可别机头都没了。

危机二:潞安集团

负债:近2000亿元

潞安集团2017年营收16075亿元,总资产为241779亿元,潞安集团2017年总负债192191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949%。

潞安集团属国有特大型企业,山西煤企巨无霸,山西省五大煤炭集团之一,连续五年位居世界500强,听起来很有装逼的资本。

然而近几年的财报却暴露出这家历史悠久的煤炭巨头正处于江河日下的悲惨近况。

评: 身体很虚,“大而不强”,积累负债水平过高,潞安集团困局也反映整个中国煤炭业的现状。

危机三:渤海钢铁

负债:1920亿元

2016年3月,渤海钢铁集团突然爆出负债1920亿元的消息,让这家国企一夜成名。

渤海钢铁集团为大型国有钢业,金融危机时期“四万亿”计划大背景下,由天津四家国有钢企组建而成,曾两次荣登世界500强榜单!

2015年国内钢铁行业陷入整体低迷期,渤海钢铁集团债务危机随之爆发。

2018年8月24日,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正式裁定受理渤海钢铁集团破产重整的申请,其正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共涉及105家债权方,多家上市公司、大半个金融圈踩雷!

渤海钢铁破产应该是2018年最大的企业破产案。

评: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简单重组拼接出来的“速成世界500强”,仅仅存活了6年,犹如昙花一现,海市蜃楼!

危机四:永泰能源

负债:791亿元(截止三季度财报)

2018年三季度财报显示,永泰能源负债达791亿元,比当年年初的784亿元有所增加。

只做煤炭的永泰能源,从2015年开始贪心了起来,相继涉足页岩气勘探开发,并在资本市场上动作频繁,加速布局电力、能源、医疗、物流、投资、物联网等多个领域。

快速扩张,让永泰能源的资产规模迅速膨胀,7年资产爆增63425%。

盲目借款,带来了巨额债务压顶!这家山西最大的民营焦煤企业,在这个冬天里债务违约缠身,备受煎熬,30家以上大银行被套。其股价暴跌到地板,快成仙股!

评: 欲速则不达,出来混总算是要还的,过去容易借钱的时候想一步登天,盲目转型扩张,借来的钱当摘来的树叶一样拿去花,到处撒网,未见一条鱼,最受伤的还是投资者、债权人。导致这位曾身价370亿的“煤老板”王广西,也负债累累!害人又连累自己。

危机五:三胞集团

负债:503亿元(截止三季度财报)

2018年三季度报显示,三胞集团总资产77910亿元,负债总额50359亿元。

三胞集团是江苏南京明星企业,连续第15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旗下有多家上市公司。

2014年之后,三胞集团加入海外跨国并购热潮,高杠杆收购运作,资产从300多亿,一度达到逾1200亿。

2018年11月,三胞集团资金链紧张,无法归还理财平台所融资金,同年12月,其持有的上市公司宏图高科(600122)股份被轮候冻结,巨额债务危机凸显。

三胞业绩大幅下滑,截至2018年6月末,集团亏损-2093亿元,同比下降超8倍;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29亿元,同比下降逾71倍。

三胞开始实行“100亿瘦身计划”,做“减法”卖卖卖,出售或清理现有资产。

评: 并购扩张不断加大了杠杆融资。而部分企业的业绩不理想又加速带来了扩张的后遗症。品牌竞争不足,经营业绩江河日下!

危机六:盾安集团

负债:超450亿

盾安集团向浙江省政府的求助报告显示,其各项有息负债超过450亿元。

盾安集团是全球制冷配件行业龙头企业,集团旗下拥有众多子公司。

其曾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完成“十个业务板块上市、百亿元利润和千亿元年销售收入”的目标。

为了达成目标,疯狂举债扩张,自2013年开始发行各类债券高达38只,累计融资规模3090亿元。

扩张过快,盈利能力不强,拆东墙补西墙,资金收紧,致使其发债难、成本不断提高,最终超450亿元有息负债产生了兑付危机。最后只能求救于政府的援手!

评: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十个业务板块上市、百亿元利润和千亿元年销售收入”,一味贪多、贪快,暴饮暴食,消化不良。当潮水退去后才知道谁在裸泳!会哭的孩子有糖吃,求政府帮助,你要永远只吃糖吗?

危机七:金立手机

负债:2817亿(金立重组顾问富海银涛给的数据)

去年11月28日的债权人会议上,金立重组顾问( 富海银涛 )给出的债务数据为2817亿元,比刘立荣给出的数据高出110多亿元。

金立手机,曾作为国产手机老大哥,年产量突破8000万台。其市场占有率位曾居第三,仅次于当时的诺基亚和摩托罗拉,成为中国第一大国产手机厂商。

有报道金立董事长豪赌输掉100亿的传言!后来债务缠身的金立手机失去了最后一张“安全牌”,裁员、破产!

2018年12月10日,深圳法院公告称已接受金立的破产清算申请,至于破产清算还是破产重组,都使金立身陷泥潭之中。

评: 时代抛弃你,不会打招呼!刘立荣承认参与了赌博,但输了多少是个迷!另外其过度营销“烧钱伤身”,2016—2017年金立营销费用投入60多亿元,陶醉于销量,陶醉于市场或许不如拥有创新、过硬的好产品走得更稳、更远!大浪淘沙,创新者进,创新者成,创新者胜。

危机八:坚瑞沃能

负债:超200亿

截至2018年9月30日,坚瑞沃能负债总额超200亿元,已到期债务达10973亿元。

坚瑞沃能原是一家消防器材公司,在2016年由坚瑞消防收购沃特玛(曾被业内称为国产锂电池三强之一)改名而来,主要做新能源汽车电池。

动力电池行业利润普遍下滑,叠加行业竞争淘汰加剧,还有排名前几位的巨头瓜分,坚瑞沃能竞争不足。

另外,盲目扩张导致债务缠身,2017年,坚瑞沃能亏损严重,营业利润为-3637亿元,较上年同期降低78883%。

股价暴跌,大规模债务逾期导致大量银行账户被冻结、经营性资产被查封,面临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评: 曾几何时新能源被冠上高大上的代名词而被资本疯狂围猎,燃鹅,但看到一块肉就一窝蜂冲上去,撞伤踩死难免,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经历了风雨沉浮之后,行业发展会更健康和稳健。

危机九:乐视网

负债:80亿

截至2018年9月底,乐视网面临的有息债务大约为80亿元。乐视系负债累累,又面临着退市危机。

几年前,曾荣登创业板第一妖股的乐视网,跻身中国五大互联网企业之列。但随着两年前乐视危机的爆发,乐视系的公司无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2015年股价高峰期乐视网市值高达152657亿元,超过当时地产巨头万科A!如今乐视网市值大约100亿元附近,上演了“地板——到天堂——再到地狱”的生死时速!约30万投资者踩雷。

有关乐视股权回购责任、被法院采取财产保全等报道扑面来。

评: 打江山易守江山难,曾经超越地产巨头万科A位列创业板市值第一的乐视网,如今成为了面临退市风险加剧的一只“黑天鹅”,背后是过分的“梦想”和“野心”所压垮!“用音速融资,用光速花钱”,讲故事、忽悠式重组,最终引火烧身。上帝欲让你灭亡,必先让你疯狂!

危机十:中弘股份

负债:114亿

截至2018年12月17日,中弘股份及下属控股子公司的逾期债务本息攀升至11464亿元,全部为各类借款。

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弘股份,于2010年借壳ST科苑登陆A股上市,初期在资本市场顺风顺水。

过去几年来,中国房地产迎来史上最火爆的上升期。中弘股份非但未能借机做大,反而深陷债务泥潭。

随着楼市调控加大,债务问题最终成为压倒中弘的最后一根稻草。

接着股价也遭到了血洗,持续暴跌成为仙股!不光彩的是,其亦是A股第一只因为收盘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面值而退市的上市公司。

中弘运转8年终谢幕A股,8年之痒令人慨叹。

评: 过去几年,房地产曾被誉为中国最赚钱的香饽饽行业,燃鹅随着资金疯狂流入,迅速推高房价,泡沫危机尽显。曾经“中国房产总市值达65万亿美元超美国+欧盟+日本总和”的报道一度刷屏。中弘股份的倒下,成为A股史上首个因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面值而退市的公司,记入史册!

近来,从企业到个人,债务违约、债务纠纷危机四伏,投资者要学会举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有。
物联网设备应该在很少或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运行。有时,这些设备被安装在偏远的地方,在那里它们可能会停留数周或数月,而没有人对它们进行物理检查。这种情况使它们面临被盗或物理篡改的严重危险,犯罪分子可以窃取设备或使用闪存驱动器来引入恶意软件,这可能会使攻击者获得对敏感信息的访问权限,它们还可能干扰物联网设备的功能,导致其收集和转发的任何数据都不可靠。

中国物联网分享经济平台的行为是传销。

相比于传统传销,网络传销更具欺骗性和隐蔽性。江西省鹰潭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日前公布一起网络传销典型案件,涉案企业打着“分享经济”的幌子来进行非法传销活动。

天津联家兴物联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利用“中国物联网分享经济平台”,在鹰潭市余江区以投资680元购买项链为幌子,通过奖励制度,吸引会员加入并发展下线。根据会员发展下线的人数和金额,分别给予不同比例的奖励。

经查,从2017年11月13日至2018年3月12日,平台拓展部部长许某发展会员11万余人,投资金额近7500万元;其下线周某在余江区内共发展会员233人,投资金额1673万元。

市场监管部门认为,该公司运营的“中国物联网分享经济平台”的行为违反了国家禁止传销的相关规定,构成组织策划传销行为;责令相关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没收非法资金7500万元,并处罚款200万元,合计7700万元。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近年来,网络传销采取了更加隐蔽的包装术,常用的幌子包括电子商务、分享经济、网络理财等。

消费者要识别传销,首先要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高回报必然有高风险;其次,无论传销的形式如何变化发展,其实质仍是以购买份额作为入门费,发展下线人员、拉人头组成层级,以下线人员“业绩”作为获利依据。

扩展资料:

他们打着“物联网”的旗号,做着非法传销、非法集资的恶劣行径,将更多的人拉向深渊。还有很多传销贼称把物品放在网上卖就叫做“物联网”,那叫做网店!

防骗大数据早期发布过 《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物联网》 ,在文中阐述了物联网的起源、以及应用,与传销贼口中的那些垃圾东西根本风马牛不相及。再来重温下什么才是真正的物联网!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其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IoT)”。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

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

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说白了就是物品连接网络,比如洗衣机、电冰箱、空调连接到自家WIFI,通过APP来控制其功能,这叫做物联网!当然这只是物联网应用的冰山一角!

明白了吧?记住,以后凡是利用物联网概念让你投资多少拿翻倍回报的,统统都是骗子!对于这种人,你要做的就是收集证据,提交给经侦部门!而对于那些臭不要脸的这些传销人渣,法律会审判你们的!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江西网—信息日报—江西公布网络交易违法十大案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27682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7
下一篇 2023-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