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大概是做什么的,有没有推荐的平台?

物联网大概是做什么的,有没有推荐的平台?,第1张

你好!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其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IoT)”。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PS:以上资料来自百度百科。

物联网分红不是真的。
因为物联网是个技术、是个产品,不是让人投资的,需要了解物联网是一个概念 ,骗子就利用这个概念来忽悠人 ,并且物联网没有原始股、没有注册,要避免上当受骗 。
万物互联(澳门)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主营业务包含了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边缘计算、5G通讯业务等多个项目。

雷军在写给2029年的信中提到,“互联网在中国普及大约用了20年时间,移动互联网大约是10年时间,我觉得AIoT的到来可能会比我们想得要快,带来的变化也会远超过以往。”

而他所提到的AIoT指的便是超级互联网,也就是万物互联。 汽车 作为单价最高的工业消费品之一,自然也是万物互联中极为重要的一环,那么如今国内的车机系统能否满足未来时代的需求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本次测试我们找来了搭载斑马20系统的上汽大通G50、搭载DiLink的比亚迪唐以及能代表吉利最高水准的领克02。我们将针对 屏幕硬件、语音识别、软件功能、外接设备以及运行速度 五个方面进行对比测试。

都是大屏却大不相同

无论互联系统如何先进,最终还是基于屏幕呈现出来的,所以屏幕尺寸合适、显示清晰、阅读方便是其它功能体验的基础。

领克02搭载了1025英寸的液晶屏,实际显示效果也很好,美中不足的是屏幕在空调出风口下方的设计使屏幕角度比较低,行车时查看屏幕上的信息需要大幅度的低头。

比亚迪唐搭载的是146寸大屏幕,且支持旋转,白天看的确惊艳,但是由于软件的UI设计多为浅色,所以这么大的屏幕晚上多少会有些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

大通G50搭载了一块123寸的悬浮式中控屏,虽然没有比亚迪那么大,但是在和中控台的整体设计融合上要更自然,不会有一种后市场加装感。另外,屏幕的宽度很大,可以在同一界面显示更多信息。在屏幕的安装位置方面,液晶屏和仪表盘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减少注意力分散以及带来的危险,这一点也是三台车中考虑得最周全的。

总体来看,静止状态下比亚迪唐的屏幕大小最惊艳,但是在行驶过程中大通G50的屏幕更实用。不过话说回来, 汽车 的属性毕竟是交通工具,谁会用来一直停在路边摆弄屏幕呢?

听懂方言是标配,懂你所想更重要

现在 汽车 的内饰设计都在往简洁方向走,很多功能都会集成在大尺寸的屏幕里。行车时,在屏幕上指指点点会使驾驶员视线长时间离开道路,增加安全隐患,所以一套靠谱好用的语音识别系统显得至关重要。虽然如今的AI智能语音系统大都能听清楚驾驶者说的话,但在领会驾驶者意图能力和流畅对话能力上却有所分别。

领克02的车机能够做到精准识别下达的指令,我们分别用天津话、河南话、东北话实验也都没问题。

比亚迪的情况和领克类似,在语音识别方面都没有任何问题。

虽然在识别能力方面二者都没有问题,但是在功能集成方面,两车做的并不够好。比如,一旦从主界面到车机应用内,语音指令就不奏效了,所以无法完全在不触碰屏幕的情况下使用系统。另外,这两台车都没有打通车窗以及天窗的控制权限。而这就不得不提斑马系统的语音指令了。

大通G50的斑马系统支持连续语音输入,而另外两台只能等待语音唤醒后单次输入一个指令。不仅如此,它还能区分主驾副驾的语音指令,释放不同的权限,即使在车内其它乘客正常交流的情况下,唤醒者也能正常下达语音指令,并且这种设计在保证驾驶者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又给了副驾一定的 *** 作权限,设想的更加周到。

此外,在情景语音指令识别方面,大通G50上的斑马车机做得最好。比如,你不仅可以说调高空调温度,还可以说我感冒了,斑马会自动调高空调温度;说我想看星星,大通G50就能够打开天窗。相比领克和比亚迪的车机,大通G50的斑马20系统更人性化,可支持的情景语音输入指令更多。

功能要全,但更要安全

简单的开关空调、播放音乐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我们对于车辆多媒体系统的愿景。像手机一样,在不同使用场景提供更加丰富的功能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那么这一点,三款车表现如何呢?

比亚迪的车机系统基于安卓系统打造,能够支持大部分安卓应用,甚至可以打 游戏 、刷抖音。但是在行车过程中,车辆并不会对 游戏 功能进行限制。从某种角度来说,这好像是一种缺点。

领克的车机系统能够满足大部分的使用需求,包括导航、多媒体、空调控制等。很实用,但和比亚迪“过剩”的 娱乐 功能相比略显平淡,无法满足年轻用户在社交、出游等场景中提出的个性化需求。

斑马系统则在场景化应用上走出了自己的一条路。虽然它并不支持“开车打 游戏 看”这样的功能,但是在满足所有基本需求的基础上,还支持方便智能的支付功能。

在大通G50上,加油,不用下车、不用刷卡,支持支付宝免密付款,免除加油忘带现金以及下车付费的烦恼。淘票票购买票,在开场前,系统会在开机后及时提醒是否导航到院所在地,如在饭点,还会智能推荐该地区餐饮。全国超过7000家智慧停车场不用现金支付,无感支付,自动抬杆放行。飞猪订票信息流转至车机端,在启动后会主动询问是否导航至机场等出行目的地。

同时,斑马系统支持在自驾游时进行车友编队,在线交流以及旅途路书,推荐优质 旅游 路线,并智能导航。车队编队行驶,实时语音通话,这些都是领克和比亚迪无法实现的。

另外,三款车都支持手机APP控制车辆系统,比如远程启动、提前打开空调等功能,但斑马系统支持对非车主用户授权解锁使用车辆,这点也是“人无我有”的实用功能。

连接更多设备、创造更多可能

仅靠车机的一块屏幕一套音响能实现的功能毕竟有限,和车内其它智能设备联动,形成可以语音控制的智能生态链体系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那么这三款车机都能和哪些智能硬件连接呢?

由于比亚迪是基于安卓系统打造的,所以理论上一切可以和安卓设备连接的硬件都可以和它连接。当然,和安卓手机相同,在下载某些非法软件后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所以用户还是要谨慎一些。

领克的车机系统无法连接外部设备,连自带的行车记录仪也只能通过手机查看。

大通G50支持小蚁相机4K运动相机、盯盯拍行车记录仪、飞利浦空气净化器等设备,在保障系统安全的基础上满足了大部分用户的使用需求。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上车点火后,等待系统开机加载是一件非常烦人的事情,我们用秒表简单测试了三台车机的开机时间。

比亚迪开机用了8秒

领克开机用了24秒

大通G50在大多数情况下会选择让车机待机

比亚迪开机用了8秒,表现令人满意,但在安装大量应用后速度如何,这一点要打个问号。毕竟很多安卓手机,使用时间一长都可能会出现愈发不稳定的情况。

领克02开机用了24秒,之前领克01的系统运行速度就被诟病,在02上有所提升但仍不尽如人意。

大通G50在大多数情况下会选择让车机待机,唤醒仅需3秒,这样的系统逻辑更加的人性化。

之后我们对三款车机分别下达了导航指令,测试从下达语音指令到开始导航所需的时间。

领克开始导航用时25秒

比亚迪进入导航页面用时19秒

大通G50开始导航用时16秒

领克02的处理速度是最慢的,每次说话都需要反应一秒钟左右,最终用时25秒。

比亚迪唐用了19秒进入导航页面,但是无法语音控制开始导航,需要手动点选。

大通G50的斑马20系统得益于支持语音连续输入的优势拔得头筹,仅用16秒就成功开始导航。

本次测试的三款车机都能满足日常的使用需求,其中比亚迪支持的功能最多,系统也最开放,但小智认为安卓系统长时间使用之后的流畅度目前来说还是非常一般的。领克的车机系统虽然界面新潮,但是功能表现平平,实际体验下来没什么令人眼前一亮的特点,还有很多可以优化的地方。

上汽大通G50的斑马20系统,在保持安全封闭的网络环境的基础上,依然能够进行外接设备、在线支付等实用的功能,并且也有三款车机中最为流畅的语音输入系统,在三款车机中脱颖而出。当然,市场总会提出更高的需求,一成不变的产品难以满足时代的发展,斑马系统可以通过OTA远程升级不断迭代,给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功能。可以说,斑马系统是一款走在需求前端的系统,它已经将人们开车需要的场景都预设在了车机上,那么能读懂心思的车,怎能不爱呢!

5G时代的物联网也在实现真正的“万物互联”。
5G的链接密度可以超过每平方公里100万个,5G支持更多的物联网设备以更低的功耗接入网络,甚至可以实现100万个传感器同时连网。这不仅意味着连接区域的扩大,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覆盖区域内更多的“物”可以实现连接。
快递小车和无人机就是大连接物联网应用的体现。未来研究的关键是需要使用物联网技术构建与外部世界沟通的机制或构架,就像在交通事故发生时,能够通过物联网设备与事故附近车道车辆进行沟通并发出警告。
除了人工智能,物联网与云计算的拥抱也更加紧密,两者“互相成就”。云计算为物联网所产生的海量数据提供了很好的存储空间,物联网则为云计算提供了落地应用,丰富了云计算的应用场景。

一、移动5G:
移动5G网络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其最高理论传输速度可达每秒数十Gb,这比现行4G网络的传输速度快数百倍,整部超高画质可在1秒之内下载完成。
2014年5月13日,三星电子宣布,其已率先开发出了首个基于5G核心技术的移动传输网络,并表示将在2020年之前进行5G网络的商业推广。
二、物联网:
物联网:是利用局部网络或互联网等通信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等通过新的方式联在一起,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相联,实现信息化、远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网络。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它包括互联网及互联网上所有的资源,兼容互联网所有的应用,但物联网中所有的元素(所有的设备、资源及通信等)都是个性化和私有化。
三、万物互联:
万物互联(IoE)定义为将人,流程,数据和事物结合一起使得网络连接变得更加相关,更有价值。万物互联将信息转化为行动,给企业,个人和国家创造新的功能,并带来更加丰富的体验和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机遇。
鲜明特征:
随着越来越多的事物,人,数据和互联网联系起来,互联网的力量(实质上是网络的网络)正呈指数增长。这个观点(也就是"梅特卡夫定律") 由科技先驱和3Com公司的创始人罗伯特·梅特卡夫提出。罗伯特·梅特卡夫认为,网络的价值与联网的用户数的平方呈正比。从本质上讲,网络的力量大于部分之和,使得万物互联,令人难以置信的强大。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因特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这一概念提出已有20多年,但受全球各国重视是2008年和2009年这两年,各国纷纷推出物联网相关政策,我国也开启了物联网发展里程碑的年份,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经过10年发展,物联网已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概念,在云+AI等技术加持下,让物联网得到了广泛应用,产业发展迅猛,也迎来了黄金发展时代。

运营商、半导体厂商、通信设备、云服务商和应用端等形成物联网产业链,而NB-IoT和LoRa等LPWA低功耗广域网通信技术,解决物联网大规模部署连接等需求,继而使得物联网在工业、零售、物流和交通等垂直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产业链积极推动下,物联网连接规模成倍速度增长,LPWAN连接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09%。此外物联网高级顾问杨剑勇指出,5G技术部署,也将把物联网带上更高的层次,也让万物互联成为可能,其中运营商是万物互联积极推动者,全球运营商纷纷转型寄望于在大连接时代,不再局限做一个管道提供者,希望能抢夺物联网应用端市场,例如面向工业、教育、医疗、车联网和智慧家庭等应用场景寻求机遇。

物联网在移动监测、智能可穿戴、POS机、气象、医疗和能源等行业用途很大,而且是实现设备联网不可或缺的产品,不少相关的top域名都被注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28355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