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想一下,你坐在家里的沙发上,戴上一个专用设备,短暂的加载后,眼前白光一闪,进入一个叫做“HOME”的虚拟世界。那里依然是你的家,你对着镜子看到了一个和真实世界一样的自己。接下来你开始了虚拟世界的生活。
明天有演唱会,是在现实世界里顶流的“ZXS”带着他的新歌《zxs》在“HOME”与大家见面,你不想错过。于是你召唤出你的UniSwap,把手上值钱东西的换成了zxs token。接着你冲到售票处,赶紧拿刚才得到的zxs token换成了ZXS演唱会的NFT门票。
过了一会,突然你听到系统提示音,原来是由于你为UniSwap提供了流动性,你的个人信誉点提升了。你抬头看了看天上飘着的AAVE银行广告,琢磨着是不是可以去那边拿信誉点贷款,因为“HOME”的玩家越来越多,未来房子一定是刚需,可以贷款买块地皮开发房地产,说不定未来会有获利可能。仔细考虑之后,你打算演唱会之后开始筹划。
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ISO/IEC已经开始制定集装箱标准ISO 10374标准,后来又制定集装箱电子官方标准ISO 18185,动物管理标准ISO 11784/5、ISO 14223等。随着RFID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ISO/IEC认识到需要针对不同应用领域中所涉及的共同要求和属性制定通用技术标准,而不是每一个应用技术标准完全独立制定,这就是上一节的通用技术标准。
在制定物流与供应链ISO 17363~17367系列标准时,直接引用ISO/IEC 18000系列标准。通用技术标准提供的是一个基本框架,而应用标准是对它的补充和具体规定,这样既保证 不同应用领域RFID技术具有互联互通与互 *** 作性,又兼顾 应用领域的特点,能够很好地满足应用领域的具体要求。应用技术标准与用户应用系统的区别,应用技术标准针对一大类应用系统的共同属性,而用户应用系统针对具体的一个应用。如果用面向对象分析思想来比喻的话,把通用技术标准看成是一个基础类,则应用技术标准就是一个派生类。 ISO TC 104技术委员会专门负责集装箱标准制定,是集装箱制造和 *** 作的最高权威机构。与RFID相关的标准,由第四子委员会(SC4)负责制定。包括如下标准:
1)ISO 6346 集装箱—编码、ID和标识符号,1995制订
该标准提供集装箱标识系统。集装箱标识系统用途很广泛,比如在文件、控制和通信(包括自动数据处理),象集装箱本身显示一样。在集装箱标识中的强制标识再加上在自动设备标识AEI(Automatic Equipment Identification)和电子数据交换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应用的可选特征。该标准规定集装箱尺寸、类型等数据的编码系统再加上相应标记方法, *** 作标记和集装箱标记的物理展示。
2)ISO 10374 集装箱自动识别标准,1991制订,1995年修订
该标准基于微波应答器的集装箱自动识别系统,是把集装箱当作一个固定资产来看。应答器为有源设备,工作频率为850MHz~950Mhz及24GHz~25GHz。只要应答器处于此场内就会被活化并采用变形的FSK副载波通过反向散射调制做出应答。信号在两个副载波频率40kHz和20kHz之间被调制。因为它在1991年制定,还没有用RFID这个词,实际上有源应答器就是今天的有源RFID电子标签。此标准和ISO 6346共同应用于集装箱的识别,ISO 6346规定 光学识别,ISO 10374则用微波的方式来表征光学识别的信息。
3)ISO 18185,集装箱电子官方标准草案(陆、海、空)
该标准是海关用于监控集装箱装卸状况[9],包含7个部分,它们是:空中接口通信协议、应用要求、环境特性、数据保护、传感器、信息交换的消息集、物理层特性要求。
以上两个标准涉及到的空中接口协议并没有引用ISO/IEC 18000系列空中接口协议,主要原因它们的制定时间早于ISO/IEC 18000系列空中接口协议。 为使RFID能在整个物流供应链领域发挥重要作用,ISO TC 122包装技术委员会和ISO TC 104货运集装箱技术委员会成立联合工作组JWG,负责制定物流供应链系列标准。工作组按照应用要求、货运集装箱、装载单元、运输单元、产品包装、单品五级物流单元,制定六个应用标准。
1)ISO 17358 应用要求
这是供应链RFID的应用要求标准,由TC 122技术委员会主持,正在制订过程中。该标准定义 供应链物流单元各个层次的参数,定义 环境标识和数据流程。
2)ISO 17363~17367系列标准
供应链RFID物流单元系列标准分别对货运集装箱、可回收运输单元、运输单元、产品包装、产品标签的RFID应用进行规范。该系列标准内容基本类同,如空中接口协议采用ISO/IEC 18000系列标准。在具体规定上存在差异,分别针对不同的使用对象做 补充规定,如使用环境条件、标签的尺寸、标签张贴的位置等特性,根据对象的差异要求采用电子标签的载波频率也不同。货运集装箱、可回收运输单元和运输单元使用的电子标签一定是重复使用的,产品包装则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而产品标签来说通常是一次性的。另外还要考虑数据的完整性、可视识读标识等。可回收单元在数据容量、安全性、通信距离要求较高。这个系列标准正在制订过程中。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ISO 10374、ISO 18185和ISO 17363三个标准之间的关系,它们都针对集装箱,但是ISO 10374是针对集装箱本身的管理,ISO 18185是海关为监视集装箱,而ISO 17363是针对供应链管理目的而在货运集装箱上使用可读写的RFID标识标签和货运标签。 ISO TC 23/SC 19负责制订动物管理RFID方面标准,包括ISO 11784/11785和ISO 14223三个标准。
ISO 11784 编码结构
它规定动物射频识别码的64位编码结构,动物射频识别码要求读写器与电子标签之间能够互相识别。通常由包含数据的比特流再加上为 保证数据正确所需要的编码数据。代码结构为64位,其中的27至64位可由各个国家自行定义。 南宁新歌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物联网关键技术—RFID电子标签、射频识别(RFID)读写系统及电子标签专用集成电路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应用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新歌山科技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RFID整体应用解决方案。
法定代表人:郭赵伟
成立时间:2009-05-12
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50111200017355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南宁市总部路3号中国-东盟科技企业孵化基地二期2号厂房一层
人杰地灵这个词放在江大毫不为过,在学校这么久,对江大的杰出校友也略有耳闻。
企业家:
除季克良(原茅台集团董事长,超有名的那个茅台)和张亚东(青岛啤酒董事长,超市常见的青岛啤酒)外,江大出来的杰出企业家不胜枚举。
虽然江大是个很低调的学校,这些人物的名字或许很多人没有听过,但与之相关的食品,却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酒食饮品,事业上大有成就。
在我们不知道的时候,这些企业家已经给母校捐了不少钱啦。
政治家:
以邓鸿勋为代表,江大学子学业有成后,为各个省份出谋划策,奉献精力的也不少。
例如苏森是原青海省副省长,邓鸿勋是原海南省省委书记,徐国健担任过江苏省省委常委江大名人是说不完的,他们遍及全国各省,在无人知道的时刻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科研教育家:
因为我是纺院的,就我学院而言,不少讲师和教授的母校,也都是江大。
他们在江南大学学习后进修升级,再回过头将自己学过的知识传递给我们。这样一脉相承的精神,也正是江大想要让学生明白的道理吧!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江大众多退休的老教师,老教授都是具有院士资格的,这些优秀教师多集中在生工院和食品院,在业内名号响当当。听过几次课,风骨尤存的教师!
轻工业是强项,江南大学出过不少轻工业方面的****。今日我以江大的名人为荣,也希望将来,江大可以以我为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