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物联网是使用传感器、RFID、二维码等作为感知元件,需要通过基础网络实现物物和人与物互联。也就是包括基层感知,通讯和综合应用服务,综合应用服务里可以涵盖webgis技术的应用。
这2个东西是两个范畴上的东西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存在与发展已历经30余年。
用户的需要、技术的进步、应用方法论的提高,以及有关组织机构的建立等因素,深深地影响着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综观GIS发展,尤其是北美地区的实际情况,可将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60年代为地理信息系统开拓期,注重于空间数据的地学处理。
例如,处理人口统计局数据(如美国人口调查局建立的DIME)、资源普查数据(如加拿大统计局的GRDSR)等。
许多大学研制了一些基于栅格系统的软件包,如哈佛的SYMAP、马里兰大学的MANS等。
综合来看,初期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动力来自于诸多方面,如学术探讨、新技术的应用、大量空间数据处理的生产需求等。
对于这个时期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来说,专家兴趣以及 的推动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并且大多地理信息系统工作限于 及大学的范畴,国际交往甚少。
(2)70年代为地理信息系统的巩固发展期,注重于空间地理信息的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的真正发展应是70年代的事情。
这种发展应归结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资源开发、利用乃至环境保护问题成为 首要解决之疑难,而这些都需要一种能有效地分析、处理空间信息的技术、方法与系统。
二是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数据处理加快,内存容量增大,超小型、多用户系统的出现,尤其是计算机硬件价格下降,使得 部门、学校以及科研机构、私营公司也能够配置计算机系统;在软件方面,第一套利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软件问世,新型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不断出现,据IGU调查,70年代就有 80多个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第三,专业化人才不断增加,许多大学开始提供地理信息系统培训,一些商业性的咨询服务公司开始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工作,如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ESRI)成立于1969年。
这个时期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总体特点是:地理信息系统在继承60年代技术基础之上,充分利用了新的计算机技术,但系统的数据分析能力仍然很弱;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方面未有新的突破;系统的应用与开发多限于某个机构;专家个人的影响削弱,而 影响增强。
(3)80年代为地理信息系统大发展时期,注重于空间决策支持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迅速扩大,从资源管理、环境规划到应急反应,从商业服务区域划分到政治选举分区等,涉及到了许多的学科与领域,如古人类学、景观生态规划、森林管理、土木工程以及计算机科学等。
许多国家制定了本国的地理信息发展规划,启动了若干科研项目,建立了一些 性、学术性机构。
如中国于1985年成立了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美国于1987年成立了国家地理信息与分析中心(NCGIA),英国于1987年成立了地理信息协会。
同时,商业性的咨询公司,软件制造商大量涌现,并提供系列专业 。
这个时期地理信息系统发展最显著的特点是商业化实用系统进入市场。
(4)90年代为地理信息系统的用户时代。
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已成为许多机构必备的工作系统,尤其是 决策部门在一定程度上由于受地理信息系统影响而改变了现有机构的运行方式、设置与工作计划等。
另一方面,社会对地理信息系统认识普遍提高,需求大幅度增加,从而导致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扩大与深化。
国家级乃至全球性的地理信息系统已成为公众关注的问题,例如地理信息系统已列入美国 制定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同美国副总统戈尔提出的“数字地球”战略、我国的“21世纪议程”和“三金工程”也包括地理信息系统。
毫无疑问,地理信息系统将发展成为现代社会最基本的服务系统。
扩展资料:
社会应用
随着GIS在决策中的普及,学者们已经开始审议地理信息系统的社会影响。
有人认为 ,地理信息的生产、分配、利用和表述的很大程度上与社会环境有关。
其他相关议题包括版权、隐私和审查的讨论。
较为乐观的GIS社会应用是将它作为一个公众参与的工具来应用。
规划
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日前印发了《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目标是到2015年,建成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和信息化测绘体系。
规划还提出,争取把地理信息产业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
统计显示,截至“十一五”末,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总值突破1000亿元;而到“十二五”末,这一数字有望突破2000亿元。
倍增的规模将给地理信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推进地理信息资源整合
规划提出,要加快推进地理信息资源整合和数字城市建设。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数字城市建设试点和推广城市已达130个。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王春峰表示,“十二五”期间将在全国全面推进数字城市建设,力争完成全部333个地级市和部分有条件的县级市的数字城市建设。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日前发布的2011年测绘工作要点明确要求,进一步加快数字城市建设步伐,力争在2011年完成100个以上、启动100个以上数字城市建设,使数字城市覆盖全国2/3以上的地级城市。
业内人士指出,基于这样的建设速度,未来3-5年,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的市场容量将超过1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十一五”末,公众版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开通并产生重要影响。
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将“天地图”服务功能延伸到省级和市级,并加大“天地图”推广应用工作力度,将其打造成为互联网内容服务的中国自主品牌。
争取纳入新兴产业规划
规划还表示将继续完善产业发展政策,争取把地理信息产业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
鼓励地理信息企业参与 采购,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产品在 投资项目中的应用,努力实现重大测绘工程中国产装备使用比例超过50%。
规划还提出,要深入挖掘基于位置的地理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市场潜力,大幅度提高地理信息服务业务覆盖范围和市场盈利水平。
其中包括加大地理信息技术与有关技术的集成应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大地理信息技术和位置服务产品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智能交通、现代物流等方面的应用;开发基于地理信息的电子游戏产品、地理信息电视频道以及基于物联网的位置服务产品等。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多项引导性政策的出台,地理信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将迎来巨大的市场机遇。
巡更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简称GIS系统。
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GIS通常和GPS结合使用。
对于大范围的、露天的巡更巡检,巡更人员手持GPS巡检器,实时接收GPS卫星定位消息(时间、经纬度),并按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自动发送或者在特定地点手动发送定位信息到无线通讯前置机。
无线通讯前置机在收到定位信息后将数据传输到管理系统平台,系统软件采用GIS电子地图技术,动态显示和回放巡检轨迹,交由GIS分析可得该巡逻点的详细信息。
深度应用应该是跟业务紧密结合,能优化业务流程,提升流转效率,并为决策提供依据。BIM、GIS、IOT的应用不能只局限在自身的展示,应该不同技术之间互相融合,为业提供更丰富更全面的数据来源,并且从多维度提供业务决策建议,才能真正实现技术的价值。
由于BIM、GIS、IOT的数据格式不一样,无法直接融合使用,需要通过轻量化引擎对格式进行统一,才能进行深度应用。
对BIM轻量化引擎进行选型时,要重点考察以下几个因素:
1、是否支持工程建筑行业的主流文件格式;
2、BIM模型中的构件及属性信息是否提取完整;
3、大模型的在线浏览是否流畅;
4、能支持低配置的显示终端;
众多开发者在综合对比后,不约而同选择了BCore BIM引擎——一款专业面向工程建筑行业的轻量化BIM引擎。
BCore BIM引擎支持工程行业主流文件上传与解析,超大模型在线流畅不卡顿、不闪屏,支持BIM+GIS的场景整合,提供功能丰富的SDK和API接口,还支持私有化部署。
BCore BIM引擎引擎是由BCore团队独立开发,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专业建筑图纸模型轻量化引擎。BCore以服务建筑工程行业作为原点,为开发者提供数据解析、图形可视化和几何运算3大核心服务,有效降低BIM应用的图形开发难度,让开发者将精力聚焦在核心业务功能,缩短项目开发周期,提升管理人效。
数据解析
BCore图形引擎支持rvt、ifc、skp、dwg、dxf、osgb等10多种建筑行业主流文件格式的解析,兼容多专业、多软件的成果合并,实现数据格式的统一。
BCore能实现BIM模型和CAD图纸的全量数据提取。
针对BIM模型,BCore支持项目、模型、标高、类型、系统、构件等常规数据的提取,还提供3D轴网、空间、洞口、端口连接关系等特色扩展数据提取,并能导出完整的属性清单。为成本材料算量、模型审查等业务场景提供数据提取能力,让BIM模型不止能“看”,还能真正被用起来。
针对CAD图纸,BCore不仅能实现图元级别的数据解析,还可以导出图纸的布局空间及模型空间,并支持按图层、图块、图框拆分图纸。
图形可视化
BIM应用最担心在线浏览模型、图纸时,频繁出现卡顿和崩溃,如果不能顺畅运行,即使应用的功能再多、效果再炫,也难以用到实际项目中。
BCore图形引擎为开发者提供图形可视化服务,只需调用图形API就可以实现BIM模型、CAD图纸、GIS模型的在线浏览与交互 *** 作。
借助BCore出色的轻量化技术,无论是施工现场的普通电脑,又或者是手机、平板,大部分图纸二次加载时,能在1秒内完成加载,即使是超大型的模型,在线浏览也不会卡顿、闪屏,不用担心应用运行不起来。
BCore图形引擎还提供丰富的视觉特效库,帮助开发者以更生动、直观的形式展示模型及项目数据。
物联网在以下几个领域的应用比较广泛:
1、智能交通
物联网技术可以自动检测并报告公路、桥梁的“健康状况”,还可以避免过载的车辆经过桥梁,也能够根据光线强度对路灯进行自动开关控制
2、数字家庭
在连接家庭设备的同时,通过物联网与外部的服务连接起来,实现服务与设备互动。
3、定位导航
物联网与卫星定位技术、GSM/GPRS/CDMA移动通讯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能够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覆盖范围内使用GPs技术,使用和维护成本大大降低,并能实现端到端的多向互动。
4、现代物流管理
通过在物流商品中植入传感芯片(节点),供应链上的购买、生产制造、包装/装卸、堆栈、运输、配送/分销、出售、服务每—个环节都能无误地被感知和掌握。
5、食品安全控制
通过标签识别和物联网技术,可以随时随地对食品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对食品质量进行联动跟踪,对食品安全事故进行有效预防,极大地提高食品安全的管理水平。
6、零售
RFID取代零售业的传统条码系统(Barcode),使物品识别的穿透性(主要指穿透金属和液体)、远距离以及商品的防盗和跟踪有了极大改进。
7、数字医疗
以RFID为代表的自动识别技术可以帮助医院实现对病人不问断地监控、会诊和共享医疗记录,以及对医疗器械的追踪等。而物联网将这种服务扩展至全世界范围。RFID技术与医院信息系统(HIS)及药品物流系统的融合,是医疗信息化的必然趋势。
8、防入侵系统
通过成千上万个覆盖地面、栅栏和低空探测的传感节点,防止入侵者的翻越、偷渡、恐怖袭击等攻击性入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