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中国是我国政府为促进物联网技术发展而制定的。
“感知中国”是中国发展物联网的一种形象称呼,就是中国的物联网。通过在物体上植入各种微型感应芯片使其智能化,然后借助无线网络,实现人和物体“对话”,物体和物体之间“交流”。
物联网为我们展示了生活中任何物品都可以变得“有感觉、有思想”这样一幅智能图景,被认为是世界下一次信息技术浪潮和新经济引擎。
随着我国信息通信业“十三五”规划正式发布,物联网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的意义进一步凸显。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在推动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物联网正在让我们周围的世界结构变得更加智能,反应更加灵敏,将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融合在一起,下文将详细介绍物联网及物联网的应用。
实现“感知中国” 智能改变生活物物相连
中国物联网与互联网的融合才刚起步。要真正达到物物相连,实现“感知中国”,要走的路还很长。
智能城市,感知中国,智慧地球,由物联网带来的这一切美好前景有多远?
2009年11月12日,中国科学院、江苏省和无锡市签署合作协议成立中国物联网研发中心。2009年的11月1日,集聚产业链上40余家机构的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成立。一南一北,由政府大力推动,具备产学研结合特征的两个实体,都意在打造中国的物联网产业中心。物联网,“感知中国”的脚步正在加快。
北京金企文化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金企集团)成立于2005年,将“全民定制生态”引入文创定制领域,支持中国文创定制行业的崛起和发展,至今已发展成为国内颇具规模和影响力的综合性数字化企业。作为企业用品、文创定制、生产销售的全案企业,金企集团围绕定制美好,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与柔性生产的供应链,可根据客户需求,精准制定方案,快速完成设计,即刻落实生产,帮助海内外众多行业领导品牌客户通过企业用品定帮助企业更美好,助推定制行业转型升级。
目前金企集团拥有八种服务类型,十大产品系列个性定制与柔性生产能力。在北上广深湘拥有多个自有产业办公区,全国设立30余家分公司,各省市创建30多个沉浸式用户体验文创展馆,直接控股和参股48+品牌生产企业,拥有90+一线代理品牌,为客户提供361度定制服务。
未来,金企集团将携手全球一流的生态合作方持续建设高端品牌、场景品牌与生态品牌,构建“买即是定”的物联网生态圈,让定制走进生活,一切因您而定。
发展历程
2005年,公司成立
在现在知名的中关村创业大街原籍海楼,创办公司前身,主要运营两个“互联网10平台”,拉开持续奋逗的事业序幕。
2010年,创立品牌
金企第一个五年,实现最大的年度赢利,并且创建了“中金京银”贵金属定制品牌。
2016年,确立组织架构
继在北京购置2层办公区后,在长沙购置4层办公区。确立四中心四板块的发展组织架构,开始强集团中台建设,强集团组织驱动力。
2020年,集团15周年
发布年度发展目标:十五奋逗,千人企业,十亿业绩,百亿规模,千亿梦想。
同步发布第四个五年计划,提出二代升级,十五启航,再创业的发展基调。
2022年,二代建设
集团全面进入二代建设,建设北京,长沙双总部、多城市中心发展格局,启动城市展厅建设,发展城市合作人、提出城市合伙人、生产合伙人计划。建设组织生态、业务升级、人员胜任、主抓核心的发展规划。
2023年至未来,金企人坚守定制美好的使命,深耕大企服行业,致力定制让企业美好、让生活美好、让世界美好,一直在奋逗。
定制范围
文创八类:礼赠类、福利类、企宣类、服饰类、办公类、印刷类、包装类、衍品类;
智造十品:金银珠宝、工艺美术、数码电子、玩具公仔、皮具箱包、户外装备、服装服饰、生活日用、办公文具、印刷包装。
业务板块
金企集团下设金企文创、金企智造、金企互联、金企资本4大板块。
参与项目
2010年上海世博会
2010年广州亚运会
2012年我国首艘航母正式交付仪式
2014年北京APEC峰会
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
2016年G20杭州峰会
2017年天津全运会
2018年港珠澳大桥通车仪式
2020国际乒联总决赛
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
2022年安徽省第十五届运动会
服务理念
定制美好企业,一切因您而定。我们提供策划、设计、生产、销售、售后全案服务,以“优质的产品、工厂的价格、品牌的服务”创造超越对手的竞争力,用定制的力量帮助客户实现美好企业目标,驱动企业持续发展,提升企业商业价值。
企业文化
价值观:以价值为中心,以奋逗者为本
愿景:全民定制生态,一切因您而定
使命:文创智造,定制美好
公司地址
北区中心:北京市海淀区黄平路19号龙旗广场E栋16-17层
南区中心:长沙市经开区人民东路中部智谷8栋14-17层
各地公司: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长沙|南京|苏州|杭州|厦门|合肥|宁波|济南|青岛|南宁|西安|成都|重庆|南昌|天津|太原|武汉|郑州|石家庄江苏中关村是政府引进的,和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合作一起设立的,在江苏溧阳泓口这边。主要是想打造“五园一区”,即:高端装备及通用航空产业园、健康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绿色能源产业园、软件产业园以及研发机构集聚区。
现在已经有很多高科技的研发机构进驻了,上海交通大学研究所也在里面,还有一些做智能机械臂的企业、导航方面的企业(天绘)、物联网RFID企业(江苏探感物联)等,都是高科技方面的。估计之后的发展会很不错
宣鸿表示,北京市正在努力建设全国 科技 创新中心。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作为国家级的专业特色园区,通过建立产业基金系,打造综合服务平台,支持成立产业孵化器和人才培训体系等系列措施,不断完善产业生态体系,全面提升创新生态的能力和水平。当前集成电路产业正在步入颠覆性技术变革时期,园区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北京市海淀区副区长 陈双
陈双表示,海淀区高校、科研院所聚集,产业环境优势凸显,IC PARK要建成世界一流的IC专业园区,成为引领海淀北部发展的新引擎,助推海淀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宫承和认为,虽然近年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与世界集成电路产业相比,尤其是在高端装备和核心芯片领域仍有较大差距。我国集成电路产品自主性不高。如何加大自主研发,攻克艰难是当前形势下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面临的重大挑战。
工信部电子司集成电路处处长 曲晓杰
曲晓杰认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主要存在核心技术受制于发达国家的制约,以及产品结构偏中低端两点问题。为此要不断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构建高质量技术企业,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姜广智介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全球最大,约超过50%。根据北京市集成电路产业特点及发展现状,姜广智作出了五点预判:
一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仍将持续增长,成为中国信息产业迈向价值链高端的关键;
二是“换道超车”机会不大,硅基技术仍将是产业主流技术线路,器件小型化继续是主攻方向;
三是集成电路行业需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集成电路产业的创新突破需要长期持续投入,应以较长周期规划产业发展;
四是发展集成电路装备和EDA工具是自主发展的关键,也是北京创新优势所在;
五是“以产品为中心”是国家集成电路制造新发展战略,也是北京市重要发展机遇。
魏少军认为,提升产品档次是当前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关键,为此要紧紧抓住集成电路产业今后的发展机遇。一是紧紧抓住人工智能芯片的发展机遇。二是要抓住第五代移动通信发展的大好时机。三是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四是物联网技术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五是医疗 健康 事业从治向防的战略转变带来的无限机遇。六是机动驾驶技术将深刻改变人类 社会 。
分论坛(一)
围绕“IC设计与自主创新”的主题展开,由中关村芯园(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军主持,演讲嘉宾从产业生态应用、AI智能领域、RISC-V技术落地、异构Soc设计等方面发表了专业性深度演讲。
分论坛(二)
主题为“‘Z 沙龙’·产业与投资”,论坛演讲嘉宾均为创投一线资深专家,从半导体行业投资机遇、科创板助推半导体产业腾飞、市场与技术驱动产业投资等论题展开前瞻性的交流探讨。
分论坛(三)
以“人才与培训”为论坛主题,围绕IC人才产业需求与现状,集成电路应用人才培养模式与思路,人才流动的瓶颈与障碍,高端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等问题,邀请有关高校和企业专家共同交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