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关于比特币7月25日的报道

人民日报关于比特币7月25日的报道,第1张

比特币是一种虚拟商品,可以通过运算获得,也可以在交易平台买卖
今年什么货币最火?相信很多人会回答:“比特币”。
通俗地说,比特币是一种数字代码,依据特定的算法通过大量计算产生。理论上,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计算来获得比特币,这个过程被比作“掘金”、“挖矿”。按照比特币创始人设置的算法,比特币的总量是有限的,只有2100万比特币,目前已有1207万比特币被“挖”出。
然而,想“挖”出比特币并不容易。北京邮电大学经管学院学生林佳曾专门作过研究,她说:“一般的家用电脑性能难以支撑‘挖’比特币所需的运算,市场上有专门的比特币‘挖矿机’,高配置的一台要几十万元。‘挖’比特币不仅投资成本高,技术门槛也高,算法十分复杂,普通百姓很难自己‘挖’到比特币。”
实际上,绝大多数人获取比特币的方式还是现金购买。比特币不仅可以买,还可以卖。在一些国家,比特币甚至被视为合法货币,可以兑换成实实在在的钞票,还可以直接用来购物。我国也曾有商家宣布接受比特币付款。
如果投资者成为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得到的只能是一堆无用的电子符号
近日,央行、工信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出《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通知》强调,比特币应当是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各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不得开展与比特币相关的业务。
虽然一纸通知打破了人们对比特币成为流通货币的幻想,但比特币的拥趸仍然不少。12月16日,仅国内一家名为OKCoin的比特币交易平台24小时交易量就高达66225比特币,交易额超过3亿元。
为什么仍有人如此热衷投资比特币?重要原因之一是不少人认为比特币总量有限,能“保值增值”,将其视为像股票、基金一样的投资工具。事实上,投资比特币也曾一度很赚钱。今年前4个月,比特币的身价暴涨了10倍以上。短期内如此迅猛的上涨势头,吸引了大批跟风炒作者。
比特币也有暴跌的时候。11月19日,比特币价格被炒到了8000元,而到一个月之后的12月18日收盘时,又下跌到2850元。
尽管如此,比特币市场却并未一蹶不振,连林佳也打算出手“抄底”了。“有朋友以前买过比特币,听说赚了一大笔钱”,林佳说,“我打算先投一两千元买零点几比特币试试,亏了就亏了。比起8000元的价格,现在可能还不是高点,万一能赚点岂不是很好?”
国际比特币网站Bitcoin Charts显示,近日比特币交易近六成来自中国市场。很多人都和林佳一样抱有“抄底”的心态。
然而,比特币的风险,可不仅仅是价格波动的风险。“比特币现在更多是一种套利工具而不是支付工具,它的技术风险、安全风险、监管风险让人担忧。”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兼职教授赵庆明坦言。
首先,从互联网发展的历史看,比特币的算法虽然复杂,但并非没有被攻破的可能,一旦被攻破,比特币的整套体系将崩盘。其次,民间交易平台并不成熟,上海最近就发生多个比特币交易账户被盗案件,损失达64万元。此外,市场监管也还没跟上。目前许多比特币交易平台的服务器搭建在国外,没有在国内工商部门注册备案,投资者利益难以保障。
在赵庆明看来,抱着投机心态买卖比特币并不可取:“比特币不具备货币的基本职能,不像真金白银类商品货币足值,也不像纸币类信用货币有政府信用支撑。中国历史上类似的炒作并不少见,普洱茶、龙井、红木家具也曾创下天价。如果购买比特币的投资者成为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得到的只能是一堆无用的电子符号。”

1946年5月15日,由毛泽东题写报名的《人民日报》在邯郸市创刊,当时该报为中共晋冀鲁豫中央机关报。同年6月底,人民日报社先后移驻武安南文章村、河西村。1948年6月15日,人民日报社迁往西柏坡,与《晋察冀日报》合并,改为中共华北局机关报,报名仍为《人民日报》。从1949年8月起,《人民日报》改为中共中央机关报。
1992年,人民日报率先在中国报业建成了卫星版面数字传输系统,采用了先进的VSAT卫星通讯技术,全国33个承印点同步接收人民日报,同步印刷,同步发行。人民日报VSAT卫星通讯网已拥有包括香港、东在内的110个以上的卫星地面站。
1993年,人民日报引进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德国轮转胶印机,大大提高了报纸的印刷质量和速度。
1996年9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视察人民日报社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人民日报的工作,并提出打好“五个根底”,发扬“六种作风”的要求。
1997年大事记
1月1日,市场报由四版扩为八版。
6月中旬,人民日报及所属九家报纸进入国际互联网。
11月,从11月开始,北京30家邮局零售人民日报社海外版,结束了海外版创刊以来在北京无零售的历史。
1998年大事记
1月1日,人民日报网络版平台正式启用。
1月14日,网络版英文版进入互联网络。
1月,《新闻战线》杂志从1998年第一期起由48页增至56页。
5月8日,为宣传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在北京正式成立。
7月26日,海外版在日本东京建立的卫星接收站开始直接接收卫星传送的海外版版面。
1999年大事记
1月3日,教科文部主办的《电脑·网络·通信》专版首期在第四版刊出,每月单周星期日出版。
9月22日,中国记协组织的“新中国新闻事业50周年”百篇优秀论文征集评选活动座谈会暨征文颁奖会在京举行,本社社长邵华泽的《谈谈舆论引导问题》和新闻战线许林的《关注现实记录时代推进变革》获优秀论文奖。
10月1日,为纪念国庆五十周年、市场报创刊20周年,市场报出版20块版的彩报纪念专刊。
10月2日,《华南新闻》第一次采用一、四版打通、铺红底反白的版面表现形式,开创中国报界重大主题报道之先河。
2000年大事记
1月4日,《环球时报·周二版》正式出版。
1月5日,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黄菊到华东分社视察,祝贺华东分社成立暨华东新闻版创刊5周年,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兼华东分社社长周瑞金主持会议并讲话。海外版主办的《海外传真》周刊首期在第五版至第八版刊出,每周三出版。
1月6日,由本社主管、教科文部主办的《健康时报》创刊。
7月25日,在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李岚清副总理在讲话中对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7月6日一版发表的《郑州儿童医院收费乱》的一组报道给予肯定。
11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在本社呈送的《中国人大新闻网站工作情况汇报》上批示:“希望继续努力办好‘中国人大新闻网’,使其成为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
2001年大事记
由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和解放军报联合举办的“世纪初年走边关”活动正式启动。此次活动于7月底结束,共播发各类稿件389篇。
1月2日,《环球时报》正式改为周二刊,原来“周二版”由16版扩为24版。《环球时报》改版后,每周两期,每期24个版。
1月5日,人民网推出新版,这是人民网1997年创立以来第三次大规模改版。改版后的人民网有13个新闻频道,6个专题子网站,成为互联网上一个大型综合性中文新闻网站。
11月10日,在中国记协举办的首都新闻界新闻业务技能比赛中,由社总编室和印刷厂组成的代表队获团体总分第一名。70多家新闻单位的570多名新闻工作者参加了此次比赛。
2002年大事记
1月7日,报社召开人民网创办五周年座谈会。
10月24日,社长许中田逝世。
11月,王晨任人民日报社社长。
2003年大事记
4月4日,人民网与日本北海道电视放送株式会社签署合作协议,副总编辑兼网络中心主任吴恒权和北海道电视放送株式会社社长滨本孝久代表双方签字并致辞。
5月28日,人民日报华东版推出《长三角》专刊。该专刊为彩色双周刊,隔周逢周三对开8版或16版发行。
12月,经新闻出版总署质量检测中心认定,印刷厂印刷的2002年度人民日报、环球时报、市场报、北京青年报等10种报纸,13个产品被评为署优产品。这是印刷厂历年来品种和产品评优最多的一次。
2004年大事记
1月1日,南京、武汉、西安、宁波四个印点顺利出版人民日报,宁波印点印刷彩报成功。
8月26日,人民日报社与东盟十国媒体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与东盟媒体合作高层研讨会”在广西南宁开幕。
2013年大事记
中共中央决定,杨振武同志任总编辑。
曾任人民日报社记者部主任,人民日报社编辑委员会委员、海外版总编辑,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兼机关党委书记,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等职

人民日报:跨界造车,期待跨出新路,小米毕竟是一个互联网企业,之前的产品重点主要在手机和智能家居的领域,这次小米突然宣布造车,不管是对自己来说,还是对市场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不过是挑战也是机遇,希望小米能够抓住这个机会,更上一层楼。其实对于小米来说,造车是有很多困难的,希望小米也能一一克服。

一、小米没有造车的基础。

小米之前的产品更多的是在手机,家居产品,这些产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比较小,比较日常。而且小米的产品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价格比较便宜,虽然被称为屌丝产品,但是这并不影响小米收获了一大波的顾客。但是车子,毕竟是个大件,人们在入手的时候肯定会慎重考虑,但是小米却没有造车的基础。

二、造车需要大量的投入。

除了金钱的支持之外,小米造车肯定还需要大量技术的投入。造车对小米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只有当技术完全成熟的时候,小米才会将概念用于现实。但是就目前来看,不知道小米是准备自己组建造车的团队,还是要和其他汽车生产厂家合作,不管怎么样,对小米都是一个挑战。

三、小米的受众。

从小米的受众我们不难发现,都是一些比较看中性价比的人,但是手机或者家居产品毕竟不同于汽车,汽车会关乎到人的生命安全问题,所以在汽车产品的选择上,人们可能会更看重质量而不是价格,这种想法对于小米原有的受众是一个挑战。不过我相信,既然小米决定做了,应该就能做好,希望小米越来越好。

(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原标题:前三季度,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39万亿元 资金如何向实体经济引流?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近日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3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1万亿元,重点投向基础设施、制造业等重点领域和民营、小微企业等。

金融活水通畅,激发实体经济活力。近日记者来到浙江、山东、安徽等地调查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情况,探讨如何完善长效机制,进一步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量”增“价”降结构优

先进制造业、民营小微企业和“三农”民生等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获得金融支持的力度越来越大

欧隆泵业有限公司位于浙江温岭,水泵行业是当地的特色产业。“前几年,企业的生产模式是简单的组装、加工。在这种模式下,工人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质量,水泵的退货率一度居高不下。”公司负责人张建军回忆说。

台州银行温岭大溪支行了解情况后,提供贷款帮助企业转型升级,综合授信额度450万元。手头有了资金,张建军对喷漆车间、线圈车间和安装车间进行了技术改造,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去年产值达到7000多万元。“没有金融的支持,企业的转型升级不会这么顺利!”

“为了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有关部门下大力气推出多项举措,取得显著效果。”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说,今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持续发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小微企业的力度不断加大,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的“梗阻”被逐渐打通。

曾刚说,从总量上看,稳健的货币政策松紧适度,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 *** 作等货币政策工具灵活使用,保持了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从价格上看,今年前8个月,新发放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是68%,比2018年全年平均水平下降059个百分点。8月央行宣布改革完善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实际上推动了市场利率下行,实体经济获得了实惠。

“在保持总量适度的同时,金融供给的结构也在优化,先进制造业、民营小微企业和‘三农’民生等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受到金融支持的力度越来越大。”曾刚说,这有赖于定向降准、TMLF(定向中期借贷便利)等结构性政策的精准发力。大型银行的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比年初增长30%等监管要求,也有效引导了信贷资金的投向。

在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下,实体经济的筋骨更强了。

——增加对民营、小微企业和先进制造业等重点领域融资。

“截至9月末,工行对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业、科技研究服务业等实体经济领域民营企业贷款超过1万亿元。”中国工商银行公司金融业务部高级专家胡广文介绍说,在资源配置上,工商银行对民营企业加大倾斜力度,给予为先进制造业民营企业发放贷款的部门优惠资金,放贷资金价格下来了,从源头上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233%和69%;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3%,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12%。

——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三农”民生等薄弱环节发展。

“再也不需要找担保人,红本本还真管用!”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户殷玉荣从县农行陆续贷款近40万元,盘活了村里“靠天收”的低产地,发展起稻虾共养的产业。

殷玉荣口中的“红本本”就是股权证。小岗村党委副书记马武俊介绍,村里成立了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并发放股权证。“村民凭借股权证获得全域授信,只要将股权证质押给小岗村创新发展有限公司,就可以向县农行申请3000元至30万元的贷款。”

“农村金融服务为促进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中的重要一环。”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农村金融是乡村振兴的着力点之一,应该立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需求,创新金融业务模式和产品服务。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精准对接供需,尽职免责机制仍待完善

“本来以为第一次贷款手续繁琐、办理时间长,可是这次贷款后,我彻底改变了看法。”山东德州盛邦体育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永超深有感触地说。

盛邦体育是一家专业从事SMC高分子复合材料制品设计、研发、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今年由于经营战略调整,生产规模扩大,资金周转压力增大。企业以前从来没有贷过款,该怎么与银行打交道?黄永超一头雾水。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了解到省里建设了融资服务网络系统,就在‘山东政务服务网’的‘企业融资需求征集’板块里试着发布了融资信息。”黄永超说,没想到德州银行通过平台发现企业的融资需求后,马上上门对接,为公司授信1000万元。“从发布融资需求到获得贷款只用了10天时间,真是太方便了!”

金融机构服务民营、小微企业的最大困扰之一就是信息不对称,不过这种状况正在慢慢发生变化。在全国多地,各类金融信息服务平台不断涌现,架起了银企间的“连心桥”:

发展改革委、银保监会近期联合印发《关于深入开展“信易贷”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的通知》,要求通过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在陕西,由政府主导搭建的信用金融服务平台,已采集全省200多万家企业的基本信息和近17万家企业的社保、税收及国土等深度信息,实现融资需求对接180亿元;在江西,今年前8个月,通过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发放贷款8453亿元,占同期全省普惠小微贷款发放量的333%。

此前印发的《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抓紧构建完善金融、税务、市场监管、社保、海关、司法等大数据服务平台,实现跨层级跨部门跨地域互联互通。健全优化金融机构与民营企业信息对接机制,实现资金供需双方线上高效对接。

“鼓励和引导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需要诸多配套措施。”曾刚说,各地建设金融信息服务平台,是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的有益探索。地方政府拥有丰富的社保、司法等信息,有能力把原本分散在各个部门的信息综合起来,形成庞大的数据库。如果合法合规使用,这些珍贵的数据对金融机构提升服务水平帮助很大。

推动服务实体经济长效机制建设,除了要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外,还应该完善金融机构“敢贷愿贷”机制。银保监会副主席祝树民表示,银保监会持续推动银行进一步健全尽职免责机制,督促银行将小微贷款业务纳入考核体系。

记者了解到,重庆银保监局近期对辖内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尽职免责工作进行摸底调研,从反馈的情况看,健全尽职免责机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重庆银保监局辖内银行共对542亿元小微企业不良贷款认定尽职免责,涉及免责员工共1043人,其中银行管理人员221人,审批岗位人员163人,信贷客户经理659人。为提高免责效率,重庆农商行下放了免责权限,给予分支行50万元以内的尽职免责认定权限。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尽职免责机制尚不完善,难以完全消除客户经理后顾之忧。比如,虽然监管部门对小微企业贷款不良容忍度已经提升至3个百分点,但不少银行更加重视整体不良率的考核,没有将小微企业不良率单独隔离考核,政策优惠难以体现。

好政策关键在执行

落实好已出台的减税降费、降低融资成本等各项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9年第三季度例会指出,要按照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加大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力度,提升金融体系与供给体系和需求体系的适配性。下大力气疏通货币政策传导,坚持用市场化改革办法促进实际利率水平明显降低,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体经济面临一定困难,应发挥好政策‘几家抬’的合力,落实好已出台的减税降费、降低融资成本等各项政策,灵活运用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工具,做好政策协调联动,加强预调微调,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稳定民营、小微企业预期。”曾刚说。

如何进一步健全尽职免责机制,打通服务民营、小微企业的“最后一公里”?董希淼认为,应持续开展对银行机构的督导,通过现场检查、窗口指导、季度座谈等方式,倒逼银行进一步完善内部机制;探索小微企业贷款各环节尽职情形的基本认定标准,通过明确尽职、免责边界问题,最大程度打消基层客户经理的顾虑。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郑重声明: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28638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