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飞羽科技致力于研发创新,推动智能硬件行业的发展,并在多个领域开展合作,以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除了智能音箱领域,公司还涉足了智能家居、物联网等领域,力求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更多的领域中,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软控股份(002073)是工业40概念股。
德国为了振兴其制造业,在美国互联网和制造业巨头联合重新定义制造业的背景下,利用自身在工业软件、工业电子和制造技术方面的优势,推出了工业40计划。有券商分析得出工业40涉及五个核心环节:①互联,即CPS智能网络;②集成控制;③智能生产;④数据处理;⑤产品创新。针对这五个核心环节,受益的行业依次包括射频识别、物联网、传感器、机器视觉、智能机床、云计算、3d打印、可穿戴设备、汽车电子等。目前市场还聚焦在智能制造领域,未来工业40将遍地开花。
1、工业自动化系统集成商上市公司:
东土科技(300353)
2009年开始布局工业互联网,作为工业互联网第一股,未来将通过持续的并购整合完善工业互联网的布局,掌控工业40最核心的环节;通过收购拓明科技,公司可以利用其大数据技术完善其工业控制网络数据解决方案能力,有利于公司切入工业控制网络大数据行业应用领域,拓展产业链;通过将工业控制网络软硬件产品及技术与拓明科技领先的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相结合,可进一步丰富上市公司产品线,利于双方在工业控制网络大数据挖掘、分析及应用领域共同创新,充分挖掘存量客户需求,开拓新业务及新市场。
法因数控(002270)
公司能设计制造机械系统、液压系统、气动系统、控制系统,更能针对设备所需控制系统,开发相关嵌入式工控软件,主导产品已实现成套化、复合化、柔性化、智能化,制造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机器人(300024)
公司工业机器人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机器人单元产品已进入汽车整车、零部件等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应用行业。2013年上半年公司自动化成套装备成功应用在汽车整车测试生产线,标志着公司汽车自动化成套装备打破国外技术与市场垄断,进入与外资全面抗衡的阶段。
智云股份(300097)
是国内领先的成套自动化装备方案解决商;
巨轮股份(002031)
公司通过并购德国欧吉索机床,学习德国工业40经验,将德国技术进一步融汇进中国制造,着眼大型高效智能装备成套技术,开展以工业机器人、RV减速器、单元控制系统、柔性生产线和智能车间生产调度系统等核心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面向轮胎和机械加工的生产需求,提供包括多种设备的标准化和非标准化集成组线的解决方案。
华昌达(300278)
公司主营业务是智能型自动化装备系统,包括总装自动化生产线、焊装自动化生产线、涂装自动化生产线等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海得控制(002184)
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系统集成业务、产品分销业务和大功率电力电子产品业务(包括风电变流器,大功率电源,整流回馈装置)
京山轻机(000821)
主营业务包括自动化业务精密业务。自动化业务主要为工业程序自动化提供定制解决方案,包括设计及开发自动化系统、为客户提供生产线所需自动化设备或自动化生产线等。
南京熊猫(600775)
自动化装备产业化项目总投资616亿元,建设期24个月,主要投向工业机器人、自动传输装备、自动灌装装备。
软控股份(002073)
公司主营业务为面向轮胎橡胶行业应用软件及系统集成开发和数字化装备制造,为轮胎橡胶制品生产企业提供全面的机电一体化、自动化、信息化解决方案。
新时达(002527)
晓奥享荣主营汽车智能化柔性焊接生产线,多功能机器人滚边系统,机器人柔性工作单元,机器人及其周边标准系统设备,专用成套设备,柔性传输装置等成套系统等设计、研发、生产及销售。转让方承诺晓奥享荣2015年净利润不低于1700万元。晓奥享荣已形成完整的技术和质量保证体系,在机器人应用技术、系统设计技术、离线仿真技术、整线模拟技术、远程调试和诊断技术等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上述技术能力也是未来公司在智能制造以及工业40业务领域拓展的关键所需。
蓝英装备(300293)
公司主要从事自动控制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依靠在自动控制基础技术、自动控制应用技术、产品设计能力等方面的深厚基础,公司在轮胎、冶金、节能等自动控制应用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成为国内上述自动控制领域内的知名企业。其中在轮胎自动控制领域,凭借强大的产品设计能力,公司业务已由自动控制解决方案延伸至自动化设备,是我国子午线轮胎成型机主要供应商之一。2014年12月,公司于互动平台披露,工业40的核心是智能制造,即工业的自动化及智能化,公司主营业务及核心技术、产品符合工业40概念。
2、工业自动化设备零部件相关上市公司:
汇川技术(300124)
公司是专门从事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为中高端设备制造商提供控制系统解决方案,主要产品有变频器、伺服、PLC、稀土永磁同步电机、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光伏逆变器等。
英威腾(002334)
公司在工业控制领域的主要产品包括PLC、伺服驱动系统、伺服电机、主轴电机、电主轴、HMI等。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属于控制层面的产品,相当于设备的大脑,对设备的运行起控制作用,伺服驱动和伺服电机分别属于驱动层面和执行层面的产品,伺服驱动接受控制层下达的指令通过伺服电机精确执行。
合康变频(300048)
公司已逐渐形成了包括高、中低压及防爆变频器在内的全系列变频器产品,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变频器产品线。
锐奇股份(300126)
在上海投资成立全资子公司"上海锐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自营或对外投资参股、控股、参与新设等方式,开展包括智能工业机器人、传感应用等为代表的,以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为技术方向的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和运营业务,投资经营包括智能机器人及其核心部件、智能传感器与仪器仪表、嵌入式工业控制芯片、高速/高精制造工艺与技术、制造化信息化技术、制造过程安全与安防技术等在内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
上海机电(600835)
上海纳博特斯克完成相关工商注册,占51%股权。此举意味着公司开始携手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精密减速机的全球领先者日本纳博,发展精密减速机在中国业务并探索和开拓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为精密减速机及相关产品在中国研发、组装生产、制造及服务打下基础。
东方精工(002611)
公司以自有资金投资4912万元收购嘉腾机器人20%股权事项完成工商登记。嘉腾机器人主营范围为工业智能机器人及配件制造、恒温恒湿机、电脑测试治具、工装夹具、电子仪器仪表;销售:电子元件、电子器件、工业软件、合成石材料及机电设备零配件等。本次收购有助于公司自动化智能物流系统的建设,为客户提供“包装-智能物流”一体化的整体解决方案。
3、输送仓储自动化:
天奇股份(002009)
公司主要为规模化生产的汽车、家电等行业提供自动化输送及仓储系统。是国内工业智能自动化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的最大供应商。
三丰智能(300276)
公司主要从事智能输送成套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与技术服务,以技术为依托为客户提供智能输送整体解决方案。
科大智能(300222)
配电自动化系统和用电自动化系统。乾机电是一家专业从事工业生产智能化综合解决方案的设计、产品研制、系统实施与技术服务的企业,产品包括智能移载系统、智能输送系统、智能装配系统与智能仓储系统等,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够提供定制化工业生产智能化综合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是我国浮动移载机械手领域的领军企业。
4、激光装备类上市公司:
大族激光(002008)
国内激光行业龙头,具备年产3000台激光加工设备的生产能力,是国内最大的激光信息标记设备制造企业。
华工科技(000988)
公司主业分为激光装备制造产业板块、光通信及无源器件产业板块、激光全息防伪产品和包装印刷产业板块、敏感电子元器件和传感器技术产业板块以及物联网产业。
亚威股份(002559)
公司是国内中高端金属板材成形机床行业的领先企业激光装备
智能机床类上市公司:
华中数控(300161)
公司从事数控系统及其装备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少数拥有成套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具有自主配套能力的企业之一。公司主营业务包括中、高档数控装置、伺服驱动装置、数控机床及红外热像仪。
沈阳机床(000410)
公司是国内机床行业的龙头企业,产品种类齐全,具备为国家重点项目提供成套装备的能力,其数控机床技术处国内领先地位,已成为世界数控金切机床生产量最大的企业
秦川机床(000837)
公司主营精密数控机床、塑料机械、精密齿轮件、液压件、液压系统、电梯曳引机及特种齿轮箱;
昆明机床(600806)
公司机床业务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其主导产品镗床(包括卧式镗床、落地镗床、卧式加工中心、坐标镗床)国内规模居第二位,技术水平居第一位,镗床产品大型数控化比率达到50%以上,居国内首位。
TWS为”True Wireless Stereo”的缩写,是“真正的无线立体声”的意思。2016年蓝牙技术联盟在伦敦正式发布了最新的蓝牙50技术标准。官方表示,全新蓝牙50标准在性能上将远超蓝牙42LE版本,包括在有效传输距离上将是42LE版本的4倍。
从蓝牙10 到50:
蓝牙50性能全方位提升
传输能力:蓝牙50 在低功耗模式下具备更快更远的传输能力,传输速率是蓝牙42 的两倍,有效传输距离是蓝牙42 的四倍,数据包容量是蓝牙42 的八倍。
室内导航:支持室内定位导航功能,结合WiFi 可以实现精度小于1 米的室内定位
智能家居:针对IoT 物联网进行底层优化,力求以更低的功耗和更高的性能为智能家居服务。
蓝牙的应用场景
蓝牙50的高传输带宽也让TWS真无线蓝牙耳机的双边通话成为了可能,目前市面上主要BT-TWS蓝牙耳机和使用蓝牙50手机型号如下:
国内重点公司介绍:
1 立讯精密
AirPods初始组装供应商为中国台湾的英业达,歌尔2018年导入,当前产能和良率仍在爬坡;立讯17年导入供应链并且受益于产线自动化的优势,预期将充分受益于AirPods的爆发。
立讯精密2019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019亿元,同比增长66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6亿元,同比增长8504%;落在之前指引区间(70%~90%)的高位区间!一季度营收以及利润的增长主要得益于airpods的放量,同时立讯指引2019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0~157亿,同比增长70%~90%,大部分受益于airpods等新品的利润率爬坡,立讯凭借自身强大的项目落地能力使得公司业绩能够继续实现快速增长。
公司以连接器起家,不断丰富其产品线。公司19年开始有LCP天线、无线充电、线性马达等多个新品导入,我们判断公司新品良率提升超出预期;在声学方面,公司持续拓展声学组件和振动马达的市场份额,积极完善技术以及提升产品良率,努力缩小与行业龙头的距离。此外,公司还将继续受益AirPods的份额继续提升和上量。公司与大客户合作多年,产品技术以及服务都收到了客户的认可,未来份额也有望继续提升。
公司在通信和 汽车 的长线业务开始取得进展,其中通信业务全面布局有线、无线和光模块业务,已经在海外几家主力设备客户中取得积极进展。5G时代有望成长新的利润增厚。光模块方面,基站侧目前以6G/10G 为主,未来有望逐渐升级到25G/100G。公司5G 基站用滤波器产品已有部分产品小批量出货。在新能源 汽车 领域,公司与国内客户新产品线进展顺利。随着新能源 汽车 持续放量,国内外客户逐渐导入,有望成为新的增长动力。
2 兆易创新
每颗耳机均需要一颗128M NOR Flash用来存储固件及相关代码,每一快屏幕需要一颗8-16M NOR用于demura光学补偿,且由于低功耗要求高目前格局良好,A股龙头厂商正在加速切入、份额超预期。
新款airpods 发布,相关第三方机构第一时间进行细致拆解,我们认为从中能够石锤TWS耳机对高阶128M NOR flash的需求拉动,同时除苹果外基于联发科及高通CSR平台的产品亦采用了类似方案,我们继续强调,TWS耳机将成为消费电子2019-2020年的一抹亮色、同时亦将成为高阶NOR的X因素。
主业“存储+IoT”业务逆势向上,产品结构+新产品放量突破。兆易作为典型高 科技 成长性公司,成长路线由16年NOR到17年NAND到18年DRAM,市场空间将按照十倍打开。公司主业围绕“存储+IoT”逐步完善“存储-处理-传感-传输”布局,2005年来从SRAM→NOR→MCU→NAND,新品持续迭代推出。而这也正是我们一直以来强调优质 科技 公司高 科技 红利转化效率、成长性突出的本质。强执行力下产品结构优化、工艺迭代带来的成本下降是公司核心竞争力所在,四季度公司高阶NOR Flash占比继续提升、SLC NAND进一步放量,有望继续实现稳健成长。
得DRAM者得天下,三大领域需求驱动DRAM继续成长。2017年开启全球半导体第四次硅含量提升周期,物联网、AI、智能驾驶与5G四大核心创新应用将驱动数据量指数式增长,进而驱使全球存储器需求大爆发,第四次硅含量提升周期内,存储器芯片将成为推动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行业上行的主要抓手。第四波硅含量提升周期的四大核心创新驱动是AI、物联网、5G与智能驾驶,从人产生数据到接入设备自动产生数据,数据呈指数级别增长!智能驾驶智能安防对数据样本进行训练推断、物联网对感应数据进行处理等大幅催生内存性能与存储需求。
并购思立微切入AI人机交互,打造“MCU-存储-交互”一体化解决方案。思立微为国内市场领先的智能人机交互解决方案供应商,产品以触控芯片和指纹芯片等新一代智能移动终端传感器SoC芯片为主。本次收购有助于兆易丰富芯片产品线,拓展客户和供应商渠道,在整体上形成完整系统解决方案。上海思立微将一定程度上补足兆易在传感器、信号处理、算法和人机交互方面的研发技术,提升相关技术领域的产品化能力。
3 歌尔股份
声学器件与MEMS为国内领先厂商。声学器件不断升级,加入立体声、防水、智能化等创新,公司具备先进声学器件设计与生产能力,在大客户中份额领先;同时,公司在微电子领域持续加强布局,MEMS麦克风、MEMS动传感器占据市场领先地位,并在半导体芯片研发和封测和SIP方面加强投入,未来有望保持持续成长。
随着无线蓝牙耳机的兴起,歌尔领先布局TWS耳机整机设计组装及核心声学元件,在市场占有绝对领先地位,并为客户提供整体技术解决方案,有望迎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公司积极布局AR\VR市场。根据中国信息通信院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虚拟现实产业规模接近千亿元人民币,2017-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有望超过70%。在整体规模方面,根据Greenlight预测,2018年全球AR\VR市场规模超过7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6%,预计2020年全球虚拟现实产业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歌尔全面布局虚拟现实产业链,并积极投入研发和生产,有望带来新的成长动能。
4、瀛通通讯
电声元器件行业领先玩家。瀛通通讯是国内领先的专业从事声学产品、数据线及其他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先进制造企业。公司专注于以耳机用微细通讯线材为代表的各类电声产品、数据线及其他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根据2018年快报,公司营收为902亿元,同比增长2501%,收入的大幅增长主要受益于声学产品销售量持续增加,2018年归母净利润为6529%,同比下降239%。利润下降主要是受原材料成本的提升和公司新事业部成立而产生的早期成本。随着下游无线耳机需求上升,预期2019年营收及利润会实现大幅增长。
TWS提供耳机用声学产品新动力。随着智能机外观功能的不断进化,配件也不断升级,加上用户对耳机轻便化的需求,无线耳机应运而生。根据GFK数据,2016年无线耳机出货量仅918万台,市场规模不足20亿元。GFK预计2018年无线耳机出货量同比增加41%,市场规模将达54亿美金。到了2020年TWS无线耳机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10亿美金。预计随着无线耳机音质以及功能性持续改善,未来无线耳机的渗透率有望继续提升,随着无线耳机市场的不断扩大,耳机用声学产品市场也将水涨船高。
积极扩产为需求储备产能。随着终端产品出货量不断上升,未来预期也将持续上涨,公司目前产能难以满足未来市场需求,另一方面,电声元器件行业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业务模式,为配合核心客户偶发大额订单的及时交付,公司需保留一定的产能d性,也使得产能扩充成为必要需求,因此公司于2017年进行IPO为产能扩张项目募资。通过募投项目的实施,公司产品覆盖产业链的范围将产品由生产链中上游向下游逐步延伸,有助于提升公司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和知名度,缩短与核心客户的合作半径。相信公司在坚持研发、精益管理的前提下不断进行产能的扩充能使公司获得更好的规模效益
5、共达电声
2019年一季度扭亏为盈。公司是专业的电声元器件及电声组件制造商和服务商、电声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营业务为微型电声元器件及电声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微型麦克风、车载麦克风、微型扬声器/受话器及其阵列模组,广泛应用于移动通讯设备及其周边产品、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视、个人数码产品、 汽车 电子等消费类电子产品领域。2018 年实现营业收入805亿元,同比增长227 %;实现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同时公司发布一季度业绩指引,预计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0-300万元,同比增长100%-12069%,实现扭亏为盈。
收购万魔声学,垂直整合产业链。万魔声学是一家主要从事耳机、音箱、智能声学类产品以及关键声学零部件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的企业,除小米公司外,万魔还成功开发了ODM业务客户华为、亚马逊、爱奇艺、华硕、酷我、咕咚、网易、京东、腾讯等知名客户。共达电声拟通过向万魔声学全体股东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万魔声学100%股权。共达与万魔声学处于产业链的上下游,双方合体后,将真正在业务上实现协同效应。万魔声学预计2019年-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15亿元、22亿元和28亿元。
从蓝牙的发展历史中,弄清蓝牙mesh的前世今生?思考灵魂三问:从哪来,到哪去,它要干什么。为接下来学习蓝牙mesh做准备。
为什么命名蓝牙呢?这要源于一个小故事,十世纪的丹麦有一位国王叫Harald Blatand,此人口齿伶俐、善于交际。他将挪威、瑞典和丹麦统一了起来。由于他喜欢吃蓝莓,牙龈常常是蓝色的,因此有蓝牙国王之称。设计人员在确定名称时觉得“蓝牙”这个名字极具表现力,而且Blatand国王的个性很符合这项技术的特征,因此使用了“蓝牙”这个名称。蓝牙标志设计取自 Harald Bluetooth 名字中的“H”和“B”蓝牙标志的来历个字母,用古北欧字母来表示,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就成为了蓝牙的logo。
野蛮生长阶段
蓝牙的核心是短距离无线电通讯,它的基础来自于跳频扩频(FHSS)技术,由好莱坞女演员 Hedy Lamarr 和钢琴家 George Antheil 在 1942 年 8 月申请的专利上提出。他们从钢琴的按键数量上得到启发,通过使用 88 种不同载波频率的无线电控制鱼雷,由于传输频率是不断跳变的,因此具有一定的保密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起初该项技术并没有引起美国军方的重视,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才被军方用于战场上的无线通讯系统,跳频扩频(FHSS)技术后来在解决包括蓝牙、WiFi、3G 移动通讯系统在无线数据收发问题上发挥着关键作用。
20 世纪 80至 90 年代,正值通讯技术爆发的时代,当时多家科技巨头都在研究一种能够将不同设备无线连接在一起的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
1994 年,JaapHaartsen 完成了该项技术最核心的基带部分, Sven Mattissson 则完成了无线射频部分,加上链接管理(LMP),这3部分构成了该项技术的核心协议层。这就是最早期的蓝牙技术,只是这个时候还不叫蓝牙。
经过漫长的野蛮生长,各种标准层出不穷,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为了方便,不可能每家都用自己的标准,就像充电数据线,市面上两种充电数据线,苹果和安卓,即便如此,也让人感觉头疼。试下一下,如果一个手机厂商,使用一种充电线,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蓝牙mesh的标准,诞生也与蓝牙的诞生方式如出一辙。2017年以前,在国内外也是各种自家的蓝牙mesh标准,直到Sig发布正式版才得以统一。
爱立信在 1994 年创制的方案,该方案旨在研究移动电话和其他配件间进行低功耗、低成本无线通信连接的方法。发明者希望为设备间的无线通讯创造一组统一规则(标准化协议),以解决用户间互不兼容的移动电子设备的通信问题,用于替代 RS-232 串口通讯标准。
1996 年12 月,Ericsson,Nokia,Intel,Toshiba 和 IBM决定成立一个特定兴趣小组(SpecialInterestGroup)来统一和维护该项无线通讯技术标准,以便使其能够成为未来的无线通信标准。经过讨论,Intel 负责半导体芯片和传输软件的开发,爱立信负责无线射频和移动电话软件的开发,IBM和东芝负责笔记本电脑接口规格的开发。
1998 年 5 月 20 日,爱立信联合 IBM、英特尔、诺基亚及东芝 5 家著名厂商成立 “特别兴趣小组”(Special Interest Group,SIG) ,即蓝牙技术联盟的前身,目标是开发一个成本低、效益高、可以在短距离范围内随意无线连接的蓝牙技术标准。当年蓝牙推出 07 规格,支持 Baseband 与 LMP(Link Manager Protocol)通讯协定两部分。
1999 年先后推出 08 版、09 版、10 Draft 版。完成了 SDP(Service Discovery Protocol)协定和 TCS(Telephony Control Specification)协定。
1999 年 7 月 26 日正式公布 10A 版,确定使用 24GHz 频段。和当时流行的红外线技术相比,蓝牙有着更高的传输速度,而且不需要像红外线那样进行接口对接口的连接,所有蓝牙设备基本上只要在有效通讯范围内使用,就可以进行随时连接。 任何角度和方向都可以实现数据的交换,就此拉开了蓝牙技术突飞猛进的序幕。
1999 年下半年,苹果、微软、摩托罗拉、三星、朗讯与蓝牙特别小组的五家公司共同发起成立了蓝牙技术推广组织,从而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蓝牙”热潮。
到 2000 年 4 月,SIG 的成员数已超过 1500,其成长速度超过任何其他的无线联盟。截止目前,共有3万6千多家公司成为特别兴趣小组成员。蓝牙协议最新的版本也到了52,于2020年1月7日发布。暂时还没有蓝牙53要发布的消息。
第一代蓝牙:关于短距离通讯早期的探索
1999 年:蓝牙 10
早期的蓝牙 10 A 和 10B 版存在多个问题,有多家厂商指出他们的产品互不兼容。同时,在两个设备“链接”(Handshaking)的过程中,蓝牙硬件的地址(BD_ADDR)会被发送出去,在协议的层面上不能做到匿名,造成泄漏数据的危险。
因此,当 10 版本推出以后,蓝牙并未立即受到广泛的应用。除了当时对应蓝牙功能的电子设备种类少,蓝牙装置也十分昂贵。
2001 年:蓝牙 11
蓝牙 11 版正式列入 IEEE 802151 标准,该标准定义了物理层(PHY)和媒体访问控制(MAC)规范,用于设备间的无线连接,传输率在748~810kb/s。但因为是早期设计,容易受到同频率之间产品干扰,影响通讯质量。
2003 年:蓝牙 12
蓝牙 12 版同样是只有 748~810kb/s 的传输率,但针对 11 版本暴露出的安全性问题,完善了匿名方式,新增屏蔽设备的硬件地址(BD_ADDR)功能,保护用户免受身份嗅探攻击和跟踪,同时向下兼容 11 版。此外,还增加了四项新功能:
AFH(Adaptive Frequency Hopping)适应性跳频技术,减少了蓝牙产品与其它无线通讯装置之间所产生的干扰问题;
eSCO(Extended Synchronous Connection-Oriented links)延伸同步连结导向信道技术,用于提供 QoS 的音频传输,进一步满足高阶语音与音频产品的需求;
Faster Connection 快速连接功能,可以缩短重新搜索与再连接的时间,使连接过程更为稳定快速;
支持 Stereo 音效的传输要求,但只能以单工方式工作。
第二代蓝牙:发力传输速率的 EDR 时
2004 年:蓝牙 20
蓝牙 20 是 12 版本的改良版,新增的 EDR(Enhanced Data Rate)技术通过提高多任务处理和多种蓝牙设备同时运行的能力,使得蓝牙设备的传输率约在18M/s ~ 21M/s。
蓝牙 20 支持双工模式:可以一边进行语音通讯,一边传输文档/高质素。同时,EDR 技术通过减少工作负载循环来降低功耗,由于带宽的增加,蓝牙 20 增加了连接设备的数量。
应用最为广泛的是蓝牙20 + EDR标准,该标准在2004年已经推出,支持蓝牙20 + EDR 标准的产品也于2006年大量出现。虽蓝牙20 + EDR标准在技术上作了大量的改进,但从1X标准延续下来的配置流程复杂和设备功耗较大的问题依然存在。
蓝牙20可以算得上是生不逢时:虽然蓝牙20已经出现,但大部分的手机内还是集成的蓝牙20以下的发射端,导致了兼容性出现问题,所以,也就没有大规模的普及;另外,这也是蓝牙给大家留下不容易匹配的原因。
2007 年:蓝牙 21
蓝牙 21 新增了 Sniff Subrating 省电功能,将设备间相互确认的讯号发送时间间隔从旧版的 01 秒延长到 05 秒左右,从而让蓝牙芯片的工作负载大幅降低。另外,新增 SSP 简易安全配对功能,改善了蓝牙设备的配对体验,同时提升了使用和安全强度。支持 NFC 近场通信,只要将两个内置有 NFC 芯片的蓝牙设备相互靠近,配对密码将通过 NFC 进行传输,无需手动输入。
2007年8月2日,蓝牙技术联盟正式批准了蓝牙21版规范,即“蓝牙21+EDR”,可供未来的设备自由使用。目前这个版本仍然占据蓝牙市场较大份额,相对20版本主要是提高了待机时间2倍以上,技术标准没有根本性变化。
市面上很多蓝牙音箱,大街小巷里面手机支付后的语音播报,就是使用的这个版本标准。通常称作音频蓝牙,在安卓中支持SSP简单安全配对,在iOS端则需要使用MFI认证。
第三代蓝牙:High Speed,传输速率高达 24Mbps
2009 年:蓝牙 30
2009年4月21日蓝牙技术联盟正式颁布蓝牙核心规范30版。蓝牙 30 新增了可选技术 High Speed,High Speed 可以使蓝牙调用 80211 WiFi 用于实现高速数据传输,传输率高达 24Mbps,是蓝牙 20 的 8 倍,轻松实现录像机至高清电视、PC 至 PMP、UMPC 至打印机之间的资料传输(需要双方都达到此标准才能实现功能)。
蓝牙 30 的核心是 AMP(Generic Alternate MAC/PHY),这是一种全新的交替射频技术,允许蓝牙协议栈针对任一任务动态地选择正确射频。
功耗方面,蓝牙 30 引入了 EPC 增强电源控制技术,再辅以 80211,实际空闲功耗明显降低。
第四代蓝牙:主推” Low Energy”低功耗
2010 年:蓝牙 40
蓝牙40规范于2010年7月7日正式发布,新版本的最大意义在于低功耗,同时加强不同厂商之间的设备兼容性,并且降低延迟,理论最高传输速度依然为24Mbps(即3MB/s),有效覆盖范围扩大到100米(之前的版本为10米)。拥有更快的响应速度,最短可在 3 毫秒内完成连接设置并开始传输数据。更安全的技术,使用 AES-128 CCM 加密算法进行数据包加密和认证。
蓝牙 40 是迄今为止第一个蓝牙综合协议规范,将三种规格集成在一起。其中最重要的变化就是 BLE(Bluetooth Low Energy)低功耗功能,提出了低功耗蓝牙、传统蓝牙和高速蓝牙三种模式:
BLE 前身是 NOKIA 开发的 Wibree 技术,本是作为一项专为移动设备开发的极低功耗的移动无线通信技术,在被 SIG 接纳并规范化之后重命名为 Bluetooth Low Energy(后简称低功耗蓝牙)。这三种协议规范还能够互相组合搭配、从而实现更广泛的应用模式。
蓝牙 40 的芯片模式分为 单模(Single mode) 与双模( Dual mode)。Single mode 只能与蓝牙 40 互相传输无法向下与 30/21/20 版本兼容;Dual mode 可以向下兼容 30/21/20 版本。前者应用于使用纽扣电池的传感器设备,例如对功耗要求较高的心率检测器和温度计;后者应用于传统蓝牙设备,同时兼顾低功耗的需求。
2013 年:蓝牙 41
蓝牙41于2013年12月6日发布,与LTE无线电信号之间如果同时传输数据,那么蓝牙41可以自动协调两者的传输信息,理论上可以减少其它信号对蓝牙41的干扰。改进是提升了连接速度并且更加智能化,比如减少了设备之间重新连接的时间,意味着用户如果走出了蓝牙41的信号范围并且断开连接的时间不算很长,当用户再次回到信号范围中之后设备将自动连接,反应时间要比蓝牙40更短。最后一个改进之处是提高传输效率,如果用户连接的设备非常多,比如连接了多部可穿戴设备,彼此之间的信息都能即时发送到接接收设备上。
蓝牙 41 在传输速度和传输范围上变化很小,但在软件方面有着明显的改进。此次更新目的是为了让 Bluetooth Smart 技术最终成为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发展的核心动力。
允许开发人员和制造商「自定义」蓝牙 41 设备的重新连接间隔,为开发人员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和掌控度。
支持「云同步」。蓝牙 41 加入了专用的 IPv6 通道,蓝牙 41 设备只需要连接到可以联网的设备(如手机),就可以通过 IPv6 与云端的数据进行同步,满足物联网的应用需求。
支持「扩展设备」与「中心设备」角色互换。支持蓝牙 41 标准的耳机、手表、键鼠,可以不用通过 PC、平板、手机等数据枢纽,实现自主收发数据。例如智能手表和计步器可以绕过智能手机,直接实现对话。
2014 年:蓝牙 42
2014年12月4日,最新的蓝牙42标准颁布。蓝牙42标准的公布,不仅改善了数据传输速度和隐私保护程度,还接入了该设备将可直接通过IPv6和6LoWPAN接入互联网。
首先是速度方面变得更加快速。尽管蓝牙41版本已在之前的基础上提升了不少,但远远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同Wi-Fi相比,显得优势不足。而蓝牙42标准通过蓝牙智能(Bluetooth Smart) 数据包的容量(MTU Size)提高,其可容纳的数据量相当于此前的10倍左右,两部蓝牙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提高了25倍。
其次,隐私保护程度地加强也获得众多用户的好评。我们知道,蓝牙41以及其之前的版本在隐私安全上存在一定的隐患——连接一次之后便无需再确认便自动连接,容易造成隐私泄露。而在蓝牙42新的标准下,蓝牙信号想要连接或者追踪用户设备必须经过用户许可,否则蓝牙信号将无法连接和追踪用户设备。
当然,最令人期待的还是新版本通过IPv6和6LoWPAN接入互联网的功能。早在蓝牙41版本时,蓝牙技术联盟便已经开始尝试接入,但由于之前版本传输率的限制以及网络芯片的不兼容性,并未完全实现这一功能。而据蓝牙技术联盟称,蓝牙42新标准已可直接通过IPv6和6LoWPAN接入互联网。相信在此基础上,一旦可IPv6和6LoWPAN广泛运用,此功能将会吸引更多的关注。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对较老的蓝牙适配器来说,蓝牙42的部分功能将可通过软件升级的方式获得,但并非所有功能都可获取。蓝牙技术联盟称:“隐私功能或可通过固件升级的方式获得,但要视制造商的安装启用而定。速度提升和数据包扩大的功能则将要求硬件升级才能做到。”
而到目前为止,蓝牙40仍是消费者设备最常用的标准,不过Android Lollipop等移动平台已经开始添加对蓝牙41标准和蓝牙42标准的原生支持。
第五代蓝牙:开启「物联网」时代大门
2016 年:蓝牙 50
美国时间2016年6月16日,蓝牙技术联盟(SIG)在华盛顿正式发布了第五代蓝牙技术(简称蓝牙50)。蓝牙50 在低功耗模式下具备更快更远的传输能力,传输速率是蓝牙42 的两倍(速度上限为 2Mbps),有效传输距离是蓝牙42 的四倍(理论上可达 300 米),数据包容量是蓝牙42 的八倍。
支持室内定位导航功能,结合 WiFi 可以实现精度小于 1 米的室内定位。
另外,蓝牙50还允许无需配对接受信标的数据,比如广告、Beacon、位置信息等。同时蓝牙50标准还针对IoT物联网进行底层优化,更快更省电,力求以更低的功耗和更高的性能为智能家居服务。
2019年,SIG推出了蓝牙51新增寻向功能,将蓝牙定位的精准度提升到厘米级,功耗更低、传输更快、距离更远、定位更精准。
2020年1月,蓝牙技术联盟在拉斯维加斯举办的CES2020上发布了其新一代蓝牙音频技术标准——低功耗音频LE Audio。该方案伴随着TWS耳机的爆发而被受关注。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LE Audio蓝牙标准将再次对终端应用产生重大影响。
Mesh 网状网络:实现物联网的关键”钥匙“
蓝牙技术联盟于2017年7月19日正式宣布,蓝牙(Bluetooth@)技术开始全面支持Mesh网状网络。Mesh 网状网络是一项独立研发的网络技术,它能够将蓝牙设备作为信号中继站,将数据覆盖到非常大的物理区域,兼容蓝牙 4 和 5 系列的协议。
传统的蓝牙连接是通过一台设备到另一台设备的「配对」实现的,建立「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微型网络关系。
而 Mesh 网络能够使设备实现「多对多」的关系。Mesh 网络中每个设备节点都能发送和接收信息,只要有一个设备连上网关,信息就能够在节点之间被中继,从而让消息传输至比无线电波正常传输距离更远的位置。
这样,Mesh 网络就可以分布在制造工厂、办公楼、购物中心、商业园区以及更广的场景中,为照明设备、工业自动化设备、安防摄像机、烟雾探测器和环境传感器提供更稳定的控制方案。
物联网:未来蓝牙技术的新主场
自 1998 年来,蓝牙协议已经进行了多次更新,从音频传输、图文传输、视频传输,再到以低功耗为主打的物联网数据传输。一方面维持着蓝牙设备向下兼容性,另一方面蓝牙也正应用于越来越多的物联网设备。
随着 Low Energy 版蓝牙在功耗和传输效率上的不断提升,Classic 版本(经典蓝牙,又或音频蓝牙)自 30 后就更新不大。可以预见,未来蓝牙的主要发力点将集中在物联网,而不仅仅局限于移动设备,而 Mesh 网状网络的加入,使得蓝牙自成 IoT 体系成为可能。
据 SIG 的市场报告预估,到 2018 年底,全球蓝牙设备出货量将多达 40 亿,其中:手机、平板和 PC 今年出货量可达 20 亿,音频和娱乐设备出货量可达 12 亿,全球 86% 出厂的汽车将具备蓝牙功能,智能家居蓝牙设备出货量可达 65 亿,智能建筑、智慧城市、智慧工业等均将成为未来潜力赛道。
随着蓝牙 5 技术的出现和蓝牙 mesh 技术的成熟,大大降低了设备之间的长距离、多设备通讯门槛,为未来的 IoT 带来了更大的想象空间。这项 20 年前问世的技术,未来还会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无线通信技术是当今网络通信的基础,按照距离,可以分为近距离无线通信和远距离无线通信。近距离无线通信包括WIFI、蓝牙、ZigBee、Z—Wave、NFC、UWB等。远距离无线通信包括LoRa、NB-IoT等。
相比于其他无线技术:红外、无线24G、WiFi来说,蓝牙具有加密措施完善,传输过程稳定以及兼容设备丰富等诸多优点。尤其是在授权门槛逐渐降低的今天,蓝牙技术开始真正普及到所有的数码设备。不过,蓝牙这一路走来也并非完美,从10到50是一个不平凡的过程。
参考资料:
数据来源于太平洋电脑网
空调品牌排行榜TOP 1 - TOP 10介绍TOP 1:格力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集研发、生产、销售、格力标志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空调企业。格力电器旗下的“格力”品牌空调,是中国空调业唯一的“世界名牌”产品。格力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TOP 2:美的
美的集团又名美的集团有限公司,在全国各地设有强大的营销网络,并在海外各主要市场设有近30个分支机构。创业于1968年的美的集团,是一家以家电业为主,涉足照明电器、房地产、物流等领域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企业集团,旗下拥有三家上市公司、四大产业集团,是中国最具规模的白色家电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之一。
TOP 3:海尔
海尔集团创业于1984年,是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目前已从传统制造家电产品的企业转型为面向全社会孵化创客的平台。在互联网时代,海尔致力于成为互联网企业,颠覆传统企业自成体系的封闭系统,变成网络互联中的节点,互联互通各种资源,打造共创共赢新平台,实现有关各方的共赢增值。
TOP 4:海信
海信拥有海信电器和海信科龙两家分别在沪、深、港三地上市的公司,同时持有海信(Hisense)、科龙(Kelon)和容声(Ronshen)等多个品牌。海信电视、海信空调、海信冰箱、海信手机、科龙空调、容声冰箱全部当选中国名牌,海信电视、海信空调、海信冰箱全部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海信电视首批获得国家出口免检资格。
TOP 5:奥克斯
奥克斯集团是中国500强企业、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前25强、中国信息化标杆企业、国家重点火炬高新技术企业,并为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和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的常设单位,在宁波、上海、深圳、南昌建立了四大研究院;拥有“三星”和“奥克斯”两项跨行业的中国驰名商标和2个中国名牌产品。
TOP 6:志高
广东志高空调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3年,总部位于珠江三角洲工业重镇佛山市南海区,是一家以家用和商用空调生产、销售为主的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总部拥有两大工业园,并在泰国、越南、博茨瓦纳、尼日利亚等国家设有多家合作工厂,市场营销网络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民营空调生产基地和出口创汇企业之一。
TOP 7:松下
Panasonic的中文为"松下"(早期叫National,1986年开始逐步更改为Panasonic,2008年10月1日起全部统一为Panasonic)由日本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自1918年松下幸之助创业,发展品牌产品涉及家电、数码视听电子、办公产品、航空等诸多领域而享誉全球;该企业品牌跃入《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
TOP 8:大金
大金集团自1924年创业以来,不断壮大发展,成为一家活跃在空调、制冷、氟化学、电子、油压机械等多种领域的跨国企业,特别在空调冷冻方面,产品种类达5000种之多,在日本的市场占有率始终保持第一,每卖出两台空调其中就有一台是大金空调,是世界上集空调、冷媒以及压缩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跨国企业。
TOP 9:科龙
科龙公司是海信集团的公司,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白电产品制造企业之一,创立于1984年,总部位于中国广东顺德,主要生产冰箱、空调、冷柜和洗衣机等系列产品。
TOP 10:TCL
TCL家用电器(惠州)有限公司,是TCL家电产业集团旗下支柱产业之一,成立于1998年。主要承接TCL品牌冰箱、洗衣机、冰柜的研制、生产和销售服务工作。事业部现有员工3900余人,营销队伍2000余人。
家用空调一般可分为壁挂式空调,嵌入式空调和立柜式空调,而中央空调一般应用于整栋楼或者大型的厂房。接下来只介绍家用空调,而家用空调还可以细分为单冷和冷暖,定频和变频,价格为单冷定频最低,变频冷暖价格最高。如果想了解中央空调的价格详情,可以到太平洋电脑网进行了解。
各大品牌的空调在电商上价格的对比由上面的TOP排行我们可以了解到,十大空调的品牌,有八个品牌都是中国品牌,而国外品牌只有松下和大金,而且排名都是比较靠后了,分别为TOP 7和TOP 8。这也说明空调在国内,国产品牌的口碑和国民对国产品牌的信赖都超过了国外的大牌,这是中国技术进步的证明。
根据京东官网这十大空调品牌的报价可以知道,国产品牌(格力、美的、海尔、海信、奥克斯、志高、科龙、TCL),壁挂式空调:其1 ~ 2匹的空调价格为1699元 ~ 8800元,3匹的空调价格为5499 ~ 6999元(壁挂式空调普遍都是1 ~ 2匹,而3匹及3匹以上的空调一般都是立柜式和嵌入式);嵌入式和立柜式空调:3匹的空调价格是4799 ~ 22899元之间,5匹及5匹以上的空调价格为7099 ~ 24500元。
国外品牌(松下,大金),壁挂式空调:1 ~ 2匹的空调价格为2499 ~ 25948元,3匹的空调价格为10000元到15000元之间;嵌入式和立柜式空调:3匹的空调价格为6998 ~ 17698元,而5匹及5匹以上的价格为9000元之间浮动(一般5匹以上都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制的)。
最原始的空调,功能非常的单一,只有变频冷暖、送风和抽湿,而后续的远程WIFI控制、智能体感控温等附加功能都是科技迅速发展后的才出现的技术。不管附加功能在怎样的人性化和智能,但是空调的最最核心还是压缩机技术,其次才是变频技术和控制器。
空调核心参数的选择虽然排行榜排名靠前的品牌都是国产的,但是空调最先进的核心技术还是掌握在外国人的手中,而国产品牌的实际情况,空调的宣传广告各种各样,但主要都是在宣传空调的附加功能,其最核心的压缩机技术却一带而过,这说明国产品牌的空调核心技术还是跟不上宣传进度的。
在选择空调的时候,除开那些附加功能,压缩机的参数尤其重要,首先是压缩机能效cop值为基础。判断一台压缩机的好与差主要(能效cop值);可从P数的额定的制冷量与额定的制冷功率的能效比要高(最首要,证明压缩机高效);即额定功率越低而能效越高为好。因为能效cop值可分为从低至高效:从26-34以上的能效值。在运行性能参数可参考空调的循环风越大越好(证明制冷快也是关健的)。
选购建议我们在选择购买空调的时候,最先看到的就是眼花缭乱的附加功能,而核心参数往往都是放在最后面的,当我们参考过核心参数后,再来考虑自身需要的附加功能,因为有一些附加功能是不常用的,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根据排行榜的数据显示,格力、美的等品牌的空调能名列前茅的原因不仅仅因为是价格比外国品牌的空调低,还很大部分是因为国产品牌更符合国人的需求。在满足最基本的需求后,我们再来考虑是否需要外观、制作工艺等附加属性。
智能家居品牌排行推荐有:海尔、安居宝、霍尼韦尔、罗格朗、慧居智能。
1、海尔
海尔智能家居是海尔集团在信息化时代推出的一个重要业务单元。它以U-home系统为平台,采用有线与无线网络相结合的方式,把所有设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与网络连接,从而实现了“家庭小网 ”、“社区中网 ”、“世界大网 ”的物物互联。
并通过物联网实现了3C产品、智能家居系统、安防系统等的智能化识别、管理以及数字媒体信息的共享。海尔智能家居使用户在世界的任何角落、任何时间,均可通过打电话、发短信、上网等方式与家中的电器设备互动。
2、安居宝
过去,安居宝以技术创新引领了新潮流,安居宝推出了报警运营系统,这是安居宝发展的又一创新之举,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安居宝将再次引领安防行业向运营创新、服务大众方向发展。我们愿与各界朋友为中国安防行业的发展而努力。
3、霍尼韦尔
霍尼韦尔是一家国际性从事自控产品开发及生产的公司,公司成立于一八八五年,有超过百年历史的国际公司,一九九六年,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最受推崇的20家高科技企业之一。
霍尼韦尔传感与控制部提供超过5万种产品,包括快动、限位、轻触和压力开关,以及位置、速度、压力、温湿度、电流和气流传感器,是传感与开关产品涵盖范围最广的厂商之一。
4、罗格朗
罗格朗是全球建筑电气公司,成立于1865年,总部设在法国的利摩日,罗格朗在全球超过90个国家设有分公司。
不间断电源(Legrand):Trimod 和Archimod ,运用创新技术(三相独立控制输出/在线固件更新/稳压器/三阶段充电),模块化结构,灵活性强、环境影响低(高效,占地面积小)、便于运输、安装与维修,更能节省运营费用。
5、慧居智能
慧居智能的主要产品有无线3G对讲门禁控制系统、无线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无线智能安防报警系统,致力于打造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的物联网智慧社区O2O平台。同时在上海、成都、西安、天津、无锡、武汉等地设有分公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