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消防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构架有哪些介绍?

智慧消防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构架有哪些介绍?,第1张

智慧消防物联网解决方案
方案概述:
智慧消防物联网解决方案,综合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有线、无线、移动互联网等通信手段,将社会单位消防设施进行互联,获取消防设施状态信息和相关建筑信息,实现消防信息共享与应用服务的智慧消防物联网数据平台系统。
用户通过WEB客户端或手机APP客户端登录平台能够获取“智慧消防”的各类信息,方便、有效的管理各类消防设施和设备,及时发现并排除消防隐患,并对火灾及时自动确认和上报,并通过报警联动实现自动灭火,并通过客户端及时通报相关人员采取对应措施,做到火灾损失小,提高火灾防控水平及救援速度。
智慧消防物联网方案整体结构:
联网单位用户根据本单位消防设备配置实际情况,在原有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基础上,加装智慧用电安全探测器、智慧消防水源采集器、智慧消防RFID标签、网络视频摄像头、独立式感烟探测器等前端物联探测设备,相关信息通过有线或无线互联网上传至智慧消防物联网数据平台进行集中的处理分析。
针对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社会单位或消防设施可提供完善的智慧消防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完成城市物联网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构建高层住宅、小微场所类智能消防预警系统。

01
物联网在之前被定义为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线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简言之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02
后来被重新定义为当下几乎所有技术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实现物体与物体之间:环境以及状态信息实时的实时共享以及智能化的收集、传递、处理、执行。广义上说,当下涉及的信息技术的应用,都可以纳入物联网的范畴。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01
传感器技术:这也是计算机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大家都知道,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计算机处理的都是数字信号。自从有计算机以来就需要传感器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计算机才能处理。
02
RFID标签技术:也是一种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是融合了无线射频技术和嵌入式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技术,RFID在自动识别、物品物流管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03
嵌入式系统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软硬件、传感器技术、集成电路技术、电子应用技术为一体的复杂技术。经过几十年的演变,以嵌入式系统为特征的智能终端产品随处可见;小到人们身边的MP3,大到航天航空的卫星系统。嵌入式系统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推动着工业生产以及国防工业的发展。如果把物联网用人体做一个简单比喻,传感器相当于人的眼睛、鼻子、皮肤等感官,网络就是神经系统用来传递信息,嵌入式系统则是人的大脑,在接收到信息后要进行分类处理。这个例子很形象的描述了传感器、嵌入式系统在物联网中的位置与作用。
04
现在的物联网产业以应用层、支撑层、感知层、平台层以及传输层这五个层次构成。

风电并网难是一个困扰着行业的难题,怎样简单容易的实现风电并网似乎无解,但是也是有缝可寻的,风电并网难问题实非无解,以下三点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须注意和掌握的。
首先,在风电基地的开展上切忌贪大求全,要视地域状况和开展需求有步骤、有节拍地实行。比方蒙东、蒙西这样天然劣势集中的地域,要在合理规划的前提下走可连续开展的开发途径。而某些地域,比方新疆,在甘肃的风电都难消纳的现状下,再继承鼎力增添风电装机范围显然是不合理的。
其次,调度规矩和运行方法的改变势在必行。我国推行的节能调度,并没有真正实行开,后果也不好。咱们晓得风力资源由于其天然动摇性,会有产出不稳固性的特征,这往往使得需求激烈时提供方软弱,而提供激烈时需求方缺乏。因而,如何调度风电资源是优先要处理的课题。
另一方面,在调度规矩上也需灵巧改变。国外大多数国家都规矩一切的电源是能够参加调峰的,水电、燃气发电都100%参加调峰,煤电能够50%深度调峰、核电都有15%~30%的调峰幅度,但我国目前条件下,假如不进行技巧革新和调度标准的革新,核电、煤电和热电联产都很难进行深度调峰。同时,国家在核准名目,制订标杆电价时核电、火电每年都有绝对固定的发电规划(年应用小时数),这种运行方法无法满意风电不弃风的请求。从技巧上进步调峰才能,增添抽水蓄能电站和可调度的燃气电站,以及进步火电的调峰的灵巧性,建立契合低碳开展,契合气象友爱,契合节能调度的新调度机制才能从基础上处理风电并网难题。
节能环保是目前的主要话题深入到各行各业,但是怎样做到既节能环保又能有力的提升工作效率呢?那就要注意以上三点了。一是要建立有序、有节拍、范围化和散布式开展相联合的基础观点;二是要重点做好电力调度的体制和机制革新;三是要处理好长间隔保送的问题。以上三个方面缺一不可,其中调度规矩的改变是关键关键之一。
三个显著问题
一是电源建设无序、过快,电网工程核准环节多、周期长,而电网疲于应付。这一点,连新能源的投资者都没有否认过。
二是电网现有的调峰能力不足。风电具有显著的随机性和间歇性,大规模并网后,需要增加快速调峰电源(抽水蓄能、燃气电站等)保障电网安全。全球风电装机规模最大的几个国家中,西班牙的快速调峰电源比重达到34%,是风电的17倍;美国高达47%,是风电的13倍。我国“三北”地区电源结构单一,快速调峰电源比重不足2%,难以适应风电更大规模建设的要求。
三是电网跨区消纳能力有待提高。以北欧为例,丹麦、瑞典、挪威、芬兰四国之间建立了北欧电力市场,互通有无。无风时,丹麦从邻国挪威进口水电,而风电富余时,丹麦就会将风电卖给其他国家,这都有赖于坚强跨国电网支撑。我国吉林省风电机组年运行小时数已经由2008年2163小时降至2012年1420小时,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风电消纳外送的特高压通道迟迟没有打通。
此外,国家能源局2015年4月28日公布的关于一季度全国风电并网运行情况显示,一季度,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477小时,同比下降2小时;弃风电量107亿千瓦时,同比增加58亿千瓦时;平均弃风率186%,同比上升66个百分点。
建议
第一,应把建设坚强智能电网作为新能源发展的重要保障。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大型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开发消纳,也有利于促进分布式电源的发展。
第二,应该健全相关法律,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第三,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具有显著的间歇性和随机性,应注重其对电网安全的冲击,加强并网管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28376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