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汪涛:面向智能世界2030,华为提出八大展望

华为汪涛:面向智能世界2030,华为提出八大展望,第1张

文/海峰看 科技

面向未来2030年会是什么样子?华为常务董事、ICT产品与解决方案总裁、ICT战略与Marketing总裁汪涛在9月22日的智能世界2030论坛上提出八大展望,并发布《智能世界2030白皮书》。

面向未来2030年,智能世界八大展望

围绕人类 社会 发展的需求,华为尝试 探索 智能世界2030,为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发掘新机会,创造关于未来的无限可能。面向未来2030年会是什么样子?华为提出智能世界八大展望。

展望一:医,让 健康 可计算,让生命有质量。 2030年,人们以依托高灵敏的生物传感器、云端存储的海量 健康 数据,让 健康 可计算。人类将能实现主动预防,从“治已病”到“治未病”;借助物联网、AI等技术,让未来的治疗方案将不再千篇一律;大型医疗设备更加便携化,实现居家远程医疗联动。

华为预测,到2030年:全球通用计算(FP32)总量将达33 ZFLOPS,同比2020年增长十倍%。AI计算(FP16)总量将达105 ZFLOPS,同比2020年增长500倍。

展望二:食,用数据换产量,普惠绿色饮食。 2030年,人们可以利用农情多元数据图谱,实现精准农耕;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模拟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温度、湿度等要素,打造不受变化莫测气候影响的“垂直农场“;通过3D打印,获得符合个人 健康 需求且口感最佳的人造肉,真正实现从靠天吃饭过渡到靠数据吃饭。

华为预测,到2030年:全球联接总数达2000亿;全球每年产生的数据总量达1YB,相比2020年,增长23倍。

展望三:住,新交互体验,让空间人性化。 2030年,基于万兆家庭宽带、全息通信等技术,打造数字化的物品目录,通过自动配送,实现储住分离;构建智能管理系统,打造物与物的自动交互,让人类有可能在零碳建筑中工作和生活;基于下一代物联网 *** 作系统,实现居家和办公环境的自适应,打造“懂你”的空间。

华为预测,到2030年:全球光纤宽带用户数量达16亿;万兆家庭宽带渗透率达23%。

展望四:行,智能低碳出行,开启移动第三空间。 2030年,出行将是多维的创新系统,基于自动驾驶技术的新能源 汽车 ,能让我们拥有专属的移动第三空间;新型的载人飞行器不但能提升紧急救援效率,降低救急医疗物资的输送成本,甚至还能改变我们的通勤方式;通过定制高效地与他人共享出行方案,来提高交通工具的使用率,促进绿色出行。

华为预测,到2030年:电动 汽车 占所销售 汽车 总量的比例达50%;整车算力超过5000 TOPS;智能 汽车 网联化(C-V2X)渗透率达60%。

展望五:城市,数字新基建,让城市有温度,更宜居。 随着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普及与应用,城市环境治理方案将进一步优化,资源的利用率和治理的效率将大幅提升,通过实现跨区的一网统管和一网通办平台,让居民将能享有更便利、人性的服务,生活在有温度,更宜居的城市中。

华为预测,到2030年:万兆企业WiFi渗透率达40%。

展望六:企业,新生产力重塑新生产模式,增强企业韧性。 2030年,数字化转型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升级,协作机器人、自主移动机器人等新生产力融入企业;通过对生产、物流等环节的柔性化重塑,实现以人为中心的新生产模式;供应链将数字化的影响下,变得可视化、网状化,企业将拥有更强的韧性以应对变化万千的市场环境。

华为预测,到2030年:每万名制造业员工将与390个机器人共同工作;有100万家企业会建设自己的5G专用网络(含虚拟专网)。

展望七:能源,绿色能源更智能,呵护蓝色星球。 2030年,能源将更加绿色、更加智能。人们可以在近海、湖面部署新型能源电厂,利用虚拟电厂、能源云构建“源网荷储”全链路数字化的能源互联网,零碳数据中心和零碳站点将有望成为现实。

华为预测,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产量占全球发电总量比例达50%。

展望八:数字可信,数字技术与规则塑造可信未来。 2030年,数字可信将成为 社会 基础设施的基本要求。区块链、AI打假、隐私增强计算等技术与GDPR、隐私安全保护法等数字规则,双管齐下,共建数字可信的智能世界。

华为预测,到2030年:50%以上的计算场景将采用隐私增强计算技术;85%的企业将采用区块链技术。

面向未来2030年,四大产业展望

汪涛还在会上提出面向2030年,通信网络、计算、数字能源和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四大产业展望。

2030年,通信网络的覆盖将从地面走向空天地一体,满足人们多空间,多维度的联接需求;强大的算力,助力千行万业从数字化走向智能化;绿色能源更智能,使能呵护蓝色星球;智能 汽车 产业也将迎来智能驾驶、智慧空间、智慧服务和智能生产的大发展。

第一,通信网络2030。 从联接百亿人到联接千亿物,一个智能原生、安全可信、具备确定性体验和通信感知融合能力的绿色立体超宽网络是未来发展方向。

华为预测,全球连接数将达到2000亿;人均月无线蜂窝网络流量将达到600GB,增长40倍;IPv6地址渗透率达到90%;千兆及以上家庭宽带用户渗透率达到55%,增长50倍;家庭月均网络流量达到13TB,增长8倍。

第二,计算2030。 在人类即将迎来的YB数据时代,提升百倍的计算能效,将帮助我们获得超越自我的能力,让认知跨越微小的夸克到广袤的宇宙,并利用数字手段实现双碳目标,让千行万业从数字化走向智能化。

华为预测,通用计算算力将达到33ZFLOPS,增长10倍;AI计算算力达到105ZFLOPS,增长500倍;全球每年产生的数据达到1YB,增长23倍;云服务占企业应用支出比例达到87%。

第三,数字能源2030。 未来十年,人类将进入数字能源时代,全面推进低碳化、电气化、智能化转型。光伏、风电等新型可再生能源将逐步撼动传统化石能源地位,电力电子技术和数字化技术正深度融合,实现整个能源系统的“比特管理瓦特”,并在“能源云”上实现各种智能化应用。

华为预测,可再生能源占全球发电总量比例将达到50%;终端电气化率达到30%;光伏度电低至001美元;光伏装机达到3000GW。

第四,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2030。 在未来,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一辆车,就能真正实现智能的驾驶、智慧的空间、智慧的服务和智能的生产,让 汽车 产业与ICT技术加速融合,跨界合作共赢将成为新的趋势。

华为预测,电动 汽车 占新车销量比例将超过50%;车载算力将达到5000+Tops;中国自动驾驶新车渗透率超过20%;车载单链路传输能力超过100Gbps。

我先阐明当然不是,大局部手机都是基于安卓深度定制的,哪有完全的国产?

而且我想说你这想法太狭窄了,不是国产的你就不买了,现如今的手机配件有哪一个是完全国产,华为算是好的了,最少处置器是本人研讨的,其他的国产手机简直全部用的是高通骁龙系列。就拍照这方面,华为也是结合本国的徕卡定制的,怎样能够完全国产?

上面是华为手机的根本硬件参数!

*** 作零碎 安卓 - 美国谷歌

芯片组 OMAP4430 - 美国德州仪器

地方处置器 安谋CortexA9 - 英国安谋控股和本人的麒麟处置器

图形处置器 PowerVR SGX540 - 英国想象科技锂电池

摄像头 -德国徕卡

屏幕韩国三星电子/台湾友达光电

内存 - 韩国三星半导体

所以说在全球化的世界,想要完全国产是不能够的,总会有人在某方面强于你,即便你不时提高还是有些方面不如他人,干嘛非要纠结是不是国产呢?假如你想买纯国产机,我劝你别用手机了!


后来发现就连身边的同事和朋友也都有这样的“理解”,所以我觉得需要正式地写一篇文章,作为对这类说法的一个回应,以及对厘米波、毫米波技术和产生这些争论原因的一个说明。

当然在此我先亮明自己的观点: 厘米波和毫米波5G没有真假之分,只有应用场景的区别,并且目前阶段,全球绝大多数国家更需要厘米波。


如上图所示,目前5G主要使用两段频率,3GPP将它们命名为FR1和FR2频段。

FR1频段的频率范围是450MHz-6GHz,又叫做Sub-6GHz频段, 因为其波长大于10毫米,所以将这个频段称为厘米波。

FR2频段的频率范围是2425GHz-526GHz,由于FR2覆盖波段之中 多数为小于10毫米波长的频率,这部分频段因此得名“毫米波(mmWave)” ——但其实这个波动段中有一部分波长大于10毫米,但因为约定俗成的叫法,也就忽略了。

这个算是厘米波和毫米波称号的由来。

我们大家都知道,5G作为新一代通信技术,它属于网络信息时代的底层建筑,而像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新技术,以及像VR/AR、各类5G终端电子产品、智能家居、智能交通工具等5G相关的硬件,都属于这整个生态的上层建筑。

5G通信技术作为底层建筑,在内部也存在着完整的生态,主要包含通信设备生产制造、以及通信运营,说白了就是 一个负责建设网络(通信设备企业),一个负责使用网络(通讯运营商)。

而毫米波和厘米波从技术角度来说,主要归负责建设网络的部分管。当然,生产制造者也都是从市场需求以及对未来的发展前景中进行分析判断,并最终决定生产制造的方向。 而诺基亚、爱立信、华为、中兴等通信设备企业在当前最优先考虑的就是对厘米波技术的落地应用,但不是说不发展毫米波,而是延缓对于毫米波的部署。

至于原因,就在于两者的优缺点。


厘米波的优点就是覆盖面积广,信号稳定,受到环境因素影响较小,它的缺点就是带宽没有毫米波的大,数据传输速率比起4G大很多(能达到100M/s,约为4G速率10倍以上),但是比起毫米波却小了很多。

而毫米波的优点则在于数据传输速率非常快(苹果新机发布展示过),同时时延很小,可同时连接设备的数量很大。但与此同时它的室外覆盖面积很小,非常容易受到建筑甚至树木的阻挡,受环境影响也很大,可能下雨都会极大地影响它的信号—— 总之,毫米波衰减效应太强,穿透性太弱。

当然,由于毫米波优势太突出,而且 毫米波频谱资源相较厘米波来说丰富很多 ,所以对毫米波技术的研究一直都在进行,对于它的两大弱点也有了相对可靠的手段。

比如说 Massive MIMO ,即大规模天线技术,它就是为了弥补衰减效应而发展出来的技术,原理很简单,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的单个增益既然没办法加强,那就增加数量,以提升信号强度。又比如 波束赋形 ,这个是为了解决传播路径的问题,既然穿透性很差,那就将无线信号定向传输到需要使用的方向,对于室外使用环境来说就能更精准的提升使用效率。

上边两项技术,主流设备商包括中兴、华为、大唐移动、爱立信、诺基亚以及三星都有相应的方案。

只不过大家需要知道的是, 无论如何弥补毫米波的短板,都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 研发成本高企且不说,毫米波部件对于半导体加工的要求很高,这造成了元器件成本的增大,同时毫米波技术需要的基站数量要远大于厘米波技术,所以部署成本非常高,建好以后,海量的毫米波基站相比厘米波基站的耗电量也要大得多——运营成本非常高, 在成本如此高的情况下,却还远不能产生与之相对应的经济效益——因为5G时代可不是跟之前的移动通信时代一样,主要只针对电子产品的联网,它要承载的东西更多。

所以在当前全球各国的部署规划中,基本上都是厘米波先行,作为大范围的5G基础设施,毫米波则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点状部署,比如某些工业企业、人口密集的大城市等有着实际需求且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地方。


全球各国可能只有美国例外,因为美国军方和国防建设占用了大量的厘米波频谱资源,以致于美国通信运营商只能选择毫米波频谱资源进行部署。 当然,美国的城镇化水平非常高,大城市里人口密集,具有很好的毫米波部署的先决条件。但是美国通信运营商已经在寻求美国军方对于厘米波频谱资源的腾让,他们也意识到厘米波技术的重要性。

其他发达国家的步调则基本都是厘米波为主、毫米波为辅,兼顾经济效益与实际条件。

而亚洲各国中,中日韩基本都是以厘米波为主,但日韩对于毫米波的部署与发展程度略微领先于中国,这个主要跟国情有关——我们的5G网络需要提供给14亿人使用,且覆盖面积远大于日韩,仅基于Sub-6技术的5G基站据初步规划就需要建设1400万个。当然,我们也有对于毫米波基站的部署,并且最早将于2022年开启商用。


其实很多人是比较迷惑的,4G时代的时候华为通信设备领域已经这么牛了,怎么不见制裁,为什么到了5G时代,美国忽然间发疯了一般对华为下手?

回答之前,大家应该知道 美国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底气在哪里—— 科技 、军事、金融, 通俗点说就是美国硅谷、美军、美元。

华为发展厘米波基站技术,并在西方国家推广使用,包括爱立信、诺基亚等也纷纷展开相应研究,这一点仅从民生领域来说确实没什么。但我们要知道,美军的军事影响力遍及全球,北约组织实际上就是美军的后花园,这是美军能够在西欧各国驻军的原因。与此同时,美军在全球的海外军事基地、航空母舰编队、军方情报机构等,他们所使用的频谱资源都是厘米波。

所以美国在游说西方国家放弃华为的时候,基本上都会以这种巧合作为阴谋论的根基:你们国家用了华为的通信设备,那么我们的频谱资源相近,那数据就可能被窃取,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

华为说自己不会窃取。

然后美国政客就说, 你怎么证明你们不会窃取呢?如果你们不能证明你们无法窃取,那就证明它可能会被窃取——那就是肯定能窃取。

这就叫诡辩术。

“你无法证明你没有杀人,那就证明你有杀人的嫌疑——所以我就可以说你杀了人。”——是不是很厉害?

美军靠这一招曾经收拾了伊拉克,但问题就在于华为不是伊拉克,华为背后站着中国,同时华为自己在海外的业务也确实非常透明公开。

近期瑞典反对华为5G,实际上也是美军在后边玩弄这套诡辩术,瑞典如果想加入北约,那就必须放弃华为5G。


那么有人问了,美军为什么明知道华为的厘米波5G基站对美军安全没什么威胁,却还是要反对它?

真相其实大家都知道, 因为华为不是美国公司,无法为美国军方及美国政府搜集情报提供帮助。 而且美国拿着q的时候大杀四方,有一天q跑到了别人手里,它也并不会觉得别人会拿q去打猎,它没有安全感。如果引领5G厘米波技术进展的是爱立信或者诺基亚,那相信阻碍会少上很多。

而且更重要的是,华为掌握厘米波5G技术不仅让美军感受到了威胁,还对美国 科技 造成了威胁。

同时对美国三大基石中的两个产生影响,虽然实质影响非常小,但是美国不允许出现任何意外,更何况华为背后站着的中国正在以不可阻挡的姿态迅速崛起。

这就是美国这届政府对华为的制裁不断加大力度,并最终靠着非常恶劣的方式终止华为芯片供应,以及外部的5G商业化部署。它需要把这个很小的可能性彻底地除去。

美国最终能够也没办法除掉华为,因为华为的背后站着的是中国,看上去我们国家对于华为在台面上没提供什么强有力的帮助,但其实国家对于华为的帮助远超我们的想象。

要不然华为早就和法国的阿尔斯通一样早就解体,阿尔斯通的创始人被美国法院判了125年监禁,而孟晚舟虽然也被美国刁难,但美国也没敢直接就对孟晚舟下黑手,为什么呢?只是因为美国对华为无能为力?因为美国害怕我们施以对等的惩罚,这就是加拿大出头的原因。而在美国实现了芯片断供后才发现,它对华为的实质伤害比自己想象中的要小,而且美国 科技 企业大受损失。

从最近的信息中可以判断出,孟晚舟应该离归国不远矣。加拿大已经逐渐承受不起非法羁押孟晚舟带来的各类损失及压力,美国对于华为进一步扼杀的意愿也已经随着现实的改变而发生了本质的转变。

所以现在最尴尬的就是加拿大。

但我们可能会让加拿大政府知道,只有尴尬是不够的,我们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有秋后算账的优良传统,一切等孟晚舟回国再说。


其实如果真去较真什么“真假5G”,我觉得“独立组网”(SA)和“非独立组网”(NSA)更类似于真假5G,但从本质来说,这两者提供的网络都是货真价实的5G,只不过都是为了兼顾经济效应而做出了对配置的调整。

厘米波和毫米波都属于真5G的不同路线,从本质来说,两者谁先谁后没啥区别,但如果将这个顺序放在产业链发展和用户角度去考量,就会发现先后顺序、主次顺序很重要。

如果先推进毫米波技术,而且一条腿走路,只走毫米波路线,那么建设的话就意味着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尤其对于我们中国这样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国家,使用毫米波技术部署5G,将给我们整个通信网络建设运营带来极大的负担,而且还是长期的负担——因为目前还无法实现5G物联网方向的大规模应用,你花了非常大的精力和金钱建好了,却没办法收回投入(只靠5G手机入网经济效益很低),还要再投入海量的金钱和精力去维持它(耗电、耗材)—— 这就好比陷入了一种无意义的竞赛中。

而且目前我们推动毫米波基站的话,最赚钱的还是美国硅谷的那些半导体企业们,因为我们自己的半导体产业链还无法到达提供毫米波技术等级半导体元件的地步。

这样的困扰并不只存在于我国,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也并不均衡,城镇乡村的部署短期内都没办法考虑成本居高不下的毫米波方案。


所以大多数国家选择的都是厘米波先行,而 对于我国来说,厘米波先行还有其他的好处——有利于半导体产业链制造能力的提升。

我国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制定了5G的发展规划,厘米波基站先行,目前也已经实现了商用,可以这么说, 厘米波5G的商用基本能够满足未来3-5年内的用户需求 ,包括用户的网络需求以及用户对于物联网、无人加势的需求。网络需求相对来说容易实现,即便上网设备数量猛增,厘米波基站可以以增益的方式实现一定的网速保障。而无人驾驶、物联网等需求在未来3-5年仍然属于发展阶段,即便有成熟的方案,也不会出现熟练众多的此类设备。

而在这三到五年间,我们的半导体产业链将因为此前的遭遇而获得更多重视及资源倾斜,也就意味着有更大的可能实现技术突破,那么很有可能,当我们真正需要大规模的毫米波技术基站的时候,我们的半导体产业链既能满足毫米波基站半导体元件的需求,也能满足消费电子、智能设备等硬件的半导体元件需求,尤其是芯片——我们将有一个时间窗口来发展我们自己的芯片制造产业链。

而如果我们在美国主导的毫米波战略下进行部署,很显然不符合我们的国家利益。

有个时间点很有意思: 我国规划2022年开启毫米波5G的商用,华为计划在上海建造一家不使用美国技术的芯片工厂,并预计将在2022年年底之前为其5G电信设备生产20nm的芯片。

那么我们的毫米波基站芯片或许将完全由国内提供。

所以如果之后即便美国松开对华为的5G芯片供应,可能我们也会拒绝——踹醒了我们,又想着把我们哄睡,可能么?


从目前来看,我们在5G发展上还是有些流于表面。

我们需要知道一件事,5G的发展水平看的并不是我们有多少5G用户,单从用户数量来看,中国的5G网络使用人数确实独一无二,但5G更大的意义可不是提供高速网络,我们需要看的是5G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对物联网、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新兴领域的支撑。

所以我们听到通信运营商所公布的5G用户数量暴增,不用太过高兴,真正需要注意的是农业、采矿业、机械制造业、金属冶炼行业等对于5G的应用,以及无人驾驶、物联网建设等在大生态方面的应用,在对5G的应用上又该有着广泛而深入的 探索 。

华为的5G技术实际上做的就是修桥铺路的工作,但是整个5G生态需要的是路上有车、路边有房,而体现我们在整个5G时代发展水平的绝不仅仅是路修的多好,而是看我们依托这条路, 探索 出来了一个多大的应用空间、多么辽阔的世界。

从厘米波和毫米波路线之争中,我们最大的收获并不是证明了谁对谁错,而是看到了决定我们5G发展水平的其实是半导体产业链中的基础工业 ——光刻机制造、芯片设计软件、晶圆原材料加工等,这些决定着我们的5G将拥有什么样的发展潜力。

最后还是想说,大家真的不用羡慕哪款手机支持毫米波5G,因为市面上包括三星S20、iPhone12等支持毫米波5G的手机,基本上都只能在美国使用,而且受到很明显的地域限制——即便美国,毫米波也不可能随处可见。

而且别看三星支持毫米波,那也只是美国版本如此,韩国国内用的也是厘米波技术。厘米波是5G时代的主流基站,毫米波则作为重要补充——这样的格局将成为最终形态。

我认为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下一个网络时代的核心位置,所以希望我们能一如既往地走自己的路,不沉迷不后退,一往无前,直至……

所向无敌。


华为国内首个芯片厂房封顶,整个项目包括FAB生产厂房、CUB动力站、PMD软件工厂和其他与此相关的项目

新项目建设完工后,将作为华为公司中国第一个处理芯片工业厂房资金投入生产制造,推动华为公司搭建物联网的智能化世界,真真正正完成处理芯片从设计方案到生产制造、封装测试及其看向消费者市场的详细产业发展链。

扩展资料

芯片自主化指日可待:

可以预料的是,只要华为坚定不移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芯片自主化就指日可待。虽然美国的规则让华为承受了一些损失,但同时也是一种鞭策,可以让华为不断地向前进步,从而掌握在芯片方面的主动权。

更重要的是,国内也会不遗余力地支持华为,因为华为芯片所面临的问题正是国产芯片急需解决的问题。要知道,时至今日,国内每年花费在芯片进口上面的资金都堪比石油进口,如果不想办法改善这种情况,那么将会一直受制于国外。

因此,国内制定了未来五年内将芯片自给率提高到70%的目标,而华为海思作为先行者,已经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在华为和中建八局的共同努力下,国内首个芯片厂房正式封顶,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并且给国产芯片带来了新的希望。

1月11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现场,原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郑刚以华为物联网解决方案副总裁、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首席战略官的身份出席参会。

在大会上,郑刚表示,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部的定位,是作为未来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负责的主要部门,并提供智能汽车的ICT部件和解决方案成为面向汽车的增量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部件供应商。

解读:今年51岁的郑刚是汽车产业领域的老兵。其在北汽集团有近20年的工作经历。

公开资料显示,郑刚于2001年4月进入北汽福田,历任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品牌与公关总监等职务。2009年,郑刚前往北汽集团,历任集团办公室(党办)主任、行政事务与品牌总监等职务。2014年1月,郑刚成为北汽新能源第三任总经理。直到2019年1月,郑刚一直担任北汽新能源总经理。

郑刚执掌北汽新能源的5年,也是中国新能源市场以及北汽新能源快速增长的5年。2018年,北汽新能源累计销量达到158万辆,连续6年成为中国纯电动汽车销量冠军。在2018年9月27日,完成借壳的北汽新能源登陆A股市场,成为国内新能源整车第一股,证券简称“北汽蓝谷”。

但是在2019年2月,郑刚主动提出因个人原因从北汽集团离职。

从北汽离职后的郑刚曾对媒体解释道,“在高速变化的今天,要想真正理清未来10年的职业发展方向,还是很有挑战,并且是需要时间的。对我来说,在北汽一个地方已经工作了近20年,多花一点时间看清楚下一个10年的方向,还是很有必要的。”

离职后,郑刚曾短暂加入铁牛集团(众泰汽车控股股东),但是只担任董事长的特别顾问,并不参加公司具体的管理工作。

2019年11月,有媒体曝出郑刚已经正式加入华为,并担任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部副总裁,但是郑刚本人以及华为方面并没有公开回应。

此次电动百人会上,郑刚首次以华为物联网解决方案副总裁、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首席战略官的身份出席参会,参与了“互联网+”时代下零部件企业的转型与升级对话。

郑刚决定加入华为,说明其认可华为符合其心中汽车产业下一个10年的方向。

华为虽然一再强调不造车,但是华为正不断在智能汽车领域投资加码,并将汽车业务重要性升级。2019年5月,华为公司正式成立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部(BU),成为集团下五大事业部之一。目前,华为正以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身份不断扩大对外合作。

郑刚在车企有丰富的工作履历,并曾长期作为一把手执掌一家新能源汽车企业。郑刚加盟华为,能够给华为带来汽车产业资深的行业经验和战略视角,其在华为担任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首席战略官,将为华为的汽车业务制定战略方向。在对外和车企的合作方面,郑刚的资历和经验,也有助于华为推进和车企的合作。

华为正通过吸收传统车企中的高端人才,加强其对汽车产业的理解和布局。华为虽然目前声称不造车,但并不代表华为放弃打造自研自制汽车的能力,也不代表未来一定不会造车。

在汽车智能化变革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信息科技公司“跨界”加入汽车产业,作为代表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科技公司,其技术和待遇优势,将会吸引更多的传统汽车人才加入其中。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 在互联网行业,并非主营业务相同才叫竞争关系。 这跟我们说阿里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腾讯是一个道理。没人觉得阿里能做出微信一样的产品(之前做了类似产品也彻头彻尾的失败了,也没人觉得腾讯能打造一个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之前试图打造也失败了,改为投资京东)。但基本公认,阿里国内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腾讯,其次是百度。之所以他们是竞争关系,那就是在产业链维度,双方激烈的抢占下一个产业链风口,比如:移动支付、打车服务、共享服务等。同时在产业链覆盖的维度看,双方的产业链重合度越来越大,只是在各自的产业链环节,各有优劣,也就使得双方的产业链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海外国际市场也是类似,谷歌主业是搜索,但对他威胁最大的竞争对手却是做电商的亚马逊,做SNS的facebook,做手机的苹果。他们也是在进行产业链竞争。谷歌主导的安卓生态在与苹果的竞争,亚马逊通过的智能语音音箱,切入AI终端领域与谷歌竞争。 所以华为优势主营的网络管道业务虽然与互联网公司的当前主营业务不同,并不意味双方不是竞争关系。也正是我们拥有我们优势的管道业务,才有资格跟这些互联网巨头竞争,否则连资格都没有。 我们去和互联网公司竞争,也不是说要做和互联网公司一模一样的产品,我们能做个vmall自娱自乐,但很难再做个电商平台。我们也可以玩玩espace,但连公司自己人都懒得用于社交,指望把espace做成微信规模,基本上也是痴人说梦,我们甚至连这个梦都没做过。 华为和互联网公司竞争与互联网公司之间的竞争类似,是全产业链的竞争,产业链控制权的争夺战。另外,除了产业链的竞争,还有人才维度、融资维度、企业效率维度、经营成本维度、资源维度等方面的竞争。 

2、 在为何非要与互联网公司竞争而不是合作的问题上,我的观点是面向未来,与互联网公司,只有通过竞争获取产业链控制点,才有合作的基础,否则连合作的基础都没有。合作的本质是利益的交换或为了共同利益而投入。想跟人家平起平坐,那就拿出你自己的实力来,没有那个资格的话,那就只有听人指示,任人摆布的命了。互联网公司愿意指使或摆布的往往都是些SME小伙伴,对于不太听话的大块头,要么就是把这些大块头切成小块,要么就是把大块头的油水榨干。这种大块头的未来标杆就是富士康。如果华为有能力且有意愿通过跟富士康激烈竞争,在未来能够跟富士康平起平坐,能分得上游产业链扔给下游的一杯羹。那我不得不承认,自己所说的华为与互联网公司是竞争对手的观点,是彻头彻尾错误的。

3、 华为靠无线与网络技术壁垒能否守住江山?难。 华为不去主动攻击(业务扩张)或学习改变,而是依靠运营商牌照壁垒以及自己的无线与网络技术这些管道壁垒是否能守住江山呢?。 快速浏览了能搜到我司内部公开的运营商经营与未来发展的MI洞察材料(如:2017 CSPA关键发现等材料),结合自己的理解,有几个结论或观点:

31、如果电信运营商仅提供网络管道服务的话,即使未来的超宽带时代,运营商的整体收入并不会有太大的增长。 因为带宽增长的同时,价格也在下降(虽然有图表显示带宽会增长跑赢降价,在竞争市场环境下,本人不表赞同能跑赢)。即使有增长,也会非常缓慢。运营商纯网络收入增长缓慢,那么华为在网络领域的收入也会增长缓慢,甚至在经历完运营商建设周期后,会陷入停滞或负增长。

32  “极简网络”的发展让我司无处藏身。 极简网络由SDN衍生,理念和商业运作模式是来自互联网和软件公司。其技术目标是软硬件解耦,硬件成本透明,软件成本可无限摊薄,并且通过开源,让其成本接近于0。成本等于0很多人不认可。但从推动者的商业目的考虑,他们至少希望把网络的市场空间由微软公司的体量做成红帽公司的体量。现在微软市值大约6000亿美金,红帽市值约200亿美金,差了多少倍呢?1/30(这个观点可能很多人不认同,会拿出第三方分析师的种种数据说市场会很大)。而且从产业链的重新整合角度看,在极简网络时代,硬件希望由富士康这样的公司生产,而软件直接由网络运营商开发和维护。中间并不太需要过去的网络设备提供商。我们公司自己是肯定不希望极简网络时代早日实现的,但互联网公司甚至电信运营商都可不是这么想。极简网络时代的实现速度很可能就是华为纯管道业务的塌陷速度。这个速度由不得我们说了算的,我们只能和思科联手成为这个极简网络时代发展的阻力,尽量减缓其实现。我司在SDN上曾经很消极,在极简网络上也会很消极,反对者会找出一万个理由说极简网络时代不会快速到来,我们有多么多么高的技术壁垒,我不反对这些技术壁垒,但通过技术壁垒逆潮流而动也是事实。逆潮流而动,我司最大的顾虑无非是除了管道业务,我司还没有其他的业务收入能支撑这么大的盘子。无论我们是否同意,我们都已经走在被颠覆的路上了,哪怕是自己颠覆自己。

  4、 电信运营商的互联网式的转型,对我司的影响。

41  部分电信运营商正在转型为垂直整合型的互联网厂商,这会逼迫我们转型。 以AT&T为代表的电信运营商,都在尝试像互联网公司那样进行垂直的产业链整合,当然反对者也可以说AT&T学习的不是互联网模式,总之在进行垂直产业链整合是事实,目前与时代华纳的合并交易还在进行中。目前电信运营商的垂直整合主要是向上的整合居多。这种整合的结果,那就是电信运营商面向最终用户的收费模式将发生变化,由按带宽(流量)收费,改为按内容(应用服务)收费或像互联网那种羊毛出在狗身上让猪买单的收费模式。比如阿里声称IaaS未来是免费的。这些新收费模式,给华为这种底层设备供应商带来的一大转折就是,网络建设和供应由直接的价值创造中心变成了成本中心。从内容和应用收到的钱,被底层网络和设备所抵消。既然变成成本中心,那么降低网络建设成本的诉求就会变得越发强烈,这个压力势必传导到华为这样的管道供应商头上。

42  部分运营商选择与互联网公司合作,也会逼迫我们转型 运营商在与互联网厂商抗争失败后往往与转而选择与互联网厂商合作。这貌似与华为无关,但在笔者看来,这比电信运营商垂直整合对华为的威胁更大。因为运营商与互联网厂商的合作从早期的内容合作,一旦成功,势必走向深入,所谓的走向深入,无外乎从上向下走,自然就会触及到华为这些管道供应商在电信运营商的利益。前文所说的极简网络时代,可能因为电信运营商自身的技术能力,很难推进华为、思科、爱立信这种传统管道供应商做出快速改变(他们可能只是磨洋工,口头高声讲,实际能拖尽量拖)。但电信运营商与互联网厂商合作后,就会形势大变。互联网厂商可是拥有技术实力的,特别是软件能力,而且具备强大的向下垂直整合能力(这是本文忌讳使用OTT的原因,用OTT这个名词本身就是对互联网公司的蔑视)。IBM、Oracle、EMC这些公司几十年积累的技术门槛,被互联网公司不到5年就彻底突破和颠覆了,难道咱们电信行业的技术门槛比IOE这三巨头还高么?通过与电信运营商合作,有了电信运营商的牌照、网络运营和市场的巨大利益诱惑,以互联网厂商的实力突破电信技术门槛(甚至直接收购电信设备供应商)应该是难度不大的。有目共睹,现在爱立信、诺基亚等电信设备供应商的股价一路下跌,越来越便宜了。BAT与联通战略合作后,还没注入技术,只是玩玩互联网思维,玩玩大小王卡,用就让联通4G用户在半年时间激增了2000多万户,估计再这么下去中移动都快哭了,华为估计也不会因此太高兴。阿里及互联网公司与中国联通在新业务领域几乎在开展全栈合作。联通也似乎完全放弃了央企那种高高在上的架子,全线拥抱互联网,互联网兄弟说怎么玩,他就怎么玩。

43  华为如果至今还回避互联网转型,那么在电信运营商转型中的新业务合作中的定位和角色就非常尴尬了。 在与运营商在新业务领域的合作中,华为似乎有三种角色可以选择:选择一、视而不见;选择二、做新业务的软硬件提供商;选择三、与电信运营商做新业务的联合运营。 “视而不见”肯定不是华为的风格。 华为首选选择了第二个,做新业务的软硬件提供商,这一定位本身就是把自己直接被定位成了成本中心,然后其劣势凸显。互联网类的新业务的本质是运营,而且向用户提供接近免费的服务,所有软件和底层设备都要为免费服务,竭尽所能压低成本,但还要保持高效的运营。无论华为产品与人力的成本,还是敏捷度跟提供互联网业务的友商比起来估计都不敢恭维,最直接的表现似乎就是业软产品线的一败涂地。 第三个选择,即华为与运营商联合运营,类似CLOUD BU在公有云领域与运营商的联合运营,与互联网厂商直接竞争,那就是要把自己打造成互联网公司,这基本上无需分析了。只是说,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云计算只是其众多新业务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大量其他的互联网业务需要拓展,华为还在犹豫不决。

44  关于我们看好的大视频业务 笔者的观点是,无论未来视频有多大,电信运营商都需要从视频内容入手进行运营。视频业务目前是半传统与半互联网化的。半传统的意思是,在有线网络视频方面,电信运营商首先抢夺的传统广电运营商的饭碗(欺负不了互联网,那就先欺负传统行业的小弟),获得新增长。在移动视频部分则是主要与互联网公司展开争夺或合作。与互联网公司在视频领域的争斗用带宽流量做补贴,自然有其优势,但和前文分析的一样,这让带宽流量成为成本中心(这跟电信运营商补贴卖手机似乎有点异曲同工之处)。当前,互联网厂商在积极的介入视频内容的制作,视频终端(含VR/AR)的普及。互联网厂商的介入让视频内容产业互联网化会不断加速,电信运营商在视频内容争夺上与互联网公司激烈竞争或深度合作是已经发生并不断深化的。华为目前积极布局的是视频底层相关处理技术,对视频内容制作和互联网化的运营,是不是还是主要体现在给客户讲的主打胶片里?在电信运营商大视频内容业务运营与发展上,华为是不是还是想一直站在幕后,默默的看着电信运营商暴露在互联网厂商的炮火里或者被窝里? 

45  我们再看一下物联网。这个让电信运营商每次一提,眼睛就放光的未来业务,而且所能看到运营商相关的文章,每每写到物联网,就像整个物联网产业链早已被电信运营商收在囊中的感觉。但至今电信运营商只是物联网产业链中负责网络联通的一个小环节(5-15%的价值空间),也似乎是不争的事实。肉没有吃到嘴里的时候,永远不要相信那肉是属于你的。几乎所有互联网公司以及传统企业都在布局物联网业务。互联网公司应该心知肚明,要想控制物联网的产业链,就要摆脱电信运营商的掣肘。在物联网领域,互联网公司和电信运营商的激烈竞合(不仅仅是竞争还有合作)在所难免。华为又希望把电信运营商推到前台当炮灰么?因为自己不是互联网公司? 

46 笔者观点:实际上在大视频和物联网这两大电信运营商未来的黄金板块上,华为的角色选择并不多,要么作为成本中心的技术和产品供应商,被逐步排挤出局,或挤压成富士康;要么转型为互联网企业跟电信运营,在IPD变革的时候,我们提出了削足适履,向当时会跳舞的大象学习,穿美国鞋走中国路,如今我们再一次削足适履,向代表先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互联网公司学习,又何尝不可呢?
46  笔者观点,实际上在大视频和物联网这两大电信运营商未来的黄金板块上,华为的角色选择并不多,要么作为成本中心的技术和产品供应商,被逐步排挤出局,或挤压成富士康;要么转型为互联网企业跟电信运营商联合运营,抢得这两大板块更大的蛋糕。当然,也可以选择自己直接成为视频和物联网运营商与互联网企业相抗衡。    5、 从互联网公司的维度看与华为的竞争。 51 互联网公司一直在试图进入通信领域应该是个不争的事实。 从facebook和谷歌建设各种稀奇古怪的通信网,到亚马逊直接铺设通信光缆,自研芯片。微软的SKYPE和微信蚕食的则是语音、短信以及视频通信的业务。阿里实际上也很激进,我看MI的调研数据,2014年就成立阿里通信,之后与亚信战略合作,收购中兴软创,入股中国联通,布局物联网软硬件和生态平台等等。在整合完运营商之后,以阿里等互联网公司的资金实力,入股或控股中兴乃至收购之,都不是没有可能。 互联网公司为何非要进入通信领域?因为电信运营商的宽带接入包括对互联网公司的收费,以及对个人用户的收费,以及未来对物联网终端的收费,都是互联网公司业务增长的拦路虎,恨不得早点除之而后快(把成本压到最低,最好免费)。面向5G超宽带时代,互联网公司在通信领域的投入只会不断增强,不会减弱。我们天天喊大视频和物联网,难道互联网公司不是天天盯着这两块蛋糕么,难道他们不知道在大视频和物联网时代,网络成本将成为其互联网运营的最大成本么。

52 华为看不上互联网公司与自己能够形成威胁的地方也正是因为看到互联网公司进军通信业务所遭遇的挫折,比如谷歌光纤业务的终止。至今也没看到互联网公司染指5G的标准和专利。但这不等于互联网厂商放弃了通信市场,放弃了与华为以及电信运营商这些电信企业的竞争。

53实际上互联网公司才不会傻到现在就跟华为这样的通信设备供应商硬碰硬了(只有我们自己总觉得,只要人家没跟我们硬碰硬,那就不叫竞争关系),真到硬碰硬的时候,那肯定是人家以绝对优势兵力碾压我司的时候。

54互联网公司的一般做法有两种,一种是蚕食策略,一种是绕道策略。 所谓的蚕食策略是建立在内部自产自消基础上,这和华为当初的自研服务器发展策略类似。互联网公司对消费者提供的服务几乎都是免费的,他们必须想方设法压低服务的成本,当有了互联网厂商自身的规模优势,他们对互联网服务下层的任何产品的自研,都会大幅削减运营成本。这也是他们自研的内在动力,首先自研的就是软件,之后是所有数据中心硬件和终端。在网络设备方面,互联网公司首先关注的自身数据中心内网络设备的自研,在2014年前后,百度就研发成功了数据中心交换机,使其数据中心网络成本下降了80%。如今互联网公司的数据中心内部自研化改造基本完成,开始随着全球业务的扩张,开始改造其自己数据中心之间的互联网络,为此他们跨过运营商自己铺设光纤网络甚至海底光缆(Amazon)。全球跨数据中心网络铺设完成后,互联网公司下一步要做的,自然就是消除数据中心到终端之间的网络成本了。实际谷歌的光纤(+Wifi)计划就是为这条路走的。只是最终遇到了障碍,我没有看到终止的原因,但可以想象在西方国家土地私有化,铺设光纤是很困难的。在中国只要有牌照反而很容易,国内的互联网厂商BAT现在都不需要自己铺设光纤了,因为已经入股联通,他们所需做的,就是大幅降低联通的运营成本,来降低他们给联通的转移支付成本,电信运营商基础网络的最后一公里基本上就可以打通了。至于发展用户,那正是互联网厂商的拿手好戏,然后用用户数量增长反哺联通。 在海外,facebook甚至不惜代价要发射通信卫星,美其名曰社会责任,让边远地区人口接入互联网,笔者不懂技术,在笔者看来这实际应该是探索新型无线网络覆盖技术,这实际上是互联网厂商的第二个策略,绕道策略,一旦成功,则可以在全球规模覆盖。除了facebook这种可能绕道策略,互联网公司的在其他绕道方式的创新能力和失败容错能力是绝对不能低估的。而华为往往认为,互联网公司某次尝试失败就会彻底失败了,按我司习惯思维,失败后,项目负责人连同那个业务部门就都被干掉了。实际上我们要看到互联网公司要进入通信领域的决心。只要他们认准这个方向,一个项目的失败又算什么呢,他们还会继续想其他办法。笔者在这里开个脑洞,举个例子(实际不一定如此)。比如,我们在5G时代,传统电信设备供应商所设计的无线网络应该是(骨干网+5G网络基站)的星状结构覆盖模式。而互联网厂商很可能会利用物联网终端高密布局的特点,利用类似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和安全性思想,利用P2P的模式,由智能移动终端和物联网终端直接通过无线或有线相互联接起来,构成一个去中心无状态全网状网络,而且此网络通过类区块链技术保障通信安全。这种布局在人口高密的城市最容易被实施,从而把运营商从城市宽带业务里挤出去,把需要昂贵部署成本的边远地区的网络覆盖留给电信运营商建设和运营(或直接通过卫星来覆盖边远地区)。这个P2P网络哪怕只是互联网公司用于对超宽带时代网络接入的补充,都够电信运营商受的。我司如果有此类的想法,估计首选要做的是赶紧进行专利布局然后束之高阁了(因为不会通过设备销售给自己带来销售收入)。实际此类网络的价值关键是在网络所承载互联网或物联网业务的运营环节,通过运营实现收入,以及软硬件系统的设计完善与不断优化,光技术布局形成不了啥太大的壁垒和价值。 还有个大家已知的绕道方式。当互联网公司无法解决针对当前芯片厂商(如Intel)和网络通信厂商的短期技术垄断时,互联网公司还在积极准备下个更远布局的绕道措施,我们能看到的就是投资布局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技术,这个在我司看来(赚钱)还遥不可及的技术。互联网公司并不缺融资渠道,而且其融资主要依靠的就是愿景融资,一个公司的市值往往反应的是投资者对该公司的远期愿景的投票,所以对这种愿景性投资,并没有太大的资金困难。所以从这个角度看,阿里、谷歌等厂商投资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就不是个市场宣传的嘘头了,而是通过更远的一跳来解决现在无法实现的产业链整合问题。反正失败了也不会损失他们自己个人的钱。

  6、 与互联网公司正面竞争对华为的价值和风险

61 价值部分:通过积极参与产业链价值再分配,给自己争取更大的一块蛋糕,更多的是未来自己的长期生存;通过垂直的产业链整合(或反整合),获取相对稳定、长期的收入来源,通过向互联网公司学习,进行内部优化,让组织继续保持活力,让公司持续保持竞争力;

62 风险部分:商业模式复杂化,让经营风险更加不可测;与互联网公司竞争之路并不平坦,互联网公司对高风险的追利特性及与风险资本的结合,会让华为暴露在更多风险与不确定之中。需要华为配合与互联网的竞争模式,在局部乃至全部进行一场类似当初IPD变革一样进行大的内部组织、流程、企业文化、业务领域乃至分配制度等变革。既然是变革,变革自然就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垂直的产业链整合,势必引起反垄断机构的关注,也会涉及一些灰色地带,垂直的产业链整合,让华为与客户(运营商及企业客户)、消费者、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更加的复杂和微妙,关系处理难度增加。

  7、 结语:总之,不管我们自己是否愿意,互联网公司与华为公司的全面竞争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已经在进行当中,这是由不得我们的。我们积极的去应对这个竞争,总比我们被动的响应效果会更好

现在正是公司的业务的稳健期和上升期,是转型的好机会。如果在业务收入下滑的时候进行转型,那阻力会更大,顾忌会更多。 ·        在IPD变革的时候,我们提出了削足适履,向当时会跳舞的大象学习,穿美国鞋走中国路,如今我们再一次削足适履,向代表先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互联网公司学习,又何尝不可呢?

我们看到的好消息是CLOUD BU和消费者BG的部分业务与组织已经在向互联网经营模式转型,这说明公司至少在变革转型方面是开放的。不知道最需要向互联网转型的软件产品线为啥不转向为互联网运营商或与电信运营商联合运营。虽然这种产品线\BU级的转型跟笔者期望的集团转型相差甚远。但至少是个开始吧,希望CLOUD BU和消费者BG的互联网业务部门能早日成功,以便于在全集团复制和推广

随着5G迈出第一步,未来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将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领域得到更好的应用,从而推动智能家居走向全智能时代。其中,AI IoT是未来消费物联网的重要发展趋势,也是实现全智能的发展路径。因此,搭建AI物联网平台成为主流IT厂商在消费物联网领域发展的重要举措。在今年的AWE展会上,边肖发现基于场景的智能家居演示已经成为很多主流IT厂商的保留部分,是AI物联网平台支持的多设备场景互联的集中展示。在这个过程中,IT领域新兴消费电子和互联网厂商的“入侵”成为AWE近年来越来越关注的趋势。华为就是最明显的例子。今年,他们以HiLink作为智能家居的基础连接平台,展示了场景物联网技术和产品阵列。在AWE2019举办HiLink生态大会的华为宣布,其物联网生态战略全面升级为全场景智能战略,而HiLink则扮演着平台基础连接的角色,覆盖云、端、边、芯,提供万物互联的全连接架构标准,能够端到端赋能整个生态,解决不同品牌智能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相当于为不同平台不同厂商的设备引入正常通信。边肖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方向,因为它切入了智能家居市场的一个重要痛点——碎片化。不同的厂商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各司其职,标准、接口、产品布局都不一样,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困惑。由此看来,智能家居时代把统一平台做大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智能手机时代。华为HiLink做的很对,但远远不代表HiLink可以成为智能家居市场的收割者。我们不妨再深入思考一下。Hi-link是土壤,是主流模式。虽然华为的HI-link战略是在2015年12月发布的,但是在HI-link平台真正搭建起来之前,花了大约两年的时间进行探索。目前,在不成熟的智能家居领域,构建一个生态架构或模型是边肖首先想到的问题。这里不得不提另一个角色,就是小米生态链。小米物联网时代的布局比华为早很多。2013年,雷军确定了物联网的发展方向,并形成了初步的方法体系。刘德带领团队在市场上筛选优质的智能硬件初创企业,以投资不控股的形式进入和输出小米的产品理论和方法论,形成一批具有鲜明小米印记的智能家居企业矩阵,以期形成小米设想的“竹林效应”。在此基础上,小米孵化了“米家”这个品牌。从这一点来看,华为的HiLink智能家居战略起步较晚,真正见效更晚。但是,这个“晚”也是相对的。智能家居市场普及成熟之前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留给华为布局的时间其实是相当充足的。战略上,华为采取与小米生态链不同的政策。小米生态链的核心是“孵化”,华为HiLink的核心是“连接”和平台。平台的架构包括六大要素:HiLink SDK软件包、生态伙伴拥有的产品、HiLink智能路由器、家庭云平台、智能家居App、HiLink联盟认证。基于此,提供了设备与设备、设备与手机、设备与云、设备与网络之间的标准协议,解决智能终端之间的互联和交互。其实IT之家总结一下,市面上各厂商的智能家居策略可以分为三种。第一,像华为,主平台和开放连接为广大智能家居设备提供了生态土壤,这主要是互联网公司在做;还有一家传统家电巨头,其产品生产线基本可以覆盖全屋智能家居设备需求。在此基础上,辅以软件系统和平台。这类企业通常是家电制造和IT技术双重积累的巨头,如三星、LG等。至于小米的生态链模式,边肖觉得本质上是第二种变体,软件和硬件都有。只是出于对企业规模、经验、效率等各种因素的考虑,才想出了生态链这种创新模式,可以算作第三种。对于消费电子和互联网厂商来说,华为采用的模式其实是比较主流的模式。抛开具体的规则不谈,这个思路其实和苹果的HomeKit很像,而三星的SmartThings平台也在尝试融入体验赛,不仅要把单个产品做好,还要把每个产品和不同产品之间的深度协同体验做好。从这个角度来说,华为HiLink的开放生态和小米这样的封闭生态各有利弊。至于华为HiLink,起步较晚,未来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是,边肖对它的开放模式,以及背后的技术和R&D技能本身和它的头部合作伙伴,更乐观。其实摆在他们面前的问题主要是开放带来的两面性。至于未来,谁会赢还是个未知数。

从广州市白云区政府官网获悉,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 339 亿元成功竞得白云区华侨糖厂地块。据悉,华为未来或将在此处修建广州研发中心,用于智能汽车、云计算及物联网等技术领域的研发。

根据广州市白云区政府官网原文显示:“12 月 7 日,白云区华侨糖厂地块在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成功出让,竞得人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该地块规划为新型产业用地(M0),拟建成研发中心,总用地面积约 17894 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 166 万平方米,出让金 339 亿元,地块的成功出让,为打造广州西岸,建设西部科技创新走廊按下加速键。

此前,白云区人民政府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就签署了投资框架协议,建设广州华为研发中心,就共同推动广州市智慧城市、云计算及物联网等产业发展达成全方位、深层次战略合作。这是继 2017 年白云区与华为公司合作共建“三中心一平台”后,双方再次携手达成的全方位、深层次战略合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28034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